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明天就正式入伏了,不過,漫長的梅雨期還沒有結束。
一個多月來,南方地區暴雨不斷。7月13日,中央氣象臺連發了40天的暴雨預警中斷了一天,不過,強降雨只是按下「暫停鍵」,昨天,中央氣象臺的暴雨預警再次上線,預計7月14日-16日,長江流域會再次迎來強降雨過程,其中,浙江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
杭州市氣象臺預測,今、明兩天,杭州北部區縣有中到大雨,部分暴雨,強降雨區域主要位於富陽及以北的臨安、餘杭、主城區、蕭山等地區,位置更南的桐廬、淳安、建德等地雨量以中雨為主。
這次的強降雨過後,副熱帶高壓逐漸增強。7月18日開始,杭州以晴熱天氣為主,部分地區午後有陣雨或雷雨,最高氣溫也會上升,可能達到35℃上下。
是不是要出梅了?有這個可能。昨天,湖北省氣象臺和江蘇省氣象臺都做出預測,從目前的天氣形勢來看,兩省有望在7月19日出梅,但由於今年汛期天氣複雜,形勢多變,不排除後期天氣形勢發生改變的可能性。浙江氣象臺昨天也發布消息,稱浙江的梅雨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因為近期副熱帶高壓不穩定,仍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目前來看,出梅的跡象有了,具體時間還是要等「官宣」。
今明兩天有強降雨
最近幾天,杭州在晴熱、悶熱、潮溼之間轉換。杭州氣象臺說,這是因為最近副熱帶高壓有些不穩定,看著要增強了,卻又有些虛弱,導致梅雨帶南北來回擺動,暖溼氣流的強弱也有了明顯的變化。
昨天白天,梅雨帶主要位於安徽、江蘇區域。杭州南北各地差異比較大,北部區縣天氣悶熱為主(主城區最高28.1℃),淳安、建德等地晴熱為主(最高33.7℃)。
隨著梅雨帶的南移,今天開始,強降雨來襲。杭州市氣象臺說,這次的雨水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今天上午到傍晚前後,這段時間內降雨最為集中;今天夜裡雨還會下,但雨強和雨量會減弱,明天白天又會有一次強降雨過程。
從目前天氣形勢看,未來三天,高緯度地區冷空氣勢力較強,西北太平洋的副熱帶高壓有些弱,西南暖溼氣流依舊活躍。7月18日開始,副熱帶高壓逐漸增強,暖溼氣流主要影響長江中上遊、華中、華北和淮河流域為主,杭州將轉為晴熱天氣。
入梅以來,截至昨天8時,全市面雨量已經達到791毫米,目前位列歷史第二位(僅次於1954年的1137毫米)。杭州氣象臺友情提示,由於目前杭州境內江河水庫水位高、土壤水分飽和,周末前依然多雨,要注意防範強降雨可能造成的種種不利影響。
福建多地出現40℃高溫
從全國天氣來看,這兩天南方地區也不都是強降雨天氣。
根據中央氣象臺消息,這次的大雨,四川東部、重慶、貴州北部、陝西南部、湖北、河南南部、安徽、江蘇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部分地區累計雨量有100-180毫米,局地可達200-300毫米。7月17日至21日,主雨帶東段將有所北抬,但西段仍維持在四川盆地東部和湖北一帶。
由於今年副熱帶高壓偏強,導致南方多地氣溫也偏高。被副熱帶高壓牢牢控制的福建,昨天大部地區最高氣溫達到了36℃,中南部地區最高氣溫37-39℃,局部地區達到40℃,其中閩清更是高達40.8℃。根據中國氣象局預報,未來兩天,江南中南部、華南大部還會有35-37℃的高溫天氣,福建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則可達39-40℃。
明天正式進入三伏天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明天正式入伏後,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三伏」就開始了。
由於今明兩天杭州雨勢較大,氣溫會明顯下降,預計最高氣溫只有26℃左右,入伏當天,小夥伴們可能還會覺得有點涼快。不過只要雨一停,氣溫馬上就會升高。
所謂「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每年入伏的時間都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四字口訣來算,即夏至後第3個「庚」日為初伏開始的日期,夏至後第4個「庚」日為中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第一天。
農曆用天幹地支來記錄時間,天幹10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12個(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互相搭配,循環使用,無論年份還是日期,都這麼算。因為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倍數,所以不同年份的庚日不會重合。今年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7月16日(本周四),推算下來——
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為10天;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為20天;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
三伏的天數,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但是中伏有可能是10天,有可能是20天。今年和去年一樣,中伏是20天,所以「三伏」足足有40天。
「三伏」雨豐在古代其實是個好兆頭,尤其江南一帶,民間還有「伏裡無雨,谷裡無米;伏天雨多,谷裡米多」「伏天雨豐,糧豐棉豐」的說法。因為通常這個時候,長江中下遊地區往往被單一的副熱帶高壓氣團控制,形成伏旱天氣,所以「三伏」的雨尤為金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