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臺「不太正經」的相機,所以才有了這篇文章
A7S的評測我們已經上線,詳情請點擊【全新CMOS極致高感 索尼微單A7S詳細評測】。沒錯,高感無疑是它的絕對優勢,但除去高感,1220萬有效像素的全畫幅CMOS相對於近2W的售價毫無亮點。如果在網上搜索A7S,會發現大家談論的焦點都是視頻功能。沒錯,索尼A7S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加錯了天賦的微單,視頻功能遠強於拍照功能,所以一篇額外的視頻功能解析會讓您更好的了解這款產品。
曲線是A7S視頻功能中最主要的優勢,也是本篇評測的重點。可以說曲線是一個隱藏在相機中,很少有人使用但可以改變視頻色調、甚至提升畫面質量的功能。在專業視頻領域,曲線早已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讓低成本的設備具備影視級的拍攝效果。曲線對於普通攝影愛好者來說很陌生,但隨著索尼在A7S中下放了專業攝像機的S-Log(曲線,細分名稱S-Log2,以下簡稱S-Log)後我們老百姓也有機會接觸到如此高大上的功能。何為科普性評測?我不僅要測試A7S的視頻效果到底好不好,還要告訴您到底什麼是S-Log。
索尼A7S
·S-Log是個相對新鮮的功能
A7S三大主打優勢:高感、超採樣、S-Log,在測試高感以及超採樣之前,筆者決定先對更陌生的S-Log進行測試,而且測試前我們必須先看一下使用S-Log拍出的效果。
左圖為開啟S-Log,右邊為正常拍攝(A7S視頻截圖)
開啟S-Log後很明顯畫面變灰了,但有意思的是亮部細節和暗部細節都要優於沒有使用S-Log所拍攝的。也就是說開啟S-Log以後可以大大提升畫面寬容度,至於灰色的畫面後期調整就OK了。
索尼F55拍攝的RAW格式視頻截圖
「視頻越灰越好」,這是一個90%正確的命題,另外10%涉及到很多算法問題筆者也無法解答。但簡單來講:視頻越灰說明保留的信息越豐富,豐富到我們的顯示器無法完全顯示,所以才是灰色的。就好像上圖那樣,很多影視級攝像機拍出的RAW格式文件非常灰,但信息保留完全,後期調色後會有驚豔的效果。A7S的S-Log更像一種「偽RAW格式」,雖然輸出的依然是MP4文件,但至少畫面是灰的。那麼問題來了....這種「偽RAW格式」提升了寬容度,犧牲了什麼呢?
本頁文章樹:A7S視頻功能評測----S-Log提升寬容度S-Log畫面灰----越灰說明越好
·甭管啥Log,工作原理等同於Gamma曲線
S-Log其實就是一種Gamma曲線(工作原理相似但是更高級),Gamma曲線就很容易理解了,形容畫面的反差係數:曲線越陡畫面反差越大,曲線越緩畫面的反差越小。之前提到S-Log可以提到畫面寬容度,實際上就是相當於把原來陡的曲線變緩了。
左邊非線性反應,右邊是傳感器的線性反應(圖片來源於拍電影網filmaker.com)
在S-Log改變畫面色調之前,我們拍攝的視頻就已經被改變過一次色調了。如上圖右邊所示,相機以及攝像機的傳感器對光的反應都是線性的,而人眼對光的反應的非線性的,這樣就產生了衝突。實際上畫面是上面右圖顯示黑黑的樣子,只有經過一次曲線調整後才能得到左邊更接近人眼的效果,這就是攝像機中的「原始調色」。可以這樣總結,線性反應拍出真實的世界,非線性則讓畫面更接近人眼。
·通過LUT把S-Log拍出的灰畫面復原成彩色的
S-Log實際上和「原始調色」的作用相似,是對畫面顏色的進一步改變。這種改變主要體現在曲線的頂部以及尾部,通過曲線的調節保留出更多亮部信息以及暗部信息。
三種風格的LUT(點擊下載)
S-Log的畫面是灰色的,後期只需通過LUT還原就可以。S-Log的素材相當於RAW文件,後期調整空間很大,技術好的話可以像LightRoom處理照片一樣去慢慢調整,圖省事的話可以網上下載幾個LUT,也就是調色預設來處理。圖片下的連結是外媒EOSHD製作的LUT,個人感覺效果還不錯,網友可以參考。
使用S-Log與關閉S-Log寬容度/細節對比
使用S-Log與關閉S-Log寬容度/細節對比
使用S-Log拍攝的素材即使被LUT還原後,整體寬容度依然優於普通拍攝的效果,而且拍攝環境的光比越大優勢越明顯。但請注意的一點是,開啟S-Log以後最低ISO為3200。很多媒體在測試工程樣機時是ISO1600起跳,正式發布時直接翻倍,不管是出於商業考慮還是什麼,ISO3200對畫質的影響毋庸置疑,上面的對比也能看出雖然使用S-Log後寬容度有所提升,但是細節卻遠不如從前。
本頁文章樹:S-Log是一種gamma曲線----是一種非線性的修改----LUT能還原成彩色----S-Log提升寬容度降低畫質
·得一失百,為了提升寬容度我們失去什麼
前段時間我們拍攝了一些素材,先看一段精心剪輯的視頻,大概了解一下A7S拍攝的素材的實際功效。
A7S拍攝《玩味俄羅斯》
·一失後期高效率
普通AVCHD格式素材雖然寬容度只有8bit,但色彩飽和度還是有保障的,哪怕不經過任何調色剪輯出的視頻也很優秀。如果使用了S-Log,後期就要用到LUT。LUT我們也講過是一種預設,預設大家都知道是製作者按照自己拍攝的視頻製作的,所以套用在我們的素材上細小的參數變化都會導致極大的差異。
套用LUT失敗案例
如果使用S-Log拍攝,由於操作失誤或者外在原因導致原本的信息量就很小,那麼套用LUT後就會使畫面顏色異常詭異。所以S-Log素材在後期剪輯時,每一個素材都要經過細小的微調,甚至是大動幹戈。
·二失色階有斷層
使用S-Log拍攝後色階斷層示意
S-Log素材打包下載
A7S視頻本身的寬容度為8bit,和一般單反一樣,S-Log則可以在8bit的殼子裡收納14bit的信息。強扭的瓜不甜,S-Log原本是為索尼12bit專業攝像機打造的,在12bit的殼子裡收容14bit甚至更多的信息。8bit的殼子實在太小,既然亮部和暗部保留的更多那麼犧牲的一定是中間信息,後期調色稍微狠點就容易出現色階斷層,如上圖所示,我們只是調整了藍色的飽和度,S-Log拍攝的素材出現了斷層而相同的參數複製到普通拍攝的素材裡安然無恙。佳能C系列攝像機(EOS C100/300/500)等有類似的曲線,名為C-Log,它是針對8bit素材優化的曲線,如果下放到家用市場必將和A7S行程競爭。
本頁文章樹:S-Log後期比較麻煩----S-Log容易色階斷層----S-Log樣片下載
·高感的表現讓人驚訝,得益於全畫幅和超採樣
除S-Log外A7S的另外兩個優勢是超採樣和高感,超採不是什麼新鮮功能,但在全畫幅傳感器上完成超採就有點意思了,而且高感的提升也得益於此。在PAL制下(針對國內播放標準的制式),A7S的最大幀率為50幀,當拍攝幀數小於等於25幀時,機器將會完成超採樣的視頻記錄,下面有些樣片大家可以感受下。
視頻樣片打包下載
·高感絕對優勢,S-Log也發揮作用
超採樣可測的東西不多,無非就是細節提升,A7S最遺憾的一點是不支持機內的4K錄製,外掛的記錄模塊價格不菲,正是因為這點GH4才有機可乘。而高感的表現就只能用驚訝來形容了,全畫幅傳感器上縮減了近一半的像素數,等效單位像素麵積擴大,加上超採樣的幫助讓A7S的高感表現直上兩個臺階。
高感視頻樣片打包下載
高感樣片視頻截圖
只能說A7S的高感表現讓人信服,拍攝中我幾乎沒有擔心過光線不足。作為一個視頻發燒友我對於畫面的要求非常高,但家用設備ISO3200都高度可用的情況確實少見。可以說單看視頻高感,A7S是無二的選擇,而且光線不足時S-Log依然可以發揮出很大的作用。
S-Log高感表現
大部分使用S-Log拍攝的高感視頻都可以直接拿來使用,因為環境過於昏暗的話,再使用LUT還原曲線就沒有意義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高感的提升除了得益於等效單位像素麵積增大,還得益於超採技術增多了有效面積中的像素數量,如果使用沒有超採樣的50幀拍攝,細節和高感都不會有那麼驚豔。
本頁文章樹:視頻樣片----高感樣片----S-Log對高感也起作用
·評測總結:事在人為用好真好,用差真差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本文的結構。
結構樹
客觀測試只能作為參考,真要對A7S有一個靠譜的評價還要結合到使用中。A7S是一臺有深度的機器,需要拍攝者在任何環境深知自己想要的效果並調整正確的參數:25幀/50幀的切換、S-Log的開啟與關閉等等。A7S並不適合一般的用戶,哪怕是發燒友駕馭起來也會有些吃力。就像傳說中的寶刀,一般人舉都舉不起來,更別說殺敵了,但對於真正的勇士,它將幫你力破千軍。
·索尼A7S詳細參數
索尼 ILCE-7S(單機)傳感器類型Exmor CMOS傳感器尺寸全畫幅(35.6*23.8mm)有效像素1220萬數碼變焦8倍影像處理器Bionz X最高解析度4240×2832圖像解析度3:2(全畫幅)6產品參數對比
索尼ILCE-7S和尼康D750有什麼區別曲線是A7S視頻功能中最主要的優勢,也是本篇評測的重點。可以說曲線是一個隱藏在相機中,很少有人使用但可以改變視頻色調、甚至提升畫面質量的功能。在專業視頻領域,曲線早已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讓低成本的設備具備影視級的拍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