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5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早出門上班的小夥伴,估計又懵了,說好的梅雨季,雨雨雨,怎麼又出太陽了 ?別急,雨水只不過調整了時間,市氣象局說,杭州地區今天中午以後還是會迎來一次強降雨天氣過程。
杭州將迎來強降雨!局部大暴雨
近日南方雨水連軸轉,據中國天氣網消息,這輪強降雨,應該是今年以來南方最持久的強降雨過程,江南華南成暴雨「核心區」。
杭州還算比較幸運,昨天到今天早上,雨水稍微喘了口氣休息了一會兒,上午甚至還看到了陽光。但是隨著南部降雨雲團的向北移動,北部強對流雲團的南移,杭州地區今天中午以後會迎來一次強降雨天氣過程。
攝影/江志清
今天明顯更加悶熱,不穩定能量多,容易出現雷雨、短時暴雨等強對流天氣,強降雨的分布會更加不均勻。杭州南部的淳安、建德、桐廬和臨安西部雨量仍然較大。預計今天下午到夜裡我市有中到大雨部分暴雨,淳安、建德、桐廬和臨安西部局部有大暴雨。
一天裡,晴、多雲、陰、陣雨、雷陣雨、短時暴雨等天氣可能輪著出現,這是梅雨季節的一大特點。梅雨季的人體感覺就是潮溼、悶熱為主,有時候豔陽高照,有時候低雲密布,有時候大雨滂沱,有時候陰雨綿綿。
近期多強降雨過程,強降雨落區與前期強降雨區重疊,累積雨量大,西部、南部山區特別要注意防範小流域山洪以及山體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昨天14時20分,富春江水庫洩洪流量10000立方米每秒,創近年來同期最大洪水新紀錄,桐廬轄區包括淥渚江全線封航。
明天起降雨減弱,天氣潮溼、悶熱
梅雨已經持續了一周左右,副熱帶高壓有些累了。預計從明天開始,副熱帶高壓會明顯減弱,梅雨帶的位置也會更偏南一些,杭州地區的降雨減弱而且有短暫間歇,明天(周六)上午中雨轉小雨,下午起雨漸止轉陰天,後天(周日)陰到多雲。
氣溫方面,未來一周杭州氣溫都不低,早晨的最低氣溫都會在20℃以上,人體感覺會潮溼、悶熱為主。當太陽出現時間長一點,氣溫就可能超過30℃。
梅雨為啥捉摸不定?
要了解梅雨為什麼捉摸不定,首先要知道影響梅雨的主要因素有副熱帶高壓、水汽源、冷空氣。
梅雨產生的原因就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增強後,成為了一臺超大型的水泵,源源不斷的將孟加拉灣和南海的水汽輸送到我國的南方地區與北方冷空氣交匯,形成一條覆蓋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的降雨帶。想要形成較穩定的梅雨帶,只有副熱帶高壓一個天氣系統還不夠,還需要北方冷空氣的配合。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孟加拉灣和南海水汽源、北方冷空氣,這三個主要因素決定了梅雨的大形勢變化。
副熱帶高壓的強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天都在變化。當副熱帶高壓比預測的更強時,梅雨帶的位置就可能更偏北,當副熱帶高壓勢力減弱時,梅雨帶就可能偏南,強降雨的區域也更偏南。
孟加拉灣和南海的水汽通過副熱帶高壓的引導後形成了西南暖溼氣流。看上去似乎源源不斷,但也存在著較大的變化,分布也不均勻。孟加拉灣的水汽略有減弱時,太陽就可能趁機露個臉,氣溫會快速升高,高溫高溼的人體感覺就更明顯了。當充足的孟加拉灣和南海的水汽你追我趕地向長江中下遊地區移動時,不需要冷空氣的配合,暖溼氣流自身就能帶來陣雨或雷雨,一會下一陣短時強降雨。
到了六月,北方冷空氣勢力已經較弱,已經不能像冬天那樣經常來騷擾南方地區,但在高緯度地區通常會形成一個堪比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大型天氣系統——阻塞高壓,相當於把北方冷空氣都裝進了一個大口袋,隔三岔五的放出一小股冷空氣輸送到長江中下遊地區,和暖溼氣流交匯,形成大範圍的強降雨區域。
綜合來說,目前副熱帶高壓才到它的青少年時期,明天開始暫時會休息三天左右的時間,到了6月中旬,它還會再次發力,孟加拉灣的水汽源仍然充足,到時候梅雨帶會再次強勢歸來,杭州的高溫、高溼、悶熱的梅雨天氣特點,短期內不會有任何改變。
資料/市氣象局、桐廬發布、中國天氣網
原標題:《又一輪強降雨來襲,局部暴雨大暴雨!杭州這個地方創近年來同期最大洪水新紀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