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如果用一個字形容天氣
那就是
「冷」
但也因為冷
全國很多地方都
美成了童話
海水「開鍋」
青島打破歷史低溫紀錄,在這樣瑟瑟發抖的天氣裡,海水卻「開鍋」了!海面上一片「熱氣騰騰」的景象↓
據了解,這是在極寒天氣中,才會出現的「海浩」現象。「海浩」現象的出現需要具備溫度差和凝結核兩個條件。當海面上方氣溫突然降到-10℃以下時,海水溫度高於空氣溫度,海水蒸發為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後迅速凝結為冰晶,因此呈現出好像「白茫茫雲霧」的「浩氣」現象。
北京「潑水成冰」
北京到底有多冷?
往常只能在漠河進行的
「潑水成冰」
這兩天
北京的小夥伴們表示:
「安排上了!」
↓↓↓
加上特效更神奇了!
↓↓↓
安徽出現「冰瀑布」
受寒潮冷空氣影響,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鶴城鄉五股尖瀑布被凍成「冰瀑」景觀。
遠遠望去,潔白晶瑩的冰瀑從山頂縱貫而下,鋪滿懸崖峭壁。雖然已是冰凍後,但依然可見瀑布飛流直下的模樣。冰瀑長約40米,最寬處有10米。
問題來了
全國多地都不約而同進入
「速凍模式」
究竟為什麼?
在北極「發貨」的寒潮
已經「派件」到我國了
這兩天北方不少地方的冷,不能說跟北極類似,體驗上簡直是一模一樣,畢竟原本在北極上空盤旋的極地渦旋真的「出圈」,影響到我們了。
△山東威海風雪交加。
大家都知道北極冷,它不僅是地球的冷極之一,也是大氣的冷源,這個極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渦旋系統,就是極地渦旋,它也是影響我國的冷空氣來源之一。
在冬季,當極地渦旋四周的高空急流減弱,裹挾了大量極地冷氣團的極地渦旋就有了南下的機會,影響北半球的冷空氣就更為活躍。
之前的跨年寒潮和這次凍哭我們的寒潮,之所以這麼冷,一方面是因為兩次寒潮間隔時間不遠,前一波剛凍透了土地,還沒來得及回暖,後一波緊跟而至,基礎氣溫本就低,再降溫,就雪上加霜,冷上加冷了。
另一方面是因為這兩股寒潮都是極地渦旋的部分主體南下,路過西伯利亞地區這個冷空氣「加油站」積蓄了更多能量,讓冷氣團的氣溫更低,降溫能力更強。
以這次寒潮為例,上圖是近日北半球500hPa風場+氣溫圖,可以明顯看到,極地渦旋已經南下延伸到了我國東北地區,來自數千公裡之外的極地冷氣團正順著這個通道(圖中粗紅箭頭)滾滾而來。
風寒效應
因為寒潮來襲,多地創入冬以來氣溫新低。除了寒潮,還有風寒效應「打輔助」,從而颳風天更讓人感覺寒冷。風力每增加2級,人寒冷感覺下降3-8℃。今冬為何這麼冷?來聽專家的詳細分析↓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天氣極寒
和全球變暖有關
都說全球變暖,為何天氣還這麼冷?變冷的原因恰恰和全球變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全球氣候變暖會改變全球的大氣環流形勢,通過海洋和大氣、陸地和大氣的相互作用影響到局地的氣候。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最初源地來自北極,盤踞在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會將冷空氣「鎖」在極地。
同時,北極地區又是全球氣候變化響應最敏感的區域,其地表氣溫的增暖速度是全球的2倍到3倍,這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2020年9月北極海冰達到歷史第二少,極地渦旋減弱、分裂,偏向歐亞地區,難以「固定」的冷空氣由其南下。近期歐亞地區偏冷都與此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