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MD前半生「休止」,這份報告告訴你在線問診的後半生

2021-01-13 健康界

雖然2017年才剛剛過去一半,但如果要預測2017年全年數字醫療領域全球十大事件,WebMD這場28億美元的「世紀婚禮」一定不會被遺漏。

WebMD曾經憑藉其「生產頭部內容,聚集醫患兩端人氣,承接藥械企業生意,覓機拓寬C端市場」的商業模式一騎絕塵,被視為數字醫療領域最驍勇的開拓者,也被眾多中國數字醫療領域創業者所關注。

而今,WebMD以28億美元的高身價易主KKR,這似乎在暗示中國的數字醫療開拓者們,那個緊盯著美國對標公司的「前半生」已經過去了,要想開啟自己後半生,關鍵在於自省以及觀察同行業小夥伴們的創新思路。

繼首份行業報告《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公司市場梳理》之後,健康點智庫於近日發布第二份行業報告《消費升級,在線付費問診時代開啟》。經健康點調研發現,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的在線問診業務正從免費模式全面向消費升級的付費模式轉型。

財新健康點智庫耗時兩個月,以「消費升級」為政策背景框架,調研了720位移動醫療用戶,並深度專訪春雨醫生、好大夫、丁香醫生、平安好醫生、杏仁醫生、企鵝醫生、騰愛醫生七家中國網際網路醫療平臺的公司高層,以期摸清當下中國在線付費問診的風向。

報告概覽:

《消費升級,在線付費問診時代開啟》報告概要

(一)   中國市場增長迅速,美國市場趨向縱深

美國的在線問診行業起步顯著早於中國,2003年就有35萬美國患者使用了遠程醫療問診。而在國內,在線尋醫問藥受資本市場關注最早始於2007年左右,而行業升溫的關鍵時間節點則是2014年8月,在線輕問診創業企業春雨醫生獲得中金公司、淡馬錫、藍馳創投等C輪投資5000萬美元,引發投資熱潮。

由於起步時間早,美國在線問診行業已相對成熟。截至目前,美國有半數的健康衛生系統在使用遠程醫療。從整體市場來看,美國移動醫療行業已進入數據驅動決策的階段,在線問診、遠程醫療與在線醫療均有細化的法律規定,醫保、商保等支付要素已深度參與其中,未來將趨向縱深化發展。

而與美國這個移動醫療發展先鋒不同,中國市場因其特殊的醫療體制與資源稟賦,其發展趨勢已走上了獨具特色的路徑。

中國雖然仍處於醫患互動和醫療改革相關環節的前端,尤其是醫保、商保等支付要素尚未有定論,但其優勢在於市場體量巨大並且增長迅速。據公開數據,中國移動醫療用戶規模從2015年的接近1億人增長到2016年的2.94億人,並預期到2017年底,用戶規模將增長到3.6億人。從市場規模來看,2016年達103.5億元,預計2017年將增至120億元。移動醫療的在線服務模式已逐漸深入人心,並且在醫療服務最前端的中國在線輕問診細分市場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二)醫生端畫像——在線問診都是誰在回復?

在線問診的付費趨勢與移動醫療公司的成本壓力息息相關,其中最大的成本來自醫生端,而醫生也是移動醫療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來源。

七大網際網路醫療平臺的醫生群體概況分析

財新健康點智庫對七大網際網路醫療平臺醫生端的運營狀況進行了細緻分析,發現了平臺醫生畫像間頗為有趣的差異和共性。

各網際網路醫療平臺的醫生來源各不相同,但有顯著共性,比如在線問診業務上,多數平臺以主治醫師與住院醫師為中堅力量;從問診互動的結果看,主治醫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丁香醫生和好大夫在這一點布局上卻存在差異。好大夫在線平臺以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為主,佔55%。丁香園的主治醫師與副主任醫師是在線問診回答質量最高的醫生人群,不僅經驗比較豐富,而且他們處於醫療體系中非常特殊的時間階段,工作量不飽和,有足夠的碎片時間,而且服務能力和意識強。因此丁香醫生也著重挑選了這一人群作為在線付費問診的醫生主體。

在線問診的熱門科室也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健康點調研發現,各家平臺問診量居前列的科室多集中在婦科、兒科、皮膚科、內科等。好大夫在線表示,與其它平臺相比,其平臺主要集中了相對複雜疾病的用戶。

從醫生的機構背景來看,移動醫療公司都首先青睞三甲醫院的醫生,例如創立時間最早的春雨醫生、好大夫、丁香醫生、杏仁醫生等,分別積累了42萬至200萬不等的實名認證醫生。其中,丁香醫生的母公司丁香園,線上積累的醫生總量最多,擁有200萬實名認證註冊的醫生。

最有意思的莫過於平臺間醫患獲客方式的異同。平安好醫生、春雨醫生等都是陌生醫患關係首診(諮詢)。而杏仁醫生有所不同,定位為醫患工具平臺,幫助醫生提升工作效率,為診後醫患溝通帶來便利的專用工具,因此其重點發展的是熟人醫患關係。

(三)醫患運維:收入激勵為王OR內容為王

僅僅能夠吸引到優質醫生用戶進駐平臺並不足以維持平臺持久的生態健康,如何能確保醫生與用戶在平臺上的持續互動關係,是平臺保持生機和活力的關鍵。這便需要平臺在收入與激勵模式上多下功夫。健康點調研發現,儘管各家平臺各有千秋,但有兩條實現路徑,決定了它們在付費在線問診的不同選擇。

七大網際網路醫療平臺醫生運營現狀及分析

春雨醫生、好大夫、杏仁醫生、平安好醫生、企鵝醫生、騰愛醫生都屬於第一種路徑——開放海量醫生入駐,醫生憑其問答量獲得收入。各家平臺均表示,無法簡單計算醫生在其平臺上的平均收入,因為醫生因職稱、口碑等因素各異,且開通服務的類型和提供服務的頻次不同,收入差距很大。

第二種路徑的代表則是丁香醫生。丁香醫生的問診產品起步很晚,2016年4月才開始籌劃其前身的測試性產品「來問醫生」,從上線伊始就決定只做付費的在線問診產品。

儘管丁香園積累了200萬實名認證的醫生,但生根於此的丁香醫生並未向這一群體全面開放,最初是從中嚴選了800位籤約醫生入駐,也成為活躍在丁香園針對C端用戶撰寫醫療科普文章的原創內容創作者。後經擴展,目前丁香醫生平臺上的問診醫生總數約20,000人。

無獨有偶,騰訊內部的醫生工具平臺——騰愛醫生也選擇了這種從醫生生產內容出發,向問診服務發展的模式,其與丁香醫生的區別在於,背靠騰訊微信的騰愛醫生是一個開放平臺,無論是醫生個人或是診所、醫院等醫療機構都可以入駐騰愛醫生。

值得一提的是,有別於線下醫生的評價體系,在線付費問診的醫生受歡迎程度與其個人IP運營密切相關,因而以丁香醫生、騰愛醫生為典型的從內容切入發展起來的在線付費問診模式,尤其值得借鑑。

(四)付費趨勢已經形成!WHO,WHY,HOW?

顯而易見,在線問診平臺想往付費模式轉變的意願強烈,那麼付費在線問診的患者端市場趨勢是否已形成?

對此,健康點智庫於2017年5至6月間在線發起用戶問卷調查,收集了來自春雨醫生、丁香醫生、杏仁醫生三個平臺共計720份的有效讀者反饋。與此同時,健康點智庫對七大網際網路醫療平臺的付費諮詢情況進行了調研,整理成了如下表格。

 

七大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付費諮詢情況調研

(五)線上渠道與線下聯動是否並舉?

「流量為王」這一網際網路法則在輕問診平臺同樣適用,但是與單純追求線上流量的傳統做法相比,現階段的網際網路醫療平臺顯然更注重與線下的聯動。正如春雨醫生新任CEO張琨所言,網際網路醫療經過近三年的打磨,已經從「顛覆醫療」的思想轉變為「擁抱醫療」。

從線上渠道合作的情況來看,被調研的七家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中,成立較早的好大夫表示,雖然與各大網際網路平臺均有合作,但重點是專注運營自己的平臺。

丁香醫生則希望能把其平臺服務的能力融入其它社區型或工具類的產品,希望把其問診服務能力分享出去。以醫療內容生產為特長的丁香醫生,內容輸出的方式也給其帶來了豐富的渠道。

杏仁醫生暫時沒有接入支付寶、微信等大平臺醫療服務模塊的打算,但其患者端通過熟人醫患關係直接建立在微信服務號的場景中,患者端支付也是通過微信支付實現。

平安好醫生選擇只在自家平臺上「玩」,其很多業務模塊已嵌入平安集團其他子公司的產品中。

目前,QQ瀏覽器、手機QQ和微信是為企鵝醫生帶來用戶流量較多的B端夥伴。

七家被調研的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在線上渠道合作上的策略各不相同,但對於線上與線下醫療機構的合作或自建,都表現出相當的重視。

2017年加盟春雨後,張琨明確了春雨醫生新的發展戰略:一方面鞏固C端在線問診業務,另一方面是幫助醫院構建基於網際網路的醫療服務能力,把醫院、藥企、保險等合作夥伴連接起來,這相當於在傳統HIS供應商的基礎上做增量市場,重運營、輕產品、強服務,更好的與C端用戶連接在一起。

與春雨醫生同為先行者的好大夫向健康點明確表示,線上與線下的結合是必須的,稱網際網路醫療的定義不是把治療搬到網際網路上,而是通過網際網路貫穿患者醫療需求的全過程,做醫療資源配置和流程的優化。

與好大夫偏重線上整合資源的模式相比,丁香醫生、杏仁醫生和企鵝醫生都選擇了「更重」的線下路徑。丁香園已在杭州建立了兩家實體診所,並拿到了基本醫療保險資質。杏仁醫生則依照自己「基於熟人醫患模式」的線上、線下結合思路,在瀋陽打造了首家杏仁醫生多點執業門診,並計劃在2017年內完成其線下Wework模式的診所在國內四個城市的落地。企鵝醫生也將加入自建診所的隊伍,目前在北京、成都和深圳三地均有診所。


相關焦點

  • 我的前半生靠你,我的後半生靠自己
    《我的前半生》這一部電視劇,折射了當代中國都市女性生活的很多熱門話題:婚姻、出軌、職場、育兒... ...等。《我的前半生》這部戲,劇裡沒有年輕的「小鮮肉」,沒有浪漫的情情愛愛,更沒有華麗的特效。都是一幫結了婚的「老演員」,在辦公室、小區、餐廳裡普普通通的上班生活。但就是這部戲,卻在朋友圈「刷屏」,成為人們議論最熱的一個話題,因為它實在是太真實了!
  • 五十歲才明白,前半生跟心動的人談戀愛,後半生跟心安的人過一生
    做過老丁車的人都知道,老丁是個很健談的人,不管你多大,老丁總會有辦法聊得來。每天一到6點,老丁都會準時下班,就算路上有單子,他也不接,因為他要趕回家去和老伴一起吃晚餐。老丁和老伴是一對半路夫妻,倆人都是離過一次婚的人,在周圍的人的介紹下兩人認識然後結婚。
  • 人字有兩筆 : 一筆前半生,一筆後半生!(真美)
    人字有兩筆 : 一筆前半生,一筆後半生!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看你如何面對,一筆寫後半生。、發芽、開花;後半生結果、收穫、儲藏。
  • 為什麼牛頓前半生研究科學,後半生卻深信神學?他發現什麼了?
    為什麼牛頓前半生研究科學,後半生卻深信神學?他發現什麼了?正是由於這種科學本質,才會和神學走向對立,畢竟,神學說人是由上帝創造的,但科學告訴每個人所有的生物都是進化的。 但科學仍有許多無法解釋的現象,人類發現的只是冰山一角,牛頓在他生命的前半段為科學做出了貢獻,但他在40歲出頭就不在進行科學研究,大多數科學家的巔峰時期就是此刻階段,但是牛頓為什麼放棄繼續研究科學?
  • 《我的前半生》首發劇照 靳東馬伊琍與己同行
    該劇講述了資深全職太太羅子君的高配幸福,一夕之間因丈夫的決絕離婚被迫歸零,閨蜜唐晶及其精英男友賀涵助力她打破設定重組生活,每個人都在自我成長中,從前半生走向人生下一程的故事。此次發布的概念海報中,二分之一作為視覺元素被提煉設計,五個角色人偶站在人生拐點,相對前半生的被塑造,後半生的選擇權在每個人自己手中,每個人都需要學著「不畏將來,不念過去」地擺脫設定獲得自我。
  • 後半生最好的生活方式(深度好文)
    1 後半生,請學會沉默 有時候,被人誤解,不想爭辯,所以我們選擇沉默。 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是非都能說清楚,甚至可能根本沒有真正的是與非。
  • 牛頓前半生研究科學,後半生又為何深信神學?難道他發現了什麼?
    說到我們最熟悉的科學家,那麼我們最早認識的可能就是牛頓了,畢竟在我們小的時候就曾經學過關於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文章,按照常理來說,牛頓應該是個唯物主義者,那麼為什麼他在前半生研究科學
  • 父母的前半生,就是孩子的後半生,誰也別責怪誰!
    女孩媽媽說:「我看就你老婆不舒服吧,別人都沒什麼事,就你們事多,你們也快有孩子了,居然還跟小孩子一般見識,那小孩子想吃也不能餓著孩子肚子吧,地鐵上就是這個味道,要是難受以後就別坐地鐵。」孕婦拽了一下老公,然後兩個人在下一站就下車了,應該是難受的太厲害,想要下去休息一會兒吧。
  • 同一病例問診不同平臺診斷結果五花八門 網絡問診開藥靠譜嗎?
    你還在為看一次病去醫院排幾小時的隊嗎?這種很多人習以為常的就醫體驗,或許在未來會發生顛覆性改變。望聞問切,是患者習慣了的、多年來已經成為定式的線下醫療問診方式。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加上疫情導致的各種就醫限制,網上問診方便了更多患者。可是,線上就醫,是不是真如線下就醫一樣能夠實打實解決患者的問題?
  • 艾薩克·牛頓:半生嚴謹半生瘋
    前半生榮耀加身牛頓不只是在學術上取得一系列傲人的成就,同時在政治上也有著自己的獨特地位。《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後半生偏執瘋狂相對他前半生在科學領域做出的種種總結和學術研究,他的後半生就轉折的太過乾脆,完成了從科學到神學兩個極端的轉換。
  • 高曉松:半生倏忽而過,請學會與自己握手言和
    這個不只是智商在線,情商也少不了。他,做到完美統一。今天,高曉松五十歲了。我們五歲的時候,想著什麼時候十五歲。因為少年的意氣風發,太有吸引了。十五歲的時候,想著什麼時候二十五歲。因為青年的成熟穩定,太有魅力了。如果時間可以停留在二十五歲,你說多好。現在五十歲的話,仿佛營營役役的過了半生。真的,不可思議。
  • 京東健康免費在線問診中英雙語頁面上線
    億歐獲悉,為了給更多海外民眾提供在線醫療諮詢和援助,京東健康於3月21日將「全球免費健康諮詢平臺」全面升級為中英雙語頁面。據了解,全新升級的京東健康「全球免費健康諮詢平臺」除頁面語言由中文擴展為中英雙語之外,還特別增加了英語服務「ENG Service」板塊,20多名有英語接診能力的醫生在線提供圖文問診服務;平臺上還專門設置了與新冠肺炎疫情關聯最為緊密的感染科和呼吸內科醫生專區,以及特色中醫服務專區,讓海外民眾能夠更快速、便捷地針對自己的需求,找到對應專科領域的醫生進行諮詢。
  • 11月20號一到,生肖鼠後半生要歷經「1喜1災」,看看怎麼回事?
    一直到30歲前,屬鼠人都仍是空有一身武藝,但卻找不到表現拳腳的擂臺的感觸,有點大材小用,缺少貴人的提拔。11月20號一到,生肖鼠後半生要歷經「1喜1災」,看看怎麼回事?屬鼠的朋友性格很好,人際關係一流。他們很注重培養這份朋友感情,所以身邊的貴人朋友很多。只要他們有需要,一開口就會被貴人出手相助,有時候他們礙於自己的臉面,而不好意思開口。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今起暫停在線問診
    維護期間,醫院「在線問診」功能將暫停使用,恢復時間將另行通知。記者了解到,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緩解腫瘤患者就診壓力,避免交叉感染,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於2020年2月設立了「在線問診」功能。自「在線問診」開通以來,醫院共組織20個科室,200餘名副主任醫師以上的臨床專家及知名專家團隊在線實名為患者提供免費諮詢服務,已累計為2.2萬餘人次患者提供服務。
  • 後半生過得太苦的人,往往是在這四個方面作繭自縛了,醒悟吧
    但是,總結起來,前半生過得順暢,而後半生過得太苦的人,往往是因為在以下四個方面作繭自縛了。如果我們中了其中的一個,就要趕緊醒悟了,及時改變自己,走出作繭自縛的困境,才是王道。所以,他們後半生依然沉湎在作繭自縛的生活狀態中,工作依然沒有著落或者進展,自然過得顛沛流離了。
  • 夸克聯合醫鹿上線健康頻道 6萬名醫生24小時實時在線問診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繼升級醫療搜索,推出無虛假廣告的近萬種常見病症查詢之後,近日,智能搜索app夸克上線「夸克健康」頻道,聯合阿里健康醫鹿,提供24小時隨時在線問診、掛號、買藥等功能,打通自查自診到智能問診的全鏈路服務。
  • 《阿迅》:央視主持人朱迅的前半生,向我們透露了12個人生規則
    作者:硯無聲這幾天,我狼吞虎咽地看完了《阿迅》,這是央視主持人朱迅的一本隨筆集,記錄了朱迅的前半生。從童星到清潔工,從出國到歸來,從「可愛而空洞的花瓶」到央視當家花旦,從「海待」到「接盤俠」,以及她和王志從相識相戀,到結婚生子的心路歷程。
  • 生辰在幾點鐘的人,前半生步步皆辛苦,人到中年富貴不打折扣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用汗水種出來的,事業的成功又何嘗不是人用努力澆灌出來的美好呢,有時候越是坎坷的生活,就越能催生人進步的意志力,鴻鵠之志不是與生俱來的,往往就是被現實強迫出來的,這樣的人做起事情來更有上進心,來日也將實現不一樣的人生價值,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呢?
  • 【6.6世界害蟲日】水中孑孓三兄弟 你必須知道的蚊子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蚊子的「前半生」是什麼樣?是不是也在一步步的蛻變?
  • 醫療創新的內在悖論:以美國線上問診為例
    這是因為美國聯邦醫保對遠程問診的嚴格規定,主要覆蓋農村地區和醫療服務可及性較差的地區。隨著新冠疫情在美國的蔓延,聯邦醫保放寬了對遠程問診的限制,為了鼓勵醫生的參與,將線上問診價格上調到和線下價格一致。不過,如果價格在線下和線上一致,遠程問診顯然不能滿足支付方控費的要求,在疫情退去之後能否獲得支付方的持續支持以保持快速發展則面臨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