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酸分子裡的氫原子被金屬原子置換後生成的鹽類就是鹽酸鹽(即金屬的氯化物).因為鹽酸是一元酸,因此鹽酸鹽只有正鹽而沒有酸式鹽鹽酸鹽大部分都是能夠溶解於水的,只有氯化銀(AgC1)和氯化亞汞(Hg2Cl2)不溶於水,氯化鉛
(PbCl2)只微溶於水。
鹽酸鹽可以由鹽酸跟金屬、鹼性氧化物、鹼或鹽等反應而製得,也可由氯氣跟金屬直接化合而生成。在自然界裡,有大量的氯化物存在。
幾種重要的鹽酸鹽鹽酸鹽在工農業生產上和日常生活上有著廣泛而重要的用途.下面我們介紹幾種重要的鹽酸鹽。
1.氯化鈉(NaCl)氯化鈉就是食鹽.它廣泛地存在於自然界中,有的以溶解狀態存在於海水、湖水和井水中,有的則以固體狀態存在於巖層中,它是古代海洋因地質變遷乾涸後所構成的龐大的食鹽巖層。根據製得食鹽的來源不同,分為海鹽、池鹽、井鹽、巖鹽等。
製取食鹽的最主要的來源是海水,全世界大約有80%左右的食鹽是從海次製得的,趁上潮時把海水引進海邊築有圍提的鹽團裡,和用日光和風力來蒸發,當海水裡食鹽濃縮到一定程度時,食鹽就結晶析出,稱做海鹽,我國海岸線長達一萬多公裡,有著極為豐富的製取海鹽的資源.長蘆、山東、兩淮等鹽場,自古即很有名。
有些地方理藏在地下的鹽層,被地下水所溶解,變成鹽水,打並汲水經煎熬後就得食鹽,稱做井鹽.我國四川自貢市是出產並鹽最著名的地方,生產食鹽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在內陸的成水湖裡,潮中成水受到日光的自然蒸發,大量食鹽從湖水裡結晶析出,沉於湖底,用人工或機械挖掘出來,稱做池鹽,我國青海、甘肅等省盛產池鹽。
純淨的食鹽是白色晶體,易溶於水,但在空氣裡並沒有吸溫性,我們日常所用的粗鹽,因為裡面含有氯化鎂等雜質,它會吸收空氣裡的水分,逐漸變潮,如果空氣裡水分含得較多最後還會化為溶液.這種現象稱做潮解。
食鹽在我們日常生活裡和工業生產上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食用上不可缺少的調味劑,也是許多食品如蔬菜、魚、肉等的防腐劑,用食鹽醃過的食品,可以久放不壞,這是因為食鹽易溶於水,能減少食品的水分,結果使微生物不能生在.在工業生產上,食鹽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一方面可以用來製造氯氣、鹽酸和漂白粉等含氯的化合物,另一方面又可以用來製造金屬鈉、苛性鈉、純鹼(碳酸鈉)、硫化鈉和其他
鈉的化合物,此外,在肥皂工業、製革工業、染色工業、菸草工業、造紙工業和紡織工業等生產中也都要用食鹽。
2.氯化鉀(KCD)氯化鉀在自然界裡的分布比氯化鈉要少得多,它主要蘊藏在地殼的礦層裡。氯化鉀是白色晶體,易溶於水它是植物發育上特別需要的一種肥料(鉀肥),對一般植物都可施用,只是對馬鈴薯、菸草有不良效果,因為它所含的氯元素會減低馬鈴薯裡澱粉的含量和影響菸草的氣味。
在工業上,氯化鉀用來製造其他鉀的化合物,例如苛性鉀等.在玻璃工業上,應用它來製造質量優良的鉀玻璃(制化學器皿用)。
3.氯化鋅(ZnC2)氯化鋅也是白色晶體,非常容易溶解於水①,它常由鋅或氧化鋅跟鹽酸反應而製得
木材經氯化鋅溶浸過後,可以防腐.氯化鋅的濃溶液有顯著的酸性,能夠溶解金屬氧化物.因此,在焊接金屬時,常用氯化鋅來溶解金屬表面的氧化物。
鹽酸和鹽酸鹽的檢驗法在鹽酸和一切可溶性的鹽酸鹽的溶液裡,加入硝酸銀溶液時,就會產生凝乳狀的氯化銀白色沉澱,例如:
HCI+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氯化銀不溶解於硝酸,因此,加入稀硝酸(如果原來用的是鹽酸,它跟硝酸銀反應自身就會產生出硝酸,不必再加),白色沉澱仍不溶解.這是鹽酸和鹽酸鹽所特有的反應,可以用來檢驗鹽酸和鹽酸鹽.因為其他化合物中,雖然也有能夠和硝酸銀溶液發生反應生成白色沉澱的,例如可溶性的碳酸鹽和亞硫酸鹽,都能在溶液裡跟硝酸銀反應,分別產生碳酸銀和亞硫酸銀的白色沉澱:
Na2CO3 +2AGNO3=Ag2Co3+ 2NANO3
碳酸鈉 碳酸銀(白色沉澱)
Na2SO3+2AGNO3=Ag2SO3+2NANO3
亞硫酸鈉 亞硫酸銀(白色沉澱)
①,氯化鋅是固體中溶解度最大的一種,在10°°C時,它的溶解度是890克
但是不論碳酸銀或亞硫酸銀都能跟硝酸反應,分別產生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氣體,而使沉澱溶解,它們所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Ag2CO3+2HNO3=CO2+H2O+2agno3
Ag2SO3+2HNO3=SO2+H2O+2AGNO3
因此,如果要檢驗溶液裡是否含有鹽酸或鹽酸鹽,只要滴進幾滴硝酸銀溶液,看它有沒有白色沉澱產生,如果要檢驗的是鹽酸鹽,還應該在溶液裡加入少許稀硝酸,如果產生的白色沉澱仍不溶解,那就可以斷定溶液裡一定有鹽酸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