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重讀小學,我也會買這本關於博物館的雜誌

2020-11-28 搜狐網

原標題:如果重讀小學,我也會買這本關於博物館的雜誌

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總會有幾款零食、幾部卡通、一份雜誌成為成年之後彼此共同的回憶。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電子產品大行其道的當下,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感嘆孩子的童年娛樂太過單調。今天,弘博君就為大家推薦一份專門為兒童量身定製的博物館期刊,豐富您孩子的童年閱讀。

這是一本怎樣的雜誌?

刊物名稱《奇妙博物館》

中國博物館協會社會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刊

2018年7月創刊,中文,單月刊,全彩16開,截至9月已刊發3期

主辦.出版 新蕾出版社(天津)有限公司

面向群體

刊物主要面向8-12歲的學生,以及想給孩子講述傳統文化的家長和從事博物館教育工作的老師。

雜誌宗旨

刊物以「文化遺產」為中心,展現歷史、地理、建築、科技、生物、環保、技藝等多元內容,從不同的視角對中華文明進行系統詮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真實、具象的繽紛形態,將社會核心價值以通俗、鮮活的生動語言,展現在廣大少年兒童面前,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文化自信、歷史認同感與社會責任感,激發他們反思過去、了解現在、正視未來。

專業背景

為了能為閱讀者呈現精彩、準確、高質量的內容,《奇妙博物館》雜誌邀請業內專家擔任學術指導,與此同時組建了以高校教師、各大博物館館長、專家為主的編委團隊。

>>>>

學術指導

宋新潮 博士、研究員、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潘守永 博士、教授,中央民族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所長

黃琛 中國博物館協會社會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

編委

安來順 博士、教授,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

楊志剛 上海博物館館長

吳偉峰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館長

宋新潮 博士、研究院,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陳建明 原湖南省博物館館長

鄭奕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

黃琛 中國博物館協會社會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曹兵武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總工程師

龔良 南京博物院院長

韓戰明 首都博物館館長

強躍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

潘守永 博士、教授,中央民族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所長

魏峻 廣東省博物館館長

同名英文版

2018年第25屆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期間,在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的「2018年中外文學出版翻譯合作研修班」結業儀式上,《奇妙博物館》期刊英文版(Museum China)試刊作為研修班重要成果之一亮相。

《奇妙博物館》英文版第一期封面

英文版期刊旨在向世界各地的少年兒童展示出一個古老而現代、神秘而美麗的中國形象。目前版權輸出正在積極洽談中,有望讓更多國家的青少年閱讀到美麗的中國文化。

《奇妙博物館》英文版第一期內容

雜誌有哪些看點?

內容有料

提到博物館,大多數讀者在平時接觸最多的是文物故事、歷史知識,十分容易忽視自然博物館、藝術博物館。而對於許多博物館萌新來說,在認知博物館的過程中,往往也會缺少指導。閱讀《奇妙博物館》雜誌你會發現,不論是想學習了解歷史文化知識,還是想探究自然科學的奧秘,不論是對博物館有深入了解的博物館發燒友,還是剛剛開始接觸博物館的「萌新」,都能在期刊當中找到符合你「胃口」的內容。

以「文明誕生記」欄目為例,第一期選擇「鼎」為主題,通過介紹重點文物背後的故事、鼎的功用、鼎的製作過程、與鼎相關的成語,全面的向小讀者解釋了「鼎」這一重要文化符號其背後的深刻意涵。同樣是這一單元,雜誌第二期圍繞「石頭」這一主題,展開介紹地球的運動、礦石的特徵、礦石的功用等內容,從自然地理的角度,解讀「文明的誕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文物本身可以很有料,自然標本、礦石也同樣很有趣。

「文明誕生記」第一期主人公 鼎

「文明誕生記」第二期主人公 巖石

此外,期刊在內容上除了包含歷史、文化、自然科學等趣味內容、小知識之外,還專門開設「龍龍帶你遊博物館」欄目,為各位剛剛開始接觸博物館的萌新們介紹世界各地有趣的博物館、遺址公園,豐富你對博物館的了解。如果你本人是博物館發燒友,經常參加博物館組織的教育活動,在博物館當中做過小小講解員,雜誌當中也有專門的欄目提供給你展示自我。你可以與其他小夥伴分享你熟悉了解的博物館,分享館藏文物背後的故事。

「龍龍帶你遊博物館」推薦的地質公園

設計有趣

除了通過文字敘述、插圖展示幫助讀者了解歷史文化、自然地理知識之外,在《奇妙博物館》雜誌當中還經常可見趣味漫畫、插圖和可互動的小遊戲。這些有趣的漫畫和遊戲,在增加雜誌的可讀性的同時,也極好的表述和傳達了知識。

比如「考古入坑指南」這一部分,每期都會選擇刊載最近兩年在微博很火的漫畫《考古入坑指南》。這一主題漫畫的作者曾經就讀於鄭州大學歷史學院考古學專業,漫畫內容生動有趣的向普通大眾介紹了考古這門學科、日常的工地生活、平時的學習內容。有趣的畫風、準確的表達,十分容易就可以使小讀者清楚的了解到考古並非盜墓、日常發掘工作需要耐心細緻、考古日常工作也不像故事裡寫的那般刺激、離奇。考古究竟是什麼?考古人員究竟在做什麼?小讀者可以通過漫畫,清楚地了解到真實的考古學與考古工作的日常。

「考古入坑指南」漫畫

如果覺得只是這樣還不夠過癮,期刊當中特設的遊戲,可以幫助你親身體驗「遺址探險」。在雜誌第一期當中,編輯團隊特別設計了圖版遊戲,玩法與經典圖版遊戲「大富翁」類似。你可以叫上小夥伴,投擲篩子、完成探險,在遊戲的過程當中了解遺址、認識文物,同時強化文物保護意識。

期刊中的圖版遊戲

適宜人群:

1、8—12歲少年兒童群體

2、願意同孩子共享知識、故事、好奇心的家長

3、博物館兒童教育工作者

圖片來源:新蕾出版社

編輯/作者:oneman#City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5折徵訂 | 美國優秀小學雜誌《好奇號》中文版,1本=5本雜誌!拓展...
    科普類雜誌Dora媽目前只推薦過《少年時》。這本雜誌真的非常不錯,內容有深度,真正做到「不矮化兒童」,但也造就了這本雜誌的難度不會小,所以不少小學中低年級的孩子看起來就有些困難。  大家可能又會疑惑我怎麼會推薦這麼新的雜誌,這種「新手」能擔大任嗎?
  • 這硬核通識雜誌,1本抵5本,過癮
    先說說這個雜誌的幾點優勢:1、一本抵5本,知識容量大別看《好奇號》才一本,但厚厚128頁,涵蓋了5本雜誌的內容。不僅要求準確,而且還要像原版文章一樣,生動有趣,他們也會添加一些背景知識,讓孩更容易接收和理解。講一個小插曲。之前翻閱《好奇號》的時候,我讀到了下面這一段。因為對歷史背景缺乏了解,我以為唐代很發達了,桑樹皮造紙落後於麻、棉和碎布造紙。
  • 重讀音節與非重讀音節劃分的規律總結
    一個英語單詞發音的時候,往往有一個音節會重讀,這個音節就是重讀音節。網上有很多有關重讀音節與非重讀音節的總結,但寫的規則規律都能讓人背好幾天的,那還有什麼意義!規律就是儘量簡潔的表達出來,剩餘的就是例外好了。
  • 這是一本適合小學一年級孩子閱讀的科普雜誌
    我買過很多的科普書籍給他,但是他似乎都不喜歡.家裡有很多的漫畫,畫冊,繪本類的科普書籍,他都不來電。只有故事類的科普書籍稍微沾點邊,所以我很是煩惱。等到上了一年級之後,老師建議大家訂閱雜誌,範兒回來鬧著要定,我腦子一轉,何不乘著這個機會定點科普類的雜誌,看看他是否感興趣。經過精心的挑選之後,選了這本科學大眾。首先雜誌類的書都不厚,只有30多頁。
  • iEnglish有必要買嗎?我來說說他的優缺點吧
    在我孩子準備英語啟蒙的時候,聽一位同事介紹說iEnglish這個平板學習還是不錯的,久趣了解了一下,帶孩子學了有2個多月吧,現在再來說說iEnglish有必要買嗎?說下我使用的一些感受,總結一下iEnglish的優缺點。
  • 這10本英文原版雜誌,讓英語學習不再枯燥~
    書中你會讀到很多軼事——篇幅很短的關於人們身邊事的針對個人的文章。故事寫法簡單,內容涵蓋名人趣聞、個人勵志故事、幽默笑話和詼諧的文章。《時代》是高品質雜誌,針對許多嚴肅話題給出了有深度的透視,對英語學習者來說讀起來也會有難度。如果你理解《時代》雜誌有困難,試試《時代》雜誌兒童版,內容一樣好,但措辭更簡單。
  • 為什麼英國小學一年級必讀這本繪本?
    原標題:為什麼英國小學一年級必讀這本繪本? 閱讀這個繪本後,老師一般會問這個問題: 如果你是鴨子的朋友,得知鴨子遭受到不公平對待,你會怎麼做呢? 03 關於團結合作: 培養孩子團結合作精神 我孫子喜歡這本書,它可以教給孩子如何正確對待剝削和團結合作的問題。 一位亞馬遜的讀者評價 這個繪本能更順利地引導孩子進行團結合作的活動。
  • 世界前十的科普雜誌,前九加起來不如中國一本老雜誌,可惜沒落了
    後面我們還會詳細介紹這本雜誌。2.《發現》創刊於1980年,雜誌內容定位於科學、技術和未來,具體欄目包括健康與醫學、心靈與腦、技術、空間、人類起源、生活世界、環境、物理與數學等等。1.無線電可以說是中國的國民雜誌了。有網友回憶:【記得我第一次買《無線電》雜誌是出於好奇,走在郵局外面,看到櫥窗裡擺著《無線電》雜誌,想到也許與礦石機有關係,就買了一本,現在只記得上面有《廢舊三燈機更新記》、《單管收音機》,前幾天一查,是1965年的。
  • 小學科普雜誌推薦……
    三歲的小孩已識字一千,是以看書早,閱讀快,也打造了我這個買書專家。科普知識是孩子拓寬視界的機緣,能夠見到許多天然實在的現象,能激起孩子對科學的反思和趣味;再者,因為科普讀物有許多是本國出版,本國譯,也為孩子供應一種國外的思慮編制,也跟後來的英語進修打了很好的基礎。
  • 靳東為「諾貝爾數學獎」口誤道歉:以後重讀百科全書
    搜狐娛樂訊 近日,靳東在接受某雜誌採訪,談到自己的興趣時靳東表示自己喜歡在睡前看一些專業性強的書籍,雜誌中寫道「靳東搜了一些諾貝爾數學獎得主的文章,讓他發現了數學的樂趣,就像藝術,文學,是很好玩的。」不過眾所周知,諾貝爾獎項中並無數學獎。
  • 自從看了這幾本雜誌,女生們都變美了
    《時尚芭莎》是專門為成熟、品味高端的職業女性風險的時裝雜誌。提供最新、最時尚的前沿資訊;不僅如此還有精闢的流行趨勢報導;備受關注的人物專訪和女性話題;時時刻刻能夠與讀者互動分享當代女性關於生活的趣事和美學——成為優雅、時尚的代言人。
  • 這本關於恐龍的繪本為什麼會讓大人和孩子百讀不厭?
    你有沒有發現,年幼的孩子常常會不厭其煩地要求父母反覆給他們閱讀同一本繪本。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對一本繪本百讀不厭呢?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說過,好的繪本會為孩子打開一個幻想世界,當孩子進入這個幻想世界進行體驗時,便會產生深層次的精神共鳴。這就是孩子對某一本繪本百讀不厭的原因。
  • 英音發音教學- 09 單詞重讀規則 Word Stress Rules
    我正在為馬裡亞諾·加西亞製作這個視頻,他訂閱了這個 YouTube 頻道並且關注我在 englishpronunciationroadmap.com 上的每周視頻。幾個星期前,他在我的一個關於語調的視頻上發了一條評論,「視頻很棒,但是我應該在一個句子裡重讀哪個詞?」
  • 雜誌訂閱單學校發了一番又一番
    教師對雜誌內容也不了解每次接到這些雜誌訂單,大多數家長都大喊頭疼,自己對訂單上的很多雜誌都不了解,根本不知道該訂哪些讀物。王女士介紹說:「我一開始會打電話給孩子的班主任,問他該訂哪些書。但是,班主任說他也不清楚,讓我自己上網查查。我只能一本本去網上查,或者打電話問周圍有孩子的朋友。」也有不少家長只能先試著訂幾本,如果發現雜誌質量不怎麼樣,以後就不再訂。
  • 「重讀符號」的真正作用!比較教學法·語音思維No.5
    //標註的那個音節就是重讀音節,幾乎所有的中國學生都知道重讀符號所標註的重讀音節要重讀,但是重讀符號還有兩個非常關鍵的作用,很少有老師會講,這兩個知識點非常重要。第一個就是:重讀音節中的元音字母符合開音節發本音,閉音節發本形音的規律,非重讀音節的元音字母一律弱讀成/i/或/ /,這個規律太重要了,掌握了這個規律,你就掌握了記單詞(聽音寫字)最核心的命門!前幾節課我們一直在強調:英文是拼音文字,特點是聽音寫字!這個規律的精講,我們以後再說。
  • 看這本英文原版雜誌,比你背單詞表有用多了!
    推薦理由:美國原版國家地理雜誌,可以說是全球攝影師共同認可的權威了。不僅可以在這本雜誌上看到最頂尖攝影師拍攝的圖片,對於英語學習者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讀到一流學者和探險家從世界各地帶回的一線報導。
  • 這本雜誌封面設計,畫出了一年四季,有種說不出的質感!
    現在這個已經是網際網路的時代,相信大家已經很少會去買雜誌回去看了吧!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關於雜誌的事情!是的,沒錯,我們今天要欣賞一個插畫藝術家的製作的雜誌封面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來自日本插畫藝術家、設計師Tatsuro Kiuchi的插畫作品。他的作品有著別致的色調、特殊的紋理,有點水粉感覺,又有點蠟筆的感覺,很平面。就好像他是用畫筆在隨性的節奏裡講述一個非常美好的故事!
  • 上海昆蟲博物館與匯師小學共建昆蟲社團
    上海昆蟲博物館與匯師小學共建昆蟲社團 2016-10-18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10月13日,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和上海市徐匯區匯師小學共建的昆蟲社團經過兩次
  • 這本雜誌只活了1歲,卻讓一代人見過中國漫畫最好的時光
    那麼這本出自內地的《畫書大王》,為何異軍突起甚至紅得發紫炙手可熱呢?這還得從雜誌的創辦者王庸聲說起。2.退休大爺的漫畫創業《畫書大王》的主編叫王庸聲。雜誌問世的1993年,他已經62歲了,實際身份是一名退休大爺。
  • 國際博物館日|關於博物館的文學隱喻和現實
    烏菲茲美術館從那時起,博物館作為一個徵集、典藏和陳列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記錄了當地的歷史和文化,並往往因此給人以莊嚴肅靜的神聖印象——在博物館裡高聲喧譁或是大吃大喝通常會受到公眾的鄙視。但在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1899-1977年)的《博物館之旅》裡,博物館的形象卻有了一個近乎顛覆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