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洪水災害專題報告(上)

2020-12-01 應急衛士

2020年5月下旬起在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淮河流域、西南、華南及東南沿海等地因持續強降水引發的嚴重洪災。6月1日至9日我國迎來上半年最強降雨,中央氣象臺從6月2日至7月11日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在6月有10條河流超歷史水位,多省發生暴洪、城區內澇、漬災。

截至7月3日統計因水災已有17,000餘房屋坍塌,8月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等眾多河流發生洪水,預計長江幹流寸灘站洪峰水位19日將超保證水位4-5米,西南、江漢等地部分地區仍有暴雨,防汛形勢嚴峻。

一、 受災環境背景

(一) 自然環境分析

1. 災害影響區域環境

(圖為長江流域7月殉情圖)

地理標籤:南方大部分省市、長江流域全線;

受災省份: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廣西省、廣東省、河南省、陝西省、山東省、天津市、甘肅省。

洪水情況:截至2020年8月24日水利部共發布長江5次洪水預警(1-5號水)並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

2. 本次災害特點

1) 降雨偏多,空間分布不均:

6月以來,全國平均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1%。南方地區降雨集中,長江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33%,其中中下遊偏多59%;淮河流域7月 中下旬連續出現五次強降雨過程,累積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71%;太湖流域梅雨期比多年平均多18天,梅雨量較常年偏多1.4倍。雨區重疊度高,6月以來,安徽、上海、湖北、重慶降雨量為歷史同期最多,江蘇、浙江、河南為歷史同期第二多。

6月以來,長江中下遊地區降雨異常偏多,平均降水量40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9%,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一位。截至6月30日,由6月1日開始共5輪強降雨過程,近150萬平方千米國土累計超過200毫米,其中70萬平方千米國土累計超過300毫米,其中5萬平方千米國土累計超過500毫米。多地的一天降水量破歷史記錄。湖北宜昌市夷陵區(164.7毫米,6月27日)日降水量破夏季極值,另有8個市縣的日降水量破當地歷史記錄,分別為廣西陽朔(327.7毫米,6月7日)、武鳴(257.4毫米,6月25日)和富川(237.0毫米,6月7日),貴州惠水(215.4毫米,6月24日),重慶南川(149.3毫米,6月22日),四川西昌(144.3毫米,6月18日),甘肅靜寧(112.5毫米,6月26日),西藏墨竹工卡(48.7毫米,6月23日)。6月1日至7月7日,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了6次強降雨,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346.9毫米,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位,超過1998年中國水災同期數據;

2) 多條河流、水庫水位超警、超保:

(圖為2020年7月27日,長江三峽樞紐工程開啟洩洪深孔洩洪)

從水情看,截至8月11日,全國有610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較多年平均偏多80%,其中179條超保證水位、52條超歷史紀錄。大江大河洪水並發,洪水量級大、持續時間長,長江、黃河、淮河及沂沭泗水系沭河、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共發生12次編號洪水。長江先後發生3次編號洪水,形成流域性大洪水,幹流監利以下江段全線及洞庭湖、鄱陽湖長時間維持超警戒水位;淮河發生流域性較大洪水,正陽關以上發生區域性大洪水,王家壩、正陽關最高水位均列有實測資料以來第二位;太湖發生流域性大洪水,自6月28日超警戒水位,7月17日突破保證水位,最高水位達到4.79米,列有實測資料以來第三位。

7月26日14時,受長江上遊強降雨影響,三峽水庫入庫流量達50000立方米每秒,迎來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27日14時洪峰流量達到60000立方米每秒,出庫流量38800立方米每秒。

3) 影響區域大:

(圖為截至6月23日洪災影響情況)

2020年受洪澇災害影響,長江中下遊地區、淮河流域、西南、華南及東南沿海等地發生大規模洪水,截至8月13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周學文表示,今年洪澇災害造成6346萬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789.6億元,比前5年均值偏多12.7%和15.5%;因災死亡失蹤219人,倒塌房屋5.4萬間,較前5年均值減少54.8%和65.3%。

(二) 災害發展簡述

1. 洪澇災害概況

2020年6月初中國南方迎來大範圍強降雨, 6月有10條河流超歷史水位,包括長江上遊支流綦江、小金川、梭磨河,其中重慶綦江在6月22日8小時內洪水漲幅10米。

7月2日,水利部宣布長江發生2020年長江第一號洪水,啟動Ⅳ級應急響應。

7月5日,湖北,湖南,浙江,江蘇四省提升暴雨應急響應為三級,安徽省暴雨應急響應至二級。

7月8日,河北,福建啟動暴雨四級應急響應。江西提升暴雨應急響應為二級,鄱陽湖及饒河、修河水位超警。

7月9日,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升級長江中下遊幹流城陵磯至南京江段、洞庭湖湖區、鄱陽湖湖區、水陽江洪水橙色預警,中央氣象臺連續第三天發布暴雨橙色預警。福建提升暴雨應急響應為三級。

7月10日,重慶,河南,甘肅啟動暴雨四級應急響應,湖北啟動防汛二級應急響應,江西提升防汛應急響應為二級。

7月11日,江西提升防汛應急響應為一級,當地防汛部門預計鄱陽湖湖區將發生流域性大洪水。

7月12日,水利部將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鄱陽湖水位升至歷史最高位。

自6月至7月13日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長江、黃河上遊、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先後發生1號洪水。

7月17日,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在上遊形成。

7月18日,淮河發生2020年第1號洪水。

7月21日,黃河出現2020年第2號洪水。

7月23日晚,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悄然過境武漢。

7月26日,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

7月27日,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過境重慶,千年古鎮磁器口遭淹。

7月29日,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平穩過境沙市 水位為42.66米。

7月30日,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過境武漢,漢口水位28.44米。

8月14日,長江2020年第4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

8月15日晨,2020年長江第4號洪水、嘉陵江第1號洪水順利通過重慶主城。

8月16日,嘉陵江第2號洪水形成。

8月17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

8月18日5時,四川省與重慶市啟動I級防汛應急響應。這是四川和重慶兩地首次啟動I級防汛應急響應。同日2020年黃河第5號洪水形成。

8月20日12時,嘉陵江第2號洪水與長江第5號洪水的洪峰通過重慶主城區。

2. 各區域受災情況

1)雲南省

7月4日至8日,按照長江水利委員會調度令要求,金沙江中遊6個梯級水庫聯合開展防洪調度工作,截至7月12日,華電雲南公司所屬的梨園、阿海、魯地拉電站已攔蓄洪水3.7億立方米,減輕了長江中下遊防洪壓力。

7月16日,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繼續發布金沙江石鼓江段黃色預警。

昭通:

6月30日雲南昭通暴雨水災。

6月30日,昭通各縣內澇。

6月29日晚至30日,昭通市鎮雄、彝良、威信、鹽津等縣大暴雨,其中長江上遊支流白水江水位暴漲8米,沿河鄉鎮洪災嚴重。截至6月30日21時,玉米、土豆、烤菸等農作物受災3871.54公頃,成災3745.09公頃,絕收84.68公頃;因災倒塌房屋17戶90間,嚴重損壞10戶59間,一般損壞68戶90間。

2)貴州省

2020年7月8日 貴州松桃山體滑坡:村民連夜撤離並得到妥善安置。

7月8日,貴州松桃山體滑坡,村民連夜撤離並得到妥善安置

遵義:

6月11日07時至12日07時,貴州遵義正安縣碧峰鎮降264.6毫米特大暴雨,最大小時降雨163.3毫米,一小時降雨破貴州歷史紀錄。截至6月13日末,8人死亡5人失聯。2020年截至6月末,全國最大1小時雨量第二名就是貴州遵義正安縣碧峰鎮163.8毫米,在6月12日。

銅仁:

6月22日貴州沿河縣遇暴雨洪水侵襲,街道洪水如瀑布般傾瀉。

6月22日,貴州沿河縣縣城的雨水從街上湧入烏江,街道形成一條近千米寬的瀑布

6月21日20時至22日12時,貴州銅仁沿河縣最大降雨量達116.9毫米。雨水從縣城街上湧入烏江,街道形成一條近千米寬的瀑布。

7月8日上午7:05分,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石板村發生山體滑坡,至9日依舊有6人失聯。

黔東南州:

6月23日至24日,榕江縣暴雨,該縣農村公路的路基、路面、邊坡坍塌713處,664,052立方米,直接經濟損失達9210.25萬元。

3)四川省

涼山州:

6月26日18時到6月27日1時,涼山州冕寧縣北部突降暴雨至特大暴雨。縣城高陽街道內冕寧高速路口下方248國道崩塌,導致2輛過往車輛墜河,10名乘載人員中僅5人獲救,2人死亡、3人失聯;縣內彝海鎮曹古鄉的大馬烏村降雨量107.5毫米、曹古村降雨量85.7毫米,導致山洪暴發曹古河改道而被淹,12人遇難、5人失聯;截至6月30日23時,高陽街道與彝海鎮合計14人遇難、8人失聯。曹古鄉大堡子村水深及腰,正要收成的馬鈴薯被淹。靈山溫泉景區降雨量211毫米,景區自駕遊營地裡55人被洪水圍困,消防用挖掘機的挖鬥救走。

冕寧縣受災統計:農作物受災500公頃、成災280公頃、絕收70公頃;房屋嚴重倒塌80戶280間、一般損壞620戶2300間;受損公路10.5千米,衝毀橋梁5座370米,受損堤防1.5千米,受損電力線路3千米。

阿壩州:

7月6日上午6時,阿壩州小金縣宅壟鎮元營村城隍廟溝吉峰沙場發生山洪引發的泥石流災害,導致4人失聯。

其他城市:

截至7月13日11時,持續強降雨過程已造成廣安市2人死亡,巴中、達州兩市7人失蹤。

8月10日20時至11日8時,雅安局部降下特大暴雨。截至12日中午11時,已致6死6失聯。

受連續強降雨影響,8月21日凌晨,雅安市漢源縣富泉鎮中海村6組發生山體滑坡,共有9人失去聯繫,截至21日21時,有7人被發現,其中3人當場遇難,4人送醫搶救無效死亡。

4)重慶市

重慶市區:

綦江(長江上遊支流)在重慶市南郊的江津區與綦江區造成兩次洪澇。

6月22日,綦江區文龍街道菜壩社區淹至居民樓二層,江邊路燈僅餘燈泡露出水面,南州小學的水位達操場籃球網。6月22日20時,賈嗣鎮「綦江五岔水文站」錄得水位205.85米,超過保證水位(200.51米)5.34米,1940年建站以來的最高水位,亦比1998年中國水災的205.55米為高。

7月1日,下北街居民樓被淹半層。

7月27日,長江第3號洪水過境重慶 千年古鎮磁器口低洼段已被洪水淹沒。

酉陽、石柱:

6月11日-14日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與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大暴雨。6月12日酉陽縣龍潭鎮官償村日降雨量達到318.5毫米特大暴雨。6月14日05-07時,暴雨加山洪,華夏民族小學被淹。

6月22日,酉陽龍潭水庫洩洪,已排走超出溢洪道水位的洪水。同日,龍潭鎮柏香村部分房屋被淹。重慶官媒被批評把重慶災情報導放在不顯眼位置。

開州:

7月15日至16日,因持續強降雨,開州區敦好鎮發生3起滑坡事故,截至16日18時,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3人失聯。

武隆:

7月26日,重慶武隆區土地鄉發生山體滑坡並形成堰塞湖。據現場勘查,堰塞湖已出現溢壩情況,存在潰堤風險。目前險區162戶520人已全部撤離。

5)湖北省

7月5日晚上7時,白洋河水庫水位上漲至84.62米,7月6日中午12時出現壩體滑動變形,2.9萬名民眾需要疏散。湖北自入梅以來至7月9日7時,因災死亡14人,失蹤5人。

7月23日《湖北日報》消息,綜合研判湖北省防汛基本態勢後,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認為,由於長江2號洪水正在湖北省推進,同時近期長江上遊發生強降雨,長江3號洪水正在形成,荊江大堤及以下堤防將長時間高水位擋水,出險機率加大。

7月28日早晨,湖北多地發布暴雨預警信號,其中,鹹寧通山局部暴雨紅色預警,預計未來3小時,有100毫米以上降水,伴有雷電,陣風7-9級。黃石、黃岡、鄂州等地發布暴雨橙色預警。

武漢:

6月28日8時至29日13時,武漢市降大暴雨。

6月29日,武漢市虎泉街(圖)與紫陽東路漬水過腰。

2020年7月8日 武漢關水位超警戒 江邊只見樹冠不見樹幹。

7月8日,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江邊只見樹冠不見樹幹

2020年7月16日 無人機融合5G巡堤查險 中國有防汛新「奇兵」。

7月16日,使用無人機和5G技術巡堤查險

6月28日8時至29日11時,武漢市大暴雨,全市累計最大降雨量230.4毫米(洪山區第二師範站),29處路段出現不同程度漬水。至6月29日11時仍有6處未消退,其中洪山區虎泉街保利華都、武昌區紫陽東路東安路口,漬水過腰,無法通行。

黃岡(決堤):

2020年7月13日 湖北濱江圩扒口行洪 村民自發幫忙。

7月13日,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小池鎮長江濱江圩口行洪

7月8日0時至6時,黃岡市黃梅縣普降大暴雨200毫米以上,大河鎮最大達353毫米。凌晨4點左右,大河鎮袁山村突發山體滑坡,9人被埋。截至21時,5人死亡。

值2020年7月高考,7月8日約7時,黃梅縣華寧高中576名住校高考生,因突降暴雨內澇被困,需由鏟車搶運。校內水深達2米。不少考生穿泳褲趕赴考場。至11點20分救援完畢,415名考生晚了到達考點。湖北省教育廳考試院啟用備用考卷延時考試,上午延時考試於下午1點半結束,下午3點英語準時開始。

7月10日,黃梅縣考田河在蔡垸村決堤,缺口200餘米,附近村莊被淹、農田被毀。

宜昌:

6月27日04時至18時,宜昌市累計雨量最大是西陵區夜明珠街道231毫米;最大小時雨強98.8毫米(12時-13時)在當陽市向家草壩站。04時至18時,全市累計雨量大於100毫米的有42站,大於200毫米的有5站;其中遠安縣的273毫米是湖北國家級氣象站之中最高。宜昌市民指暴雨比以往其實不算嚴重,但水浸之嚴重卻是幾十年未見,市民懷疑是否葛洲壩早已開始洩洪。而按官媒說法,人民網圖片頻道等在6月28日18時起報導了葛洲壩因為在6月27日長江上遊山洪爆發而於6月28日開閘洩洪。

積水方面,西陵區桃花嶺公安小區,地勢低洼,公安局特警到場時積水已抵其胸口,特警赤膊背起一位83歲婆婆出小區的新聞照廣傳。另外西陵區夜明珠路BRT「黃河路口」站漬水達一米多深,夷陵區東方大道與小鴉路交匯處積水達私家車2/3高。

荊州:

7月11日13點,長湖水位達到33.49米,水面高出荊州城區2米多,超過歷史最高水位。

7月19日13時6分荊州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發布洪水紅色預警: 受流域強降雨影響,7月19日13時長湖水位32.84m,超警戒水位(32.50m)0.34m;洪湖水位26.99m,超保證水位(26.97m)0.02m,水位將繼續上漲並在高水位持續一段時間。影響範圍: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荊州市荊州區、監利縣、洪湖市、潛江市。

恩施:

7月16日至17日,清江河水位持續上漲,兩岸主幹道積水達2米左右,湖北恩施城區幾乎泡在水中,防空警報拉響。恩施市大龍潭水庫開始洩洪。

7月21日5時30分左右,清江流經的恩施市屯堡鄉馬者村沙子壩滑坡體出現大面積滑移,堵塞橋坡河形成堰塞湖,上遊水位上漲5米左右。10時15分左右,清江上遊來水衝開了堰塞湖頂,形成了一個達到200立方米每秒的下洩流量,緩解了堰塞湖可能瞬間潰壩的危險。

7月26日8時25分,湖北省恩施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升級發布洪水紅色預警: 25日20時起建始縣普降暴雨、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受強降水影響,廣潤河水位迅速上漲,7月26日8時廣潤河建始城關水位559.95m,高於警戒水位2.95m,水位仍在上漲,預計26日將出現超警戒水位4.0米左右洪水。

6)湖南省

6月8日新華社長沙電,近日持續強降雨造成長沙、湘潭、懷化、婁底、永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市州的20餘個縣市區發生洪澇災害,共有9.35萬餘人受災,緊急轉移3205人。

6月11日新華社長沙電,截至11日10時,近期持續強降雨導致洪澇災害,湖南省13個市州55個縣市區共59.3萬餘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28783人,需緊急生活救助9520人,倒塌房屋210戶548間,嚴重損壞房屋321戶722間。據氣象和水文部門監測,6月6日以來的強降雨是湖南今年以來覆蓋範圍最廣、累計雨量最大、災害損失最重的強降雨。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已於10日正式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多地出現了災情,受災情況較重的是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邵陽市隆回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婁底市漣源市。

湘西:

6月29日下午開始,湘西州鳳凰縣境內突然降暴雨,自16點30分至20時,縣城降雨量達112.5毫米。在鳳凰縣城區,部分低洼地帶出現積水,部分區域甚至發生內澇。到深夜,沱江鳳凰古城河段兩岸的河畔景觀道路部分被洶湧的洪水淹沒,難以行走。

7)江西省

2020年7月8日 江西暴雨致39.9萬人受災。

7月8日,江西暴雨致39.9萬人受災

2020年7月22日12時54分江西省水文局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 當前鄱陽湖湖區高位波動,目前星子站水位超警戒2.72米,較昨日下降0.04米;修河永修河段繼續緩退,目前永修站水位超警戒2.16米,較昨日下降0.16米。影響範圍:南昌市、九江市、上饒市。

南昌:

2020年7月21日 南昌防汛大堤鋪設防浪布加固 1千米18人值守。

7月21日,南昌防汛大堤鋪設防浪布加固,1千米18人值守

7月7日8時至8日8時,南昌普降暴雨,局部地區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降雨100.4毫米。日降雨量以灣裡區況家站280.0毫米最大,梅嶺頭248.0毫米次之。梅嶺國家森林公園山洪暴發,2名專職消防員在救援時被山洪捲走失聯。南昌市於8日12時將防汛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

7月11日,洪峰過境南昌城區,亞洲最大音樂噴泉群秋水廣場被淹沒。

九江(潰堤):

7月12日,柴桑區江洲鎮居民臨時被通知撤離

2020年7月13日 夜訪江西九江洪災安置點。

7月13日,江西九江洪災安置點

6月23日,九江武寧縣因持續大到暴雨天氣,房屋被淹。

7月6日至8日,九江市大部地區出現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截至7月8日11時30分,暴雨洪澇災害造成全市30.8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和需緊急生活救助人員2.522萬人,其中緊急轉移安置18544人,需緊急生活救助6676人。8日,江西省九江市啟動市級救災IV級應急響應。

7月12日0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22.53米,超過1998年8月2日洪水位22.52米。

7月12日19時40分,修河(屬鄱陽湖水系)在九江市永修縣三角聯圩潰堤,起初20餘米決口,截至7月13日10時,決口長度擴散到200餘米;河水湧入湧入永修縣三角鄉。

7月16日21時43分,江西省九江市修河三角聯圩決口完成合攏。

萍鄉:

6月4日晚8時至5日上午11時,萍鄉市普降暴雨,平均雨量達78.9毫米,其中上慄縣降雨量最高達180毫米。受此影響,該市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農田被淹、山體滑坡、道路受阻等情況。6月5日9時,萍鄉市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6月25日,江西萍鄉武功山風景區連降大暴雨,數十座橋梁被衝塌,道路滑坡塌方30多處,3000多畝農田被衝毀,部分電力中斷,近300名群眾被困。

上饒:

6月3日開始,上饒市全境普降大到暴雨。截至6月5日10時,上饒共有10個縣(市、區)83個鄉鎮受災,緊急轉移人員3333人。

7月8日,婺源縣具有八百年歷史的彩虹橋遭遇特大洪水衝擊,部分橋面被衝毀。

7月10日,鄱陽縣14座圩堤出現漫堤決口險情,防汛形勢異常嚴峻。7月11日,鄱陽站水位突破1998年歷史極值。

景德鎮:

6月2日,景德鎮市境內普降大到暴雨,局部24小時降雨量超200毫米。昌江、樂安河流域水位迅速上漲。20時,該市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7月7日8時至8日8時,景德鎮全市平均降雨為105.5毫米,累計降水超過100毫米的站點有24個,超過150毫米站點6個,市區路面大面積積水,部分道路及地段被淹。

贛州:

6月2日至6日,贛州寧都縣肖田鄉美佳山村長羅水電站水庫潰壩決堤,2人溺亡,292戶受災,多畝農田被淹。于都縣、上猶縣部分路面積水嚴重。大餘縣新城鎮分水坳村遭遇險情緊急轉移10人。

新餘:

6月8日晚上6點左右,新餘突降連續性暴雨,多處道路積水嚴重,綠化樹倒塌,三輛小轎車被砸。截至6月9日,當地出現內澇、山體滑坡等災害。

7月9日,8時至19時新餘市平均雨量95.8mm,25個站降水量超過100mm,城區雨量114.9mm,有7個鄉鎮超過100毫米。城區多處發生內澇,大片區域淹積水嚴重,部分區域積水深度達到1米。

宜春:

6月27日晚上6點多,宜春上高縣遭遇短時強降水,並伴隨9級大風,鄉鎮道路兩旁樹木倒塌,供電中斷,當地鎮村幹部連夜搶險救災。

吉安:

7月9日中午至7月10日凌晨,吉安市降雨量達150毫米,局部短時降雨量超過300毫米,連續暴雨導致吉安市城區及部分縣域多處路段積水成災。

8)安徽省

7月18日,淮河發生2020年第1號洪水。

7月22日9時32分安徽省水文局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 淮河幹流全線超警。長江持續超警,大通鎮以下江段持續高水位波動。巢湖、沿江部分湖泊超歷史,沿江諸河、三江流域水網區等37條河湖超警戒水位,其中巢湖、派河、水陽江、南漪湖、白蕩湖、楓沙湖、菜子湖、裕溪河、牛屯河、得勝河、西河、兆河、永安河、杭埠河、白石天河、柘皋河、南淝河、滁河18條河湖超過保證水位。影響範圍:合肥市、蕪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馬鞍山市、銅陵市、安慶市、滁州市、阜陽市、六安市、池州市、宣城市。

7月25日6時26分,安徽省水文局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 淮河幹流、長江幹流全線超警。巢湖水位緩降,依然超歷史最高水位。沿江諸河、三江流域水網區等36條河湖超警戒水位,其中巢湖、派河、水陽江、南漪湖、白蕩湖、楓沙湖、菜子湖、裕溪河、牛屯河、得勝河、西河、兆河、永安河、杭埠河、白石天河、柘皋河、南淝河17條河湖超過保證水位。影響範圍:合肥市、蕪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馬鞍山市、銅陵市、安慶市、滁州市、阜陽市、六安市、亳州市、池州市、宣城市。

7月26日20時53分,安徽省水文局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 淮河幹流、長江幹流全線超警。巢湖水位緩降,依然超歷史最高水位。全省有35條河湖(含長江、淮河幹流)超警戒水位,其中巢湖、派河、水陽江、南漪湖、白蕩湖、楓沙湖、菜子湖、裕溪河、牛屯河、得勝河、西河、永安河、杭埠河、白石天河、柘皋河、南淝河16條河湖超過保證水位。影響範圍:安徽省:合肥市、蕪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馬鞍山市、銅陵市、安慶市、滁州市、阜陽市、六安市、亳州市、池州市、宣城市。

7月27日16時22分,安徽省水文局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 淮河幹流、長江幹流全線超警。巢湖水位緩降,依然超歷史最高水位。

7月30日14時54分,安徽省水文局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 長江幹流全線超警。巢湖水位緩降,依然超歷史最高水位。

7月31日14時19分,安徽省水文局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長江幹流全線超警。巢湖高位緩退,依然超歷史最高水位。

8月2日14時37分,安徽省水文局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 長江幹流和淮河幹流南照集以下仍全線超警。巢湖高位緩退,仍在歷史最高水位以上。

8月3日14時19分,安徽省水文局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 長江幹流和淮河幹流正陽關以下仍全線超警。巢湖高位緩退,仍在歷史最高水位以上。

8月4日15時8分,安徽省水文局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 長江幹流和淮河幹流正陽關以下除吳家渡河段落到警戒水位以下,其餘河段仍超警。巢湖高位緩退。

8月5日14時31分, 安徽省水文局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 長江幹流全線、淮河幹流正陽關至淮南段和蚌埠以下河段仍超警。巢湖高位緩退。

合肥:

安徽合肥暴雨水災,水已沒過腰,多所學校被淹。

6月28日,安徽合肥市雲際路168中學段(圖)水淹過腰,多家學校被淹。

6月27日,合肥市政務新區、經開區、肥西縣城和包河區部分區域遭大暴雨,在16時30分至19時30分,經開區翡翠湖錄得3小時強降雨達118毫米,其中17時30分至19時的1.5小時期間達94毫米,多年來罕見。有13處路段、3個小區出現積澇,路段包括錦繡大道合肥學院段、雲際路168中學段、筆峰路與石筍路交口等,部分路段水深及腰;小區包括:金嶼海岸小區地下車庫、芙蓉菜市場、桃源小區。

2020年7月7日 安徽歙縣大面積內澇 當天高考語文考試取消。

歙縣內澇,正值2020年7月高考

屯溪鎮海橋被山洪衝毀:

7月22日,合肥市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決口,導致4個村莊、5.8平方千米被淹,約6500人被洪水圍困,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在搜救被困群眾時,因突遇破圩決口後的激流漩渦,被洪水衝走、失蹤。經連日搜尋,陳陸同志遺體於24日下午在事發處下遊約2.3千米水域被找到,確認犧牲。

8月2日8時45分,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資源局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 巢湖流域裕溪河仍在超歷史以上洪水位;杭埠河、南淝河、柘皋河、派河、白石天河下遊段仍在保證水位以上。

巢湖:

7月21日10時24分,巢湖忠廟站水位已經達到13.36米。

7月22日中午,巢湖忠廟水位達13.42米,為百年一遇。

7月24日6時,巢湖中廟站水位13.25米,超1991年歷史最高洪水位0.45米。

7月27日8時30分,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資源局發布洪水紅色預警:當前巢湖仍在超歷史洪水位以上,呈高位波動緩退狀態。杭埠河、裕溪河、南淝河仍在超歷史以上洪水位,白石天河、柘皋河、派河下遊段仍在保證水位以上;豐樂河桃溪以上已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西河仍在保證水位以上高水位緩落。

黃山:

7月7日,黃山市歙縣高考首日因暴雨延期。歙縣城區處於四條河流的交匯處,河水倒灌進城區,內澇水位抵胸部。家長、消防需通過衝鋒舟、皮划艇、救生艇、船隻護送考生抵考場。歙縣2,207名實際參加高考的考生,只有500多名抵考場。監考老師要坐裝載機內的鏟鬥到考場。延期的語文、數學考試將更換試卷。歙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匿名人員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內澇「是上遊降雨量太大,已經超過水庫的調控能力,水從大壩上漫過去了」(註:即漫壩)。

7月7日,黃山市屯溪區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鎮海橋(屯溪老大橋)被山洪衝毀。。

宣城:

7月6日,宣城市旌德縣三溪鎮的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樂成橋被水衝壞,橋面損壞嚴重。

7月7日9時,水陽江宣城站超保證水位,貫穿宣州區的水陽江江邊多條村莊被淹。宣州區澄江街道廟埠村全村一片汪洋,橋下通往村落的道路最深處達3米阻斷進出村的交通,而村內的平均水位也漫過了腰。在宣州區五星鄉永義村,一些一層的平房只剩屋頂在水面上。

安慶:

7月8日,安慶市宿松縣孚玉鎮因暴雨內澇,水深1.2米,當地高考生赴考場受阻,派出所民警借了木澡盆將十多名高考生逐一運出。

池州:

截至7月9日6時,池州市東至縣堯渡河、龍泉河發生超歷史最高水位 。

滁州(爆破洩洪):

7月19日凌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對滁河兩外壩堤實施爆破。

阜陽市:

7月20日8時,根據國家防總指令,阜陽市阜南縣淮河王家壩通向蒙窪蓄洪區的進洪閘開啟,這是13年後,淮河王家壩再次開閘。

銅陵市:

7月28日12時,銅陵市樅陽縣白柳鎮復興圩羅昌河出現坍塌,塌方長度達50餘米,且有多處滲漏。武警蚌埠支隊迅速集結100餘名兵力,火速趕赴坍塌地段,及時排除險情。

9)江蘇省:

2020年7月17日4時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發布洪水紅色預警:17日4時太湖水位已漲至4.65米,影響範圍:上海市:上海市市轄區,江蘇省:無錫市、常州市、蘇州市、鎮江市,浙江省:杭州市、嘉興市、湖州市。

7月24日8時,太湖局水文局繼續發布太湖洪水紅色預警。太湖水位4.70米,超過保證水位0.05米。影響範圍:上海市:上海市市轄區,江蘇省:無錫市、常州市、蘇州市、鎮江市,浙江省:杭州市、嘉興市、湖州市。

南京:

位於江寧區楊家圩市民公園旁的秦淮河大堤被曝光有違建餐廳營業,壩體出現滲水狀況。7月26日夜,南京市相關部門對違建設施進行拆除。7月29日,9名責任人被問責。

10)浙江省:

截至7月9日14時的初步統計,浙江全省受災人口18.4萬人,緊急轉移安置人口5.2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1萬公頃,倒損房屋1000餘間,直接經濟損失7.1億元。

杭州:

2020年7月10日,7孔洩洪的新安江水電站。

自5月29日入梅以來,杭州市淳安縣遭受史上最強梅雨。7月8日,千島湖(新安江水電站)水位達到史上最高,108.43米。8日9時起,新安江水電站開始洩洪。這是水電站建成以來,首次正式9孔全開洩洪。9日6時許,洩洪洪峰順新安江、富春江抵達錢塘江杭州濱江段。潮水和洪水疊加之下,錢塘江杭州閘口水文站最高水位達7.43米。富春江、新安江、蘭江匯流的——建德市梅城鎮的12個村落因此次洩洪受災。

福建:

2020年7月8日 福建武夷山遭強暴雨襲擊 全市停水 景區關閉。

2020年7月8日,福建武夷山遭強暴雨襲擊,全市停水,景區關閉。

南平:

7月9日,南平市出現暴雨,引發洪水、滑坡等災害,導致多地道路被毀、農作物被淹。武夷山市城區積水嚴重,當地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全面閉園。

11)廣西

桂林:

6月7日廣西桂林陽朔,荔浦等多地特大暴雨。

6月7日,陽朔縣城甲秀橋(圖)成為汽車避難孤島。

6月7日,廣西桂林陽朔縣日降雨量327.7毫米,破當地單日降水紀錄,其中在14小時內(6月7日20時至6月8日10時)降296.1毫米。多家媒體將之與北京比較「而北京年均降水量為532.1毫米,陽朔相當於一天下完了北京大半年的雨。」因為上遊洩洪,陽朔縣城(陽朔西街、陽朔公園、十裡畫廊等路段)內澇,白沙鎮、葡萄鎮、金寶鄉等內澇,永福縣內澇。6月7日11:30,陽朔縣高田鎮的「小2型水庫」沙子溪水庫20多米長的壩體垮壩,垮壩事件獲國務院新聞辦通報,官方指無人傷亡。陽朔縣城甲秀橋周邊道路全淹,車輛人群被困橋上,橋面成了孤島。

救援賑災方面,前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廣西人秦暉在家鄉陽朔旅遊受洪水圍困2天,秦暉也對水庫洩洪而未獲通知多有描述,他的記述獲《南方周末》深入跟進報導,令水災在全國獲更大關注。

有陽朔災民反映「如果是低保的,最多去那裡給建你一層的小房間毛胚房住,而我們最多給的是帳篷。2018年的那場大水,陽朔西街被衝垮的商鋪,他們投訴到現在都沒有拿到什麼補貼。」

6月8日,西江2020年第1號洪水形成。6月6日08時到6月7日08時的24小時內,桂林全市有11個站的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

6月6日桂林市錄得日降水量為272毫米,破歷史極值。桂林市雁山區德明外國語學校內,數間教室被淹,水位最深超1.5米,師生被困。

荔浦市方面,荔浦河、馬嶺河、花河等泛濫,導致桂林荔浦市馬嶺鎮、花鎮等被洪水圍困。馬嶺鎮有村民其中一個豬圈被水淹沒,由於一頭豬值2000多元,為了保護財產,將20多頭豬趕到自家民房避水,家裡全部都是豬屎在所不計。

永福縣方面,6月6日08時到6月7日08時,該24小時內最大降雨量在永福縣羅錦鎮金雞河水庫,384.8毫米。永福縣在14小時內(6月7日20時至6月8日10時)311.1和毫米,破當地歷史記錄。永福縣茅江小區居民指洪水淹到二樓。

桂江平樂縣水文站於6月8日1時出現105.87米(警戒水位99.5米)的洪峰水位,相應流量11200立方米/秒,是1936年建站以來第二大洪水。

柳州:

柳州市魚峰區雒容鎮雒容市場一片汪洋,淹至店面一半

12)廣東

截至6月末,2020年多項全國雨量統計之最均發生在廣東:6月2日至7日是該年最強的強降雨過程,五天內累計雨量之最為廣東惠州龍門縣油田林場697毫米,該年最大1小時雨量首名是廣州黃埔大橋168毫米,在5月22日。

廣州:

5月22日,廣州黃埔區是洪水重災區,最大1小時雨量167.8毫米,3小時最大降水量288.5毫米,1小時和3小時雨量均破黃埔區歷史極值;黃埔區永和街錄得全市最大累積雨量378.6毫米,百年來的歷史極值。黃埔的廣州市第三少年宮(少年宮)內澇。緊鄰黃埔區的增城區新塘鎮官湖村、瑤田村、南安村內澇,水深及腰,廣州地鐵13號線亦因隧道被淹沒而停運。

惠州:

潰壩方面,6月8號14時,東江的二級支流永漢堤承受過量暴雨而潰壩,決堤口長約80米。洪水迅速湧入附近的惠州龍門縣永漢鎮合口村,合口村成為孤島。積水深度達3到5米,很多樓房都淹到了二層以上潰壩事件其後獲國務院新聞辦通報。當地村民反映由於在合口村下遊的增城區正果鎮的正果水電站受龍門河的洪鋒頂託,無法洩洪,導致合口村洪災。

惠州城區方面,6月7日16時至8日16時,惠城區小金口街道降雨量160毫米,轄區有9條河流上漲,出現內澇;同一期間惠城區蘆洲鎮183毫米。惠城區江南街道共建社區糖廠宿舍9棟10棟因地勢低洼,排水不及時造成內澇,最高水位將近1米深。博羅縣義和鎮因連續暴雨,多條街道、村莊受浸;博羅縣部分積水深達1.5米。龍門縣全縣公路水毀嚴重,發生多處公路邊坡塌方、路面掏空塌陷、橋梁和涵洞基礎衝刷嚴重、水淹路面等。

其他縣域方面,6月7日08時至8日08時,惠州市雨量100毫米的有56個,超過250毫米的16個,市內各縣區分別最大雨量:龍門縣龍潭鎮426.9、惠東縣黃埠鎮380.4、博羅縣麻陂鎮287.5、惠城區蘆洲鎮160.1、仲愷區潼湖鎮129.6毫米。8日08時-9日08時,惠州市雨量超過100毫米的有39個,超過200毫米的有6個,市內各縣區分別最大雨量:龍門縣地派鎮232.9、博羅縣羅陽鎮220.8、惠城區蘆洲鎮144.3。

清遠:

在6月2—7日的強降雨中,24小時雨量之最為6月7日廣東清遠佛岡縣大廟峽495毫米。佛岡縣水深及腰。

河源:

6月8日11時,河源市臨江鎮聯新村內澇,消防車到場發現路面積水最深處已達1.2米,水流湍急,村莊道路和農田被水淹沒,一片汪洋。

13)河南省

信陽:

2020年7月20日 河南省信陽市消防員用身體撐起救援通道。

7月20日,河南省信陽市消防員用身體撐起救援通道

2020年7月下旬,河南南部連遭多輪強降雨襲擊。7月19日19時,河南信陽固始縣史灌河蔣家集水文站超保證水位0.40米,鎖口雨量站降雨達439.5毫米,97座中小水庫全部溢洪。河南省水利廳組織抗洪隊伍在史灌河上作戰。7月19日,固始縣趙崗鄉曹寨村部分區域被洪水淹沒。同日下午,49名被困人員被全部救出。7月21日,羅山縣、潢川縣、光山縣先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淮濱縣發布雷電黃色預警。

14)陝西省

西安:

8月8日上午,由於受到連日暴雨影響,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遺址修復保護砌體約20米發生坍塌,導致一輛公交車、三輛私家車受損,4人受傷。

相關焦點

  • 2020年氣候變化加重氣象災害
    英國公益團體基督教救濟會28日發布報告,列舉今年十大氣象災害事件,包括澳大利亞山火失控、大西洋颶風次數創紀錄。這些災害導致至少3500人死亡、超過1350萬人流離失所,可獲保險理賠的財產損失達1500億美元,未投保的損失則更多,顯示氣候變化的長期影響正在加劇。
  • 氣候變化影響加重,2020年氣象災害屢破紀錄
    英國公益團體基督教救濟會28日發布報告,列舉今年十大氣象災害事件,包括澳大利亞山火失控、大西洋颶風次數創紀錄。這些災害導致至少3500人死亡、超過1350萬人流離失所,可獲保險理賠的財產損失達1500億美元,未投保的損失則更多,顯示氣候變化的長期影響正在加劇。
  • ...出現黃河2020年第2號洪水。按照《黃河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預案...
    【黃河出現2020年第2號洪水】新華社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了解到,受降雨影響,黃河蘭州以上來水持續增加,黃河蘭州水文站7月20日20時42分流量達到3000立方米每秒,出現黃河2020年第2號洪水。
  • ...為黃河2020年第2號洪水。按照《黃河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預案(試行...
    【黃河出現2020年第2號洪水 啟動上遊IV級應急響應】受降雨影響,黃河蘭州以上來水持續增加,黃河蘭州水文站7月20日20時42分流量達到3000立方米每秒,為黃河2020年第2號洪水。
  • 2020年夏季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網站正式上線
    中新網北京8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8月4日發布消息說,「2020年夏季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網站(www.chinageoss.cn/cddr)近日已正式上線,旨在為地方政府、減災機構和科研院所提供科學數據支撐和信息保障。
  • 2020年夏季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網站上線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記者董瑞豐)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2020年夏季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網站近日已上線,可為地方政府、減災機構和科研院所提供科學數據支撐和信息保障。目前,該網站可提供鄱陽湖、巢湖、太湖等區域的64個基礎地理數據集、9顆國產高解析度衛星的災害前後遙感數據集、3期覆蓋長江中下遊幹流及主要湖泊的哨兵一號衛星10米解析度合成孔徑雷達(SAR)影像一張圖產品,以及全國汛情動態監測信息等數據資源,總數據量達到557GB。該網站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負責運維的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和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臺聯合建設。
  • 2020年大洪水將爆發,專家:一團糟
    2020年是最不平凡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裡,人類切身感受到了地球環境給人類帶來的災害,地球上頻繁出現的災難性事件讓人們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澳大利亞的森林火災、巴基斯坦等國出現的蝗災等極端現象,都讓我們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脅。
  • 中國科學家支撐聯合國發布《團結於科學2020》專題報告
    近期,姚檀棟院士與聯合國框架下組織的其他科學家一起,撰寫完成並在聯合國發布了《團結於科學2020》報告。此次發布的《團結於科學2020》報告,是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指導下完成的。通過WMO、全球碳項目(GCP)、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UNESCO-IO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等國際權威組織機構的共同努力,報告對全球氣候系統的狀態進行了評估。
  • 陽光:2020年會發生與1998年同等規模的洪水嗎?
    從去年年底我國的「暖冬」,到澳大利亞的火災,今年年初非洲的乾旱蝗災、歐洲的風暴洪水、澳大利亞的雙颱風、北極甲烷爆發、南極溫度達二十多度、珠穆朗瑪峰山坡長出綠草等等,種種跡象已表明,2020年,又是一個「厄爾尼諾」年,是2018年「厄爾尼諾現象」出現後的持續,2019年我們已經深有體會,2020年還要延續。 首先,我們看一下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
  • 湖南省拉響洪水、暴雨、地質、山洪災害四道預警
    南北兩重天:一邊「火焰」,一邊洪水 我省拉響洪水、暴雨、地質、山洪災害四道預警 城陵磯水位再超保,永興最高溫達40.2℃   通訊員 吳燦 記者 張洋銀攝影報導 今年入汛以來,湘中以北暴雨連連,災害頻發。洞庭湖水位猛漲,超過歷史極值。張家界、常德等地「看海」已成常態。7月26日,我省再次接連拉響洪水、暴雨、地質、山洪災害等四道預警,提請湘西北等地加強防範。反觀湘中以南,高溫持續大半月,26日郴州市發布了高溫紅色預警,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
  • 2020年夏季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網站上線發布
    中國日報8月4日電(記者 張之豪)近日,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負責運維的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和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臺聯合發布「2020年夏季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網站(www.chinageoss.cn/cddr),為地方政府、減災機構和科研院所提供科學數據支撐和信息保障。
  • 2020年夏季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網站上線 可查詢災害前後遙感數據集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負責運維的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和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臺聯合發布「2020年夏季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網站(www.chinageoss.cn/cddr),為地方政府、減災機構和科研院所提供科學數據支撐和信息保障。
  • 從降雨量識讀河流山洪災害風險——《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致災閾值...
    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若嘉近日,應急管理部發布的《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以洪水災害為主。洪水災害因何而來?有鑑於此,在《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致災閾值雨量等級》標準中,致災閾值雨量等級充分考慮防洪工程建設情況,給河道上有堤防和水庫兩種情況分別設計不同標準,將水文控制點的觀測水位(或流量)作為判斷洪水影響和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標。其中,水文控制站水位達到可致災水位時的流域內降雨量,便是致災閾值雨量。
  • ...讀河流山洪災害風險——《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致災閾值雨量等級...
    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若嘉近日,應急管理部發布的《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以洪水災害為主。洪水災害因何而來?據統計,我國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暴發的誘因主要是降水,識別山洪災害和評估災害風險,降水量成為重要依據。
  • 2020 年的洪水到底有多猛?比看小視頻更重要的是看數據
    今年入夏以來,網上輿論的熱點逐漸就從新冠疫情轉移到了洪水上。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各個平臺上,關於洪水的小視頻今年顯得尤為多。 回顧完了歷史,我們再來看看 2020 年這次大洪水的統計數據,因為本期節目的寫稿時間是 2020 年 7 月 20 日,因此,很多數據還在滾動更新中。不過,根據氣象預報,湖北省汛情最嚴重的那幾天已經過去了。 我們先來看一下每次長江發生洪災時,全國矚目的武漢是什麼情況。
  • 2020年珠江流域片水旱災害防禦工作座談會召開
    中國水利網站11月20日訊(記者 吳怡蓉 通訊員 謝旭和)近日,珠江委組織召開2020年珠江流域片水旱災害防禦工作座談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總結今年水旱災害防禦工作經驗,分析當前面臨的形勢,提早謀劃2021年防汛備汛工作
  • 越南南部受颱風影響發生洪水災害
    近日,越南南部受颱風影響多地出現大範圍強降雨,引發洪水、山體滑坡等災害。 新華社/越通社11月25日,在越南南北鐵路寧順段,人們經過一段路基被洪水衝走的鐵路。 近日,越南南部受颱風影響多地出現大範圍強降雨,引發洪水、山體滑坡等災害。 新華社/越通社11月25日,在越南慶和省慶山縣,人們經過一處山體滑坡現場。
  • 警惕「厄爾尼諾」事件對我國2020年病蟲凍害及旱澇災害的影響
    2020年,「厄爾尼諾」事件將在全球尺度上持續發生,赤道太平洋東部及中部海水將呈現大範圍、持續性增暖現象,全球年平均氣溫升幅也將在2021年創下新紀錄。「厄爾尼諾」現象將通過複雜的海洋——大氣交互機制改變全球大氣與水循環,這將導致全球陸表區域呈現更加極端性的變化。
  • 洪水災害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該如何治理?西瓜視頻給你答案
    就在近幾年的時候,我國的洪澇災害特別的嚴重,2020年七月以來,我國長江流域又一次發生了洪水災害,導致周邊城市受災,那引發我國洪水災害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255例,平均下來每10年就會發生一次,不過小編認為,畢竟好幾千年之前的事情了,歷史也有有所遺漏,實際的洪災數量應該遠大於現在所記載的,到了東漢的時候這個數據還是比較有可信度的,因為在東漢時期的洪水災害平均是24年會出現一次,到了明清兩代,更是每4年會出現一次。
  • 山西確定2020年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
    1月16日上午,山西省自然資源廳牽頭組織省住建、交通、水利、應急、氣象、地震等有關部門,舉行山西省2020年度地質災害趨勢預測會商會。根據山西地質災害的分布特點和發育特徵,經專家預測會商,確定晉西黃土高原崩塌、滑坡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等4個地區為2020年崩塌、滑坡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