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學生,想要取得優異的成績,就必須掌握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否則,很可能就會徒做無用功,費神、費力、費時間還取得不了多大的進步。
01學習地理真的難嗎?
在學習地理過程中,我們常常聽到學生這樣感嘆:「地理好難學啊,我不知道敗在它上面多少次了……」「鬱悶啊!我的地理怎麼就學不好呢……」
一位很有名的地理老師曾經說過:「地理是一門非常有意思的課程,只要你想學好就一定能學好,關鍵是得把住學習這門課程的脈。」
把住地理課程的脈,也就進了地理課程的門。
什麼是課程的脈?就是學習方法。方法對路,事半功倍;方法不對頭,累死也無功。
那麼,地理學習究竟有哪些方法呢?
02「不看地圖不學地理」
學習地理首先要掌握所學的地理基礎知識。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就曾經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在地理學科來講,說「不看地圖不學地理」,也不為過。這是因為,地理學是一門空間概念很強的學科,而地圖恰是培養學生們空間概念的最佳工具。
一位中考狀元同學這樣說:
我上初中第一堂地理課的時候,地理老師就告訴我們,手邊放著一個地球儀與一本地圖冊,是學好地理課的基本前提。
起初,我對老師的話不太明白,後來我發現,班上地理好的那幾位同學,沒事的時候,手裡總是拿著個地球儀把玩,或者對著一本地圖圈圈點點,很有一副統籌全局的架勢。
一開始,我還覺得他們是在故弄玄虛,等到一考試,這些平時「指點江山」的同學,地理成績總是比那些死記名詞、規律的人考的分數高得多。
這個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地圖冊與地球儀在地理學習中原來這麼重要!
隨著我自己也步入了執教的行列,我漸漸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化抽象為具體,往往更能夠加深記憶。這也就是說,注意隨時運用地圖,查閱地圖,才能善於從地圖中發現地理知識,尋找地理規律,才能夠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圖,文字和圖像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正確的空間想像。
03「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
空間想像能力對於學習地理來說,至關重要。
舉個例子來講:「亞洲氣候分布」情況這一節時,死記書本的學生能會一字不差地背下來,但一旦出現填圖的問題,或者根據地圖來回答問題的情況的時候,死記硬背的同學就不可能再百分百地拿下分數,而懂得使用地圖的同學,就能輕鬆地拿下高分數。
一位執教地理多年的教師曾經這樣告訴我們:「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現在想想,不無道理。
同學們,在學習地理這門課程時,不妨試試:把地圖當作地理學習的第二語言。
遇到問題,現在大腦裡畫地圖。將所學到的地理知識放歸到地圖之中,注意隨時運用地圖,查閱地圖,善於從地圖中發現地理知識,尋找地理規律。
進而就可以達到一種眼中有字、心中有圖、文字和圖像有機結合在一起、化形象為具體的狀態,順利攻克地理學習中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