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5日,索尼正式發布 VAIO Pro 11 觸控超極本,這款產品算是將「極致高效」概念揮灑得淋漓盡致,有人笑稱這是 VAIO Z 一脈相承的。從之前網上流傳的消息中我們不難發現 VAIO Pro 與 VAIO Z 有著某些相似,似乎可以斷定 Pro 系列將是 Z 系列旗艦地位的「合法」繼承人,也有人說索尼旗艦不復存在,事實真是這樣嗎?
且先不論旗艦與否,其實將 VAIO Pro 與 VAIO Z 擺在一起做比較並不太科學,嚴格意義上兩者的聯繫不是很大,但消費者或者用戶們又有些懷舊情節,看到 VAIO Pro 與 VAIO Z 的相似之處不由心生對比,那麼本篇索尼 VAIO Pro 11 的評測內容就來圍繞 VAIO Z 而展開,因為它已然成為難以磨滅的旗艦印象。
870 克最輕超極本 索尼 VAIO Pro 11 評測
通常情況下,一款被用戶熟記於心的好產品都會有鮮明的特色,就比如一直在提的索尼 VAIO Z 那樣,該機把設計、做工、配置、重量與厚度都做到了極致,不過高達萬元的售價卻又讓普通消費者可望而不可及。那麼索尼 VAIO Pro 11 會有那些特色呢?
870克整機重量 再次打破最輕記錄
拿起索尼 VAIO Pro 11 的瞬間,腦袋裡只有一個概念,那就是輕。這種感覺就好像平時拿著 iPad 那樣,甚至感覺金屬外殼的 iPad 都沒有這款筆記本輕。筆記本電腦想要做得輕薄並非易事,更何況 Pro 11 還配備了觸控螢幕,拿在手中的那種輕巧感,讓人難以想像它是怎麼做到的。
碳纖外殼造就了索尼 VAIO Pro 11 極輕的重量
之前接觸過的輕薄本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有三款產品:蘋果 MacBook Air、NEC LaVie 還有索尼 VAIO Z,前兩者算是金屬輕薄本的代表,1kg 左右的重量算是十分極致的創造;VAIO Pro 11 則是 VAIO Z 的延續,它們算作碳纖本的代表,VAIO Z 前段時間被許多人稱為索尼最後的旗艦,不過在接觸過 Pro 11 之後,腦袋裡冒出一個想法:新旗艦來了,甚至有超越。
單機重量僅為 864g
通過實際的重量測量,我們可以看到索尼 VAIO Pro 11 單機僅重 864g,而且還是配備觸控螢幕的重量。就論機身重量,Pro 11 擊敗 MacBook Air(11吋重量1.08kg) 是無疑的,並且打破了 NEC LaVie Z 創下的 875g 最輕超極本記錄,算是目前世界上最輕的觸控超極本。
索尼 VAIO Pro 11 超極本厚度與硬幣的對比
最薄厚度 13.4mm 最大厚度 15.84mm
厚度方面該機向觸屏設計妥協了,該機整機厚度在 13.4mm 至 15.9mm 之間,實際上已經十分薄了。如果將觸屏功能去掉,屏幕做成 VAIO Z 那樣,厚度可想而知會更薄。不過筆者認為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原先認為筆記本不該配備觸屏是因為這樣設計會使得筆記本不輕薄,可是 VAIO Pro 11 似乎將厚度與重量控制的相當細緻,手持時幾乎感受不到屏幕的重量。另外,Pro 11 因觸控而加厚的屏幕修正了 VAIO Z 屏幕過於柔軟的問題。
碳纖與合金結合 11.6英寸配1080p
索尼 VAIO Pro 11 纖薄機身頂蓋與底部均採用了新型碳纖維材質,並且表面的細磨砂手感十分出眾,頂蓋正中央依然放置著顯眼的 VAIO 金屬 LOGO,說到頂蓋堅韌程度,起初還是很令我們擔心的,不過經過刻意的按壓後發現,屏幕並沒有出現明顯的水波紋,其抗壓能力不需要過多的擔心。
索尼 VAIO Pro 11 採用 11.6 英寸 1920×1080 像素 IPS 顯示屏
該機屏幕尺寸雖為 11.6 英寸,卻採用 1920×1080 像素 IPS 顯示屏,可以應對各種使用環境,高清視頻回放以及辦公製圖做表都可以滿足用戶更大的可視面積。至於顯示屏的素質,在沒有專業校驗軟體的情況下用肉眼評定:細緻、豔麗,與普通筆記本的 TN 相比,TN 就是霧霾,IPS 就是晴天。
鍵盤的鍵程稍短,需要時間適應
巧克力鍵盤 一體式觸摸板
鍵盤依舊採用了巧克力式設計,這也是索尼筆記本的一項標準設計,不過該鍵盤繼承了 VAIO Z 的缺點,鍵程短,反饋彈性上略顯不足,初次使用時會有不適應的感覺,但是長時間體驗後發現鍵盤手感要比 VAIO Z 好一些,算是改進。另外鍵盤底部放置著背光燈,通過光線感應裝置可以自動調節開啟狀態,而這一點設計對於經常在夜間工作的人顯得格外重要。
光線感應設備為鍵盤最上方
電源按鈕延續 VAIO Z 經典設計
觸控板採用一體式設計,這樣看上去顯得更為簡潔,操控手感和定位靈敏度均屬上乘。另外索尼 VIAO Pro 11 系列的電源鍵設計在鍵盤面右上角,這與 VAIO Z 相類似的設計,讓人不禁想到了當年的旗艦,還能回憶起那些年叱吒風雲的 VAIO X 系列。
接口配備稍簡潔 打開方式有些妙
作為一款 11.6 英寸的超極本,受機身厚度與體積限制,索尼 VAIO Pro 11 沒有配備大量的接口,在機身上我們僅在右側找到一個 HDMI 接口以及兩個 USB3.0 接口和音頻輸入輸出合一接口,而另外一側只有一個電源接口以及散熱出風口。
機身右側接口
機身左側接口
為了保持整機的完整性與美觀,該機底部沒有風孔設計,因此該機的散熱進風口被巧妙的設計在鍵盤面最上方靠近屏幕位置。這種設計值得稱讚,一般情況下液晶屏幕的高壓面板位於最下方,而此時有一個進風口能將其熱量帶走,又能用於整機散熱,可以說是注重細節的體現。
散熱進風口位於屏幕與機身之間位置
那麼再來說說 VAIO Pro 11 的開蓋方式,其實這與 VAIO Z 如出一轍,這種打開方式從 VAIO Z 開始被使用,本次 Pro 11 很好的將其延續。因為當時的 VAIO Z 採用標準電壓處理器而且又嚴格控制整機厚度,所以選擇屏幕支架式的設計能夠同時滿足了正常散熱與厚度控制。
索尼 VAIO Pro 11 屏幕打開方式GIF演示
另外,在機身底靠近轉軸位置,索尼還特意為用戶提供了的擴展電池接口,不過該擴展電池並不是隨機附送的,而是需要用戶在官方網站上定製,如果經常在外工作,配備第二塊電池後,與機體本身內置的長效鋰電池組合,處理手頭工作完全不必擔心索尼 VAIO Pro 11 的續航能力。難道這也是延續 VAIO Z?
配Haswell低功耗處理器續航能力
既然提到了電池,那麼接下來就說說索尼 VAIO Pro 11 的續航能力。通過軟體檢測我們可以看到該機內置了一塊 32Wh 容量的鋰聚合物電池,按照之前 Ivy Bridge 的續航概念,理論值應該在 4 小時左右。那麼配備最新 Haswell 低功耗處理器之後,會有怎樣的續航表現呢?
PowerMark 電池續航能力基準測試軟體
測試軟體依舊是 PowerMark,它和 PCMark、3DMark 一樣,也是由 FutureMark 公司開發推出的。它會持續不斷的循環運行一組測試腳本,其中包括四種常見應用:上網瀏覽,文檔處理,視頻播放,3D 遊戲,從而儘可能的貼近絕大多數用戶的實際使用情況。
模擬用戶使用界面
考慮到通常用戶在需要延長筆記本的續航時間時,會把電源管理設置為省電模式,因此我們在測試之前也是如此設置,同時禁止筆記本在一段時間後自動降低亮度,禁止關閉屏幕背光,禁止自動睡眠。與此同時,我們讓 WiFi 保持在開啟狀態,從而模擬出用戶的真實使用狀態。
續航能力測試結果
通過 PowerMark 軟體測試,我們可以看到 8 小時 38 分鐘的續航成績,十分不錯。是Haswell的實力,還是索尼節電技術的細緻?不管怎樣,該機的續航能力就目前而言是值得稱讚的,當然這是理論值,實際中高負荷使用時續航能力降低 2 到 4 小時都是正常的(英特爾Haswell處理器明顯降低了低負荷狀態時的功耗)。
散熱表現值得稱讚 掌託溫度良好
接下來就是散熱性能測試,採用碳纖輕薄機身設計且風扇左置的索尼 VAIO Pro 11 散熱表現如何?按照慣例我們採用了 FurMark 軟體加上 AIDA64 系統穩定性測試來使這款機器在高負載狀態下運行。
高負荷狀態下核心溫度表現
表面溫度方面,我們採用專業的溫度檢測設備對筆記本的散熱表現進行檢測。為了方便我們觀察整機溫度分布情況,我們通過儀器檢測得到溫度分布圖,記錄並標記各個部位的溫度,圖示如下:
中低負荷運行狀態下的鍵盤面溫度
從溫度分布圖來看,該機的絕大部分熱量都堆積在鍵盤中間區域與散熱出風口位置,掌託區域的熱量較少,在長時間的實際體驗中掌託的溫度表現十分不錯,可以說是冰涼。總的來說,索尼 VAIO Pro 11 的散熱表現比較出色。
高負荷狀態下鍵盤面溫度分布圖
高負荷狀態下底面溫度分布圖
如何判別散熱性能好壞,最高溫度代表不了什麼。散熱通風口的溫度絕對是最高的,如果不是,那就是只能說明散熱有問題。當大部分熱量堆積於散熱通風口附近位置,且其他部位的溫度沒有高於 37℃,那就可以確定散熱系統設計屬於比較合理的。
i5 4200U處理器性能以及硬碟性能測試
英特爾最新的第四代酷睿處理器已經發布,而本次評測的索尼 VAIO Pro 11 就是搭載代號為 Haswell 的低功耗處理器,不過由於該機暫為工程機,內部配備的 i5 4200U 亦是工程版,性能與正式版可能會有些差異,因此以下性能數據僅供參考。
i5 4200U低功耗處理器參數
英特爾酷睿 i5 4200U 屬於全新的 Haswell 低功耗處理器,擁有 2 核心且可通過超線程技術支持到 4 個線程。該處理器基於 22nm 製程工藝,核心代號為 Haswell ULT,初始主頻為 1.6GHz,可睿頻至 2.7GHz,共享的三級緩存為 3MB,整體 TDP 為 15W。
CINEBENCH R10 軟體測試結果
CINEBENCH R10 這款軟體對其性能進行了評估,最終這顆酷睿 i5 4200U 處理器單核獲得 5017 分,多核獲得 8595 分,性能表現不錯。
SSD固態硬碟性能測試
在 AS SSD 測試中,索尼 VAIO Pro 11 配備的三星 256GB SSD 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分別達到讀取 498.02 MB/秒和寫入 243.78 MB/秒的成績,而 4K 隨機讀取速度達到了 22.19 MB/秒,整體表現相當出色。
一句話總結全文:
索尼 VAIO Pro 11 採用碳纖維搭配合金外殼,重量僅為 870 克,配備觸控螢幕厚度控制在 15.9 毫米以內;11.6 英寸 1920×1080 像素 IPS 屏幕,VAIO Z 相似設計;i5 4200U 處理器搭配 256GB SSD 固態硬碟,8 小時電池續航、散熱表現可佳。你覺得怎樣?
(據消息稱索尼 VAIO Pro 11 觸控超極本的國內售價不足 9000 元)
圖賞:索尼VAIO Pro 11銀白主機
索尼VAIO Pro 11
索尼VAIO Pro 11
索尼VAIO Pro 11
索尼VAIO Pro 11
索尼VAIO Pro 11
索尼VAIO Pro 11
索尼VAIO Pro 11
圖賞:索尼VAIO Pro 13黑色主機
索尼VAIO Pro 13
索尼VAIO Pro 13
索尼VAIO Pro 13
索尼VAIO Pro 13
索尼VAIO Pro 13
索尼VAIO Pro 13
索尼VAIO Pro 13
索尼VAIO Pro 13
索尼VAIO Pro 13
索尼VAIO Pro 13
索尼VAIO Pro 13
索尼VAIO Pro 13
附文:索尼VAIO Pro 11參數列表
索尼 VAIO Pro 11上市時間2013年產品類型商務產品定位輕薄便攜本,Ultrabook筆記本超極本特性觸控作業系統Windows 8CPU系列英特爾 酷睿i5 4代系列CPU型號Intel 酷睿i5 4200UCPU主頻1.6GHz最高睿頻2700MHz總線規格DMI 5 GT/s三級緩存3MB核心類型Haswell核心/線程數雙核心/四線程指令集AVX,64bit內存容量4GB內存類型DDR3 1600MHz硬碟容量256GB硬碟描述SSD固態硬碟光碟機類型無內置光碟機屏幕尺寸11.6英寸屏幕比例16:9屏幕解析度1920x1080背光技術FHD背光屏幕描述電容式多點觸控顯卡類型核芯顯卡顯卡晶片Intel GMA HD 4400顯存容量共享內存容量顯存類型無DirectX11攝像頭集成攝像頭音頻系統內置音效晶片揚聲器內置揚聲器麥克風內置麥克風無線網卡支持802.11a/b/g/n無線協議有線網卡1000Mbps乙太網卡藍牙支持,藍牙4.0模塊數據接口USB3.0視頻接口HDMI音頻接口耳機輸出接口其它接口電源接口讀卡器多合1讀卡器指取設備數字輸入筆鍵盤描述背光鍵盤電池類型鋰聚合物電池續航時間8小時左右,具體時間視使用環境而定筆記本重量870g外殼材質碳纖維+合金外殼描述高雅黑附帶軟體隨機軟體包裝清單筆記本主機 x111索尼P11217SCS詳細參數
且先不論旗艦與否,其實將 VAIO Pro 與 VAIO Z 擺在一起做比較並不太科學,嚴格意義上兩者的聯繫不是很大,但消費者或者用戶們又有些懷舊情節,看到 VAIO Pro 與 VAIO Z 的相似之處不由心生對比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