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可能沒見過這麼冷的天兒!寒潮「敢凍」進城,他們感動津城...

2021-01-08 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1月6日,津城上下經歷極強冷空氣考驗,低溫和大風為市民的出行、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不便。不過「天寒人暖」,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制訂了各種應急預案,用自己辛勤工作守護津城平安。

  50米長護欄被大風掀起

  1月6日早晨,南京路的山西路至河北路段道路南側的約50米的機非隔離帶花壇護欄被大風掀起,橫跨五條車道拍在中央隔離護欄上,幸虧沒有剮到過往正在行駛的機動車上,而被吹飛的花壇隔離護欄推倒了人行道上的多輛共享單車,嚴重影響了過往行人的正常通行。交警和平支隊泰安道大隊發現後,迅速將連成片的花壇隔離護欄拆成了單片,搬運到路邊不影響交通的地方,把車行道清理乾淨,確保過往車輛正常通行,並將人行道上被推倒的共享單車逐輛扶起,擺放好,確保行人安全通行。隨後,交警和輔警又用工具將花壇隔離護欄重新復位,恢復原貌,10時許,南京路該路段恢復正常通行。

  大風天氣給行人出行帶來一定的煩惱,行人包裹棉衣、帽子、口罩等防寒衣物,在寒風中趕路,視線難免會受到影響,而一些意外也會隨之發生。1月6日7時30分許,交警下瓦房大隊大營門警區交警閆玉璽和輔警路偉在路面巡查時,一名女子神情慌張著急的向他們招手,「交警同志,這邊有人摔倒了。」兩人看到後迅速駕車趕到現場,原來一名男子在南京路某酒店門前行走時不慎摔倒,表情痛苦地躺在路中,閆玉璽和路偉立即下車跑到倒地男子身旁,小心地從後方扶住該男子,讓其坐起身依靠,詢問受傷情況並撥打120急救電話。隨後和其他民警又將其攙扶到附近酒店內等待救護車到來,直至將男子護送上救護車。

  寒潮大風中,快速路簡陽路段上演暖心一幕。1月6日13時21分許,交警南開支隊體育中心大隊視頻巡查時發現一輛淺色小客車滯留在快速路簡陽路段,當時該路段車流量較大,而受困車輛後方未擺放三角警告牌,駕駛人則一直坐在車中。這樣的情況在車輛川流不息的快速路上非常危險,極易造成交通事故。該大隊華苑警區警長宋揚立即駕駛警車前往現場,甚至沒有來得及穿上禦寒的警用棉外套,僅身著室內穿著的秋裝執勤服便急忙前來「營救」。到達現場後,宋揚立即指揮疏導過往車輛注意避讓,並在大風中將車推行100米推至安全的地帶。據了解,受困駕駛人剛從汽車4S店購買了新車,當時車內有餘油,他也未及時加油,沒想到開到半路就沒油了,導致車輛在快速路中央停滯不前。此後,看到受困車輛已經脫離危險,宋揚這才離開。

  1052米的寒夜值守

  1052米,在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最高峰——聚仙山管理站內,這裡6日夜晚的氣溫已經降到了-24℃,而風更是達到了8~9級,記者撥打保護站副站長朱金寶的電話,受到大風的影響,撥了好幾次才撥通的。他說,只能在一個固定的地點才能接到電話。

  要說今天這氣溫,已經在這個瞭望站值守了20多年的朱金寶說也是印象深刻,今天晚上他把瞭望站的空調和電暖器都打開了,寒氣還是止不住地往身上鑽。而山頂處「無風大三級」,用朱金寶的話說,以前的風是「嗚嗚」的,今天風是「嗷嗷」的。

  在屋裡都不暖和,可朱金寶每隔20分鐘就要到外面轉一圈,查看森林防火情況,十幾分鐘下來身上都凍僵了,遇到不放心的點位,他還要多觀察一會兒。「好在有護欄,要不刮跑了。」朱金寶說。

  這個瞭望站地處京津冀交匯地帶,按照三地聯防聯控的要求,三地的情況朱金寶都要關注。「這麼大的風,要是有火情可不得了,現在這麼看重生態文明建設,要是真的有火災,我們就成千古罪人了。」朱金寶說。

  據了解,本周朱金寶和同事要在這裡一直值守,遇到這麼惡劣的天氣,記者感嘆朱金寶的工作真辛苦,朱金寶卻說「處處有美景天天好心情」,並給記者發來了一張今天八仙山的絕美風景照片,讓記者感受到寒冬中護林員愛崗敬業的樂觀精神和滿滿的「正能量」。

  山區風口20釐米粗的樹木刮斷 果木折枝

  據薊州區氣象臺報告,截至17時全區出現了西北風5~6級陣風8~9級。最大陣風24.1米/秒,出現在下營鎮。在薊州區下營鎮的青山嶺村,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魏海增說感覺自己40多年來從來沒經歷過這麼冷的天。

  「我們村海拔400多米,處於燕山山脈之中,是到興隆的要地,自古也是『風口』,今天這風我這180多斤的體重吹得都站不住,我今天看見一棵胸徑20多釐米的樹都被吹倒了,樹枝吹折的那就太多了。」 魏海增說。

  為了應對大風天氣,青山嶺村對果樹進行了加固,像樹根淺的蘋果樹都在根部用三角樹樁進行了支撐。不過,這種天氣還是對農業生產造成了一定影響。魏海增說:「現在正是給果樹修枝的時節,惡劣天氣影響了村民勞作,更重要的是吹斷的果樹樹枝會影響明天的產量,原本能結果的枝子都吹掉了。

  這麼大的風,讓青山嶺村防火壓力巨大,今天該村安排了幾百人進行巡護,從早上7點30分開始不間斷地巡護。「沒人的時候還能在車裡巡護,看見人,我們就要檢查火種,絕對不能讓打火機等火種帶上山去。」 魏海增說。

  據了解,薊州區文旅局已經通過景區聯繫群提醒各景區做好大風應對,注意森林防火。薊州林業局護林隊員全員停休待崗待命,在一線巡邏,該局還協調了供電局做好北部山區的線路巡護,確保電路安全。

  全市供熱單位滿負荷運行 確保溫暖到家

  記者在天津津熱住建供熱有限公司衛津路供熱站了解到,為了應對氣溫驟降,供熱站提高了鍋爐供水的出水溫度,確保一次網出水溫度73.6攝氏度,回水52.5攝氏度,運行的鍋爐也由以前的4臺增至5臺,確保服務的10144戶居民室溫達標。

  天津津熱集團住建供熱有限公司衛津路供熱站副總經理張國新介紹,在提高運行參數的同時,工作人員還進一步加強了供熱設備的巡檢,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確保設備安全運行;同時加派人手隨時待命,一旦發生突發問題立即處理,確保百姓在低溫天氣裡溫暖過冬。

  在此次強降溫天氣到來之前,1月5日,市城管委提前面向各區及各供熱單位下發了確保供熱安全穩定的通知,要求各供熱單位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滿負荷運行,及時提高供熱系統運行參數,把溫暖實實在在地送出去,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同時,各供熱單位全面排查供熱服務中存在的盲點、難點問題,對存在問題要重點解決,確保整改到位。在供熱服務過程中要按照時限要求處置群眾反映問題,認真執行服務承諾,進一步提升「服務溫度」。

  此外,通知還特別提出,對供熱單位低溫供熱、處置問題反映遲鈍、解決不力等問題將強化監督、嚴肅問責,對漠視群眾反映問題的行為將嚴厲處置。

  19列京津城際停運 1月7日起免費退票 為確保旅客列車運行安全,鐵路部門對京滬高鐵、京廣高鐵、京津城際、津秦高鐵採取臨時限速運行措施,導致途徑以上線路部分列車晚點。

  「受大風影響,途徑天津的19趟京津城際停運,同時20列高鐵及普速列車停運。因為寒潮降溫,我們動態調整了候車室溫度,並對供熱設備進行巡檢,確保供熱正常。同時,我們加開了安檢通道及售票窗口,確保旅客迅速進站乘車。」天津站客運業務科業務指導李嘉琦告訴記者,為確保重點旅客乘車,車站工作人員在商務候車區、重點旅客候車區、軍人和消防員候車區、兒童娛樂區及母嬰哺乳室等區域做好服務,乘客可登錄12306或者撥打12306公布的服務熱線預約天津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的重點旅客服務。

  此外,記者獲悉,針對近日全國部分地區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為配合各地政府減少人員流動、減少旅途風險、減少人員聚集疫情防控政策的落實,鐵路部門對旅客列車車票退票規定做出如下調整:自2021年1月7日0時起,旅客在車站、鐵路12306網站(含手機客戶端)等各渠道辦理2021年1月6日24時前已購列車的有效車票退票時,均不收取退票手續費,購買的鐵路乘意險一同辦理。

  公交開通區間車、大站快車 減少市民等待時間 

  針對此次降溫天氣,市公交集團及時向運營公司和基層車隊下發了《關於做好寒潮天氣運營組織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運營車隊做好夜間車輛防寒應對舉措,嚴格執行作業計劃,做好早晚高峰客流集中時間段的運力投放,並利用智能化監控設備隨時關注道路通行狀況,增加車輛調度的靈活性,適時開通區間車、大站快車,保障運營間隔平穩有序。

  市公交集團服務部部長董喆介紹:「針對此次寒潮降溫天氣,我們在要求駕駛員做好常規車廂服務的基礎上,還特別著重加強了駕駛員提前預熱車輛和按規定及時開啟暖風的要求和管理,同時我們也將對此加強檢查和監督的頻次。而在有條件的公交場站,我們還將保持全運時開放候車大廳,為咱們市民乘客提供良好的候車環境。」

  從6日早高峰的情況來看,所有運營車輛首班都準時發車,公交集團運業部部長吳卓介紹說:「早晚高峰期間,通過我們智能監控設備來看,車廂內的滿載率較平日有所增加,但由於我們提前進行了部署安排,基本上車內乘客並沒有感受到擁擠。」

  此外,公交集團也提示廣大市民乘客,為了您和其他乘客的健康安全,當前乘坐公交車出行時仍需保持佩戴口罩,並配合駕駛員進行測量體溫和查驗健康碼等防疫工作。為了減少等候時間,可以充分利用碼上易行微信小程序和智能公交APP,查詢車輛實時信息,也可以撥打96196公交客服電話諮詢。

  濱海新區氣溫突破極值 部分港區禁止船舶進出港、移泊

  今天白天,濱海新區陸地出現陣風9到10級,氣溫持續下降。濱海新區氣象局首席預報員朱曉晶表示:「我們分析預測6日夜間7日早晨前後,最低氣溫可能突破歷史極值,我們預測的是零下19攝氏度左右,北部地區可能零下20攝氏度左右,是氣象觀測站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極值。市民朋友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為確保保供期間能夠平穩供氣,為大港石化產業園區供氣的天津中石油崑崙燃氣公司調度室嚴格按照「日指定」計劃進行調配,積極與下遊用戶溝通協調,通過SCADA系統監測和電話詢問等方式及時掌握下遊生產情況。各基層場站巡檢員工按照巡迴檢查線路和檢查內容逐一檢查並加強巡檢頻次,確保在發現冰堵、霜凍等情況下第一時間進行處理,保證設備設施安全運行。「我們高度重視冬季安全生產工作,尤其最近寒潮來襲,我們全面落實冬季保供各項安排部署,確保冬季保供運行安全平穩。」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記者6日從新區蔬菜、肉禽蛋、水產等批發市場了解到,「濱城」農副產品供應如常,儲備豐富。據金元寶濱海農產品交易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抵禦寒潮天氣給蔬菜帶來的影響,在氣溫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商戶夜間會給蔬菜覆蓋多層棉被。面對冬季有可能出現的雨雪天氣,市場將及時啟動應急預案,保證新區生活必需品供應處在穩定狀態。

  天津海事局立即對天津港主體港區、大沽口港區、高沙嶺港區、大港港區實施臨時交通管制措施,禁止船舶進出港、移泊。天津港集團5日召開專題會議,結合港口生產作業特點,針對性地布置了應對極端天氣的12項工作措施。一公司在做好「冬季七防」工作基礎上,著重加強低溫環境下員工長時間作業防寒工作,為一線作業人員送去薑糖水、暖保貼等防寒用品,確保冬季生產安全高效進行。保稅庫公司開展防風防寒檢查,完善對現場存放設備加固及苫蓋,保障設備安全。神華碼頭公司迅速啟動極端惡劣天氣應急響應,各崗位結合「翻、堆、取、裝」生產現場實際,加強設備維護,落實搶修措施,做好現場安全管控。石化碼頭公司重點加強設備設施管理,根據風力、潮汐情況適時調整作業設備,確保生產作業穩定運行。

  天氣驟變心腦血管病人需謹慎

  記者從天津市醫科大學總醫院了解到,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從患者就診情況來看並沒有明顯變化,仍然比較平穩。

  「由於疫情的原因,大家現在能不出門就不出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患病的機率。」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急診科主任柴豔芬告訴記者,「寒潮天氣,由於室內外的溫差大,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特別是高血壓的患者有可能因為突然降溫血管劇烈收縮導致血壓瞬間升高,建議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市民一定要注意保暖,儘量不外出,如果有必要情況需要外出,也儘量選擇中午溫度相對較高的時段。」

  柴豔芬提示,一些曾患過哮喘的市民也應該引起注意。「慢性支氣管炎很可能是由於感冒引起的,雖然今年市民都戴口罩,出門少,今年看比往年流感患者減少了,但是冬季畢竟是流感和感冒的高發季節,所以因此還是要做好防護。」柴豔芬表示,天氣驟冷還會引起消化道出血、胃潰瘍等胃部疾病,因此這類人群也應該引起注意。

  (津雲新聞記者段瑋 陳汝寧 柴瑩 董立景 趙穎妍 霍豔華)

相關焦點

  • 為啥這次寒潮這麼冷?因為它真是從北極「發貨」的
    為啥這次寒潮這麼冷?,不止北京,各地網友曬出的零下十幾、二十甚至更低的氣溫後,「感覺北極也沒有那麼冷了」也穩坐微博熱搜榜。在冬季,當極地渦旋四周的高空急流實力強,極地渦旋就老實窩在北極地區上空逆時針轉圈圈,極地以外地區的寒潮、冷空氣就相對不會那麼活躍,那麼這一年就可能是暖冬了;當高空急流減弱,裹挾了大量極地冷氣團的極地渦旋就有了南下的機會,影響北半球的冷空氣就更為活躍。
  • 這波「寒潮」為啥這麼冷?
    舟山開放25個應急取水點 由於極寒天氣可能造成部分區域的水錶水管損壞嚴重,舟山現開放25個應急取水點! 定海區域的公共取水點位於蓬萊新村許家橋7幢、東港新村60幢、西園新村97幢、西園新村3幢1單元東側、東關新村99幢、東園新村10幢北側、幹覽鎮海鮮城5號樓110室後面、白泉鎮電廠路1號樓對面、白泉鎮郵電路31號樓旁邊、岑港新司前街10-3號岑港營業所門口、冊子冊南路60號冊子營業網點門口,共11處。
  • 為什麼這次寒潮這麼冷?因為它真是從北極「發貨」的
    中國天氣網訊 -19.6℃,今天(1月7日)北京出現1966年3月以來最冷早晨,不止北京,各地網友曬出的零下十幾、二十甚至更低的氣溫後,「感覺北極也沒有那麼冷了」也穩坐微博熱搜榜。這兩天北方不少地方的冷,不能說跟北極類似,體驗上簡直是一模一樣,畢竟原本在北極上空盤旋的極地渦旋真的「出圈」,影響到我們了。1月6日傍晚,山東威海風雪交加,市民冒著風雪艱難出行。
  • 搞笑:寒潮來襲氣溫驟降,看看大家是怎麼與寒潮「玩耍」的
    近日寒潮來襲,多地開啟了「速凍」模式。潑水成冰已經不再是雪鄉獨有的遊戲。據說今年是百年一遇的寒冬,是不是如果可以不出門,你根本不會離開溫暖的房間溫暖的床呢?大降溫背景下,很可能打開冰箱你都覺得比室外暖和。如果你家溫度達到零下二十五度以下,你可以驕傲地說:我住在比冰箱還冷的地方。南方的朋友別不信,而且一定有許多人不敢相信,在冬天東北人還能吃雪糕!舔一口冰棍,嚯,舌頭粘上了。到口的冰棍瞬間不香了(才怪)。為什麼在冬天東北人還要吃雪糕?
  • 績溪、黃山發布了道路結冰黃色預警,為什麼這次寒潮這麼冷?因為...
    ,不止北京,各地網友曬出的零下十幾攝氏度、零下二十攝氏度甚至更低的氣溫後,「感覺北極也沒有那麼冷了」也穩坐微博熱搜榜。這兩天北方不少地方的冷,不能說跟北極類似,體驗上簡直是一模一樣,畢竟原本在北極上空盤旋的極地渦旋真的「出圈」,影響到我們了。1月6日傍晚,山東威海風雪交加,市民冒著風雪艱難出行。
  • 【天津@你】地鐵7號線施工有最新進展|寒潮預警來了津城大幅度降溫
    【天津@你】地鐵7號線施工有最新進展|寒潮預警來了津城大幅度降溫 2021-01-05 2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冷哭了!明明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什麼冬天還這麼冷?
    文|科學蟲洞 上一次寒潮剛過去不久,新的寒潮又準備來了。這幾天,南方的朋友剛享受了如春天般的溫暖的天氣,又即將被斷崖式下降的溫度凍得瑟瑟發抖。
  • 21世紀最冷的一天,消防蜀黍想說……
    受寒潮影響,昨天的津城可謂北風呼嘯,體感溫度低,仿佛置身「冰窖」。根據中國天氣網測評昨日天津氣溫已刷新今冬新低氣溫最低將近-23℃可謂是「凍感十足」 「凍到開裂」
  • 這麼冷的天兒大家都是什麼狀態?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老話說:小寒大寒凍成一團。小寒以來的這幾天,要問大家最大的感受,恐怕就一個字,「冷」,太冷了。受到這次寒潮影響,這幾天全國多地都刷新了今冬以來的氣溫新低,有的地方甚至創下了進入21世紀以來的氣溫最低值。
  • 凍=到=開=裂!最冷的冷天,最暖的暖流
    大眾日報 記者 李麗 孫秀嶺 見過東營天鵝湖出現「波浪冰」奇觀嗎?知道凍透的感覺嗎?見過山東版的潑水成冰嗎?這不是北極,是山東!這幾個新聞,來自大眾日報客戶端。從1月4日開始山東陸續發布寒潮預警,1月7日濟南市更是達到最低-24度的極寒天氣,但是最冷的冷天,記者深入基層採訪,感受到了最暖的暖流。最暖的暖流,來自熱氣騰騰的勞動者。從凌晨巡線的電車線網工,到深夜冒著零下16度出警救人的急診「戰士」,從東北代駕司機在濟南被凍哭,到環衛工人冒雪打掃衛生,一幕幕各行各業建設者的身影,匯成了極寒天氣裡一個個堅守工作崗位的最亮麗的剪影。
  • 天津未來三天天氣預報 津城天氣逼近桑拿(圖)
    津城天氣逼近桑拿昨天雖然溼度不夠,溼球溫度達到了24℃,但也算是「逼近」桑拿天兒了。今天入伏 長度要有40天  「夏至三庚數頭伏」,專家提示說,今年的三伏天共計40天,比去年多10天。初伏:7月13日-7月22日,10天;中伏:7月23日-8月11日,20天;末伏:8月12日-8月21日,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
  • 今年冬天為什麼這麼冷?
    實際上,內蒙古中部、山西、河北北部將承接本次寒潮最為寒冷的空氣,內蒙古呼和浩特、山西大同、河北康保、河北張北、河北張家口都有可能接近或打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低氣溫記錄。比如官方預測中,河北張家口已經預報了-25度的低溫,張家口的1月最低氣溫紀錄是在2016年1月23日創下的,低溫紀錄為-25.8度,因此這次小寒寒潮有可能打破這一記錄。
  • 炒酸奶、潑水成冰、震動結冰……面對寒潮,上海人民還做了這些事...
    炒酸奶、潑水成冰、震動結冰……面對寒潮,上海人民還做了這些事!不相信上海有這麼冷??今天小編戶外炒酸奶給你看!成品還不錯吧!發現了嗎?湖面結冰,兩隻鴨鴨只能在一小塊沒結冰的水面活動
  • 全國多地花式秀「冷」,都說全球變暖,為啥今年這麼冷?
    當海面上方氣溫突然降到-10℃以下時,海水溫度高於空氣溫度,海水蒸發為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後迅速凝結為冰晶,因此呈現出好像「白茫茫雲霧」的「浩氣」現象。北京「潑水成冰」北京到底有多冷?往常只能在漠河進行的「潑水成冰」這兩天北京的小夥伴們表示:「安排上了!」
  • 50多年來大同最冷一天,你感「凍」了嗎?
    你說啥呢北極圈都不好意思這麼冷是的!傳說中本輪降溫「最冷一天」來了今天一大早所有大同人都見證了歷史山西省氣象臺2021年1月6日17時9分變更發布大風藍色預警,預警區域:全省大部分地區。 受冷空氣影響,預計未來24小時內,預警區域有4~6級西北風,陣風可達7級或以上。請有關單位和人員做好防範準備。
  • 凍=到=開=裂!潑水成冰!
    首先,跟著小編一起感受潑水成冰的寒冷吧2021年首個寒潮來勢洶洶出門分分鐘被「凍透」!小夥伴之間打招呼的方式,已經不是握手而是「顫抖」1月6日至7日兩天是此次寒潮過程最冷時段在冷空氣的接連打壓下除了明顯降溫北方的大風南方的雨雪也都加劇了體感的寒冷程度「凍哭者聯盟」已上線你問有多冷?
  • 「霸王級」寒潮來襲 森林交警「凍」真格
    「霸王級」寒潮來襲 森林交警「凍」真格 2021-01-01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寒潮再襲長三角:氣溫「大跳水」多城開啟「冰凍模式」
    中新社南京1月6日電 (徐珊珊)「小寒」節氣後,冷空氣持續「發威」,自北向南橫掃中國大部地區。6日起,兇猛寒潮裹挾大風強勢「入侵」,長三角多地氣溫將「大跳水」,在「雙重暴擊」中開啟「冰凍模式」。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中央氣象臺1月6日6時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1月6日8時至1月8日20時,寒潮將繼續影響中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其中,江蘇大部、上海、浙江等地部分地區降溫可達10℃。當天清晨,南京室外溫度已經跌入「冰點」,整個城市霧蒙蒙一片,籠罩在溼冷的空氣中,冷風呼嘯,寒意十足。街頭出行的市民紛紛裹上「禦寒裝備」,裸露在外的水管、水錶也「穿」上了「保暖衣」。
  • 大海「開鍋」、潑水成冰,這些青島人沒見過的,今天「齊...
    上午8時10分,青島繼續發布寒潮、大風黃色預警,預計今明兩天本市仍有寒潮天氣。低溫持續,最低氣溫出現在7日和8日早晨,市區和沿海地區-15℃左右,內陸地區-18℃左右,局部可達-20℃。甚至還上了熱搜島城歷史上罕見的低溫天氣,讓青島人們解鎖了新玩法,學習了新知識。
  • 智特醫療美國試管嬰兒凍卵:那些我們搞不懂的90後,單身、養貓、凍卵
    根據2017年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90後佔中國總人口17%,這樣計算,6個人中就有1個是90後。他們已經成為了社會的新鮮血液,成為了後浪! 除了養貓這件事讓很多長輩搞不懂,90後的另一舉措也讓長輩感覺有代溝,那就是凍卵。其實凍卵早就不是90後的專利,最早開始流行是80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