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共同體!2020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年度創新論壇構築創新能量場

2021-01-13 砍柴網

人工智慧、萬物互聯、空天逐夢……

身處科技裂變的洪流中,

我們何往何至?

面對充滿不確定的未來,

我們何據何憑?

與2020年揮手再見,

與「十四五」開局之年迎面相逢。

站在新舊交替的時間節點上,

實創股份

用2020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創新論壇

構築創新能量場。

這裡有最新劇透:

在海澱區「十四五」規劃重大部署中,

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這裡有創新沉思:

有敢為天下先的創業者,

也需要敢為天下擔的政府。

這裡有先聲奪人:

打造研發代工新模式讓科學家、

企業家同乘一條船。

這裡有風雨共擔:

與大家結成最為可靠的「創新命運共同體」。

12月18日,

2020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年度創新論壇大幕開啟。

近200名企業家、投資人、創業者濟濟一堂,

圍繞創新戰略、機制、模式、

路徑探索等主題

進行智慧碰撞、觀點分享。

「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將成為科技創新的新引擎和新樞紐,這裡將吹響更大力度、更快速度發展的號角。」海澱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林劍華用昂揚向上的致辭為論壇定下基調。

(時代集團總裁、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小蘭做《不斷創新的中關村精神》演講)

為什麼中國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會誕生在中關村,為什麼代表創新的電子一條街會出現在中關村?隨著這樣的追問,演講嘉賓時代集團總裁王小蘭為聽眾打開一部中關村的創新史。80年代的蒸蒸日上,90年代的風雲際會,作為中關村第一代標籤性創業者,王小蘭告訴我們新經濟要靠創業者去普及,不要小看帶著新經濟因子的草根創業者。在回顧和展望中,她生動地解釋了中關村創新的動力之源,揭開了中關村創新基因的密碼,中關村企業家創新的動力從哪來?敢為天下先,但不為一已之富,希望成就一番事業,希望成就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做《研發代工:BGI的產學研協同創新實踐》演講)

「創新能力和創新意願的割裂是阻礙創新的關鍵」、「群眾運動解決不了卡脖子技術」……有案例、有金句,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的演講引人入勝。「研發代工」是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的重要嘗試。在這個模式下,研究人員有了清晰明確的技術需求牽引和市場目標,避免了當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閉門造車」、研究成果不接地氣因而很難落地的現實問題。對於代工企業而言,從此就有了真正的研發團隊和研發力量,確保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劉忠範院士說,這種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有助於改變以盲目追求發表論文為導向的當前科技評價體制,引導廣大科研人員從事真正有價值的研究,讓國家不斷增長的科技研發投入能夠真正開花結果。

(北京實創科技園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曉智做《實創公司科技服務驅動融合創新》演講)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用創新相互映照!北京實創科技園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曉智在演講中介紹了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規劃布局和產業發展,在他看來,實創股份承擔著連接政府政策與駐區單位需求 「最後一公裡」的使命,是政府服務北區創新主體的重要抓手,公司的定位就是要當好「創新同行者」。「通過對自貿區科創片區的空間梳理,已盤活釋放優質產業空間700餘萬平米,其中已建成項目20個,在施項目6個,待實施項目99個。」他不僅介紹了自貿區科創片區空間梳理的最新進展,還詳細介紹了實創股份在產業空間、科技服務等方面的創新舉措。

在各位嘉賓的共同見證下,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促進會(籌)發布。本著共識、共商、共決、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一個促進交流,為創新主體搭建高效的溝通交流平臺將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搭建起來。讓科學城北區的創新主體們從「身在一起」變為「心在一起」, 變 「單打獨鬥」為 「攜手前行」。

微訪談,

企業如何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

創新對話,

企業創新機制與創新文化建設探索;

巔峰對話,

聚焦數字經濟新發展,

共享數字經濟新機遇。

在訪談對話環節,

華為、納通醫療、施耐德、SAP、

中科創星、航天宏圖、閃聯、拉卡拉等

大型跨國企業、科學城北區頭部企業的代表

持續進行創新頭腦風暴,分享真知灼見。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伴隨著「十四五」時期

我國科技創新的思路主線,

實創股份作為

中關村科學城北區重要的建設者和運營者

也將用創新行動繪製新的藍圖。

走在科技創新的最前頭,

這裡有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基因,

更有持續向前的澎湃動力!

相關焦點

  • 從2020中關村論壇洞見未來
    「會議+展覽+交易+發布」四大板塊全新亮相,各界精英跨界對話,9月20日,隨著科博會的結束,2020中關村論壇正式落下帷幕。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擴散蔓延的形勢下,2020中關村論壇以「合作創新·共迎挑戰」為年度主題,共舉辦了50多場活動。
  • 2020中關村論壇全球科技創新智庫論壇在京舉辦
    9月19日,2020中關村論壇全球科技創新智庫論壇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會議中心順利召開。  論壇以「匯聚全球智慧,引領科技創新:全球高端智庫之聲」為主題,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進行主旨報告與高端對話,全面把握全球科技創新的總體趨勢,構建高效的科技創新體系。論壇創新方式開啟「雲上論壇」,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境外嘉賓以線上方式參會,國內嘉賓以線下方式參會。
  • 推動開放科學和開源創新 共同建設世界科技共同體
    ——開放科學與開源創新合作論壇,在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以「開源創新與科技發展」為主題,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共同主辦。懷進鵬在致辭中指出,開放科學、開源創新是全球技術應用和產業數位化發展的基石,也是推進科技創新,解決人類共同困難和挑戰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模式。
  • 2020中關村論壇開幕,全球科技領袖匯聚,給出關於未來的「參考...
    2020中關村論壇開幕大會精彩於此定格。下面一起走進「智慧密度」最高的珍貴時刻。中關村論壇:喜歡「異想天開」,尊重「無中生有」,科技創新的路上我們是同行者!「人工智慧助力建設全球健康命運共同體」這個理想正在被實現。
  • 在2020中關村論壇上,這些科技界的大事定了!
    今天 在2020中關村論壇上今天,《北京加快推進國家級金科新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在金融科技平行論壇上重磅發布。
  • 2020中關村論壇開幕,全球科技領袖匯聚,給出關於未來的「參考」答案
    合作創新,共迎挑戰。 今日,2020中關村論壇精彩啟幕。 2020中關村論壇開幕大會 精彩於此定格。
  • 地市|山東省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應用創新創業共同體舉辦院士論壇及...
    總決賽期間,共同體還舉辦了「中國·煙臺第二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院士論壇」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微納製造分會學術論壇。搭建高端平臺,發掘創新項目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入選《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是各界廣泛認可的全國性重要賽事。
  • 打造全球創新網絡重要引擎 中關村論壇:向世界發出科創合作「最強音」
    累計收穫超十億人次關注的中關村論壇,向全世界發出了科創合作「最強音」。前沿策源,北京科創舞臺吸引「最強大腦」「很高興能夠回到中關村,繼續追逐我的科學夢想。」在中關村論壇開幕大會的演講臺上,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感慨萬分。
  • 2019中關村論壇16日開幕 聚焦5G、腦科學等話題
    今年,論壇實現全方位提升,會期也延長至3天。除了論壇,還將舉辦1場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成果展和1場重大成果發布會。據了解,此次論壇將展示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微軟等國內外116家單位的近170項科技成果。論壇設置的18場平行論壇,將圍繞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腦科學、硬科技創新、智慧財產權等熱點話題展開。
  • 全息投影等亮相2020中關村論壇 科技創新賦能建築 醫療無限想像
    原標題:全息投影等亮相2020中關村(000931,股吧)論壇 科技創新賦能建築 醫療無限想像——首都網絡媒體「新模式 新業態」主題採訪活動  昨天(16日)上午,記者參加了由市網信辦、中關村管委會等牽頭組織的,以「新模式 新業態」為主題的實地探訪活動,採訪參觀了2020中關村論壇的舉辦場地之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提前領略了本次論壇上將會亮相的各種高端科技
  • 推動科技服務於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開幕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記者彭韻佳、沐鐵城)面對疫情,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與必然性更加凸顯,8日在京開幕的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以「信任·合作·發展」為主題,探討如何推進科學共同體建設,以廣泛的科技合作應對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  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表示,面對全球重大危機,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 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邀您探討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
    2020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 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研究期間,旭佳曾在《自然》以及《自然-地球科學》等雜誌發表高影響力論文。榮獲國家海洋局 「2014年度海洋人物」,2015年度「新華社十佳記者」,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專著《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新華社女記者238天南極、北極之旅》,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十次)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本優秀圖書、2015年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一等獎。
  • 聚焦三大領域,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下月舉行
    今天上午,記者從中國科協獲悉,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定於2020年11月8至9日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交易中心舉行。論壇上,2020年度人類可持續發展十大科學問題將揭曉,論壇將聚焦衛生、安全和資源三大領域,通過數據檢索結合專家提名、專家投票的方式,遴選提出2020年度十大科學問題。論壇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等國際組織協辦。
  • 2020「科技大年」 砥礪前行矢志創新
    本次大會上,第二個發言的山東省科技廳廳長唐波對本省科技工作在2020年取得的巨大進步避而不談,而只談改革。唐波明白,唯有改革驅動創新,才能激發出更大能量。近年來,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發展,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必須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第一生產力」的潛能。
  • 圖說:總書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非凡歷程
    他指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新華社記者 丁林/攝2013年4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海南博鰲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 中關村科學城「星谷」璀璨起航
    本報訊 (記者 李爭粉) 9月19日,在中關村論壇重大成果發布會上,北京市海澱區副區長、中關村科學城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林劍華發布了中關村科學城「星谷」項目。「星谷」項目是海澱區根據北京市高精尖產業整體布局,在大信息產業引領發展的基礎上,依託航空航天領域深厚的研發資源和產業資源優勢,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規劃建設的一個千億級的空天產業集群。
  • 2020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發布
    愛思唯爾柳葉刀系列期刊總編輯、理察·霍頓共同發布了「2020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論壇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等國際組織協辦,旨在堅持創新引領,倡導開放包容,推動互信互鑑,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融合共生
  • 人類命運共同體裡的科學內涵
    當屬創造了一種能延續幾千年的人類發展模式,而今天,這種模式濃縮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將從三個方面來說明科學研究和未來展望,與中華傳統思想內在聯繫。一、命運與粒子場人類,我們現在是從生物學的角度出發來定義和分類,也是我們從科學角度出發劃分的。
  • 2020物聯網技術行業應用高峰論壇暨年度研究發布會在京舉辦
    「2020物聯網技術行業應用高峰論壇暨年度研究發布會」於2020年11月25日-26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2020物聯網技術行業應用高峰論壇暨年度研究報告發布會》是一個開放合作的平臺,我們非常高興看到更多的力量正在匯聚,希望通過我們的合力,有越來越多的物聯網創新資源和優秀科技成果在落地開花,有越來越多的物聯網前沿技術為人所了解,有越來越多的優秀項目和先進經驗利益社會、利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