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位朋友對我說,「唯心主義可以完美的解決死亡問題。」所謂的死亡問題,其實就是指人類死亡後能不能「靈魂轉世」或者「永生」問題。
作為生物的原始DNA本能,但凡是生命體總是不願意主動死亡的。雖然我們這樣的唯物主義者比較豁達開明,認為「根本不必去解決死亡問題」,但很多其他的人是難以接受肉體死亡後意識徹底消亡的。出於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對去世親人的思念,不少人選擇了某些唯心主義教派。因為它們教給出了應對死亡的方案。比如,包括了靈魂不滅說、天堂說、極樂淨土說等等。選擇相信是很容易的,因為操作起來實在是很簡單,只要按照教義的規定去生活,死後似乎就能有一定機會「永生」,也可以與去世的親人相聚,皆大歡喜。
但是,我要指出,這一切都不過是一種心理安慰而已。任何超自然的或者形上學的理論學說,都不過是沒有依據的自欺欺人罷了。他們所宣稱的「典籍記載」和「見證」,皆建立在無客觀事實的幻覺、欺詐、傳說、附會、以訛傳訛之上。可以說,唯心主義教派只不過是提供一種高級安慰,但無論其學說多麼美妙動人,其實都無法真正的解決死亡問題。即當今階段的人類是不可能永生的。
我之所以說「根本不必去解決死亡問題」,是因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在我們的宇宙中,萬事萬物皆要遵循自然規律。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也皆受到物理規律的支配,沒有一個例外。
那些所謂的「天堂」和「極樂淨土」,其實都是心靈上的寄託,而非實質存在。因為一切皆受自然規律和物理法則支配,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熵增」法則。這與熱力學定律有關。我們用火炙烤一隻鴨子,當鴨子被烤熟之後,我們無論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將被烤熟的鴨子還原為原來的樣貌。當氣槍向牆壁射出一枚子彈的時候,化學能轉變為動能,子彈打在牆壁上做功,我們無法將這一過程倒退。隨著宇宙年齡的增長,所有的能量將損害殆盡,最後連原子物質都不復存在。這個就是熵增定律,是目前所有已知的物理法則裡面唯一公認無法逆轉的基礎規則。
只要是物質世界,皆必遵循這一基礎規則,無法逆轉。而且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脫離了物質世界的基礎,精神世界還能獨立存在。
所以,根本不存在什麼「天堂」「極樂淨土」,因為這些虛構的概念不符合宇宙的基礎規則,自然也就不存在不滅的靈魂,更沒有什麼「永生」。
唯心主義教派不能解決死亡問題,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它們不能解決,不代表科學就一定不能解決。科學真的能解決人類永生問題嗎?也許真的可以。也可能有很大概率,其實科學也不能徹底地解決死亡和永生問題,但起碼可以嘗試,失敗了不吃虧,也絕對是大賺。
實踐嘗試總比幻想和自我安慰強百倍萬倍,可以不斷地突破極限。
唯心主義教派卻永遠只能是偷懶著自我催眠幻想,打個坐就自吹是「實證」。
而科學一直著手去放手嘗試,而且從理論上有很大的機會找到「接近永生」的辦法。哪怕是永生的目標失敗了,也可以讓文明延續的儘可能久遠,讓人類這個物種更好的生存下去。這就不算徹底的失敗,也算是偉大的勝利。
所謂的「永生」,可以理解為人類或者其他智慧生命的意識被長久的保持住。人類可以沒有肉體,但只要思維意識還在,他就不算死亡。意識不僅僅是人類的專利,甚至是人工智慧在科學理論上也能最終誕生意識,而如果這種意識不散,也算是永生。
下面,我來從科學的角度談談怎麼樣解決「永生」的問題。雖然這些說法看起來比較「科幻」,但並不違背自然規律和科學原理,並不能被否認。也許永遠不能達成目標,但也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隨著科技的進步就實現了其中的某一項,成功的概率是絕對高於0的。
概率高於0,這是好事。
我先說一說人類的「極限壽命」問題。
在當今科學界,判斷人類的壽命極限有三種理論。
第一種,認為人類壽命極限是性成熟期的10倍。人類的性成熟期為13年,10倍就是130年。
第二種,認為人類壽命極限為生長期的7倍。人類生長期為20年,7倍就是140年。
第三種,通過細胞分裂次數計算法確認壽命極限。生物科學家認為,人類的壽命與細胞端粒有關。細胞分裂是有次數極限的,細胞每分裂一次,DNA末端的片段就會磨損一點,磨損到不能再磨損到時候,細胞就不能再分裂。一旦細胞停止了分裂,細胞將會立即激活凋亡機制,這時候生命個體的壽命也到了完結。人體的成纖維細胞可以分裂50次,而每一次分裂的周期大致為3年,這樣就意味著可以生存50×3=150年。
這個第三種理論,是迄今為止最被科學界認可的主流科學理論。
上述的三種理論,得出的平均值為140年。考慮到生活環境的綜合因素,打一個85%的折扣,則人類的自然壽命大致為140×85%≈120年。
可以看到,如果人類想要儘可能地延緩壽命,就得在細胞學領域有重大攻關。但如果直接擺脫有機細胞的束縛,就可以大幅度延長壽命。
比如,人類完全可以拋棄有機之軀體,選擇一個無機之物做載體,只需要保留一個人類的細胞大腦即可。這樣最終會誕生出一大批「鋼鐵人」,機械的身軀,留有人類的大腦,所以不算真正的機器人。身體有任何損害,隨時隨地可以更換零件。一個機械的心臟就可以保證你不會得心臟病。只要大腦保養得當,突破極限壽命是輕而易舉,對於人類來說活個三五百年是絲毫不成問題的。
但如果按照進化法則,當更加先進的物種出現後,這種「鋼鐵人」會逐步被淘汰掉。因為,人類的大腦構造不需要一定是有機細胞,可以用納米機器來替代神經元。納米機器可以自我修復,自動升級修護,所以一個納米機器構造而成的大腦,可以保養得更加久遠。理論上,人類活個幾千幾萬年也是沒有問題的。
完全沒有問題!
但人類始終還有一個身體的束縛。而按照科學理論,其實這個身體也不是必要保留的。人類的思維活動需要大腦組織,因為大腦有神經元。但是這個大腦組織其實可以被數位化,數位化的大腦功能是和物質大腦是一模一樣的,沒有任何本質區別,甚至數位化的大腦還要技高一籌。這個並不離奇,已經早就有科學家將線蟲的大腦進行了數位化,可以模擬線蟲的一切生理反應。線蟲的大腦結構比較簡單,人類的大腦神經元數量多,但既然理論上已經證明可行,總有一天人類的大腦也可以被數位化。人類的數位化大腦可以和普通人類一樣的做思考活動。
只要有需要,完全可以在電子虛擬世界給自己任意創造出一個身體出來。人類只要有意識,有思維活動,就不算死亡,而數位化的大腦可以在計算機的虛擬空間存在很久。只要提供給系統的能量足以一直維繫下去,人類的意識就一直不滅,也就相當於接近永生,理論上活個幾十億年綽綽有餘。
但這個還不算是永生。因為地球最終要被太陽演變的紅巨星吞噬。地球表面幾千攝氏度,建立在地表的計算機系統也不能存在,除非隱藏在極深的地表下工作。但是,按照科學法則,其實只要某個系統被排列為某種矩陣,就可以成為一個高超的運算系統。比如,將幾千甚至更多顆的恆星排列起來,理論上可以組成一個規模超級龐大的量子計算機。而人類的意識就可以生存在這個大量恆星組成的量子計算機裡面,甚至人類本身直接與恆星量子計算機合而為一、一體同存。也就是說,整個恆星量子計算機就是一個生命體,生命體就是量子計算機,它擁有自己的意識和智慧。只要恆星不滅,人類即永生。
一顆恆星的壽命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恆星燃燒的越快。可以用某種物理方法使得恆星降低燃燒速率,即減少核反應的功率。運用得當,像太陽這樣的典型恆星,或許可以燃燒個幾萬億年。如果一顆恆星被消耗掉,還可以捕捉其他的恆星進來。銀河系至少有3000億顆恆星,都可以用作材料。也就是說,人類活個幾萬億年只是剛剛起步。
但恆星總是有被燃盡的一天。恆星死亡之後,按照生前的質量大小,分別成為褐矮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天體物質。按照大家都比較推崇的「霍金輻射」理論,黑洞這樣的天體也完全可以向外輻射能量,即黑洞的蒸發,只是過程非常的緩慢。
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認為,真空中到處存在著虛粒子的狄拉克海洋。這種虛粒子海洋同樣出現在黑洞事件視界周圍的空間區域。霍金博士發現,對於黑洞來說,量子真空會被它周圍的強引力場所極化,在狄拉克海裡,虛粒子對在不斷產生和消失,一個粒子和它的反粒子會分離一段很短的時間。通過計算,有一種最大的可能性,即反粒子被黑洞捕獲,而正粒子在外部世界顯形。黑洞於是損失了能量。這個損失的能量是可以被利用起來的。也就是說,每一個黑洞都可以是「發電機」。
由於黑洞蒸發的過程非常緩慢,按照計算,一顆中等質量的黑洞要徹底蒸發完畢,大約要10的99次方年,即黑洞可以向外提供10的99次方年的能量。雖然能量看起來很少,但足以維繫一個系統的運作了。系統只要有外界的能量輸入,就不會死掉。而且假設這個系統擁有智慧的話,完全可以讓思維活動變緩慢。
通過某種某種技術,將宇宙中幾千億甚至更多顆的黑洞排列為黑洞量子計算機,這個計算機系統可以在未來維繫久遠到很恐怖的時間。黑洞不滅,系統不滅,意識不滅,人類不滅,理論上活個10的99次方年也只是小菜一碟。
但這還不算永生。因為宇宙最終會走向終結。黑洞也會徹底地蒸發掉,這需要至少10的2000次方的時間以上。按照美國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和保爾.戴維斯的理論,也許可以通過某些技術,讓智慧生命在主觀上對於時間流速的反應變得不一樣。
比如說,宇宙中的某處其時間流逝了三毫鍾,但是對於某個智慧生命來說,它並沒有感覺到經歷了三毫鍾,而是三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億億年。藉助巧妙的組織,這些智慧生命依然可以進行無限多個思維活動的體驗。對於它們來說,它們已經切實感受到了無數多個經驗,但是實際上外界的時間流逝僅僅是三毫秒。甚至可以將這時鐘撥到無限的緩慢,對於這些智慧生命來說,也就是相當於永生了。
我們還可以再繼續向前大膽的作預測。按照宇宙泡理論,我們這個所知的宏偉宇宙僅僅是無數多個暴漲宇宙泡中的微不足道的一個。也許真的存在一個永恆的超級宇宙,在這個永恆的宇宙之中,一個個微小的宇宙就如同泡沫一樣湧現出來。如果這個說法是真實的,會不會提供某種「逃命」的線索呢?
比如,我們掌握了某種技術,在我們自己這個宇宙泡徹底死亡之前,集體遷移到其他的宇宙泡之中去!有研究人員就進行構想,通過引力波發射某些信息出去,人類的意識可以在其他宇宙泡進行重組。或者還有其他更加好的辦法提供選擇。
只要這個永恆的超級宇宙是真實存在的,意味著宇宙泡會永遠不斷的出現,屆時人類可以從一個宇宙泡不斷的遷移到另外一個宇宙泡。因為宇宙泡永遠都不會徹底消失,所以人類就不會消失。有鑑於此,物理學家安德烈·林德在1989年的《物理通訊》中寫道,「這些結果意味著暴漲宇宙中的生命永遠不會消失」。
不管怎麼說,有科學,希望就在。而且科學家真正的會用手去做,他們對解決人類的死亡和永生問題感興趣,所以會一直研究下去,不斷的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和某些唯心主義信徒一樣什麼都不做,就知道幻想和說空話。
作者:懷疑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