鴕鳥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的鳥類,雌性鴕鳥的平均身高在1米7到2米1之間,雄性鴕鳥的身高更高,大約在2米1到2米8之間,比我們人類高很多。
個頭和體型都這麼大,為什麼有時候還會看見它們把頭異地,埋進沙子裡呢?看見這個行為,大家就理所當然的把它歸為中看不中用?白長這麼大個頭了?其實事實並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動物的很多行為在我們人類看來,似乎都是那麼無法理解,但是如果要細細研究的話,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
在數千年前,人類就已經遊了馴養鴕鳥的跡象出現,所以鴕鳥和我們的關係還是非常密切的。如今,野生鴕鳥只生活在非洲中部、東部和南部,以前在西亞地區也有鴕鳥生存,後來都一一滅絕了,只剩下了非洲大陸的種群生存到了現在。
鴕鳥是以植物為主的雜食動物,主食使用一些植物的葉片、花朵、根莖、果實等,如果能遇到一些昆蟲、蜥蜴等這些動物,只要可以咽進肚子,都會成為它們口中的大餐。
關於鴕鳥最著名的、流傳度最高的傳說,是這麼一條:
鴕鳥性格怯懦膽小,面對危險時常常會選擇把頭迅速埋進沙子裡,以為這樣敵人就無法發現自己了。
這個說法到現在也一直在流傳,甚至還引申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詞語:鴕鳥心態。
這個詞語大多是企業和教育,用來鞭策員工或者學生的。
但實際上,這句話並不貼切,這個高高大大的動物可沒有你們說的那麼傻,如果鴕鳥遇到了危險,僅僅只是把自己的頭伸進沙子裡,這個行為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如果鴕鳥像大家口中說的那麼傻,應該在就被殘酷的大自然淘汰了吧。
鴕鳥經常會在地面上磨蹭頭頸部,其實不是躲避氣人和危險,僅僅是安全狀況下的覓食、蹭癢等放鬆行為。
那麼鴕鳥遇到危險時會怎麼做呢?
首先就是蹲伏隱匿
鴕鳥擁有陸地生物中最大的眼球,視力非常的好。加上它們個頭高、看得遠,如果沒有遮擋物的話,可以輕輕鬆鬆的,在數公裡之外發現敵情。
它們在發現敵人之後,會蹲伏在地上,持續觀察遠方敵人的動態。
其實就是腳底抹油
打不過就跑,才是最強的生存規律,已經生存到現在的鴕鳥,當然也熟知這一套生存方法,所以在如果發現危險,它們會直接腳底抹油,溜之大吉。光看看鴕鳥粗壯的腿部肌肉和長度,我們就能得出一個合理結論:鴕鳥很能跑。沒錯,不管是速度還是耐力,它們都是動物界數一數二的,所以能打就打,打不過就跑。
最後一個就是強勁腿擊
鴕鳥戰鬥起來可是很厲害的,它們會跳躍起來用力對敵人蹬踹時,腿部肌肉可以爆發出強大的力量,同時風力的爪子能對目標造成重創,甚至可以殺死一頭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