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縫翻轉屏幕 索尼Fit 13A金屬本評測(全文)_索尼 F13N17SCS...

2020-12-01 中關村在線

    索尼在用戶心中,一向是「高大上」品牌的代名詞,其精細的做工和充滿著禪意的設計風格,讓其在粉絲群體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在筆記本領域,索尼這今年也開始之間顯得更加親民,出現了不少主流價位的產品,讓更多的用戶能夠接受,而在變形產品主導筆記本發展的今天,索尼更是讓變形產品本的產品分別面向主流、高端和頂級三類用戶群體,而今天我們拿到的這款2合1變形本索尼Fit multi-flip PC(之前命名為Fit A)就是一款售價不高,面向大眾的產品。

    索尼的主流產品明顯的特色就是多種尺寸和顏色的選擇,索尼Fit multi-flip PC同樣如此,擁有13、14和15英寸,以及金屬銀、炭灰以及櫻桃紅三種顏色,而這個系列最大的賣點在於產品的「複合式」翻轉,通過自身形態上的變化,達到個人電腦、平板電腦的多模切換。


索尼Fit multi-flip PC評測

    變形2合1類產品,其實核心的設計都在轉軸上,而索尼偏愛的是翻轉類的變形方式,之前的Duo 11和13都是翻轉變形的典型產品,從評測當中我們也看到,Duo系列在人性化體驗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而這一次,索尼在主流產品線上雖然也採用了翻轉屏幕設計,但卻並未沿用之前的方式,整個轉軸位於屏幕中部,這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呢?


索尼Fit multi-flip PC

    硬體配置方面,索尼Fit multi-flip PC全面升級到了英特爾第四代酷睿平臺,13英寸將搭載純固態硬碟,128GB SSD容量起步,而14英寸和15英寸的產品則可以選擇混合硬碟,除了1TB傳統機械硬碟之外,還會有16GB NAND作為提高系統開機和休眠喚醒速度的緩存使用,而且15.6英寸還可選擇GT735M的獨顯版本。


    進入正題,下面我們來看看索尼Fit multi-flip PC是怎麼變化的,一般來說第一次上手這臺筆記本,其實很難發現他是怎麼變化工作的,特別是索尼Fit multi-flip PC被鎖定之後,整個筆記本看著並不像我們之前所遇到的其他變形本,其更像是傳統筆記本,但我們在索尼Fit multi-flip PC背後看到了一條「橫線」,才發現,原來這裡才是翻轉的起點。


屏幕完全轉動到背面

    看到了嗎,上面圖中的索尼Fit multi-flip PC的屏幕已經完全翻過去了,在屏幕的中央可以看到黑白分明的分界線,這是將屏幕順勢旋轉,整個屏幕就會翻轉到鍵盤這一側,翻轉360°讓頂蓋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完美貼合到一起,這樣就完成了平板模式到筆記本模式的變形。


輕輕轉動屏幕

   翻轉的力道很重要,因為屏幕部分採用了兩套轉軸系統,屏幕部分使用的是磁石和卡扣的雙重固定方式,所以屏幕一旦固定,只要使用很小的力氣,沿著上沿輕輕一掰,屏幕就變成了活動狀態,這樣整個屏幕會「懸浮」在空中,有些像之前宏碁R7和戴爾戴爾 XPS 12的設計,只不過在懸空在空中時沒有阻尼,所以屏幕無法停留在任意角度上。


轉動到底 會被磁石吸附住


筆記本模式下 屏幕可鎖定 屏幕開合最大為150度

    屏幕翻轉到鍵盤面時,屏幕被磁石吸附,整個屏幕是不會出現晃動的,這時候再將C面上方的鎖定鍵,推到「lock」的位置,屏幕就被鎖定了,無法完成變形。


大面積的實用鎂鋁合金

    筆記本狀態下,屏幕最大開合角度在150°左右,基本上和普通筆記本無異,加上全尺寸鍵盤和觸控板,索尼Fit multi-flip PC在使用上和一臺普通筆記本沒有任何區別。

    這裡還可以發現,索尼Fit multi-flip PC的背部鋁合金拉絲部分的設計,很像之前的索尼T系列數位相機,這樣的做法讓整個索尼家族產品的設計更加統一。


    這樣變化確實很拉風,但拉風的變形方式之下的「企圖」是什麼呢,設計應該為功能和體驗服務,那麼索尼在淘汰了多種變形方式之後,最終選擇了中軸翻轉,這到底意欲為何?通過實際使用,我們看到了在變形之後,筆記本不僅僅在平板和筆記本模式之前切換,而一些中間狀態,也同樣可以為我們使用。


筆記本模式適合進行文字錄入

   個人電腦模式其實不必多說了,這最符合我們之前對筆記本電腦的認知,開合的方式幾乎與傳統筆記本百分百契合,我們只要打開筆記本屏幕,就可以完成文字輸入、控制滑鼠等操作,對於用戶來說這幾乎不需要任何的學習成本,而這個模式也是最適合創建內容的。


觀賞模式適合欣賞電影/照片

   觀賞模式對於很多人來說,也似乎有些印象,這和Yoga 11s的站立模式有些相似,屏幕完全旋轉到背後,再將筆記本轉過去,屏幕朝向用戶,整個索尼Fit multi-flip PC就變成了一個可以完全通過觸控來操作的多媒體屏,看電影、圖片或者和家人視頻聊天都可以在這個狀態下完成,此時的屏幕可以任意調整角度,對於多人同時分享屏幕上的內容來說,十分舒適。


平板模式用來演示PPT更得心應手


平板模式適合設計工作者

   平板模式,是完全以屏幕為主體的,既可以創建內容又能展示內容的一種工作模式,在觀賞模式的基礎上,屏幕完全扣下,就變身成了一部平板電腦,此時用來工作演示PPT,就顯得十分簡單,不需要滑鼠,直接手持平板滑動即可,是不是很酷?而放在桌子上使用的時候,機身底部的橡膠腳墊又會將屏幕支起一定的角度,適合使用虛擬鍵盤進行臨時性的文字錄入,而且也可以使用智能觸控筆,來完成繪畫、設計等工作。

   特點一:背光鍵盤

    索尼Fit multi-flip PC的鍵盤設計和之前的產品一樣,將電源開關轉移到機身側面,整個鍵盤部分顯得簡潔大方,沒有多餘的視線幹擾,只保留了ASSIST按鍵,用來進行系統拯救,比用F(x)功能鍵對用戶來說要容易的多,鍵盤手感上,由於並未向VAIO P系列那般追求極致輕薄,所以保證了鍵程的長度,回彈、鍵盤觸感均屬一流,長時間打字也不會容易疲憊。

    此外,背光鍵盤是編輯認為目前筆記本新增加的技術中,最為有意義的,而索尼Fit multi-flip PC也適時的增加了LED背光鍵盤,白色的光亮度使用,也不會顯得過於刺眼。


帶背光的鍵盤

    特色二:全系Full HD 屏幕

    索尼Fit multi-flip PC這次在所有的三個尺寸產品上都配備了Full HD屏幕,1920 × 1080在13英寸屏幕上,畫面表現的非常精細,從直觀感受看,這款產品用的應該和Duo系列為相同的液晶屏幕面板,無論是顏色還是亮度都令人滿意,屏幕也是索尼筆記本較為引以為豪的賣點之一,此外屏幕表面上附有一層康寧玻璃,表面耐劃程度更高,也更硬實一些。    


全高清IPS屏幕

    特色三:屏幕可隨時鎖定

    對於變形本來說,品質不過硬的轉軸可能是個悲劇,經常使用轉軸可能會發生鬆動,或者如果發生意外,屏幕會自動翻動,這時如果有個屏幕鎖定功能就要好得多,索尼這次在屏幕下方設計了這樣一個按鍵,將屏幕釋放(release)之後,屏幕才可以轉動,避免了意外的發生。


屏幕可被鎖住

   特色四:雙攝像頭設計

    在屏幕正上方中間的位置,索尼Fit multi-flip PC安置了一枚前置攝像頭,邊上還有環境光感應裝置,可根據當前環境亮度自動調節屏幕亮度,在機身底部仍然有一枚800萬像素攝像頭,用來拍攝圖片和視頻,對於平板電腦模式來說,拍攝的功能還是比較常見的。在底部還提供了NFC感應區。


背部800w像素攝像頭

    接口設計方面,我們看到了索尼Fit提供了1個音頻接口、1個HDMI接和2個USB3.0接口以及一個SD卡插槽,這樣的接口配置不算豐富,目前大部分索尼的輕薄型筆記本都取消了VGA設計,對於商務辦公來說,外接投影儀顯得不是很方便,但其他基本滿足日常需求。

  
左右兩側的接口分布


物理音量鍵放在機身的一角

    索尼Fit multi-flip PC很巧妙的將音量鍵放到了機身的一個角上,作為平板電腦來說,這個音量鍵識別度較高,只用手摸也能準確的找到。

    說了這麼多,我們來仔細的看看這款產品的外觀設計,這次我們拿來的是15英寸的索尼Fit multi-flip PC,櫻桃粉色應該是面向女性用戶,而粉色和魁梧的機身組合一起的話,就顯得違和感強烈,全身大面積的使用金屬材料,讓人不免想到了之前網絡上火爆的肌肉版「金剛芭比」。


索尼Fit multi-flip PC的標準筆記本形態

    索尼Fit multi-flip PC鍵盤四周機殼與頂蓋一樣使用金屬,表面具有拉絲紋理,而鍵盤區域採用黑色磨砂質感外殼,鍵盤區略低於掌託部分,這使得索尼Fit multi-flip PC的鍵帽與掌託部分持平,整個鍵盤面相當平整。


索尼Fit multi-flip PC還是有著索尼一貫的精細做工


也可以變成類似Duo 13的形態

    金屬材料頂蓋顯得十分硬朗,機身邊緣稜角分明,卻沒有刮手的感覺,屏幕四周的包膠也很好的中和了金屬的冰冷感覺,在後方可以看到VAIO四個字母略微下凹,反射出明顯的金屬光澤,讓整機充滿了檔次感。


厚度為21mm


15英寸版本的索尼Fit multi-flip PC重量為2.25kg

   最後來測試一下厚度,13英寸的厚度17.9mm,重量為1.31kg(官方數據),而15.6英寸的厚度為21.09mm,重量為2.249公斤,對於這樣一款產品來說,這樣的成績雖然稱不上驚豔,但也還是能保證一定的便攜性。

    在硬體配置方面,本次用來測試的是15.6英寸的索尼Fit multi-flip PC配備了22nm製程工藝的英特爾酷睿i5 4200U雙核處理器,配置了750GB 5400轉機械硬碟,此外還有8GB NAND作為緩存使用,以及4GB DDR3 1600MHz高速內存,顯卡方面該機型採用了處理器自帶的英特爾HD 4400核芯顯卡和獨立顯卡NVIDIA Geforce GT 735M(15英寸獨有,13和14英寸的Fit只配核芯顯卡)。


硬體配置

    首先我們來看看英特爾酷睿i5 4200U處理器的基本特性,這是一款22nm製程工藝的Haswell平臺新品,也就是第四代酷睿i5處理器,它的初始主頻為1.6GHz,睿頻加速後可提升至2.6GHz,採用雙核四線程設計,擁有3MB三級緩存,最大TDP僅為15W,是一款低電壓節能型處理器。


處理器信息

    那麼酷睿i5 4200U處理器的性能怎樣呢?我們通過CINEBENCH R10對其進行了測試。從下面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出,這顆處理器的性能表現還是不錯的,單核獲得4823分,多核獲得9891分,雖然是一款低電壓處理器,但是運算速度還是很有保障的。


顯卡測試

   顯卡方面,索尼Fit multi-flip PC配備的GT735M獨立顯卡,屬於中端主流,對於一般大型3D遊戲來說,可以滿足基本的流暢,但實現更好的畫質有些困難,通3dmark fire strike的測試,最終在Cloud Gate模式(筆記本模式)下得到了2110分。


硬碟測試

    硬碟方面,索尼Fit multi-flip PC使用的西數750GB機械硬碟平均的讀取速度為92.3MB/秒,而順勢最低速度為2.9MB/秒,不是特別穩定,存取時間為22.8毫秒,最高突發速率為241.7MB/秒。


    那麼再說說索尼Fit multi-flip PC的散熱情況,索尼Fit multi-flip PC只有一個散熱出風口,放在了機身左側的位置,,無論是哪種使用模式,都不會堵住散熱出風口。而實際體驗中,索尼Fit multi-flip PC溫度分布的表現也說明了這一點,使用體驗十分不錯,或許是因為硬體的提升也可能是散熱系統的重新改變。


出風口在機身左側

   接下來我們通過FurMark軟體,連續拷機超過一個小時,處理器和顯卡均處於高負荷狀態下,此時機身出風口一直在高速的排出機身的熱量,但噪音控制的不錯,筆者正常的工作環境,幾乎聽不到風扇的聲音。


核心溫度控制的十分出色

   最終核心的溫度令筆者非常吃驚,甚至以為是測試錯誤,處理器只有56℃,而顯卡的溫度也只有54℃,這樣的核心溫度表現,得益於Haswell平臺的功耗控制,以及大尺寸模具和先進的風道設計。


D面最高溫度為50.6攝氏度,放在腿上略有些熱度


最高溫度集中在左側出風口附近

    從上圖的溫度分布圖來看,該機的絕大部分熱量都堆積在鍵盤左中區域即散熱出風口位置,掌託區域的熱量較少,在長時間的實際體驗中掌託的溫度表現還比較舒適。

  如何判別散熱性能好壞,最高溫度代表不了什麼。散熱通風口的溫度絕對是最高的,如果不是,那就是只能說明散熱有問題。當大部分熱量堆積於散熱通風口附近位置,且其他部位的溫度沒有高於37℃,那就可以確定散熱系統設計屬於比較合理的。

    評測總結:

    索尼Fit multi-flip PC是索尼今年的拳頭產品,從產品定位,設計到細節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其良苦用心,在保證成本的同時沒有降低對品質的要求,讓索尼Fit multi-flip PC成為一款非常實用的筆記本,無論你是否對變形產品感興趣,索尼Fit multi-flip PC都不會令你失望。

    性能方面,四代酷睿和獨立顯卡(15英寸機型)在保證了足夠的運算表現同時,所帶來的並不是高發熱量和出生的續航時間,讓索尼Fit multi-flip PC的整體表現更加平衡。

8索尼F13N17SCS詳細參數

拋開性能和價格不談的話,縱觀各大產品線,索尼每次推出新品必定會以獨道的外觀設計經驗全場,Fit作為新款的可變形本,在變形方式上也有不一樣的創新。

相關焦點

  • 870克最輕超極本 索尼VAIO Pro 11評測(全文)_索尼 P11217SCS...
    且先不論旗艦與否,其實將 VAIO Pro 與 VAIO Z 擺在一起做比較並不太科學,嚴格意義上兩者的聯繫不是很大,但消費者或者用戶們又有些懷舊情節,看到 VAIO Pro 與 VAIO Z 的相似之處不由心生對比,那麼本篇索尼 VAIO Pro 11 的評測內容就來圍繞 VAIO Z 而展開,因為它已然成為難以磨滅的旗艦印象。
  • 五大細節揭秘 索尼S128金屬本首發評測
    ,比如14~15英寸的E系列,11英寸的TT和X系列......而13英寸的主力軍,則有Z、Y和S三大系列,其中Z是頂級旗艦本,Y是CULV輕薄本,而S則是全功能的主流本。>索尼VAIO S128筆記本評測  S128的屏幕上方內置了一顆30萬像素的攝像頭,拍攝效果中規中矩,用於一般的視頻聊天倒也基本夠用了。
  • 三防四核五英寸 索尼Xperia Z L36h評測(全文)_索尼 L36h(Xperia Z...
    麥克風造型與聽筒完全一樣    在屏幕上方,可以看到索尼的英文logo,採用了一貫的銀色色調,很有金屬質感。索尼Xperia Z在機身正中放置了Xperia系列的logo,1300萬像素攝像頭與閃光燈位於機身上方,底部則是一些手機相關的信息。在手機底端可以看到一行「Prototype not for sale」的字樣,看來本次進行評測的仍舊是索尼Xperia Z的工程樣機。
  • 畫質登峰造極 索尼旗艦55W950A電視評測(全文)_索尼 KDL-55W950A...
    日前,索尼2013款一款高端級數位電視做客中關村在線評測中心,這款型號為KDL-55W950A的數位電視具有很高的評測價值,因為這款產品是索尼2013年數位電視產品線中最頂級的1080p電視產品。Sense of Quartz設計理念,該理念以金屬底座為前提,圍繞著索尼logo四周,開機狀態下logo出會亮起柔和的光芒,暗場景下顯得格外的炫目。
  • 入門級娛樂新機 索尼Xperia M2全面評測(全文)_索尼 Xperia M2...
    去年開始索尼從產品型號的命名方式上對高中低三個檔位的Xperia智慧型手機進行了劃分,其中L開頭的代表旗艦機型,M開頭的代表中端機型,而S開頭的則是入門機型。兩個月前,與索尼Xperia Z2這款旗艦機型一同發布的還有索尼Xperia M2,這款型號為S50h的機型也被索尼定位為入門級的娛樂智慧型手機。入門機型究竟能為我們帶來哪些體驗?一起來看下面的評測吧。
  • 索尼E11超長續航本評測
    現在如果去咖啡廳,我們仍然能看到一些人在使用上網本,但我們也都知道上網本最終沒能延續輝煌的原因在於其性能,後期的CULV輕薄本也沒能讓消費者滿意,所以對於索尼E11來說,採用APU平臺首先考慮的應該是性能,能不能滿足辦公和遊戲的基本需求,是成敗與否的關鍵要素。
  • 索尼Xperia Z2的屏幕材質是IPS還是TFT?
    【PConline安徽站 行情】索尼終於在MWC 2014上發布了自家旗艦手機——Xperia Z2,搭載驍龍801四核2.3GHz處理器,3G RAM內存,配備2070萬像素G鏡頭,3200mAh電池容量。屏幕方面,採用5.2英寸1920x1080解析度的屏幕,不過,索尼還是跟往常一樣,沒有公布索尼Z2的屏幕材質到底是什麼材質。難道就沒有答案了嗎?下面筆者來告訴你答案。
  • 索尼W217 誘惑的不僅是馬拉松式的接吻
    【2月22日太平洋電腦網海南站】日系的索尼筆記本擁有令人稱讚的筆記本設計工藝,每款筆記本都有令人稱道的創意在其中。上網本也不例外。索尼為數不多的標準上網本VAIO W217JC就是一款外形設計出眾,內裡更是創意十足的精緻上網本。
  • 雙7600再加藍光 超豪華索尼AR38本評測
    初級讀者導航: PConline評測室是怎樣測試筆記本的索尼AR38 高性能酷  提到索尼AR38,就不能不說起它經過精雕細琢的漆面,以及周邊的金屬裝飾條,給人奢華堅固的感覺。黑色,象徵著嚴謹,結合了金屬VAIO LOGO之後,頓顯巍然。高亮的黑色光澤塗層和其它採用鋼琴漆漆面的機型不太一樣,似乎指紋殘留不明顯,而且還是耐掛擦的。這樣的漆面非常有質感,一看就是上檔次的好東西。
  • 首款arc曲線新典範 1300W索尼LT29i評測
    從不久前的索尼LT28h開始,索尼移動就開始為我們展示出了一種全新的設計理念。不同於索尼LT22i、LT26i等機型,索尼LT28h憑藉著更加簡約的設計同樣展現出了Xperia系列產品的精髓之處。而在本周一,索尼又發布了新一代Sony Xperia智慧型手機,其中包含了索尼LT29i、LT30p、ST26i這三款不同定位的新產品。
  • 極致的誘惑 索尼VAIO Z13再度挑戰巔峰(全文)_索尼 Z235FC/B...
    此外,該機擁有超高的便攜性,可以拿出 5 mm 屏幕厚度和 1.15 kg 重量的傲人成績與超極本相媲美。  我們本次拿到這款 13.1 英寸 VAIO Z13 為十五周年收藏版 ,除了流光黑面板與印刻的文字外,整機性能也有不小的提升,下面就請大家一同來閱讀評測文章,看看全新索尼 Z 系列將給我們帶來哪些極致特性?
  • 3640萬像素全幅畫質極致 索尼A7R評測(全文)_索尼 ILCE-7R_數碼...
    話不多說,我們還是進入我們的評測的詳細內容,來看看A7R的表現究竟如何。孿生兄弟 小紅R彰顯大哥身份地位    首先我們還是先來看看相機的外觀,索尼的A7R與A7保持著相同的外觀設計。相機的外觀設計十分簡潔,大號的EVF電子取景器是相機的一大特色。
  • 索尼上網本W217現僅售3K2
    【06月29日太平洋電腦網江西站】  現在市場上各品牌的新品上網本紛紛亮相,有些已經拼殺好幾個月了。索尼自然也不會落後,推出了自己新一代的上網本W系列。索尼的筆記本向來以精美的設計誘惑消費者,我們見過身材小巧的全功能電腦T系列、可以裝進褲袋的P系列,而索尼推出的W上網本又會有怎麼樣的驚豔設計呢?
  • 索尼46EX700評測_-泡泡網
    索尼46EX700評測 2010年04月13日 05:53作者:侯維鋮編輯:侯維鋮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LED走向主流 索尼46EX700新機評測
  • 從TFT到IPS 索尼Z1/Z1炫彩版屏幕對比
    智慧型手機的「智能」引領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將關注點放在了手機的屏幕上。確實,當年的功能機時代我們對屏幕不需要這麼苛刻的要求,無論是屏幕尺寸、解析度還是可視角度,在那個年代絕不是我們選擇一款手機的首要因素。但現在情況有了轉變,一款通過屏幕實現大多數功能的手機在屏幕方面也要面對更高的要求。
  • 索尼Xperia XZ2 評測:變化最大的索尼旗艦,到底有什麼不同?
    半年前,我買了一臺索尼 Xperia XZ1,當時我在評測中對這款手機的評價是 「距離完美還差兩步」;在半年後,我再次在蘋果和三星之間選擇了索尼,並在 「5.1」 假期期間 「盲購」 了一臺 Xperia XZ2。
  • 人像大光圈 索尼FE 85mm F1.8鏡頭評測(全文)_索尼 FE 85mm f/1.8...
    這樣一款高性價比的大光圈人像鏡也終於來到我們的評測中心,這款親民的大光圈鏡頭究竟表現如何?本次我們就來好好看一看。從尾部可以看鏡頭的9葉片光圈設計    索尼FE 85mm F1.8鏡頭採用了全金屬的鏡尾卡口,雖然是入門級定焦鏡頭
  • 索尼PSV遊戲掌機評測
    2011年12月17日和23日PSV掌機分別在日本、香港及臺灣發售。根據索尼官方統計,PSV的首批出貨量高達70萬臺,超過預期的50萬臺也算開了個好頭。    可以說,繼PSP之後,索尼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在掌機領域有所動作,隨著任天堂3DS推出,似乎人們已經忘記了掌機陣營還有索尼的存在。
  • 鏡頭一變三 索尼FE 28mm F2鏡頭評測(全文)_索尼 FE 28mm f/2.0...
    那麼這款夠小巧、能轉接的28mm鏡頭的素質究竟怎樣,下面就進入我們的詳細評測內容。鏡頭外觀 似FE35 簡潔的黑色系    我們先來看看鏡頭的外觀設計,這款索尼FE 28mm F2鏡頭的外觀設計和之前的FE 35mm F2.8的外觀非常相似。小巧的鏡筒配合大面積的對焦環,整體的搭配還是很協調的。
  • 輕量化全畫幅標變 索尼SEL24105G評測
    >索尼SEL24105G搭配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2  此次我們搭配的是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2這款相機,而並沒有搭配目前最新的全畫幅微單索尼A7RM3(評測請點擊查看),不過這並沒有太大的關係,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2的性能也非常優秀,完全能夠將索尼SEL24105G的性恩發揮到極致,上圖為我使用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