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最震撼動物攝影

2021-01-15 騰訊網

2020《國家地理》動物類攝影作品大盤點,

每一張都非凡無比——

經過層層篩選,

我們選出25張最具代表性的動物類作品,

還原動物與人類的相處狀況——

700億隻蝗蟲侵襲肯亞;

超過1.9萬隻野猴被殺死;

蝴蝶的數量減少了近85%

超過100萬隻斑馬與羚羊被獵殺;

黑猩猩被逼瘋,開始殺人

每一張圖片背後,

都藏著一個引人深思的故事。

......

恐怖的猴戲

日本獼猴作為演員和文化符號已有悠久歷史。圖中,日本居酒屋的老顧客用完餐後,店主的寵物猴爬上酒館後部一個臨時搭建的舞臺,順從地戴上一組紙制面具。

在日本,每年會有超過1.9萬隻野猴,因偷食、破壞人類作物而被殺死。參與表演的猴子雖能保住性命,但往往會會遭到嚴的訓導,甚至身體虐待,以展現精彩表演。

以前熊比人多,現在可能反轉

棕熊在阿拉斯加的麥克尼爾瀑布(McNeil Falls)上捕食鮭魚。這裡是熊類在地球上最大的季節性聚集地之一,在這個地方一次性可以看到多達80頭熊。

攝影:ACACIA JOHNSON, NATIONAL GEOGRAPHIC

阿拉斯加半島位於布里斯托灣和庫克灣之間,生活在阿拉斯加半島的棕熊約有8000到10000隻,佔北美棕熊總數的五分之一,數量是人類居民好幾倍。但由於人類活動加劇,棕熊的分布活動區域已經大幅萎縮,其冬眠和捕食更加困難,種群也嚴重縮小。

「蝗」毛大雪飄過,片甲不留

肯亞北部,今年4月,漫天飛蝗。蝗群有時可達700億隻,足以覆蓋1.5個紐約市,能在一天內摧毀約13.6萬噸農作物。

攝影:DAVID CHANCELLOR, NATIONAL GEOGRAPHIC

今年4月所暴發的蝗災是肯亞7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為阻止蝗災爆發,當地政府奮力噴灑殺蟲劑;然而受新冠影響,全球航班數量減少,採購這類化學品變得難上加難。由於蝗災與化學藥品的匱乏,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今年將有多達2500萬東非人面臨糧食短缺危機。

失憶的海獅

一頭南美海獅正在阿根廷艾斯塔多島遊弋。由國家地理學會發起的原始海洋項目旨在保護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海洋。

攝影:ENRIC SALA

在加州海岸,海藻的大規模生長正威脅許多海獅生存。實驗表明,海藻所分泌的軟骨藻酸會導致海獅出現癲癇和其他神經系統問題,甚至是失憶。自2003年起,大量飢餓海獅因失憶而找不到食物,之後被衝上海灘。

金色鮭魚

美國緬因州率先拆除水壩以恢復鮭魚洄遊。現在,數以百萬計的魚類,其中包括灰西鯡,它們再度遊到緬因州波特蘭市附近的海蘭湖(Highland Lake)中產卵。

攝影:BRIAN SKERRY, NATIONAL GEOGRAPHIC

無人知曉的野蜂

西方蜜蜂用麥管狀舌頭吸水帶回巢穴,用來調控巢內的微氣候。

為了拍到真正的野蜂和真正自然的野蜂生活,攝影師把半棵樹帶回家、偷走了別人家的「蜂王」,還仔細安裝「偷窺」設備,終於拍到關於蜜蜂前所未有的珍貴影像。

昆蟲末日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西南研究站的一處燈光陷阱吸引了大量昆蟲。但就全球範圍而言,昆蟲種群數量正在急劇下降。

攝影:DAVID LIITTSCHWAGER

昆蟲在動物界中佔比八成,四分之三的開花植物依賴其授粉,否則都將滅絕。生物學家愛德華說道:「假如人類突然消失,地球將再度恢復到一萬年前物種豐富的平衡狀態;但假如昆蟲消失,生態將陷入混亂。」

美國賽狗時代的結束

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競賽犬在狗舍裡漫步。這些灰狗一般性情溫和,不具攻擊性,但它們的皮膚很薄,經過比賽訓練後變得爭強好鬥,所以當它們待在一起時往往都戴著嘴罩。1985年賽狗在美國達到頂峰,近年來,這項活動在美國呈驟降趨勢。

攝影:ERIKA LARSEN, NATIONAL GEOGRAPHIC

這裡的黑猩猩會殺人

2014年7月,在基亞馬加卡村,一隻黑猩猩抓走並殺死了一個幼兒。

攝影:RONAN DONOVAN, NATIONAL GEOGRAPHIC

在烏幹達,「猩猩殺人」的慘劇正不斷上演:2005年,卡森瓜爾甘蔗種植園,一個孩子被黑猩猩殺死;20世紀90年代,基巴萊國家公園周邊村莊,發生8起事件,7起為同一隻黑猩猩所為。而這些衝突背後的主要原因在於農業用地的發展,導致烏幹達黑猩猩的棲息地大面積喪失

鴿子也迷信

Merel被身邊飛過、試圖進入房間的鴿子嚇得瑟瑟發抖:「我以為它會攻擊我,」

攝影:JASPER DOEST

和人類一樣,鴿子也會迷信。在一項經典的實驗心理學研究中, 研究者給鴿子定時餵食, 每隔半分鐘籠子邊上的小門就會打開幾秒鐘, 讓鴿子啄幾粒穀物。如果在小門定時打開之前的瞬間,鴿子正好有個動作,比如扇翅膀,鴿子就會以為它的那個動作導致了門的開啟, 之後就會在等待門開時反覆做這個動作。鴿子的這種行為很像人類在求雨或期待災難結束時的祈禱行為。

火烈鳥

火烈鳥Bob在它的救助者Odette Doest家後面的鹽水池裡夜泳。

火烈鳥Bob的生活十分悠——早晨起來吃魚子醬,閒暇時分在自己的鹽水池裡泡澡,每兩周在沙灘上享受一次足療,有自己的私人獸醫,還有自己的專屬攝影師。但在如今的美好生活之前,它曾被人捕捉,也曾以前的主人拋棄,是獸醫Odett將它救回,並賦予它新的生活。

螢火蟲為何發光?

每年5月,螢火蟲以著名的「快速同步」發光方式,照亮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康加裡國家公園的低地。

攝影:MAC STONE, NATIONAL GEOGRAPHIC

對於螢火蟲而言,「光就是愛情的語言。」換而言之,它們發光是為了尋找浪漫。一般情況下,雄性螢火蟲會發送出所屬種類專用的信號。例如,一種常見的美國東部螢火蟲會一遍又一遍地聲明「我是個純爺們兒」

絕望的動物

美國德克薩斯州777牧場的拖車裡,一隻注射了鎮靜劑的阿拉伯羚羊正在等待被運往另一處牧場。

攝影:MÉLANIE WENGER, NATIONAL GEOGRAPHIC

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家叫Sexy Whitetails的牧場,一隻注射了鎮靜劑的斑馬被直升機吊起、運輸。這些動物經常在牧場之間被買賣、交易,也有許多被獵人們以高昂的價格獵殺。

攝影:MÉLANIE WENGER, NATIONAL GEOGRAPHIC

再兇猛的大鳥,在人類面前只是弱雞

一隻雌角雕在巴西亞馬孫雨林的巢中守護幼鳥。雌雕的體型比雄性大,體重可長到約11公斤,爪子常比棕熊的掌還大。

攝影:KARINE AIGNER

美洲最強壯的飛禽、世界上最大的猛禽之一——美洲角雕,在人類面前卻如此脆弱。19世紀以來,其分布範圍銳減40%;在巴西雨林,超過80%的角雕慘死當地人之手,原因竟是出於對這種大鳥的好奇。幸運的是,生態旅遊公司正通過搭建觀鳥塔,吸引遊客們觀看角雕。如此一來,旅遊業的發展可以抑制住毀林的規模,並守護住角雕家園。

蟲蟲世界的循環

哥斯大黎加拉塞爾瓦研究站的一片葉子上,處於蜂蛹階段(即介於幼蟲和成蟲之間)的寄生蜂成群聚集在一隻垂死的毛蟲身上,毛蟲為蜂蛹提供營養,反之寄生蜂也控制著毛蟲的數量。

攝影:DAVID LIITTSCHWAGER, NATIONAL GEOGRAPHIC

企鵝夫婦的分工

即將回到大海的雌性帝企鵝在分別之前,與配偶一起完成卵的移交。

攝影:STEFAN CHRISTMANN

在生孩子這件事上,企鵝媽媽負責「生」,企鵝爸爸則負責「孵」。雌企鵝完成生後產,由於長時間沒怎麼吃飯,需要立即入海捕食。孵蛋任務就交給了雄企鵝——雄企鵝將蛋放在自己的腳上,然後翹起來,用尾巴支撐著自己的身體,讓蛋遠離冰冷的地面,再用自己的肚皮包住蛋,給它提供一個溫暖的環境。

瀕危雪豹

攝影師Prasenjeet Yadav觀察這隻大貓長達兩年時間;直到3月份,這隻雪豹在懸崖上追趕一隻野山羊時去世。

攝影:PRASENJEET YADAV, NATIONAL GEOGRAPHIC

人類的捕獵與溫室氣體排放正威脅到雪豹的生存,預計到2070年雪豹現有棲息地將銳減70%。

花巨資買下國家公園,然後白送

阿根廷大西洋海岸上的通博角保護區(Punta Tombo reserve),一頭麥哲倫環企鵝泰然自若地看著一群原駝經過。湯普金斯保育基金會已開始購買公園南面的沿海地產,為其海洋項目「巴塔哥尼亞之藍」做好準備。

攝影:TOMÁS MUNITA, NATIONAL GEOGRAPHIC

美國退休企業家夫婦,Doug Tompkins和Kristine Tompkins(Doug Tompkins已在一次划艇事故中不幸喪生),收購智利和阿根廷的百萬公頃土地,將之重建得更適合野生動植物生存,並再度捐獻回智利與阿根廷!他們排除萬難,包括當地人的偏見、攻擊,複雜的政治問題,甚至克服了生死的距離,建立一片野生動物生存的樂土。

野牛重新引進

美國大草原保護組織的土地上,野牛在塵土中打滾。「野牛重新引進」是一個關鍵而又充滿爭議的動作。該行為旨在恢復美國北方平原的野性,移除牲畜,重建原生植被,幫助消失的野生動物回歸併繁衍興盛。

攝影:AMY TOENSING, NATIONAL GEOGRAPHIC

毒蛇的威脅

一條樹蝰蛇輕搖舌頭,嗅著周圍的環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毒蛇每年殺死大約30000人,但還有許多死亡沒有記錄在案。

攝影:THOMAS NICOLON

鴕鳥

在德國的一座鴕鳥農場,一隻小鴕鳥躲在家長巨大的雙腳之間。18世紀,鴕鳥毛在歐洲非常盛行,密集的捕獵導致許多棲息地內的鴕鳥數量減少。19世紀60年代南非開始圈養鴕鳥,如今為了獲取羽毛、肉和柔軟的鴕鳥皮,世界各地都有鴕鳥養殖。

鴕鳥,這種看上去很傻的大鳥其實並不簡單。它們奔跑時的最高時速可達70公裡;一步可跨出3-4.5米;如果對敵人施以奮力蹬踹,可致使對方骨折;因此在遍布飢餓猛獸的非洲大草原,這種「非洲之雞」並不是那麼容易就成為天敵的點心。

「放我出去」

一隻退休的實驗黑猩猩正從掛在圈用地外堆起來的杯子裡拿取食物。

攝影:GREG KAHN, NATIONAL GEOGRAPHIC

黑猩猩計劃(Project Chimps)是美國最新、最大的黑猩猩庇護所之一,自2014年開辦以來,黑猩猩庇護所已收養80隻黑猩猩。但「黑猩猩計劃」實際上存在許多問題,如庇護所裡,沒有乾淨的生活環境,缺少有資質的獸醫等等。

與水母遨遊

菲律賓深海海域,一隻幼珍鰺正和一隻水母一起遊弋。「這是一個超乎你想像的海洋動物王國。」攝影師David Doubilet和Jennifer Hayes拍攝了這些動物,以及它們之間令人難以置信的友誼。

攝影:DAVID DOUBILET AND JENNIFER HAYES

有一種特殊的水母可以長生不老——它就是「燈塔水母」。在正常生存條件下,一般水母會在有性繁殖之後死去,而燈塔水母卻可以回到「水螅型」,也就是幼蟲階段,且無數次循環,以獲得「永生」

熱死的蝙蝠掉了一地

2019年12月下旬,在墨爾本市外的雅拉灣公園,幾十隻氣喘籲籲、呼吸困難的灰頭狐蝠擠在一起,忍受著43度高溫的炙烤。三天內,約4500隻狐蝠(包括上圖的很多狐蝠)在公園裡喪生。

攝影:DOUG GIMESY

馬車對馬有害嗎?

上圖為美國紐約市200匹用於拉車的馬匹之一,長期以來,城市馬車是否對馬匹有害一直有爭議,而這一歷史悠久的行業也一直處於激辯中心。

攝影:DANIEL ROLIDER

相關焦點

  • 好玩:2020搞笑動物攝影獎
    這是我知道的所有的攝影賽裡,作品最不需要你費腦子去琢磨的;你就, 是的這也是最不需要我來怎麼介紹的一組照片。我就貼片子,就夠了。嗯,下面的第一張,這隻貌似豎中指的鬱悶烏龜,是2020的年度總冠軍。——後邊我會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攝影賽,和它的兩位發起者。
  • 中國攝影年度人物:2020的影像史詩
    以「致敬時代——尋找中國攝影符號」為主題的「2020(第12屆)中國攝影年度人物」評選日前揭曉,十位攝影家榜上有名。今年評選出的十位年度攝影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多年來一直專注於拍攝一個領域,他們也被譽為各個領域的活化石,國寶級攝影家。這正契合2020中國攝影年度人物評選的關鍵詞:專注、匠心、責任、使命、擔當、情懷、 奉獻、精神。
  • 最震撼的奔跑: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高清組圖)
    原標題:最震撼的奔跑: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高清組圖)   最震撼的奔跑: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高清組圖)   來源:新浪尚品我有話說  百萬頭的角馬,數十萬計的斑馬、羚羊組成聲勢浩大的隊伍,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保護區前往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
  • 2017年度最佳野生動物攝影:一個物種的紀念
    2017年度最佳野生動物攝影
  • 早安·世界|年度搞笑動物攝影大賽揭曉,失足貓頭鷹拔得頭籌
    1/10 早安·世界|年度搞笑動物攝影大賽揭曉 熱話題 Copyright © 2014~2020
  • 「為美好生活加油」2020年度攝影大賽,等你來!
    「為美好生活加油」2020年度攝影大賽,等你來! 2020-12-04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震撼大片!2020愛普生國際全景攝影獎公布結果!
    愛普生國際全景攝影獎作品!  2020年愛普生國際全景攝影獎(EPSON International Pano Awards),已於近日公布了獲獎結果。  今年大賽共收到了來自 96 個國家和地區 1452 名攝影師的 5859 份作品,創大賽參賽紀錄。
  • 上帝之眼 世界最震撼無人機攝影全賞析
    無人機的普及為人們觀察世界提供了新的角度,航拍平臺SkyPixel舉行了2016年攝影大賽,在2.7萬張作品中選出最出色的18張。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上帝之眼 世界最震撼無人機攝影全賞析http://dcdv.zol.com.cn/626/6266281.html /slide
  • 2020年度微距藝術攝影大賽作品賞
    2020年度的國際花園攝影師大賽,於近日公布了2020年微距藝術攝影大賽的獲獎作品。攝影師尋找世界各地的美麗的微觀景象,並用鏡頭將這些美麗放大。每張照片都令人驚嘆,蘊含了豐富的色彩、細節以及攝影師的想像力。
  • 俄攝影師獲頒最佳野生動物攝影獎
    ▲2020國際野生動物攝影獎作品。(圖/取自英國自然史博物館網站) 蔡岱樺/綜合報導 俄羅斯攝影師謝爾蓋 戈爾什科夫(Sergey Gorshkov)靠著一臺隱藏在西伯利亞森林中的相機,花費11個月時間,捕捉到一隻老虎欣喜若狂抱著一顆古樹的照片,這張照片讓他榮獲2020國際野生動物攝影獎最高殊榮。
  • 第二屆世界野生動物攝影大賽
    第二屆世界野生動物攝影大賽     微攝世界攝影比賽(英文:Weishoot world photography competition;中文簡稱「世界攝影大賽」),是微攝和圖片銀行聯合主辦,國際金融服務集團和亞洲金控提供資金支持
  • 2020攝影回顧
    2020雖然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同時也是收貨的一年 出行比以往多了些 一起來回顧春節後的日子 2月 2月16日春雪,
  • 2020年度最驚豔的天文攝影作品欣賞
    大型年度天文攝影師比賽Insight Investment評選出了2020年度最美的太空照片,每一張都很驚豔。
  • 2020年度震撼畫面|划過世界中心的流星雨
    · · ·/仰望·星空Starry sky人類總是喜歡仰望星空而我覺得我就是一顆星星的孩子-by笑笑這個世界上去哪裡看星空最有意義我認為一定是岡仁波齊因為它是世界的中心阿里的星空也是最純淨的在世界的中心看最純淨的星空
  • 絕美的年度「壓軸大戲」,2020最美星空,終於要來了!
    2020年,最後一場流星雨,要來了!一點不誇張,這是年度最強流星雨,是不可多得的流星盛宴,也是2020這個特殊年份的宇宙壓軸謝幕演出!遊俠客,怎麼會錯過這樣的天文現象?流星攝影之旅1/ 貢嘎行攝要說冬季最奇幻、浪漫的體驗,就是看一場雪山上空的雙子座流星雨
  • 2020年搞笑野生動物攝影獎公布!太合適用作表情包
    據外媒報導,近日,英國一家動保組織公布了2020年搞笑野生動物攝影獎(The Comedy Wildlife Photography Awards)的獲獎名單。在44張入圍決賽的名單中,最終評選出了8張優勝者。
  • 17個最值得關注的國際自然攝影比賽
    該攝影獎旨在通過攝影藝術展現大自然的美麗和多樣性,以及因此種方式在戶外和環境保護管理工作中帶來的更大的公共利益。   目前,該攝影獎已成為世界上備受推崇的自然攝影比賽之一,共舉辦 21 屆,每年大約有 25000 幅作品參與競爭。國際上最負盛名的一些自然攝影師,如弗蘭斯·蘭廷、託馬斯·D.
  • 《我的2020》 | 「映像中國」攝影月賽徵稿啟事
    「映像中國」主題攝影月賽旨在用攝影發現中國,用影像介紹中國。每月結合不同的時事推出相應的主題面向社會徵集攝影作品。無拍攝器材限制,喜歡攝影的朋友均可投稿參賽。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多年以後,當人們再次提起會記得什麼?
  • 號稱是2020年度震撼災難電影力作,實在言過其實了!
    2020年11月20日一部同樣是末日題材的影片《末日逃生》在國內各大影院上映,這部上映檔期幾經更改的影片,可謂是命途多舛,因受到疫情影響,在北美直接放棄了院線,改由線上播映。在這個特殊的2020年推出《末日逃生》這樣一部影片,顯得很有巧合性,僅從預告片層面來看,影片還是很受期待的,但是上映之後,卻是吐槽聲遠遠大過鮮花和掌聲。
  • 2020年「震撼人心」動物攝影大賽——鬣蜥勇奪優勝獎
    【Agora】在8月28日揭開2020年動物攝影大賽序幕,攝影師分享他們了對各種生物拍攝的最佳照片,才能有機會入圍前50名決賽選手,並進入投票階段。其實評判一個攝影作品是否優秀,是可以通過不同角度去欣賞和評判的,其中一個方面,是可以通過這個作品背後的含義和故事是否有價值,另一方面,是這個作品拍攝得是否漂亮、精彩。結果,共有1萬3千多張照片被提交到比賽中,優勝者由印尼攝影師的「鬣蜥」拿下,而這個獲得優勝獎的鬣蜥作品,應該就是因為作品畫面漂亮精彩而得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