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頻率與穿透、繞射能力的關係,終於有人能說明白了

2021-01-09 騰訊網

大家好,我是小棗君。

昨天那篇5G毫米波的文章推出之後,引起了很多讀者的濃厚興趣。正如文章所說,5G毫米波的信號覆蓋能力很弱,這是它的一個重要缺陷,會制約它的後續發展。

但是,文章中關於毫米波信號覆蓋能力差的原因描述,引起了部分讀者的爭議。

其實,同樣的問題之前也有讀者提出過。關於電磁波頻率(波長)和信號覆蓋能力之間的關係,很多人都存在疑問。

有人說,電磁波的頻率越高,穿透力越弱,所以覆蓋能力差。那麼就有人問,X射線和γ射線頻率高,不是用於醫學攝片和金屬設備探傷嗎?

也有人問,頻率越高,穿透能力越弱,為什麼可見光的頻率那麼高,卻可以穿透玻璃呢?

總而言之,眾說紛紜,誰也說不清楚,到底頻率和穿透能力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澄清一些基本概念。

什麼是電磁波?大家可能覺得,電磁波不就是光波和電波麼,扭來扭去的那種正弦圖形,就是電磁波。

電磁波

嚴格來說,電磁波是以波動形式傳播的電磁場。相同方向且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在空間中傳播的震蕩粒子波,就是電磁波。

電磁波的傳播,不依賴於介質,就算在真空中,也可以傳播。

太陽光,就是電磁波的一種可見的輻射形態。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都是電磁波。它們的主要區別,就是頻率不同。

大家切記,水波、聲波不是電磁波,而是機械波。它們是需要實體介質的,一個點上下運動,帶動下一個點運動,形成了波。

機械波

所以,請不要把電磁波想像成真的有那麼一個正弦曲線在空間中扭動!

電磁波的類別和用處很多,為了避免發散,我們先僅限於討論移動通信中的電磁波傳播。

也就是說,我們重點討論:電磁波信號由天線發出之後,究竟如何才能傳播更遠的距離?

電磁波的傳播,有以下幾種機制:直射、反射和衍射(繞射)。

A點到B點,如果沒有障礙物,那麼就是直射。它們之間只有空氣。

現實中的環境不會那麼簡單,周圍總會有一些障礙物,於是,會有一些反射。它們之間,還是空氣為主。

信號會發生疊加,產生快衰弱(瑞利衰落)

如果有障礙物,那麼問題出現了,信號該怎麼過去呢?

除了藉助環境物體進行反射之外,就只剩兩個選擇,一個是衍射(繞射),一個是直接穿透過去!

關於衍射,如果你的物理知識還沒還給老師的話,應該記得「小孔成像」吧?

衍射,指的是波(如光波)遇到障礙物時偏離原來直線傳播的物理現象。也就是說,電磁波具備「繞開」障礙物的能力。波長越長(大於障礙物尺寸),波動性越明顯,越容易發生衍射現象。

再來看穿透。穿透這個比較麻煩。它包括了3個過程。

第一步,是障礙物表面。

電磁波從空氣到障礙物(也就是導體),需要用外面的電場和磁場感應出介質裡面的電場和磁場。

基於經典電磁波理論,電磁波在不同介質的傳播速度,取決於介質(障礙物)的介電特性和介磁特性。如果介質是理想導體,導電性能特別好,那麼,電場在該理想導體內部永遠為0,就不能產生電場。

所以,如果障礙物是理想導體,所有的電磁波都會反射回去。

對於非理想導體(大部分介質),電磁波在表面上分成折射和反射的兩部分。兩部分的比例跟波速、入射角有關,而波速又跟頻率有關。所以,經過介質表面時,電磁波信號就已經衰減掉一部分了。

好了,接下來是第二步,電磁波折射的一部分終於進入介質內部。

介質分為均勻介質和不均勻介質。我們先說均勻介質。

大部分介質不是理想導體或良導體,而是絕緣體或者有不同電阻率值的導體。

電磁波在絕緣體中的傳播較為順暢。像玻璃,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絕緣體。光線在玻璃中傳播時,吸收率很低,所以玻璃看著就很透明。

很多晶體,例如食鹽晶體、冰糖晶體,還有純淨的水結成的冰,都和玻璃類似。

最典型的就是光纖。光在光纖中,可以傳輸幾十公裡。

光纖的纖芯

電磁波在有不同電阻率的導體中傳播,可以使用麥克斯韋方程式進行計算。具體怎麼算,我就不解釋了。

我們可以簡單來理解:

電磁波是電場和磁場的傳播,波峰和波谷是電場的兩個極值。

當電磁波頻率越高,則波長越短,波峰和波谷離得越近,介質某一點附近電場的差異就越大,相應電流就越大,所以損耗在介質裡的能量就越多。

所以,相同前提條件下,在有電阻率的導體中,頻率越高的電磁波,衰減得就越快。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深海中的潛艇。潛艇都是使用長波或超長波與岸上基地進行通信的。因為無線信號的頻率很低,在水中的衰減會更小。

對於不均勻介質,這個問題就更複雜了。

電磁波在不均勻介質中傳播,等於是在不同介質之間反覆地發生折射、反射、衍射。傳播的路徑更加複雜,最終射出的方向也非常複雜。過長的路徑,也會帶來更大的衰減(損耗)。

典型的例子是牆面,不管是鋼筋混凝土牆面,還是磚砌牆面,都是不均勻介質,電磁波傳播過程中,就有不同程度的衰減。

第三步,從介質到空氣,又是一波折射和反射。

綜上所述,大家應該明白,為什麼頻率越高的電磁波,穿透障礙物的能力越弱了吧?

我們家裡使用的Wi-Fi,現在都有2.4GHz頻段和5GHz頻段。大家用過的話,應該都知道,5GHz信號的穿牆能力明顯弱於2.4GHz信號。

還有我們昨天文章所說的毫米波,也是一樣的道理。相同條件下,毫米波信號穿透障礙物的衰減,明顯會大於Sub-6GHz的信號。

值得一提的是,不均勻介質的信號衰減程度,和介質顆粒度也有關係。如果這個顆粒打得很碎,顆粒很小,那麼,對於低頻電磁波來說,由于波長遠大於顆粒尺寸,整體上電磁波的衰減會更小一些。

那麼很多人會問,為什麼高能射線例如X射線頻率那麼高,穿透力卻很強呢?

這裡面的原因很複雜。簡單來說,對於這些頻率極高的電磁波,經典的電動力學不能完全成立。

這是什麼鬼理由?

這麼說吧,X射線除了頻率高之外,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能量極強。

X射線照在介質上時,僅一小部分被介質的原子「擋住」,大部分經由原子之間的縫隙「穿過」,從而表現出很強的穿透能力。

那麼,為什麼像鉛塊這樣的重金屬可以有效阻擋X射線呢?因為鉛塊的原子序數較高,密度大,原子結構更緊密,不容易「穿透」。

好啦,文章寫到這裡,就要結束了。關於電磁波的波長頻率與穿透能力的關係,大家都搞明白了嗎?

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我們下期再見!

參考文獻:

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073615/answer/124484551 知乎,靈劍

2、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0291086/answer/725442889 知乎,一頭大考拉

3、《X射線穿透能力為什麼這麼強?》,無損檢測站

相關焦點

  • 乾貨| 關於頻率(波長)與穿透、繞射能力的關係,終於有人能說明白了
    關於電磁波頻率(波長)和信號覆蓋能力之間的關係,很多人都存在疑問。 有人說,電磁波的頻率越高,穿透力越弱,所以覆蓋能力差。那麼就有人問,X射線和γ射線頻率高,不是用於醫學攝片和金屬設備探傷嗎? 也有人問,頻率越高,穿透能力越弱,為什麼可見光的頻率那麼高,卻可以穿透玻璃呢?
  • 關於頻率(波長)與穿透、繞射能力的關係,終於有人能說明白了
  • 無線設備穿透能力指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4582.htm無線信號穿牆能力在無線區域網技術中之所以有「穿牆能力」和「牆壁阻擋」的概念是因為無線區域網技術所採用的無線頻段決定的。
  • 中國超高頻率新型太赫茲雷達,具有超強的穿透的能力
    打開APP 中國超高頻率新型太赫茲雷達,具有超強的穿透的能力 工程師郭婷 發表於 2018-08-07 15:16:32 近期俄羅斯軍事專家卡申稱道,目前中國正在測試超高頻率新型太赫茲雷達,並聲稱該型雷達具備具有超強的穿透的能力,未來一旦配裝在中國的新型戰機上,那麼完全可以空戰中反制美軍的F-22戰機,因此從現階段流傳出的消息來看,中國新型太赫茲雷達已取得初步成效。
  • 穿透力的秘密,終於有人說清楚了
    有人說:「武德是武功的最高境界!」我不知道說這話的人他知不知道武德的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當你的武德修為到達了一個相當高的境界,你就會輕鬆獲得這種能力。穿透力是一種巧勁,它無須通過力量練習來獲得,一般能夠打出五、六十斤的力量就足以使對方造成內傷,喪失戰鬥力。
  • 關于振動頻率與人體經絡關係的猜想
    來自宇宙的隕石並非其振動頻率都是高的,因為諸多因素呈現不同的頻率,這經過了我們11年12.66萬個檢測數據的分析驗證。關於隕石的振動頻率核心要素究竟是什麼?很多人在探究:是某種金屬元素?是帶有生命要素的氧化鈣元素?還是我們未知的暗物質?亦或是磁性物質與其它綜合要素?這或許與我們人類處於三維空間認證局限原因所致。
  • 看完後明白了!
    1,頻率不同,速度不同。這好像是個廢話,2.4Ghz和5Ghz當然不同,而路由器就是通過這兩個頻率的電磁波為載體,用來傳送信息,至於哪個更快,我不說你也知道了,在單位時間內,頻率越高,所負載的信息就越多,自然就是5G的傳輸速率最快了。
  • 對講機通訊距離與頻率之間的關係概述
    打開APP 對講機通訊距離與頻率之間的關係概述 易水寒 發表於 2018-03-28 17:29:03 電磁波在現實環境中的傳播,與空間中的各種介質(空氣,水分,建築物,植被等)相互作用,遵循波的四大特性,波的反射、折射、衍射和衰減 電磁波的UHF特高頻無線波段,頻率在
  • 紫外線可以穿透玻璃或牆壁嗎?簡析紫外線的穿透能力
    紫外線可以穿透玻璃嗎?紫外線可以穿透牆壁嗎?愛美的你,為了防曬是否也產生過這些疑問?今天親水儷顏老師就給大家科普一下紫外線的穿透能力有多強。UVC:臭氧層可有效阻擋,幾乎不會穿透到地面。UVB:少數穿透臭氧層到地表,建築物玻璃可以阻擋,不會進入室內。UVB雖然波長短,但光線中攜帶的能量較多,殺傷力比UVA大,因此曬久了就會造成皮膚發紅和脫皮的現象。
  • 胎教音樂能開發創造力,特定頻率聲波可提高免疫力?這些網紅「聲音...
    而爸爸的聲音比較低沉,穿透羊水以後對孩子來說更加容易辨識,所以爸爸多跟孩子說說話是有效的胎教方法。  而在孩子出生後,對大腦的訓練和開發顯得很重要。  「仔細想想,孩子在出生後短短一年左右就能學會說話,一歲半的時候甚至可以開始跟家長頂嘴並隨之進入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可見人的大腦具備非常強的學習能力。」楊元魁說道。
  • 直到今天,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很少有人欠花唄和借唄不還的?
    導語:直到今天,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很少有人欠花唄和借唄不還的?科技生活的頭銜已經冠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可以很真切的感受到身邊的一切都在慢慢和網際網路聯繫起來,讓它令我們生活得更好。更無需說行動支付帶給我們什麼好處,少現金的時代正在往無現金的時代發展途中,銀聯雲支付也在推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