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才能長大,一年能吃掉3千隻蚊子,人們卻當成美食大量捕捉

2021-01-09 禾木報告

導讀:8年才能長大,一年能吃掉3千隻蚊子,人們卻當成美食大量捕捉

不覺間,已到三春時候,雜花生樹,飛鳥穿林。春色怡人談復濃,南山花放北山紅,楊枝吹做千條線,喚侶黃鸝弄曉風。只見那百花深處,杜鵑成群,飛來飛去,爭鳴不已,把春光點綴得十分熟透,因此春季正是踏青的好時節。

還記得小時候跟著父母去踏青的時候,總喜歡帶著一個網兜子,看到飛舞在花叢間的蝴蝶,藏在草叢裡的小昆蟲,總會追著它們網,玩的不亦樂乎。然而隨著農藥、殺蟲劑等東西的使用,以及人們的濫捕,現如今去農村野外踏青都能看見到這些小昆蟲了。

說到這裡,筆者就想到這麼一種昆蟲,它8年才能長大,一年能吃掉3千隻蚊子,人們卻當成美食大量捕捉。

這種能吃蚊子的昆蟲就是「水蠆」,可能很多朋友沒聽過水蠆,實際上這水蠆就是蜻蜓的幼蟲,在民間也被稱作「水乞丐」、「水蠍子」等。

水蠆和其成蟲蜻蜓不同,它不會飛,在蛻變成成蟲前,它一直是生活在水裡,最喜歡藏在水田的浮萍下,小溪、池塘的石頭縫裡,而水邊的殘枝枯葉則是它們的活動場所。

其實細看的話,水蠆和蜻蜓長得還是很像的,只不過水蠆沒有翅膀,整個身體細長,短圓短圓的,像螳螂一樣。

水蠆有個十分奇特的能力,這個能力和變色龍有點像,那就是它身體的顏色由環境來決定,比如喜歡生活在水田裡的水蠆,由於長期躲在水邊的黃泥巴裡,其身體顏色就呈土黃色,又比如生活在池塘裡的水蠆,喜歡躲在荷葉下面,其身體就會呈青色。

水蠆和蜻蜓一樣,是農業上的一種益蟲,水蠆主要以水蠅、孑孓(即蚊子幼蟲)、搖蚊等雙翅目幼蟲為主食,蜻蜓則是以蚊子等為食。

有專家曾做過實驗,發現不管是蜻蜓,還是其幼蟲水蠆,都是捕蚊能手,一年的時間大概能吃到超過3千隻的蚊子。

一般的昆蟲從幼蟲成長到成蟲,生長期都是固定的,這水蠆則不一樣,它們的生長時間不定,短的2、3個月就會蛻變成成蟲,最常的要8年左右才能長大,蛻變成成蟲,在這生長期間,還會經歷14次左右的蛻皮,然後爬出水面,變成蜻蜓成蟲,可以說從水蠆到蜻蜓,十分的不容易。

按理說這麼一種捕蚊益蟲,人們應該好好保護才對,但現在實際情況則是常年遭到人們的大量捕捉。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水蠆在民間被當成了一種高營養的美食,而且價格還不便宜,動輒就要四五十元一斤,故而常年有人去農村野外捕捉。

雖然現如今在我國雲南、山東、廣西一帶已經有水蠆的人工養殖,但是長期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應該還是能感覺得到,農村野外的水蠆和蜻蜓是越來越少了。所以筆者認為,水蠆和蜻蜓是一種對農業,對人們有益的昆蟲,能不吃就不吃,並且也不要去捕捉野生的水蠆,請好好保護它們,不要讓它們消失在人類的口中。

各位朋友,你們見過水蠆嗎?你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一年能吃3千隻蚊子,對農牧業發展有利,被人們當成美食捕捉
    蚊子是很多人都很討厭的一種昆蟲,首先,蚊子會叮咬人類,叮咬之後地方往往會鼓起一個紅色的包,又癢又痛。而且蚊子也是瘧疾,黃熱病等種種疾病的中間寄主,可以說是非常可怕的。而且更加令人難以忍受的是,除了南極洲,你可以在哪個大洲都是可以看見蚊子的身影的。那麼有這樣一種昆蟲,一年可以吃掉3千隻蚊子,8年才能長大,但是卻被人們當成美食大量捕捉。
  • 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
    導讀: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夏季到來之後,不僅天氣炎熱,還有特別多的蚊蟲,尤其是在農村野外,那簡直不要太多,每次吃過晚飯後去田邊散步,若是不噴點花露水,散完步回來保準被蚊子咬得一身是包。
  • 它是一種益蟲,一年能吃掉幾千隻蚊子,卻因美味遭到大量捕捉
    它是一種益蟲,一年能吃掉幾千隻蚊子,卻因美味遭到大量捕捉如果上帝有一天真的降臨人間,並且答應滿足人類一個願望,可以幫助我們徹底消滅掉地球上的任意一個物種。恐怕會有超過半數以上的人選擇讓蚊子消失。蚊子給人的感覺已經不僅僅限於「厭煩」的程度了,而且會大量傳播疾病,讓很多地區的人苦不堪言。但是現在有這麼一種昆蟲,它是一種益蟲,因為它一年能吃掉接近三千隻蚊子。而且對當地的農業生態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基本上沒有害處,但卻因它本身可以做成美食而遭到人們的大量捕捉,那麼是哪種昆蟲這樣好心沒好報呢?它就是水蠆。
  • 1年解決數千隻蚊子,卻被當作美食大量捕獲,當下靠養殖才能吃到
    1年解決數千隻蚊子,卻被當作美食大量捕獲,當下靠養殖才能吃到!昆蟲大家都知道,也都見到過,比如蚱蜢,飛蛾,蝴蝶,蟈蟈…很多很多,有的人是天生懼怕這些昆蟲,有的人卻可以將它們捉起來玩,小時候在農村沒有玩具時,就會有很多小朋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捉這些小昆蟲來玩。
  • 它是蚊子的「天敵」,需要8年才長大,被人們做成美食後逐漸消亡
    事與願違的是現在因為人類的種種社會活動使得生物多樣性的銳減,這樣也就出現很多害蟲的大肆泛濫,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夏天最為困擾的事情就是蚊子太多,不僅會叮咬身體出現紅腫,還在一定程度上會傳染疾病。就有這樣一種昆蟲,它是蚊子的「天敵」,需要8年才長大,被人們做成美食後逐漸消亡,它就是水蠆。
  • 它食量驚人,一小時能吃掉840隻蚊子,如今卻被人類吃到快滅絕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蘇蘇的上遊記,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它食量驚人,一小時能吃掉840隻蚊子,如今卻被人類吃到快滅絕一到夏天,最讓人難以忍受的就是討厭的蚊子有木有?蚊子總是在夏天出現,被蚊子咬一口就是一個大包,有的很毒的蚊子,傷口還會進行潰爛,皮膚就算毀了。
  • 蚊子最大的「天敵」,8年才長大,肉少的可憐,也難逃吃貨的嘴!
    蚊子最大的「天敵」,8年才長大,肉少的可憐,也難逃吃貨的嘴!每年到了夏天以後就有很多的蚊子,尤其是在農村,樹木比較多的地方,蚊子的數量就越多,讓很多人都特別頭疼,想出了各種方法來防蚊子,但是效果卻不是很明顯,其實在自然界中,有一種昆蟲,那是蚊子最大的天敵,不過這種昆蟲,需要8年的時間才能夠長大,而且它的肉少得可憐,別看它小,消耗蚊子的能力卻很大,每隻一年都能消耗3000隻蚊子。
  • 一年能吃上萬隻蚊子,卻因肚子含油遭瘋狂捕捉,20斤才出1斤油
    在以前的農村還好說,雖然沒有蚊香之類的東西,但是那個時候環境十分的好,能以蚊蠅為食的動物十分多,有效的控制住了蚊蠅,但是現在隨著環境破壞以及人為的幹預,導致很多以蚊蠅為食的動物數量變得十分稀少,使得蚊蠅越來越多了。 其中就有這麼一種動物,一年能吃上萬隻蚊子,卻因肚子含油遭瘋狂捕捉,20斤才出1斤油,它就是「東北林蛙」。
  • 長得像螳螂,一年吃掉上萬隻蚊子,被人當美食吃,油炸嘎嘣脆!
    今天分享的主題:長得像螳螂,一年吃掉上萬隻蚊子,被人當美食吃,油炸嘎嘣脆!生活在農村的孩子應該都有這樣的記憶,尤其是70後、80後,在他們童年的時候,每天玩的東西大多數都是從野外弄的,比如陀螺,就是用毛慄子做的,比如釣魚竿,到山上砍一根又長又直的細竹子。
  • 能吃掉很多的蚊子和害蟲,幼蟲卻被吃掉極限了,不是蝙蝠
    它被捕獲並被許多食物吃掉。人們不禁感嘆,在很多的菜譜菜系裡,似乎沒有不能吃的生物。很多東西不是用來做食物的,而是人類帶到餐桌上的。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竟然吃蜻蜓。許多鄉下人習慣把蜻蜓叫做「水蠍」。許多人喜歡吃蜻蜓的幼蟲。他們覺得很有營養和美味。因此,在市場的許多隱蔽角落,你可以看到許多商家出售蜻蜓幼蟲。眾所周知,蜻蜓是蚊子的天敵。
  • 蜻蜓悲歌,一小時能吃掉840隻蚊子,但其幼蟲被撈上了餐桌!
    蜻蜓,早在1991年就被確認為適宜作為環境評價指標的昆蟲類群之一。  蜻蜓消失的關鍵在於蜻蜓幼蟲。  在我國很多地方,水蠆已被發展成為一種美食,如「油炸水蠍子」。蜻蜓早在1991年就被認為是理想的環境評價指示生物,它的數量多少、是否健康,就代表著我們的生態環境是否健康。但是可惜了......
  • 一年被吃掉3億噸的南極磷蝦,為什麼始終沒有滅絕?
    中國吃貨們還發明出了金枝玉葉、金屋藏嬌、金玉滿堂等美食做法,人們每年都會捕捉大量的南極磷蝦,同時,它也是鬚鯨和和一些經濟魚類的主要餌料。據網傳,南極磷蝦每年被吃掉將近3億噸,僅僅是一頭成年藍鯨一天就能吃掉4噸,再加上人類的捕捉、其它動物的捕食,
  • 虎頭蜂、馬蜂成另類美食佳餚 一餐館一年吃掉8萬隻蜂
    虎頭蜂、馬蜂成另類美食佳餚 一餐館一年吃掉8萬隻蜂 xm.fjsen.com 2013-11-21 09:17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現在正是農曆十月,一隻只蜂被油炸之後,成為另類美食佳餚,端到廈門個別餐館的桌上。為了保證全年的供應,有些餐館正在不斷下訂單從外地大量進貨。
  • 龍蝦界的巨無霸,已經活了130年,當地政府下令不準人們吃掉它
    中國吃貨的名頭,已經走向了世界,中國的八達菜系,各種地方小吃,多到數不勝數,就連我們自己人,都不一定能全部吃過這些美食。隨著和國際的接軌,中國美食的名頭,早就傳遍了全世界,我們的煎餅果子,在外國的街頭很受歡迎。
  • 龍蝦界的巨無霸,已經活了130年,當地政府下令不準人們吃掉它
    中國吃貨的名頭,已經走向了世界,中國的八達菜系,各種地方小吃,多到數不勝數,就連我們自己人,都不一定能全部吃過這些美食。隨著和國際的接軌,中國美食的名頭,早就傳遍了全世界,我們的煎餅果子,在外國的街頭很受歡迎。
  • 它一年吃掉數萬害蟲,竟因其美味導致整個家族差點滅絕!
    它們從來沒有打擾人類的生活,還幫助我們保護農田,據統計,青蛙一小時可以吃掉近百隻害蟲,一年可以消滅上萬隻害蟲,絕對比農藥殺蟲劑好用的多,環保還綠色。以前在農村田裡隨處可見,現在卻基本看不到青蛙的身影了,人類大肆的捕殺,想必用不了多久就會斷子絕孫了。現在不論在農村還是城市,青蛙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因為它味道的鮮美而數量銳減,野生的青蛙價格也在不斷上漲!
  • 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什麼體驗?為何蚊子能在北極圈泛濫成災?
    除了寒冷外,其實北極圈都算是一個非常適合蚊子生存的地方。因為北極圈地勢平坦,存在著大量的死水,而死水可以積累更多的動植物殘骸,這些殘骸腐爛後就是幼蚊最好的養分。這和蚊子的繁殖能力以及生命周期有關,蚊子的繁殖能力非常強,一隻雌蚊子根據繁殖條件的變化(一般是溫度)能活3-100天,可以產卵2-8次,數量達到幾千顆。幼蚊最快7天就能孵化出來,你的一個夏天要經歷數十代蚊子叮咬,今天叮咬你的蚊子可能是昨天叮咬你那隻的後代。
  • 曾為滅蚊子而引入我國,一天能吃2千隻孑孓,如今在南方卻泛濫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物種,曾為滅蚊子而引入我國,一天能吃2千隻孑孓,如今在南方卻泛濫。這就是食蚊魚,又叫大肚魚、柳條魚,食蚊魚為溫暖性小型魚類,基本上只要有淡水的地方,都可以生存,即使是稻田裡的水很淺的時候,也可以生存。而且它們是成群地在水的表層活動,行動上也是非常的活潑。
  • 蜻蜓吃什麼:蜻蜓一天竟能吃掉1000隻小飛蟲
    一個蜻蜓能吃掉多少害蟲,你知道嗎......奧秘世界帶你走進蜻蜓的奧秘世界。蜻蜓吃什麼?蜻蜓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幼蟲(稚蟲)在水中發育。捕食性,成蟲在飛行中捕食飛蟲。食蚊及其他對人有害的昆蟲,但食性廣,所以不能靠它專門防治某種蟲害,但是不同時期的蜻蜓吃的東西也有一些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