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路線是未來?PERC、N-PERT、HIT、TOPCON、IBC電池技術及工藝對比

2021-01-10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哪種路線是未來?PERC、N-PERT、HIT、TOPCON、IBC電池技術及工藝對比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前言

目前晶矽類電池的技術方向包括單晶和多晶。而多晶電池逐漸向黑矽方向升級。由於目前多晶電池的技術路線較為單一,效率較單晶還有差距,且目前市場份額有限,在這裡兔子君主要從技術角度和工藝角度來和大家聊一聊單晶電池。

(來源:微信公眾號「PV兔子」ID:PV-tools)

技術方面

單晶包括P型和N型。P型電池中PERC技術逐漸成為主流,疊加SE(選擇性發射極)技術,電池效率逐漸提升。但是P型電池有其轉換效率的極限,而N型電池成為未來高轉換效率的方向,目前包括PERT、TOPCon(隧穿氧化鈍化接觸)、IBC(全背電極接觸)、HJT(異質結)四種技術路徑。下面兔子君將分別對各種技術路徑進行說明:

1.PERC目前技術比較成熟、性價比比較高,技術相對容易,設備完成了國產化,最高效率達到22%以上,成為近兩年高效電池主要擴產的技術,疊加SE(選擇性發射極)技術,預計明年依然是光伏電池主流技術。另外各家主流組件廠商目前也都在擴能,其中主要技術方向就是高效單晶PERC電池產線。

2.N-PERT可實現量產,技術難度容易,設備投資較少。但是與雙面P-PERC相比沒有性價比優勢,已經證明為不經濟的技術路線。

3.HIT技術則是通過增加一層非晶矽異質結來提高VOC開路電壓,從而提高電池片的轉換效率。HJT效率可達23%-24%,工序少、可實現量產,目前已經有松下、晉能等公司布局。但是其設備貴、投資成本高,成為阻礙其大規模產業化的一點。

4.TOPCON電池是在N型電池工藝的基礎上研發出的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技術。通過在背面製備超薄氧化矽SiO2和摻雜多晶矽薄層Poly-Si,二者共同形成了接觸鈍化結構。該技術可以極大地降低背面的表面複合和金屬複合,因此大幅度的提升N型電池的VOC和轉換效率。但是TOPCon電池背面收光較差,量產難度很高,目前有布局的企業包括:天合、LG、REC、中來等。

5.IBC效率最高,可以達到24%以上,技術難度極高,設備投資高,成本高,國內尚未實現量產,目前布局的企業包括LG、中來、sunpower。

從以上的對比來看,PERC和HJT技術將是未來光伏電池技術的發力方向,也是目前企業產能重點布局的地方。

工藝方面

傳統光伏電池的生產工藝,目前常規的電池是P型電池。傳統的電池生產流程,包括從矽片出發經歷清洗制絨、擴散制結、刻蝕、去除磷矽玻璃、PECVD鍍反射膜、絲網印刷、烘乾燒結、分類檢測等工藝,完成電池的製造。

與常規單晶電池工藝相比,PERC單晶電池主要增加了背面鈍化和雷射打孔兩道工藝。背面鈍化工藝在矽片背面沉積三氧化二鋁和氮化矽,對矽片背面進行鈍化。三氧化二鋁由於具備較高的電荷密度,可以對P型表面提供良好的鈍化;氮化矽主要作用是保護背部鈍化膜,並保證電池背面的光學性能。雷射打孔工藝是利用一定脈衝寬度的雷射去除部分覆蓋在電池背面的鈍化層和氮化矽覆蓋層,以使絲網印刷的鋁漿可以與電池背面的矽片形成有效接觸,從而使光生電流可以通過Al背場到導出。

HJT電池工藝主要包括制絨、非晶矽沉積、TCO沉積、絲網印刷。非晶矽沉積主要使用PECVD方法。TCO薄膜沉積目前有兩種方法:RPD(反應等離子體沉積)和PVD(物理化學氣象沉積)。住友重工擁有RPD的專利,而PVD技術發展成熟,提供給設備的廠家較多。

寫在最後

我們認為電池技術迭代是促進行業降本增效的動力。

1. PERC技術成熟、設備國產化率高,疊加SE(選擇性發射極)進一步提升效率,預計到2020年前依然是高效電池擴產的主流技術。

2.N型電池是未來高效電池的發展方向,其中N-PERT技術與雙面PERC電池對比性價比不明顯,TOPcon量產難度高,而IBC技術雖然轉換效率較高,但是未有量產實績。

3.HJT由於工序少、國內已有企業量產,具有成為高效電池未來的發展方向的潛質,但是其目前的阻礙是設備投資較貴。

從以上的對比來看,PERC和HJT技術將是未來光伏電池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企業重點進行產能布局的地方。兔子君認為在PERC和HJT技術布局的設備企業最終將走出來,成為成長性的公司。

原標題:哪種路線是未來?PERC、N-PERT、HIT、TOPCON、IBC電池技術及工藝對比

郵箱:chenchen#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HIT:單晶PERC之後的下一個光伏電池新賽道?
    3、更大的降成本潛力HIT電池雖然目前成本更高,但是未來降本的空間十分巨大,而且我認為在相關條件成熟時,HIT組件的成本甚至有潛力低於P-perc組件,這主要是由於第一:HIT電池加工溫度低(240度)所使用到的矽片有潛力做到更薄,HIT電池未來真正成熟之際,可使用100微米厚度的矽片;而P-perc繼續降低矽片厚度的空間十分有限,由於其背部的鋁背場溫度係數和矽片溫度係數不同
  • HIT:單晶perc之後的下一個光伏電池新賽道?
    HIT叫法繁多,沒有形成統一名稱,各個廠商各自為戰,明明是一樣的技術路線,各家公司卻偏要叫不同的名字,HIT、HJT、HDT、SHJ其實指的是同一個東西,都是指異質結光伏電池。這些年我們國家在高精尖設備領域接連突破,我國的裝備製造業正在快速由大變強,這也是我對HIT技術路線如此有信心的原因所在。
  • 第六屆PERC+, N型電池與TOPCon技術論壇2020
    182和210大尺寸矽片電池已是大勢所趨,但哪種尺寸將成為未來的主流,仍然充滿爭論。2021年將是TOPCon和異質結競爭的關鍵時期,率先在量產效率和成本控制上取得明顯優勢的工藝路線將主導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向。
  • 什麼是perc電池?perc太陽能電池原理|技術|生產流程|工藝流程詳解!
    PERC(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即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技術,最早在1983年由澳大利亞科學家Martin Green提出,目前正在成為太陽電池新一代的常規技術。PERC近年來效率記錄不斷被刷新,將成為未來三年內最具性價比的技術。
  • PERC TOPCon HJT 三種電池技術對比
    來源丨世紀證券 責編丨肖舟 █PERC 電池 為目前主流電池技術,成本最低,對應組件功率也相對最低,並且存在 LID/PID/LETID 等衰減,後期發電能力弱。
  • N型高效電池技術路線之TOPCon
    TOPCon是一種基於選擇性載流子原理的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太陽能電池技術,其電池結構為N型矽襯底電池,在電池背面製備一層超薄氧化矽,然後再沉積一層摻雜矽薄層,二者共同形成了鈍化接觸結構,有效降低表面複合和金屬接觸複合,為N-PERT電池轉換效率進一步提升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 PERC、IBC、SHJ、TOPCon、HBC等高效光伏電池簡史
    0引言近年來,能源危機與環境壓力促進了太陽電池研究和產業的迅速發展。目前,晶體矽太陽電池是技術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太陽電池,在光伏市場中的比例超過90%,並且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將佔據主導地位[1-2]。
  • 光伏行業深度報告:2020是N型元年,新一輪技術革命在這裡開始
    從技術路線發展來看,由於 P 型電池片的轉換效率提升存在瓶頸,P 型電池片向 N 型電池片轉型或勢在必行。目前 N 型電池片技術主要包括 N-Pert、TopCon、異質結和 IBC 四大技術方向。光伏發電基於光生伏特原因,機理和半導體接近,隨著電池製備技術的升級,光伏電池工藝逐步向半導體工藝升級。單晶替代多晶推動光伏完成平價上網進程,從 P 型向 N 型跨越迎來下一次光伏技術革命。
  • HIT電池知識大全
    HIT電池結合了薄膜太陽能電池的低溫(<250℃)製造優勢,整個工藝環節的溫度一般在200℃左右,而傳統的高溫擴散工藝形成p-n結的溫度在900℃以上。這種低溫工藝不僅可以節省能源,也能有效地降低高溫對矽片的熱損傷。5)具有更低的光致衰減。
  • 智新研究院:PERC、異質結、Topcon突破關鍵分析
    在2019中國國際光伏技術論壇(CITPV)上,蘇民新能源首席技術官CTO張忠衛博士對於上述技術路線給出了比較客觀的評價。他指出,PERC電池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優勢,佔據著主要市場份額。異質結在原理、技術成熟度、效率潛力、應用可靠性等方面比PERC、TOPCon更有優勢,但主要設備與現有產線不兼容。
  • 特斯拉未來究竟會用哪種電池?
    特斯拉未來究竟會用哪種電池? 摘要 【揭秘!特斯拉未來究竟會用哪種電池?】記者從獨家渠道獲悉,無鈷電池包括兩種化學體系和對應的路線,即量產配套的磷酸鐵鋰電池以及尚未成熟的基於三元(正極)材料的不含鈷元素電池,後者要產業化仍有待時日。
  • 光伏電池技術大比拼:HIT概念繼續爆發 PERC主流地位短期內無法撼動
    1月7日,滬深兩市表現最強的板塊除了特斯拉、轉基因等外,還有脫穎而出的新概念——異質結電池(HIT)電池概念。光伏板塊有超過10家個股漲停,其中HIT概念股捷佳偉創、山煤國際、東方日升、金辰股份、邁為股份全部漲停。而消息面,機構近期密集關注HIT。
  • 一道新能引領N型電池技術,不斷突破升級
    目前的 Poly Passivated 結構大部分還是應用於太陽電池的背面,n-Poly Passivated 結構在電池背面作為單面鈍化層,前表面通常採用擴硼技術。儘管是單面鈍化,但是 n-Poly Passivated 結構鈍化目前已獲得非常優秀的鈍化質量。2015 年,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製備的雙面n-Poly Passivated 結構,iVoc 達到 730 mV。
  • 一文看懂IBC太陽能電池技術
    目前IBC電池是商品化晶體矽電池中工藝最複雜、結構設計難度最大的電池。採用IBC與HJ技術結合的HBC技術可以使電池效率進一步提升,在2017年已經得到26.6%的世界記錄效率。美國SunPower公司已經研發了三代IBC太陽電池。其中,2014年在N型CZ矽片上製備的第三代IBC太陽電池的最高效率達到25.2%。資料顯示,SunPower量產效率達25%,LG量產效率達24.5%。
  • PERC電池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武漢帝爾公司積極開發雷射在PERC電池中的應用設備,包括雷射消融、雷射摻雜、雷射退火等,如雷射摻雜磷技術,以擴散後的PSG層為磷源,利用雷射可選擇性加熱的特性,在電池正表面電極位置進行磷的二次摻雜,形成選擇性重摻的n++層。
  • 動力電池市場激戰正酣 哪種技術路線能夠勝出?
    年初以來,資本市場連續出現CTP技術、刀片電池、特斯拉無鈷電池技術等多個與動力電池相關的新聞熱點,引發業界和投資者對2020年及未來電池技術路線的無限遐想。數據顯示,一臺新能源汽車中電池系統成本佔到30%~40%,可以說電池是新能源汽車時代最重要最核心的配件。
  • 光伏PERC電池與HIT電池 孰優孰劣?
    一、PERC電池成為近三年行業主流工藝1、綜合考慮效率和成本,PERC 電池是當下最佳選擇目前光伏行業先進技術包括:溼法黑矽(MCCE)技術、背面鈍化(PERC)技術、異質結太陽能電池(HIT)、金屬穿透(MWT)技術、全背電極接觸晶矽光伏電池(IBC)技術。
  • 光伏技術前瞻分析:PERC和HJT帶來光伏電池設備新時代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一、PERC 和 HJT 是電池技術的未來光伏電池技術路線。目前晶矽類電池的技術方向包括單晶和多晶。 多晶電池逐漸向黑矽方向升級。單晶包括 P 型和 N 型。5)IBC 效率最高,可以達到 23.5%-24.5%,技術難度極高,設備投資 高,成本高,國內尚未實現量產,目前布局的企業包括 LG、中來、 sunpower。從以上的對比來看,PERC 和 HJT 技術將是未來光伏電池技術的 發力方向,也是目前企業產能重點布局的地方。
  • 一道新能引領N型電池技術,不斷突破升級_世紀新能源網 Century New...
    目前的 Poly Passivated 結構大部分還是應用於太陽電池的背面,n-Poly Passivated 結構在電池背面作為單面鈍化層,前表面通常採用擴硼技術。儘管是單面鈍化,但是 n-Poly Passivated 結構鈍化目前已獲得非常優秀的鈍化質量。2015 年,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製備的雙面n-Poly Passivated 結構,iVoc 達到 730 mV。
  • 異質結構電池(HIT)概念總梳理!值得收藏哦!
    一、異質結構電池(HIT)介紹異質結構電池(HIT)是未來光伏電池路線之一,目前是最被看好的下一代主流電池而且HIT電池工藝和傳統電池差別較大,HIT作為行業的新興狀態,全新的競爭領域,以及熱門的新賽道,自然也要重塑個股估值。HIT技術的成熟吸引了大量光伏行業外資本的眼光,除了山煤國際公告建設10GW異質結項目外,還有其他大型集團在積極布局,目前已經在設備選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