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節能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在幕牆和門窗工程上,LOW-E玻璃使用越來越普遍。
可鋼化LOW-E大體可以分為兩類,離線LOW-E和在線LOW-E。由於在線鍍膜品種較少,性能相對較差。雖有產品再加工好的優勢,但應用上還是遠不及離線LOW-E。因此我們下面討論的可鋼化LOW-E主要指的是離線LOW-E。
可鋼化LOW-E的顏色
可鋼化LOW-E的顏色是由其膜層材料和厚度所決定的。對於鍍膜工藝技術成熟的廠家,大部分的LOW-E膜都可以做成先鍍後鋼的產品,只是願不願意化代價去做的問題。
一般來說可鋼LOW-E在鋼化前後顏色會有一定的差異,大部分的趨勢是鋼化後通過率增加,反射率下降。這種變化在高透系列產品和雙銀產品上表現更為明顯,變化的幅度因廠家而言。
一般來說高反射、中低透的可鋼化LOW-E鋼化前後顏色變化不明顯,有些廠家的產品鋼化前後完全看不出區別。
可鋼化LOW-E的鋼化加工
可鋼化LOW-E玻璃的鋼化是可鋼化LOW-E加工過程中的難點,其主要原因是LOW-E膜對鋼化加熱過程中的紅外的反射作用。
通常來說進行LOW-E玻璃的鋼化,加大爐內上部對流是最有效的方式,同時適當提高上部爐溫也有所幫助。輻射率越低的LOW-E產品,對於鋼化過程中的對流加熱需求越高,這也是近年來對流鋼化爐流行的一大原因。
是不是鋼化LOW-E必須用對流爐呢?也不能這麼絕對。一個優秀的鋼化主操,在老式輻射爐上也可以通過壓縮空氣對流,調整爐溫、擺動速度和距離等措施,生產出合格的LOW-E鋼化玻璃,當然效率必定犧牲很多。
可鋼化LOW-E的除膜
可鋼化LOW-E的除膜簡單來說有三種方式:切割除膜、磨邊除膜和中空除膜。切割機除膜對切割效率影響較大,在國外針對不鋼化的LOW-E應用較多。
磨邊機上採用金剛輪除膜是一種速度快,成本低的手段,但普遍認為這種除膜方式對鋼化過程中的破損影響較大;同時也增加了產品鋼化後自爆的概率。現在磨邊機上除膜使用也是一種非主流的方式。
主流的LOW-E玻璃除膜還是在中空前進行除膜。中空前除膜,除膜輪是一大消耗,控制好壓力、速度是中空除膜的關鍵。
可鋼化LOW-E的氧化
影響可鋼化LOW-E玻璃的氧化的主要因素有鍍膜工藝、溼度、溫度和時間。鍍膜生產過程中的膜層結構、膜層材料和膜層厚度是影響可鋼化LOW-E氧化速度的基礎性條件。
溼度越大可鋼化LOW-E越容易氧化。一般而言經過清洗機後的LOW-E玻璃,比原片LOW-E玻璃或鋼化後的LOW-E玻璃更容易氧化。
水分和溼度是LOW-E氧化的必要條件,而溫度決定了LOW-E氧化的時間。溫度每升高10攝氏度,氧化速度增大為原來的2~4倍,而氧化的時間縮短為原來的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