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Z 14-24mm f/2.8 S評測:輕量、性能優秀

2020-12-05 太平洋電腦網

尼康在十多年前推出過一款鏡頭,是整整十年來都備受青睞的,它就是尼康AF-S 14-24mm f/2.8 G ED。隨著尼康Z系列產品的推出,這款「大燈泡」也終於迎來了升級——於2020年9月,尼康正式推出尼康Z 14-24mm f/2.8 S。尼康總是能給用戶驚喜,這款尼康Z 14-24mm f/2.8 S推出之時就得到了一致的好評。在鏡頭上市之際,太平洋評測室也拿到了這款產品。大家也不妨先看看詳細評測,看看它的功能究竟有多強大。

外觀評測

尼康Z 14-24mm f/2.8 S是尼康Z系列恆定F2.8鏡頭,作為S-line系列的專業級別鏡頭,它也在往著精緻的方向發展。

鏡頭從前端到尾端截面直徑逐漸變小,鏡身上以黑色的塗層表面加白色的字體標註為主,鏡頭前端的NIKKOR Z 14-24mm 1:2.8 S、尾端的14-24/2.8 S鏡頭標識簡潔大方且具有科技感。

用戶對這款鏡頭很期待的是前鏡組。鏡頭採用內變焦設計,從24mm端旋到14mm端,鏡片凸出程度並不高,比以前尼康F卡口的AF-S 尼康14-24mm f/2.8G ED好太多了。Z卡口的尼康14-24mm f/2.8 S採用了雙面非球面鏡片,鏡頭的前鏡組尺寸極大降低,弧度也低了許多,讓鏡片被劃損的機率大幅降低。

鏡頭淨重650克,屬於目前所有14-24mm恆定F2.8鏡頭裡重量很輕的一款。鏡頭整體最大直徑約88.5mm,鏡身約124.5mm長。以前的AF-S 尼康14-24mm f/2.8G ED前端和後端的直徑反差很大,像錐形。而現在因為Z卡口增大了,鏡頭前後看上去更平衡了。

尼康Z 14-24mm f/2.8 S內含11組16片的鏡片,其中鏡頭提供4枚低色散(ED)鏡片,可有效抑制可造成彩色邊紋的色差,畫面中的景物更加清晰銳利。我們一般都是在戶外使用超廣角鏡頭,這麼一來,攝影器材作為心肝寶貝,鏡頭防水功能這一方面優秀!尼康Z 14-24mm f/2.8 S最前端鏡片的外表面採用了尼康的氟塗層,具有良好的防汙性能,可有效地防止灰塵或汙垢。鏡頭採用用於高性能尼克爾鏡頭的納米結晶塗層對抗對角線的入射光,還採用抗反射高清塗層,處理垂直方向的入射光,全方位「防禦」可以有效抑制鬼影和眩光。

鏡頭設有控制環,相機可以分配給控制環的功能包括ISO感光度、光圈和曝光補償,我們根據個人使用習慣,進入機身自定義菜單能對其進行靈活設置,提高拍攝效率。

鏡身帶有這個「NIKKOR S」帥氣的logo,S-Line(S-型)的名稱用於尼克爾Z卡口鏡頭, Z卡口鏡頭遵循尼康新的設計原則和更加嚴格的品質控制。「S」 是 「Superior」(高級的)、「Special」(特別的)和 「Sophisticated」(精緻的)多個單詞的首字母的集成表現, 它還意味著鏡筒上的銀色線條,即 Z卡口鏡頭的標識。

變焦環邊是鏡頭的參數顯示信息面板,用戶們可以通過DISP按鍵切換光圈、焦距等不同的顯示參數,還可以通過旁邊的L-Fn的自定義功能鍵來設定自己喜歡的自定義功能。

鏡頭包裝裡附帶了兩套鏡頭蓋與鏡頭遮光罩,是本款產品的一大特色。

第一個是可攜式遮光罩HB-96,可以降低側面光線的影響,更小更輕。和以往的鏡頭蓋不一樣,尼康Z 14-24mm f/2.8 S自帶的鏡頭蓋是固定角度裝入,裝上後呈現的線條感頗具藝術氣息。

HB-96內部為黑色植絨,直接吸光。

而另一個是大尺寸的可安裝濾鏡遮光罩HB-97,直徑超過φ112mm。因為需要預留空間給旋入式濾鏡,所以遮光罩很大,真的大。

鏡頭蓋內部設計一看就知道下了功夫。因為尺寸大了,加固設計令強度增大是必須的。

HB-97遮光罩內部是螺紋設計。螺紋可以反射光線,令更少的雜光進入鏡頭。同時也能看到有預留空間給旋入式濾鏡。

與之對應的是LC-K104鏡頭蓋。不得不說,尺寸較大的遮光罩與鏡頭蓋,為的就是方便旋入濾鏡。人們一直以為旋入式濾鏡與燈泡造型前鏡組乃魚和熊掌的關係,沒想到尼康實現了無數風光攝影師的夢想。

所有的鏡頭蓋與遮光罩,可以裝在附屬的鏡頭袋中。下面我們就尼康Z 14-24mm f/2.8 S做詳細的性能測試。

銳度評測

銳利度測試分兩部分,一個是14mm端的,一個是24mm端的。測試方法使用各光圈值實拍照片,無使用任何機內增銳設置。

14mm端(紅圈100%放大)

尼康Z 14-24mm f/2.8 S在14mm廣角上,銳利度表現非常優秀。如果不細看的話,我幾乎分辨不出各個光圈值的銳度有何差異(只有F16和F22時銳度會下降),總結起來就是全畫面銳度都很高,卓越!攝影師不需要通過傳統的「收窄光圈」的方式來增加銳利度。我個人覺得14mm端即使全開F2.8光圈,中心和邊緣銳利度都很高,實在優秀!

我們接著看24mm端的銳利度情況。

24mm端(紅圈100%放大)

24mm端的情況也大致相同,全開光圈就已經是很優秀的銳利度,而且能保持到F16,無論是中央還是邊緣畫質都很銳利。從實拍圖看,確實難以分辨各個光圈值的畫質差異,成像素質非常穩,可見這次尼康對Z 14-24mm f/2.8 S的研發下了很大的功夫。

畸變評測

畸變是普遍存在於變焦鏡頭中,在廣角或超廣角中的桶形畸變往往會更嚴重一些。很多建築攝影愛好者或室內攝影愛好者,對這方面的要求也特別高,他們希望獲得廣角的同時也能儘可能地剔除畸變副作用。

而令我感到震驚的是,對於尼康Z 14-24mm f/2.8 S來說,仿佛從來沒有畸變什麼事一般,鏡頭內的3片非球面鏡片發揮很大的作用。從實測圖裡看,不管是橫線還是縱線,無論是14mm端還是24mm端,在拍攝橫平豎直的場景中,能始終還原其真實的畫面。

在上圖實際的風光拍攝中,看到建築邊緣垂直的線條,真的不禁想說一句,嘆為觀止!可見尼康Z 14-24mm f/2.8 S的畸變控制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暗角評測

其實從銳度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F2.8下時畫面邊緣會有一點失光現象,也就是俗稱的「暗角」。暗角是存在於任何變焦鏡頭中,這是不可改變的物理現象,但廠商可以把鏡頭的暗角優化得不明顯。

從實測的GIF動圖中我們可以看到,F2.8最大光圈時,尼康Z 14-24mm f/2.8 S確實仍會有暗角,24mm會比14mm更輕一些。但光圈收小到F4後,乃至更小的光圈值,暗角基本都消失掉了。我個人覺得這不算是大問題,暗角可以通過後期數碼去除的,甚至在某些場景下,攝影師反而會去追求凸顯主體的暗角氛圍感。

抗眩光評測

尼康Z 14-24mm f/2.8 S在抗眩光鬼影方面下了「重本」,鏡頭不僅有我們熟悉的高端鏡頭中出現的納米結晶塗層(負責對角線方向入射光有效)外,還有抗反射高清(ARNEO)塗層(負責垂直方向入射光有效),兩種塗層同時作用,為的就是在複雜逆光場景下,能減少在畫面中出現的鬼影。

而實測表明,在多種光圈情況下,鬼影現象幾乎是沒有的。

色散差評測

色散差現象在畫面中的常見表現為反差大的線條中出現紫邊或綠邊。我們就在大逆光場景中做中心與邊緣的測試。

尼康Z 14-24mm f/2.8 S因為配備了4枚低色散(ED)鏡片,在應對大逆光的場景時,能不留痕跡地消除掉光比較大的物體邊緣的「紫邊」或「綠邊」。從而讓攝影師獲得整個畫面都清晰且真實還原的圖像。

樣張實拍

因為有全焦段恆定F2.8大光圈的特殊屬性,這款鏡頭是夜景拍攝的利器。因為有著優秀的畸變控制,我非常樂意使用它來做室內拍攝,橫平豎直的感覺真的很舒服。因為解析度測試中證明這款鏡頭銳度很高,在拍攝方式上我不像以前那樣總愛收縮光圈以達到自己滿意畫質,現在全開光圈拍攝不僅能保證低ISO純淨畫質同時也能有較高的快門速度,配合尼康Z 6的機身5軸防抖,哪怕是夜景,手持拍攝也沒問題。

但其實我更想說,尼康Z 14-24mm f/2.8 S性能已經是很優秀了,關鍵是它還輕盈,拿著它走遍大街小巷也不會感到疲憊,這才是它優秀的地方。

PConline 總結

至此,尼康尼克爾Z系列三款S-line恆定F2.8光圈變焦鏡頭,齊了。今天就來說說Z 14-24mm f/2.8 S。

十多年來,無數攝影師都一直在使用尼康AF-S 14-24mm f/2.8 G ED,拍攝過無數多精彩至極的風光大作。在當年的技術而言,尼康AF-S 14-24mm f/2.8 G ED真的已經很優秀,尼康要想再超越自己從前的作品,真的不容易。十年磨一劍,尼康Z 14-24mm f/2.8 S於三款鏡頭之中,依然是亮點,保持輕盈身材的同時,光學性能也優秀。不得不提的是,諸如雙遮光罩和鏡頭蓋的設計,真的讓用戶感到非常貼心。

我覺得,對廣角焦段感興趣的朋友,請不要錯過尼康Z 14-24mm f/2.8 S,它能帶給你攝影的快樂。

相關焦點

  • 廣角定焦大光圈 尼康24mm F1.8G評測首發
    目前,尼康24mm焦段的定焦鏡頭包括:1993年發布的AF 尼克爾 24mm f/2.8D鏡頭、2008年發布的PC-E 尼克爾 24mm f/3.5D ED鏡頭、2010年發布的AF-S 尼克爾 24mm f/1.4G ED鏡頭以及今年8月份發布的AF-S 尼克爾 24mm F1.8G ED鏡頭,一共四款鏡頭。
  • 新一代超廣神鏡 適馬14-24mm F2.8全面評測
    十多年前,尼康發布了一代神鏡——AF-S 14-24mm f/2.8G ED,在尼康新一代14-24mm久久不來之際,我們終於再度見證了另一支「大燈泡」的降臨,適馬於今年2月份,正式發布了其新款Art系列超廣角變焦鏡頭14-24mm f/2.8 HSM Art,畢竟尼康14-24mm F2.8算是聲名遠揚,用過的人都說好,這也讓我們對適馬的新一代超廣角變焦14-24mm
  • 沒有金圈的大三元 尼康Z 24-70mm f/2.8評測_尼康 Nikkor Z 24...
    作為尼康Z大三元的第一支鏡頭,Z 24-70mm f/2.8 S也代表著專業級鏡頭正式來到用戶身邊。不知道尼康是否取消了金圈設計,這支大三元鏡頭並沒有搭載金圈。今天,我們就通過測試來看看它和尼康F卡口的24-70mm f/2.8 E相比有什麼差異和提升。
  • 高性價比廣角鏡頭 尼康24mm/F1.8G評測_-泡泡網
    24mm焦段定焦頭,尼康在此之前已經推出了偏向於移軸攝影的F3.5D鏡頭、年代久遠的F2.8D、以及1.4G ED鏡頭,終於在今年8月份推出了價格和性能都更具優勢的全新24mm F1.8G ED廣角定焦鏡頭。
  • 適馬14-24mm f/2.8 Art正式發布
    適馬14-24mm f/2.8 DG HSM ART正式發布了,售價和上市時間還沒有公布。鏡頭來看,這枚鏡頭專門為高像素機身所設計,應該有著不錯的畫質表現。適馬14-24mm f/2.8    鏡頭主要參數:    焦距:14-24mm
  • 尼康24mm f / 1.8G ED評測:出色的光學配方,產生清晰悅目的圖像
    然而,它的高價位和相對較重的重量使它成為一個相當專業的工具,因此需要更便宜和更輕的f / 1.8版鏡頭來補充20mm f / 1.8G和28mm f / 1.8G鏡頭。尼康在2015年8月用尼克爾24mm f / 1.8G ED填補了這個空白,最終解決了像我這樣的許多攝影師的需求,他們一直想要這樣的鏡頭。
  • 出色的Z卡口標定 尼克爾Z 50mm F1.8 S評測
    尼康用戶方面,比較新的有便宜又好用的50mm f/1.4 G和50mm f/1.8 G可以去選擇,而伴隨著尼康採用新卡口的全畫幅微單到來,Z7、Z6的用戶除了可以通過轉接環繼續使用之前的50mm標準定焦鏡頭,還有全新的Z 50mm f/1.8 S可以選擇,那麼Z 50mm f/1.8 S表現如何呢?這款新品在近期來到我們蜂鳥評測檢測實驗室,一起來看本期評測。
  • 超廣角變焦新品 適馬14-24mmF2.8極限評測
    不過最新的 14-24mm F2.8 Art 鍍膜最為深邃。適馬在發布會上重點提到了 14-24mm F2.8 Art 基本消除了超廣角鏡頭遇陽光直射時的眩光問題,這個我們在後面會重點進行極限逆光測試。
  • 高性價比超廣變焦頭 適馬14-24mm F2.8 DG DN評測
    ·評測前言以及產品介紹  2018年2月,適馬發布了14-24mm F2.8 DG HSM | Art鏡頭,作為單反陣營的猛料,這支鏡頭的發布讓很多人為之興奮而瘋狂,其口碑和品質在影友心中還是相當不錯的。
  • 索尼FE 12-24mm F2.8等燈泡頭和魚眼鏡頭的福音——內置濾鏡!
    比如索尼最新推出的索尼FE 12-24mm F2.8 GM,這類大燈泡頭使用前置濾鏡的體積會很大,攜帶不方便,卡色推出的索尼內置濾鏡小小的體積,就能通用這類型的大燈泡頭或其他魚眼鏡頭,更能保護CMOS。下面來看看攝影師詹姆斯的真實試用評測:01內置濾鏡適用什麼鏡頭?
  • 最廣大三元 索尼FE 12-24mm F2.8鏡頭評測_索尼 FE 12-24mm f/2.8...
    這款鏡頭目前官網售價21,999元,絕對意義上,價格不算便宜,但如果考慮到廣角鏡頭但製作成本和這款鏡頭優秀的拍攝性能,這個定價就合理了很多。其實製作廣角鏡頭的成本相對較高,28mm以下時,對鏡頭的球面像差、慧差和散光現象的控制,會更有難度,尤其是大光圈廣角鏡頭,需要使用大尺寸的非球面鏡片進行校正,所以這款索尼FE 12-24mm F2.8 GM的製作成本就不菲。
  • 並非摘掉反光鏡的D750 尼康Z6全幅微單評測
    · 解析度測試  在與尼康Z6同期發布的有一支尼克爾Z 24-70mm f/4 S鏡頭,相信它會是大多數用戶的掛機選擇,為了測試這款相機在換了傳感器之後的表現,我們找到了D750機身和AF-S 尼克爾24-70mm f/2.8E ED VE鏡頭,對比考察不同系統間的解析度差異:相似像素數的D750套機和Z6套機之間解析度有沒有明顯的差異
  • 「超三元」大燈泡,索尼FE 12-24mm F2.8 GM
    在推出了多款廣角鏡頭之後,近期索尼又推出了這款FE 12-24mm F2.8 GM超廣角鏡頭。 這也是第一支在12-24mm焦段下實現F2.8恆定光圈的自動對焦鏡頭,在官方介紹中提到,這款鏡頭是「超規格」的大三元鏡頭,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它的表現。
  • 拍MM長腿必備 尼康16-35 F4 VR鏡頭評測
    【PConline 評測】從定位來看,尼康AF-S 16-35mm f/4G ED VR(後文簡稱:尼康16-35G)是彌補了尼康在「小三元」系列鏡頭的缺失。16-35G搭載了寧靜、高速的超聲波對焦馬達,第二代VR防抖系統,並且具備了3塊非球面鏡片,2塊ED鏡片,加上尼康特有的納米結晶塗層和金圈級別的定位,即可預測該鏡頭的成像表現絕對不會差。
  • 長焦利器 尼康200-500mm f/5.6鏡頭評測(全文)_尼康 AF-S尼克爾200...
    解析度測試 全開不錯 f/8-11成像最佳    下面進入鏡頭的客觀性能測試環節,我們先來看看鏡頭最為重要的解析度的事,作為一枚長焦鏡頭,解析度表現是不是出眾可謂是很重要的一點。>500mm f/32     在500mm端,鏡頭展現出了類似200mm的優秀紫邊控制表現。
  • 這可能是尼康最好用的機器 尼康D850評測
    尼康的這塊電池容量為1900mAh、7.0V 14Wh,電池顏色為灰色。此外,尼康還擁有BL-5電池盒,MB-D18豎拍手柄等配置可供用戶來選擇,用來增強連拍性能以及電池續航等。  光圈:f/2.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400s  曝光補償:0.7EV  白平衡:自動
  • 暗夜之眼 尼克爾Z 58mm f/0.95 S Noct評測
    尼康在發布全畫幅微單Z6/Z7之前,曾有一個視頻的預告片,預告片重點展示了尼康曾經的夜神Noct-Nikkor Z 58mm f/1.2鏡頭,在當時結合此前的傳聞,劍指Nikkor Z 58mm f/0.95 S Noct這支鏡頭。
  • 可覆蓋多領域拍攝的尼克爾 Z 70-200mm f/2.8 VR S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聊聊,使用率較高的70-200mm焦段鏡頭,尼克爾 Z 70-200mm f/2.8 VR S是尼康在2020年初發布的Z卡口鏡頭,它可能會給您帶來不一樣的驚喜。作為用戶們常說的「大三元」鏡頭,中長焦段的恆定大光圈鏡頭,一貫都是變焦鏡頭中的「標杆」鏡頭。
  • 幾分鐘了解 騰龍24-70 F2.8 VC G2鏡頭
    【IT168 評論】SP 24-70/2.8 Di VC USD G2(型號為A032)是騰龍第2代24-70/2.8鏡頭。與前代產品相比,新鏡頭著重提高了對焦、防抖和抗眩光性能。A032提供佳能EF卡口和尼康F卡口,海外定價1199美元,約合人民幣8150元。
  • APS-C終極形態展現 尼康D500實拍體驗
    遠勝於尼康D610、D750和D810這一票全畫幅機身的自動對焦、連拍性能,正是尼康D500的機身定位。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打鳥的攝影愛好者,購買D500的理由顯然是要多於D750的。儘管配備的是尺寸小不少的APS-C畫幅、儘管像素數也保持在未達到目前主流的2088萬,但從實際拍攝的效果來看,尼康D500的整體畫質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搭配AF-S DX 尼克爾 16-80mm F2.8-4E ED VR鏡頭在最常用的16mm廣角端,100%放大畫面儘管不及時下的高像素機身,但還是能夠滿足絕大多數拍攝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