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當年A卡口的鼎盛年代,索尼全畫幅鏡頭的最廣的焦距也只有16mm。而進入全畫幅微單時代之後,直到FE 12-24mm F4 G(以下簡稱SEL1224G)發布之前,想要使用索尼微單實現16mm以下的極廣焦距也只能選擇副廠鏡頭。但這個情況隨著SEL1224G的發布改變了,這支鏡頭與FE 16-35mm F2.8 GM一同發布,如果說16-35mm F2.8 GM鏡頭作為索尼FE陣營的大三元補齊之作屬於意料之中的話,那麼這支SEL1224G鏡頭可以說是意外之喜。它出色的體積控制與用料都讓人眼前一亮。這支鏡頭表現如何呢?請看這篇評測文章。
雖然既不是G大師系列也不是蔡司系列,這支SEL1224G屬於索尼鏡頭陣營的第三梯隊,但是這支鏡頭的用料卻十分考究。SEL1224G採用了13組17片的鏡頭結構,其中具備4枚非球面鏡片以及3枚ED和1枚超級ED玻璃鏡片,並具備Nano AR納米結晶鍍膜。
SEL1224G鏡頭銘牌
本文中我們會通過測試,從實拍的角度看看這樣的設計是否可以獲得高品質的畫質表現,鏡頭的詳細信息詳見下表:
FE 12-24mm F4 G | |
鏡頭定位 | 135mm全畫幅鏡頭 |
鏡頭分類 | 微單鏡頭 |
鏡頭用途 | 超廣角鏡頭 |
鏡頭結構 | 13組17片(4片非球面鏡片、1片超級ED低色散鏡片和3片ED低色散鏡片) |
鏡頭卡口 | FE卡口 |
最大光圈 | F4 |
最小光圈 | F22 |
光圈葉片數 | 7片 |
最近對焦距離 | 0.28m |
鏡頭直徑 | 87mm |
鏡頭長度 | 117.4mm |
鏡頭重量 | 565 g |
而除了用料做工,這支SEL1224G鏡頭的體積與重量控制也值得肯定。這枚全畫幅的超廣角變焦鏡頭直徑87mm,僅565g,而同規格的適馬Art 12-24mm F4 DG HSM直徑102mm,重1150g。這樣的體積搭配索尼A7RII機身十分協調,接下來我們通過一組圖賞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支鏡頭。
·鏡頭外觀解析
SEL1224G延續了索尼鏡頭一貫的外觀設計,具備寬大的變焦環,鏡頭採用了內變焦結構,從12mm到24mm,鏡頭長度並不會改變。
SEL1224G採用內變焦設計
由於是一直超廣角鏡頭,鏡頭前組弧度很大。與大多數極超廣角鏡頭一樣,這支SEL1224G在鏡頭前組前也沒有濾鏡螺紋,不能使用保護鏡。如果拍攝風光時有使用濾鏡需求,需要購買專用的外置支架。
SEL1224G鏡頭採用固定遮光罩
同樣為了保護鏡頭前組,遮光罩採用固定設計。前組周圍的紋路設計可以減少眩光,而遮光罩內沒有植絨。
鏡身側面的銀色G標銘牌顯示了這枚SEL1224G的身份,在銘牌下方是對焦鎖定按鈕以及自動/手動對焦切換鈕。
鏡頭的卡口周圍沒有採用防塵防滴密封圈的設計,值得一提的是,這支鏡頭為中國製造。不過我們現在拿到的還是非正式零售版本,並不確定量產版是否也是國產。
SEL1224G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28cm,較近的對焦距離加上12mm的焦距,可以實現極強的衝擊力。
SEL1224G採用「鏡頭罩」的設計,保護罩會直接扣在遮光罩外,起到保護鏡頭前組的作用。總體來說,因為鏡頭級別或者成本考慮這支SEL1224G鏡頭在細節設計處相比G大師鏡頭有所減配,但是整體做工還是比較出色的。
·鏡頭解析度測試
如前文所說,這枚SEL1224G鏡頭在13組17片的鏡片中使用了4枚非球面鏡片以及3枚ED和1枚超級ED玻璃鏡片,所以它的畫質表現十分讓小編期待。本次測試搭配的機身是索尼A7RII,測試使用JPG直出的方式,關閉機內的優化調整選項。通過100%截圖我們來看一下這支鏡頭的解析度表現。
12mm解析度測試
24mm解析度測試
從實拍可以看出,這支鏡頭確實擁有不錯的解析度。在最廣的12mm端,鏡頭從最大光圈開始一直保持著不錯的中心解析度,而在F22的最小光圈下因為衍射的原因畫質有所下降,而邊緣處的解析度從F8開始達到了最好,同樣在F22處出現了下降。在最遠的24mm端,情況與12mm端基本相同,中心與邊緣解析度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在最小光圈下畫質有所下降。可以說在這樣的鏡頭體積下,SEL1224G有這樣的解析度表現還是讓人滿意的。
·眩光畸變與暗角測試
除了鏡頭的解析度,接下來我們對鏡頭的其他光學素質進行測試,依舊採用的實拍方式。首先看看鏡頭的抗眩光能力。
眩光的出現和光線的入射角度有關,在當天的拍攝環境下,通過多個角度嘗試後並沒有拍到明顯的眩光。不過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張照片看一下這枚鏡頭的星芒表現。
在鏡頭畸變方面,這枚SEL1224G鏡頭在12mm的上下邊緣有較明顯的桶形畸變,在24mm端有輕微的枕形畸變,不過在後期時可以消除。
12mm端
24mm端
而在色散方面,這隻鏡頭在全開光圈下有輕微的紫邊,當光圈收縮到F8之後基本消失,我們可以通過100%大圖,詳細看到各檔光圈下的變化。
與色散一樣,暗角並不是衡量一直數碼鏡頭畫質好壞決定性因素,但是作為一個測試指標,我們依舊要測試一下。通過實拍,這隻鏡頭在12mm下有比較明顯的暗角,收縮到F8光圈下稍微有所好轉,而在24mm端情況好了很多,在收到F8光圈下暗角基本消失。
·實拍樣片
使用超廣角鏡頭近距離拍攝可以實現極強的畫面衝擊力,當然使用SEL1224G這樣的鏡頭時也要注意畫面的透視控制,在畫面邊緣處的物體會被拉伸的十分厲害。以下樣片使用JPG拍攝,關閉了機內優化功能,創意風格採用了「清澈」模式。
焦距:12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16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2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250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2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200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2mm 光圈:f/16.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0s 曝光補償:0.7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5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8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2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25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60s 曝光補償:-1.7EV 白平衡:自動
從實拍體驗上看,因為這隻鏡頭採用了直驅超聲波馬達,加上短焦距的極廣景深,對焦速度十分出色。即使最大光圈只有F4,在手持暗光拍攝時依然可以獲得清晰的圖像,只是時間原因並沒有機會試用這支鏡頭拍攝星空,有些遺憾。
·更多樣張與評測總結
當採用橫評豎直的方式拍攝的時候,超廣角的透視變形就基本不存在了,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拍攝一些古建築的屋頂。
焦距:24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320
曝光時間:1/6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2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5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8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2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2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4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評測總結與編輯觀點
通過實際測試,這支SEL1224G無論從做工用料還是畫質表現都值得肯定。相對於同級別鏡頭來說,12500的官方建議零售價也比較合理。可以看到索尼近年來一直在完善著自己的微單鏡頭體系,近年來推出的G大師鏡頭因為素質的考慮與同級別的單反鏡頭相比體積方面並沒有明顯優勢,而SEL1224G的出現,讓這個局面有所改觀。可以預見索尼的鏡頭設計與製造能力也在穩步提升中。
而從實際拍攝的角度說,12mm屬於極廣的拍攝焦段,如果不是對星空、城市風光等有及高的拍攝頻率,16-35mm這樣的焦段應該更實用一些,如果選購還是要看大家的實際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