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展覽+交易+發布」四大板塊全新亮相,各界精英跨界對話,9月20日,隨著科博會的結束,2020中關村論壇正式落下帷幕。
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擴散蔓延的形勢下,2020中關村論壇以「合作創新·共迎挑戰」為年度主題,共舉辦了50多場活動。在4天時間裡,來自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多名嘉賓匯聚海澱,在這裡圍繞全球關注的重大科技議題展開交流與合作。
8項重磅創新成果與政策、5項科創指數與研究報告、6個創新平臺與集聚區首次發布;集中推出200多個國內首發產品、重點推介300多個國際領先技術項目;據不完全統計,科博會期間共有技術交易、產業合作籤約、交易項目42個,總金額178.48億元人民幣……如今的中關村論壇正在不斷探索拓寬邊界,進一步提高論壇專業化水平和國際影響力,成為集科技交流和創新成果展示、發布、交易於一體的國際化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平臺。
合作共贏科技無國界
3場先鋒論壇、一個開幕大會、21場平行論壇組成了2020中關村論壇的豐富內容,中外嘉賓圍繞生命健康、人工智慧、創意城市、科技園區、創新生態、青年創業、科技金融、智慧財產權等方面開展激烈的思想碰撞,為全球觀眾呈現出不同領域觀點交鋒的盛宴。
開幕大會聚焦「全球疫情下的民生福祉」,頂尖科學家、跨國企業家紛紛出席,分享中國智慧,汲取世界經驗。全球科學與生命健康論壇等平行論壇探討「科技研發與重大疫情防治」,鍾南山、陳薇等全球大咖縱論疫情,給出預判、對策和建議。
除了思想上的交流碰撞,尋求合作也是本次論壇的重要議題。在全球醫藥健康大數據平行論壇上,中關村醫藥健康大數據交易平臺啟動。在該平臺的運營機制中,通過北京市大數據中心、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中國技術交易所等多方合作,打通了數據孤島,構建了開放的技術架構,基於區塊鏈的智能合約為多方協作帶來便利,並使得交易技術服務化。
在中關村論壇金融科技平行論壇上,《北京加快推進國家級金科新區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重磅發布,將力爭用三年時間,推動金科新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引領北京成為全球技術研發和應用場景新高地、產業發展增長極、制度標準策源地、頂尖創新人才首選地和金融科技監管體系引領者。
蓄勢而發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
在發布板塊,中關村論壇堅持全球視野、國家需求,8項重磅創新成果與政策、5項科創指數與研究報告、6個創新平臺與集聚區首次發布,全力支撐北京全球科創中心建設,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創新型國家建設。
北京微芯院首次提出模塊化、標準化區塊鏈底層平臺技術,研發新型區塊鏈底層平臺—「鏈工場」,將打破底層平臺以國外為主流的局面,推動區塊鏈生產由手工作業模式到自動化裝配生產的技術革命;中關村管委會發布的《中關村管委會關於強化高價值專利運營促進成果轉化的若干措施》,從5個方面提出了18項措施,旨在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裡」;「國際首創產品補貼上限200萬元,國內首創產品補貼上限為100萬元……」《中關村管委會關於推動中關村首創產品市場應用的若干措施》從7個方面著力解決首創產品「首次進入市場難」的痛點問題……發布會上,面向國際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的原創成果相繼發布,振奮人心。
蓄勢激發新動能,打造新的增長極,6個創新平臺與集聚區相繼發布,橫跨人工智慧、高級別自動駕駛、空天產業、生命科學等高精尖領域,並打造中德合作、中日合作全球示範意義的國際合作平臺。其中,由中關村科學城發布的「星谷」項目格外耀眼,將在大信息產業引領發展的基礎上,依託航空航天領域深厚的研發資源和產業資源優勢,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規劃建設千億級的空天產業集群。
「全球買、全球賣」格局初步形成
在技術交易板塊,匯聚線上+線下7000多個優秀技術成果、300多家國內外知名技術轉移機構,集中推出200多個國內首發產品,重點推介300多個國際領先技術項目,初步形成了「全球買、全球賣」的格局。
中關村論壇新技術新產品首發系列共舉辦了6個專場發布活動,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集中發布了一批國內外前沿創新型企業、機構和科研院的新技術新產品。
圍繞5G和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科技抗疫暨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人工智慧和智能硬體、新能源和新材料領域的6個專場發布活動,集中首發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楊義力博士團隊「膀胱癌多靶基因檢測試劑盒與細胞智能識別系統」、戴爾科技「第五代存儲」核心產品及最新型商用筆記本電腦、陶朗集團智能分選機器人等50餘個國際項目以及統信國產桌面及伺服器作業系統V20、諾誠健華創新藥奧布替尼(宜諾凱)、曠視科技「AI生產力平臺Brain++商業版」、億航216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等200多個國內項目。(餘婧雯 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