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息投影等亮相2020中關村(000931,股吧)論壇 科技創新賦能建築 醫療無限想像——首都網絡媒體「新模式 新業態」主題採訪活動
昨天(16日)上午,記者參加了由市網信辦、中關村管委會等牽頭組織的,以「新模式 新業態」為主題的實地探訪活動,採訪參觀了2020中關村論壇的舉辦場地之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提前領略了本次論壇上將會亮相的各種高端科技;並在領先的數字建築平臺服務商——廣聯達(002410,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聯達)與全球人工智慧醫療創新高科技企業——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推想科技)相關負責人的介紹下,深入了解目前國內在數字建築與智能AI醫療等方面取得的進展和成就。
2020中關村論壇定於9月17日至9月20日在京舉行,以「合作創新·共迎挑戰」為年度主題,聚焦「全球疫情下的民生福祉」,關注科技抗疫、生命健康、全球創新合作、科技發展前沿等國際關心的重大議題,將開展「會議+展覽+交易+發布」四大板塊50餘場活動。
從會場門口的柱狀立式測溫設備,實現智能精準測溫、緩解疫情期間臉部露出少、測溫難的問題;再到會場大廳的「豹小秘」智能服務機器人(300024,股吧)均已亮相,值得一提的是,「豹小秘」除了能帶領參觀者前往目的地之外,它還能提醒沒有佩戴口罩的參觀者及時戴上口罩。據工作人員介紹,這類機器人在會議中心共有22臺,按照功能分為四類,分別可以提供諮詢、引導、自動販賣及製作咖啡等服務。
柔性屏電子桌籤、全息投影等黑科技繽紛亮相
會議中心頤和廳是舉行中關村論壇開幕大會所在場地,作為與會的重要嘉賓,每個人的面前都會有一塊專屬的柔性屏電子桌籤,據介紹,該電子桌籤一面會顯示嘉賓的姓名,另一面可以通過觸摸選擇,實時查看會議資料,還能通過觸摸式呼叫服務,體驗一下各類服務功能。
(智能銘牌會議系統)
柔性屏的另一應用,當屬會場大廳內一位外國志願者的裝扮。只見這位志願者戴著安裝了柔性屏的帽子、穿著嵌入了柔軟屏的衣服,並大方邀請周圍的參觀者觸摸一下,感受一下可穿戴設備的真實觸感,瞬間賺足了眼球。
(外國志願者展示可穿戴設備)
最為引人注意的是廳內擺放了一塊透明顯示屏,該OLED透明屏擔任此次中關村論壇開幕大會線上VR直播的重任,據工作人員介紹,該產品規格為2400mm*700mm,是目前在國際大會中得以應用的最大規格。
該產品將為開幕大會部分未能到場的嘉賓通過與舞臺縱深融合實現現場全息效果。「一些國外嘉賓由於疫情不能到場參會,通過全息投影技術和這塊OLED透明屏幕,他們可以完成虛擬在場演講,並且視覺效果逼真,觀眾可能會誤以為他來到了現場。」北京中關村國際會展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裘裡晶介紹。
根據記者觀察,OLED透明屏在不顯示畫面時與玻璃透光效果相差無幾。顯示畫面時,無論是呈現效果還是視覺體驗都明顯優於其他全息技術,可以說是本次活動中一個非常有亮點的黑科技。
(全息影像 VR+AR直播服務)
如果參會略感疲憊,歡迎來到茶歇時間。由「制咖大師」機器人親手調製一杯咖啡送到參觀者手上。根據勞動強度,咖啡店的咖啡師一天大概可以製作20杯左右,但「制咖大師」的工作時間則是7*24小時,只需三到四分鐘,即可享受一杯香濃的手衝咖啡。
(「制咖大師」製作咖啡)
由於疫情影響,為了便於觀眾線上觀看,本次論壇積極探索雲端論壇、雲端推介、雲端洽談、360直播間等新模式,採用了虛擬實境等技術進行會議直播,觀眾可用手機進入中關村論壇官網、微信公眾號、小程序,體驗會議VR直播,便於不能到場的觀眾雲觀展。
廣聯達——用科技助力每一個工程項目成功
廣聯達成立於1998年,2010年5月在A股成功上市,是我國建設工程信息化產業領域首家上市的軟體公司,是提供以建設工程領域專業應用為核心基礎支撐,以產業大數據、產業新金融等為增值服務的數字建築平臺服務商。
據介紹,廣聯達現有員工7000餘人,在全球擁有6大研發中心,包括北京、上海、芬蘭等地,共建立70餘家分子公司,服務客戶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經過22年的潛心深耕,目前已服務超過20萬餘家企業客戶,擁有786個軟體著作權,主要產品包括具有先進水平的3D圖形算法。
數位化作為網際網路行業一種顛覆性增長力量,正在改變著傳統的行業生態,施工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升級之路也正在逐步展開。對於數位化的項目,需要從生產要素的數位化、建築實體數位化和過程管理數位化來實現。廣聯達通過造價管理、BIM建造、智慧工地、信息服務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廣聯達經過多年的探索、打磨,沉澱自身在建築業數位化技術領域的核心能力,經過30000多個項目應用的實踐積累,和對自身產品的迭代升級,推出全新數字項目新方案,賦能生態夥伴,實現施工企業的個性化需求。
該方案以BIM、IOT、AI、5G、大數據等數位技術為基礎,將現場系統和硬體設備集成到一個平臺,將產生的數據匯總建模,形成數據中心,實現統一主數據、統一BI、統一入口、統一技術標準和數據接口,為施工企業提供整體的數位化解決方案,滿足施工客戶和合作夥伴的核心業務場景,實現工程項目建設的人員安全、工作高效、項目智能、管理輕鬆,充分釋放客戶價值和夥伴價值。助力每一個工程項目成功。
廣聯達「數字孿生」已在國內多個項目實踐落地
近年來,廣聯達基於CIM的系列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國內眾多項目上落地應用,包括福州濱海新城規建管一體化管理(一期)、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青島中央商務區綜合治理管理等,劉謙逐一介紹了項目實踐的有關情況及核心價值。
福州濱海新城基於CIM的規建管一體化平臺(一期)內容涵蓋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三大階段,整體系統規劃為「三雲一平臺」,即城市規劃雲、城市建造雲、城市管理雲、基於BIM+3DGIS的城市CIM一體化平臺。項目實現關鍵運行時據事實檢測,提升城市生態、安全、韌性;物聯網監測數據標準指導科學規劃,實現城市運維管理需求前置,提升規劃質量。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建設信息平臺(一期)開發實施項目,主要包含規劃展示、產業服務、工程管理、數管平臺、系統運維平臺五個子系統。項目建立臨空經濟區時空數據中心,初步奠定了「數字臨空」的數據基礎;二、三維結合檢驗臨空經濟區4大類、49個二級綜合指標體系的時施情況。
目前,廣聯達已經研發了包括圖形技術、雲計算、BIMFACE、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物聯網在內的多個核心技術平臺,力爭用科技讓每一個工程項目成功,圍繞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為建築行業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解決方案。
推想科技——推動科技 想醫所想
作為國內最早將人工智慧應用於醫學影像領域的企業之一,在2020年年初,舉國上下全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時,推想科技動員公司上下與全國人民共克時艱,通過夜以繼日的持續奮戰,於1月31日正式首發能夠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AI系統,為一線醫務工作者奮力戰疫提供科技助力,從居民自省自查工具,到輔助醫療影像篩查,再到疾病預防中心的大數據監控,推想科技AI醫療平臺成為新冠疫情期間「智醫」服務的探路者(300005,股吧)。
過去4年裡,推想科技一直與武漢多家三甲醫院保持著合作。疫情之前,其與武漢同濟醫院正在進行一項針對肺癌、肺結核相關的人工智慧篩查系統的科研合作。疫情下,在醫護人員超負荷工作、核酸檢測能力不足、診斷難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這套診斷迅速、24小時運作的篩查系統就被醫院徵用為CT影像分析的輔助「醫生」,幫助醫院快速篩查疑似病例。
據了解,推想科技是一家全球的人工智慧醫療創新高科技企業,是中國為數不多同時擁有歐盟CE認證、日本PMDA醫療器械認證和美國FDA認證的醫療AI企業。
自2015年開始,推想科技就逐步開始在上海長徵醫院、武漢同濟醫院、大連中山醫院研發智能肺部CT輔助篩查產品。逐步發展了包括AI部署管理平臺、AI大數據挖掘科研平臺以及AI臨床應用平臺在內的醫療AI全流程平臺,打造出醫療質控、健康管理以及科研創新等醫療AI產品,該公司的肺部AI輔助檢測產品是FDA批准的第一個基於深度學習的肺部輔助檢測產品。
截至2020年5月,推想科技的執行點已經覆蓋全國33個省級行政區,醫療AI服務覆蓋全球10個國家。
智能AI醫療 開拓醫療新邊界
據介紹,推想科技的AI系統能夠快速響應並協助醫生給出診斷報告,排查篩選「高度疑似肺炎患者」,減少患者的排隊時間和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CT掃描+AI輔助可以快速、直接對無症狀感染者和早期患者進行排查鑑別,對於從根本上殲滅疫情是一個有效的保障,協助加速基層醫療機構地點辨別感染者,為快速隔離、診斷、治療爭取時間。此外,推想AI的智能化處理,可以對肺部感染情況進行精準的量化評估,有助於醫生對患者進行病情判別和針對性治療。
作為在抗擊新冠疫情中表現突出的企業,推想科技從成立之初便頗得一線資本青睞,據天眼查顯示,推想科技目前已獲得由紅杉中國、泰合資本等多位投資方的C輪融資,2019年9月,在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9二季度胡潤中國潛力獨角獸》榜單上,推想科技被評為人工智慧領域三年內最有可能達到十億美元估值的高成長性企業之一。
(責任編輯:唐欣欣 HN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