明天起,隨著副高進一步西伸北抬,強降雨帶北抬至黃淮、江淮等地,泰州又迎來一輪明顯的降雨,雨量還不小,本周末的兩天雨量略大。16日下周四起開始入伏,相比之前的清涼天氣,氣溫略升,體感悶熱。
中考三天雷陣雨「控場」
明天起,泰州會進入午後雷陣雨「控場」的模式,中考期間前兩天陰有陣雨或雷雨,中考最後一天多雲轉陰,夜裡部分地區有陣雨或雷雨。考生和家長們要注意備好雨具,充分考慮到雨天堵車等因素,考試當天最好提前出門。
下周每天的天氣狀況基本跟昨天差不多,太陽會不時地出來,衝淡一下悶熱潮溼的感覺。對於7月來說,這樣的陽光還算不上毒辣。因為雲朵時不時飄過來,遮住太陽,天色還會陰沉上一陣,有時甚至讓人懷疑,是不是又要下雨了。太陽偶爾露臉的日子,在今年這樣的梅雨季,正好可以洗洗曬曬。不過要提醒大家,要是衣服、被子曬在露天的話,最好找人幫忙照看一下,因為每天都有可能會有局部雷陣雨。
夏天太陽輻射厲害,早晨到中午這段時間,地表水分蒸發強烈。如果注意觀察天空,你會發現天空的雲朵像小山一樣迅速膨脹。等到午後,雲朵裡的水滴過於飽和,上升氣流再也託不住它們,雨滴就從天上掉下來。
這種對流雨,可能一時間氣勢洶洶,但並不持久,來得快去得也快,只是它變幻多端,沒辦法準確地預報究竟會下在哪個區域。大部分說的是「局部地區」,一般來說,常用天氣預報範圍用語都有特定的含義,其中「局部地區」一般是指預報服務範圍內小於10%的區域。
今年梅雨期超長待機
今年夏天的雨水為何會持續這麼久?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石妍稱,今年副熱帶高壓偏強,沿副熱帶高壓邊緣的暖溼氣流強盛,這就導致了雨帶穩定在長江中下遊一帶,強降雨頻繁,再加上入梅時間比往年偏早,累計降雨量大。
泰州今年從6月9日入梅,到昨天梅雨期已達到30天。往年泰州入梅時間一般在6月18日左右,7月10日左右出梅,平均梅雨季約23天。今年入梅時間是近10年來最早一次。入梅早,並不意味著出梅就一定早,已經「黴」了這麼久的梅雨季,目前仍在持續中。很多人都說,好多年沒有碰上這麼長的梅雨季了。其實從歷史上來說,還沒有到刷新紀錄的時候。泰州市最漫長的梅雨期出現在1982年和1999年,長達45天。
最近杭州、蘇州等城市紛紛出現了彩虹,下周咱們也可以期待一下,因為最容易出現彩虹的天氣狀態——「太陽雨」,下周比較多見。太陽雨是夏天專屬的天氣,由三種原因引起:第一是烏雲被強風吹到晴朗的地方,同時帶去了雨;第二是天氣轉變太快,雨還沒落地,降雨雲已經消失了,所以天氣看起來晴了,但還下著雨;第三種則是因為降雨雲太小,擋不住陽光,所以一邊下雨一邊透著陽光。
彩虹是陽光照射到半空的水滴,光線被反射和折射後出現的七彩光譜。它一般要滿足兩個氣象條件才會出現:一是空氣溼度比較大,空氣中有飄浮的水滴;二是雨後馬上能出太陽。對比一下,「太陽雨」完全符合。
7月16日進入初伏
俗話說「熱在三伏」,一般在小暑節氣期間進入初伏。今年初伏從7月16日(下周四)開始,中伏從7月26日開始,末伏從8月15日開始,三伏天結束時間是8月24日。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而且又潮溼又悶熱的日子。「伏」的意思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入伏之後,泰州市的氣溫也會略升,除15日涼意明顯,其他的日子市區最高氣溫都在30℃上下。
如果說之前的梅雨,只是讓你覺得出門不方便的話,那麼接下來的雨,會是體感不舒服的「熱梅雨」。屆時,空氣感覺永遠溼噠噠的,說不出的氤氳燠熱,人就像被裝進了一個不透氣的大口袋,哪怕不動也是一身汗。這樣的天氣,只要把一碗菜放在桌子上,不出一天,碗裡便會長出白絨絨的一層毛來。
應對「熱梅雨」,防潮抗悶熱是一件很要緊的事情。天氣條件允許的時候,開窗透透氣,或是開空調除溼,都是可行的辦法。另外,氣候炎熱,晝夜溫差小,容易休息不好,儘量活動量不要太大,飲食方面以清淡為佳,以免增加腸胃工作量;同時,要注意夏季衛生,避免夏季傳染病。伏天是食物黴變高發期,特別要注意食物保質、保鮮。總之,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就要到來了,大家注意身體哦。
記者/朱世萍 攝影/小雨
製圖/樊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