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溫脫硝技術在寶鋼湛江鋼鐵電廠2臺350MW機組上的成功應用

2020-12-06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1、 行業背景

氮氧化物(NOx)控制是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緊迫強制性要求,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經過多年的減排,我國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已有明顯下降,但在2017年排放量仍然達到1259萬噸左右(該數據源自國家統計局官網資料庫「國家數據」),即96.85億m3氮氧化物,其中電力行業與鋼鐵行業排放量最大,分別達到114萬噸和104萬噸。電力、冶金、化工等行業的氮氧化物控制技術已列入國家重點研究課題,選擇性催化還原法脫硝技術(SCR)是主流的脫硝技術,以氨作為還原劑在催化劑作用下將煙氣中的NOx還原成無害的N2和H2O,其中催化劑是SCR脫硝技術的核心。

常見的燃煤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技術如圖1-1所示。超低排放技術路線主要有:脫硝系統(SCR)+煙氣冷卻器(FGC)+低低溫電除塵(ESP)+溼法脫硫系統(FGD)+溼式電除塵(WESP)+煙氣再熱器(FGR)+煙囪。

SCR脫硝技術經過近幾年的大量應用,中高溫SCR脫硝催化劑技術已相當成熟,但催化劑要求反應溫度在300~420℃範圍,當煙氣溫度低於300℃時,催化劑極易發生不可逆的中毒現象,其使用壽命會大幅降低甚至短時間失效報廢。所以,高水平的抗硫、抗水中毒的新型高-低溫脫硝催化劑及低溫脫硝催化劑是脫硝技術發展的關鍵及「全負荷」運行NOx超低排放的根本保證。同時,只有通過不斷的創新技術才能確保發電機組不斷降低煤耗和汙染物排放濃度(含碳排放)。

隨著我國電力行業煙氣脫硫脫硝改造工程的基本完成,要求發電機組必須適應全負荷的運行達標排放。國家能源局提出了火電靈活性改造工作要求,熱電機組增加20%額定容量調峰能力,最小技術出力達到40%~50%額定容量;純凝機組增加15%~20%額定容量調峰能力,最小技術出力達到30%~35%額定容量;部分具備改造條件機組最小技術出力達到20%~25%額定容量。更進一步調峰目標是力爭實現80%~90%的調峰能力,即不投油穩燃時純凝工況最小技術出力達到10%~20%額定容量,其中的重點、難點就是鍋爐SCR裝置的全負荷運行。

電力行業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中,鍋爐SCR脫硝系統的催化劑均為中高溫型催化劑,適用溫度窗口為300~420℃,噴氨溫度不得低於300℃。當煙溫過低時,生成的硫銨會堵塞催化劑微孔,降低催化劑活性,使催化劑中毒而失效報廢。發電機組啟停、低負荷及大幅度調峰時,SCR裝置入口煙溫會下降到260℃,甚至更低。此時,為確保催化劑不中毒,絕對不能噴氨運行,否則,將直接導致催化劑失效報廢。除了上海瀚昱環保,國內外尚未發現有成熟的適應從低溫到高溫全覆蓋的新型高效SCR催化劑,面對巨大的NOx減排壓力,需要進行複雜的鍋爐換熱系統技術改造,但即便如此也無法達到「全負荷、全工況」的NOx超低排放達標運行。

現階段,除了上海瀚昱環保與寶鋼湛江鋼鐵電廠合作在350MW機組實施的成功案例外,在國內外的其他電廠鍋爐脫硝中,尚未出現應用「全負荷」脫硝的新型高效催化劑的成功案例,也沒有發現通過其他諸如低氮燃燒法、省煤器分級改造法、抽取旁路高溫煙氣法、0號高加加熱煙氣法等達到「全負荷、全工況」NOx達標排放要求。為此,有必要及時總結各種改造方法的經驗教訓,加快實施力度,推廣新型高效的「高-低溫SCR脫硝催化劑」的工程應用,將鍋爐原來的普通中高溫催化劑替換成此類新型催化劑,為真正實現火電鍋爐「全負荷、全工況」的NOx超低排放達標運行做出貢獻,讓我國的火電鍋爐煙氣NOx治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引領世界發展。

2、高-低溫SCR脫硝催化劑的研製與應用

2.1 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電廠概況

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自備電廠建有2臺350MW亞臨界燃煤發電機組,配套東方鍋爐廠設計製造的可摻燒低熱值煤氣的燃煤鍋爐,鍋爐採用亞臨界參數、一次中間再熱、單爐膛、平衡通風、固態排渣,燃燒採用改進型低NOx燃燒器和分級送風燃燒系統。設計煤種為神府煤,校核煤種為山西大同混煤、山東兗州煤和印尼煤,根據燃料情況,混燒高爐煤氣、焦爐煤氣、轉爐煤氣。配套上海電氣電站設備有限公司的N350-16.7/538/538型亞臨界、一次中間再熱、單軸、兩缸兩排汽、抽凝式汽輪機,QFS2-350-2型雙水內冷發電機。

2.2 350MW機組的原中高溫SCR脫硝狀況

最初鍋爐設計配套了中高溫的SCR脫硝裝置,SCR催化劑採用「2+1」布置方式。2015年安裝兩層中高溫型蜂窩式SCR催化劑,催化劑單體高度為1060 mm,節距為7.6 mm。為達到超低排放要求,在2016年加裝了備用層中高溫型蜂窩式催化劑。機組SCR裝置投用三層後的性能試驗情況如下:

當某一時段,機組負荷在350MW、280MW時,實測SCR入口NOx濃度分別約為304mg/Nm3、244mg/Nm3,脫硝效率分別約為92.1%、94.7%,出口氨逃逸濃度分別約為1.82ppm、0.84ppm,出口NOx排放濃度分別約為24mg/Nm3、13mg/Nm3。當機組355 MW負荷時,煙氣經過三層催化劑後SO2/SO3轉化率為0.88%,脫硝裝置整體阻力975Pa,氨耗量為123.5kg/h。當機組負荷低於230MW時,受到SCR裝置入口溫度低於300℃的限制,SCR裝置只能退出運行,造成鍋爐NOx排放超標。

2.3 高-低溫SCR催化劑的研製與應用

2.3.1 高-低溫SCR催化劑的研製

為實現國家提出的機組全負荷、全工況的環保達標運行,實現機組啟、停和低負荷範圍內脫硝裝置正常投運。在環保部領導的關心與鼓勵下,在廣東省政府、省環保廳、湛江市政府及市環保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寶鋼湛江鋼鐵領導以勇於創新、敢於創新的精神大膽決策,寶鋼湛江電廠創新性地採用上海瀚昱環保材料有限公司劉教授團隊研發的SCR高-低溫脫硝催化劑,通過大量的實驗室研究工作和現場中試,進行多組合的特性分析、技術論證及應用驗證,成功研製出了適用煙氣溫度為180~420℃的大寬幅度的高-低溫SCR催化劑。

2.3.2 高-低溫SCR催化劑的應用

上海瀚昱環保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國家高新企業,主要從事煙氣淨化環保催化劑、脫硫設備及材料、表面防護材料的研發、生產與應用的專業化企業。研發團隊在SCR高-低溫脫硝催化劑十多年研發工作的基礎上,通過與寶鋼科技部、寶鋼中央研究院、寶鋼湛江鋼鐵等通力合作,成功地實現了「高-低溫催化劑」在發電廠煙氣超低排放上的應用。到目前為止,在世界範圍內還未發現真正做到「全負荷、全工況」NOx超低排放要求的火電機組,更未發現「180~420℃高-低溫SCR催化劑」在火電鍋爐煙氣上的成功應用案例。寶鋼湛江電廠2臺350MW燃煤機組實現工業化應用「150~420℃高-低溫SCR催化劑」並真正達到「全負荷」NOx超低排放要求。

兩臺機組分別於2019年1月17日和3月20日投運。其中2U機組於2019年1月19日併網發電,實現併網前從150℃低溫下的NOx超低排放達標(技術協議要求在180~420℃達到超低排放要求)。1U機組於2019年3月21日併網發電,同樣實現併網前低溫下的NOx超低排放達標,再一次驗證了「全負荷」脫硝的成功,超目標完成項目任務與技術要求。兩臺機組都是併網前就達到了NOx超低排放要求,真正實現從「0負荷至滿負荷」的達標排放,投運至今已超過一年半時間,NOx全部達到超低排放要求,並經歷過30多次啟、停爐及大幅度調峰的考驗以及在各種燃料工況與運行工況下NOx的排放均達到超低排放要求,運行非常穩定,氨逃逸率低,解決了多年存在的空預器堵塞與腐蝕問題。真正實現火電機組「全負荷、全工況」NOx超低排放的重要目標與環保願望。

1)寶鋼湛江電廠2#(350MW)機組高-低溫SCR脫硝投運情況

2019年1月17日啟爐投運,做了多個溫度段脫硝性能考核試驗。在煙溫180~420℃條件下,全部指標符合技術協議要求,達到NOx超低排放要求。額外追加150℃煙溫下的性能考核與抗中毒性能試驗。2019年1月19日,#2機組併網,真正實現從「0→滿負荷」的NOx超低排放達標——「全負荷」NOx超低排放。後續的運行過程中又經歷了各種工況條件的考核,NOx全部達到超低排放要求。

(1) 脫硝煙溫150℃時,NOx排放僅為36mg/Nm3(實測為5mg/Nm3),優於50mg/Nm3的超低排放標準。氨逃逸率接近0ppm。

(2) 220℃併網,NOx排放為0.92mg/Nm3(NOx入口濃度355mg/Nm3,SO2濃度550mg/Nm3),脫硝效率達到99.7%。氨逃逸率接近0ppm。

2)寶鋼湛江電廠1#(350MW)機組高-低溫SCR脫硝投運情況

2019年3月20日啟爐,21日投運脫硝系統,做了多個溫度段脫硝性能試驗。額外追加煙溫110℃時噴氨的催化劑抗中毒性能考驗。真正實現「全負荷」NOx超低排放要求,對啟、停爐及深度調峰做到超低排放全覆蓋。具體如下:

(a)從110℃開始持續噴氨脫硝,證明催化劑具有優異的低溫下抗中毒能力和脫硝穩定性。

(b)NOx滿足超低排放要求(≤50mg/Nm3),最低值5.75mg/Nm3。氨逃逸接近0ppm。

(c)併網後,NOx排放為10~25mg/Nm3(NOx入口最高為635mg/Nm3),脫硝效率達97%。氨逃逸接近0ppm。

(1)#1機組併網前,O2濃度17.83%,NOx排放為5.76mg/Nm3(實測為1.2 mg/Nm3),達到超低排放要求。

(2)#1機組併網後,O2濃度18.01%,NOx排放為15mg/Nm3(實測為3.15 mg/Nm3),達到超低排放要求。

(3) #1機組併網後環保脫硝數據曲線(NOx排放為15.51mg/Nm3

2.3.3高-低溫SCR催化劑的應用總結與說明

寶鋼湛江電廠2臺350MW機組採用了高-低溫SCR脫硝工藝,實現了「全負荷」脫硝超低排放達標,符合生態環境部最嚴格的標準要求。高-低溫SCR脫硝工藝是指採用高-低溫型SCR催化劑進行脫硝的工藝,該催化劑由上海瀚昱環保材料有限公司研發並生產,可適應煙溫從低到高(150~420℃)全範圍的NOx超低排放達標。

通過現場使用驗證,採用新型的高-低溫SCR催化劑後,在機組啟動和低負荷運行時(脫硝入口煙氣溫度180℃甚至更低至150℃時),SCR脫硝系統能實現在線投用,NOx排放濃度能有效控制在35mg/Nm3左右,脫硝效率穩定在90%以上。

高-低溫SCR催化劑具有優異的適用性和實用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高-低溫SCR催化劑的適用範圍廣,併網前即可投氨脫硝,能真正實現從「0負荷—滿負荷」的全負荷脫硝達標需求,能在機組啟停爐和80%~90%深度調峰時(若機組可實現)NOx達標排放。

(2)新型高-低溫SCR脫硝催化劑具有良好的品質特性,可結合鍋爐和SCR裝置優化調整運行,實現有效應用。

(3)可沿用原設計配置的SCR中高溫脫硝設備和系統,不必增加任何設備,只需將高-低溫SCR催化劑替代原來的中高溫催化劑即可。

(4)能避免發生NOx排放超標的環保事件,真正做到「全負荷、全工況」運行條件下的NOx超低達標排放。

(5)具有很高的技術價值與經濟價值,與目前常用的諸如低氮燃燒法、省煤器分級改造法、抽取旁路高溫煙氣法、0號高加加熱煙氣法等方法相比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3、火電廠「全負荷」與「深度調峰」脫硝改造的情況調查與效果分析

火電廠中高溫SCR脫硝工藝是一種要求煙溫達到300~420℃才能噴氨運行的脫硝方法。若煙溫過低,中高溫催化劑很容易中毒導致永久失效而報廢。為了在低負荷下實現NOx排放達標,又要繼續投運中高溫SCR脫硝,不得不通過改造鍋爐設備的方式來提高脫硝煙溫。目前在火電鍋爐常用的改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3.1、省煤器分級改造及效果分析

將部分省煤器挪到SCR脫硝反應器之後,一臺350MW機組改造費用約為2000萬元,中高溫SCR催化劑用量不變,總費用較高。帶來新的問題是:省煤器換熱量減少、鍋爐效率降低、煤耗增加,碳排放量增高,反應器後的省煤器容易被硫銨鹽粘附堵塞及腐蝕爆管,後遺症較大,維護費用較高。而且換熱計算很難準確,不是偏高就是偏低,若改過頭了,則正常運行時煙溫超過420℃,催化劑不能正常使用,同時煙氣中的SO2/SO3轉換率高造成尾部結硫銨鹽嚴重;若改得不夠,則低負荷時脫硝煙溫仍然偏低,催化劑還是不能投運。已改造的項目普遍存在這些問題。

3.2、旁路煙氣改造及效果分析

將高省前的高溫煙氣直接引入SCR反應器前端,改造費用約600萬元,中高溫催化劑用量不變。帶來新的問題是:高溫煙氣被抽走後,省煤器處的熱量不足,影響鍋爐給水溫度與給水量,鍋爐效率下降,而空預器的熱量過高,與鍋爐工況不匹配,而且排煙溫度偏高,能耗增加,碳排放量增高。並且,省煤器的煙氣量被人為減少後,其煙氣流速明顯下降,容易造成省煤器積灰與堵塞。高溫煙氣若抽得偏少,則反應器升溫效果不明顯;若抽得偏多,則影響鍋爐正常運行。

3.3、0號高加改造及效果分析

從汽機中壓缸抽取中高溫蒸汽用於加熱一股省煤器前的煙氣,希望提高煙氣溫度來滿足中高溫催化劑的工作溫度需要,改造費用約1000萬元,中高溫催化劑用量不變。產生的問題是,這種方法只能提高煙氣溫度10℃左右,且不穩定,難以對SCR全負荷脫硝運行產生有效幫助,而且還影響高加的熱效率,鍋爐的效率進一步降低。

實際應用效果表明,以上三種方法改造鍋爐設備的效果不好,對「全負荷、全工況」NOx超低達標排放幫助有限,無法達到「深度調峰」的脫硝排放要求,反而造成鍋爐效率下降,能耗增加,是典型的「不治標亦不治根」的方法。電廠花費了較高的改造經費與時間成本,沒有取得應有的成效,也難以從改造中得到環保效益與經濟效益回報。

4、高-低溫SCR脫硝技術的優勢與社會效益

高-低溫SCR脫硝工藝是一種新型的、先進的脫硝工藝,高-低溫SCR催化劑是具有突破性的科技成果,節能減排效益顯著,將推動我國的脫硝技術變革與環保技術水平提升。高-低溫SCR脫硝技術可使發電機組實現「全負荷、全工況」脫硝,對環保部提出的全負荷NOx達標排放要求是很好的技術支持。由於實現了「全負荷」脫硝,可在任何負荷下進行持續脫硝,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環境汙染。在機組低負荷時,由於不需要將煙氣加熱到300℃以上即可脫硝,避免了額外的能源消耗,同時,顯著減少加熱燃燒所帶來的額外碳排放,為節約社會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做出了到積極有益的貢獻。

延伸閱讀:

上海瀚昱:低溫SCR脫硝技術在生物質鍋爐煙氣氮氧化物超低排放上的應用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鋼鐵行業燒結煙氣脫硝技術分析及對比
    目前,大型燃煤電廠已經全部完成煙氣脫硝治理,作為非電行業中汙染最嚴重的鋼鐵行業,煙氣脫硝勢在必行。主要敘述了中國鋼鐵行業燒結煙氣脫硝技術,並對比了幾種技術手段,重點對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技術進行了闡述,旨在對鋼鐵企業進行超低排放改造有所啟發。
  • 低溫煙氣循環流化床同時脫硫脫硝技術在津西鋼鐵的應用
    項目圓滿通過168h滿負荷運行性能的考核,具有淨化效率高、流程簡單、運行可靠、經濟性好、副產品易於處理、無二次汙染等顯著優點,其脫硫效率可達到99%,脫硝效率可達到90%,可以滿足燒結煙氣超低排放標準。低溫煙氣循環流化床同時脫硫脫硝技術的成功應用證明,這是燒結煙氣實現超低排放的一條經濟可靠的技術路線。
  • CFB技術用於燒結煙氣脫硫脫硝的可行性探討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針對燒結煙氣的特點,分別討論了在CFB脫硫基礎上實現脫硝的三種技術路線應用於燒結脫硝技術的可行性。(350—450℃),脫硝難度大。據統計,截止2013年5月,全國鋼鐵工業共有454臺燒結機配置了372套脫硫系統,其中有32套採用循環流化床法,180套採用溼法石灰石石膏脫硫技術,氨法,氧化鎂法和旋轉噴霧法分別為31套,20套和26套。CFB—FGD法在燒結煙氣領域已經成為僅次於WFGD的主流技術,且因其對燒結煙氣的良好適應性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而在脫硝領域,國內目前得到實際工程應用的只有活性焦同時脫硫脫硝技術。
  • 350MW超臨界機組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應用分析
    通過內蒙古350MW機組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實際應用,對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pH值及SO2排放的控制、漿液循環泵運行情況以及該技術的經濟性等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採用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後,SO2的排放並未受到顯著影響,漿液pH值則有顯著提高,漿液使用量將更低;此外,漿液循環泵的運行臺數及時長也有明顯減少,降低了電廠用電電耗,顯著提升了經濟性。
  • 燒結煙氣活性炭吸附脫硫脫硝技術應用現狀
    隨著國家各項標準的提出,對鋼鐵行業尤其是燒結過程脫硫脫硝的要求更加嚴格,而且目前全國現有燒結機約900 臺,燒結機面積約11. 6 萬m2,要達到國家的限定標準時間緊任務重。同時脫硫脫硝技術如活性炭技術可以同時滿足煙氣脫硫脫硝要求,因此成為煙氣治理的關注方向。
  • 330MW機組SCR脫硝系統靈活性優化改造技術研究
    結合煤中的硫分和水分,機組負荷降低至 30%THA 工況時,為了滿足脫硝系統能夠正常運行,脫硝入口煙氣溫度需提高 18 ℃,從技術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等方面分析比較省煤器煙氣旁路、省煤器分級、省煤器給水旁路、省煤器熱水再循環和增設零號高加等提升脫硝系統低負荷時煙氣溫度技術,確定省煤器水旁路為最佳改造方案,為同類型機組脫硝系統改造提供參考依據。
  • 世界首座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電廠在山西平朔成功投運
    10月1日0:00整,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山西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承建,山西中煤平朔2×660MW低熱值熱電新建項目2號機組圓滿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標誌著世界首座單機容量最大的超臨界循環流化床(CFB)鍋爐發電機組電廠成功投運。
  • 350MW超臨界機組深度調峰,可以這樣幹!
    在此形勢下,國內部分燃煤電廠根據機組特點進行相關的試驗和改造工作,主要是在50%額定負荷工況下對機組進行深度調峰試驗和相應的改造,但對30%額定負荷下機組實際運行狀況的研究較少。本文以內蒙古京寧熱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京寧熱電)350MW超臨界機組為試驗對象,通過燃燒優化調整,實現機組在30%額定負荷下不投油的穩定運行,為其他燃煤機組提供技術參考。
  • 某電廠600MW機組SCR脫硝過程氨逃逸原因分析
    0引言某燃煤電廠3、4號機組裝機容量均為600MW,運行後在1年內3號機組空氣預熱器的阻力比4號機組高約1kPa,原因是3號機組安裝了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裝置,脫硝過程會產生具有粘性的硫酸氫銨,粘結飛灰附著於空氣預熱器造成腐蝕和堵塞,增大其阻力。
  • 300MW機組低溫餘熱閃蒸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應用研究
    關鍵詞:脫硫廢水;低溫多效閃蒸;煙氣餘熱;深度處理技術;自結晶;防結垢;零排放0 引言目前工業窯爐中常用的煙氣脫硫方法有溼法、半乾法、幹法等化學脫除方法,其中石灰石-石膏溼法煙氣脫硫技術因技術成熟、脫硫效率高、煤種適用性強等優勢而被廣泛應用,特別是在燃煤發電廠
  • 新型超低溫脫硝催化劑的研究及其在低溫煙氣脫硝領域中的成功應用
    ,經過多年實驗室研發、工業化測試及應用,成功研發出一種非釩鈦體系,適用於超低溫、低硫環境的新型脫硝催化劑(催化劑型號:CDM-2CXTX,專利號:ZL:201610257241.3),填補了國內超低溫脫硝技術的空白。
  • 鋼鐵企業脫硫脫硝技術應用探討
    為實現這兩種主要汙染物的減排,近幾年,經過環保專業人員艱辛努力,相應的治理技術得到了全新發展,環保治理市場呈現出治理技術多樣化和治理效果不一的特點,因此,選擇和應用適合企業特點和發展的煙氣脫硫脫硝技術、實現企業綜合效益最大化,成為助推鋼鐵企業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
  • 技術|SCR脫硝技術在非電煙氣治理中的應用進展
    截至2017 年底,全國71%的燃煤機組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對於大氣汙染物,在電力減排空間趨近飽和的基礎上,非電領域越來越受關注。2018 年7 月國務院正式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對鋼鐵等非電行業NOx排放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 脫硝粉煤灰用於水泥和混凝土的應用技術研究
    自2003年我國環保部頒布GB13223―2003《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以來,已相繼出臺一系列節能環保政策,加快推進了燃煤電廠脫硝工程的建設和NOx的減排。目前我國大型電廠紛紛完成脫硝設施改造。據統計,2013年全行業火電SCR脫硝機組容量達3.26億kw,約佔現役機組容量的96.18%。隨著電力脫硝的強制實施,電廠產生的粉煤灰將全部成為脫硝粉煤灰。
  • 【技術匯】燃煤鍋爐脫硝工藝存在問題及優化
    分析了脫硝工藝在實際應用中的問題,並進行了技術攻關處理。【關鍵詞】 SNCR脫硝工藝;結焦;堵灰引言國內電廠鍋爐煙氣脫硝處理大多採用 SCR 工藝。甘肅某電廠 2×125 MW機組在執行國家《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要求時,對兩臺鍋爐實施了脫硝改造,採用低氮燃燒器+SN-CR+SCR 聯合脫硝工藝。項目改造驗收後機組運行的一個檢修周期內,脫硝系統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造成鍋爐出口屏式過熱器及高溫段再熱器管排結焦嚴重、低溫段空氣預熱器積灰嚴重、排煙溫度異常升高,對機組安全穩定運行造成了嚴重威脅。
  • 華能建成投運我國首座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機組電廠
    8月24日11時58分,繼6月27日建成投產我國首臺二次再熱發電機組後,華能集團公司在江西安源建設的第二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華能安源電廠2號機組完成試運投產,超淨排放環保系統同步完工投運。
  • 「技術匯」燃煤鍋爐脫硝工藝存在問題及優化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摘 要】燃煤電廠鍋爐脫硝系統的作用是將燃煤鍋爐燃燒產生的煙氣進行淨化處理,減少氮氧化物對大氣的汙染。分析了脫硝工藝在實際應用中的問題,並進行了技術攻關處理。【關鍵詞】 SNCR脫硝工藝;結焦;堵灰引言國內電廠鍋爐煙氣脫硝處理大多採用 SCR 工藝。
  • 脫硝工藝介紹
    1.1 煙氣脫硝工藝應用 目前進入工業應用的成熟的燃煤電廠煙氣脫硝技術主要包括SCR、SNCR和SNCR/SCR聯用技術。 SNCR脫硝技術是指在鍋爐爐膛出口900~1100℃的溫度範圍內噴入還原劑(如氨氣)將其中的NOx選擇性還原成N2和H2O。
  • 焦爐煙氣低溫SCR脫硝工藝催化劑選型探討
    2焦爐煙氣低溫SCR脫硝工藝簡介目前,煙氣脫硝技術主要有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法)、活性碳(焦)法、氧化吸收法等。其中SCR法和活性碳(焦)法是《關於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中明確推薦的脫硝方法。
  • 內蒙古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當環保節能成為中國電力工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時,火電行業在"上大壓小"的政策導向下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關閉大批能效低、汙染重的小火電機組,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國內火電設備的更新換代。  隨著時代進步,火電廠超超臨界機組應運而生,我國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發展較晚,但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技術從項目研發到2006年玉環電廠首臺機組投運,僅用了4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