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豬腦」火了。
英國《自然》雜誌17日發表一篇重磅論文,說科研人員成功在豬腦死亡4小時後恢復了其腦循環和部分細胞功能。
按照論文的描述,美國耶魯大學學者領銜的團隊開發了一個名為BrainEx的血液循環模擬系統,在豬死亡4小時後,將充滿氧氣、營養物質和保護性化學製劑的血液替代品通過BrainEx系統注入分離出來的豬腦。
在6個小時的灌注期內,部分豬腦細胞「恢復」了一些基本功能,比如吸入氧氣並產生二氧化碳,一些神經活動得到重現,豬腦的代謝也再次變得活躍。
所以,這是說,死亡的豬腦又「復活」了嗎?
並沒有。
研究人員強調,這離真正「復活」豬腦還相差甚遠。腦電圖測量結果顯示,整個實驗過程中豬腦沒有出現與意識、認知或其他更高階的腦功能相關的全腦電活動,即這些豬腦並沒有恢復意識。
也就是說,實驗只是讓豬腦在細胞層面上恢復了一定程度的活躍,而沒有讓豬腦作為一個整體恢復功能。
豬腦沒有被「復活」,談人類的「死而復生」就更扯遠了。
專家們認為,「復活」死者依然是科幻小說中才會出現的情節,現在距離將冷凍人體「復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那麼,這個研究意味著什麼?
報告通訊作者、耶魯大學教授內納德塞斯坦說,這個研究表明,死亡是一個過程,不是一瞬間發生的事,「其中一些步驟可能會被延遲、維持甚至逆轉」。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副教授馬丁蒙蒂說,這項發現意味著在動物死亡一段時間後,利用恰當的技術,或許能夠恢復分子、細胞乃至微血管層面的功能,將來這項技術也許能應用在人類組織上。
這項研究帶來的一個新問題是,腦死亡有沒有必要重新定義?
英國牛津大學醫學倫理學教授多米尼克威爾金森認為,沒有。
他認為,腦死亡指的是意識和意識能力不可逆轉地喪失,所以這項研究對腦死亡的界定沒有任何影響。
「如果在未來,我們有可能在人死後恢復大腦的功能,恢復一個人的心智和個性,這當然會對死亡的定義產生重要影響。但現在是不可能的,這項研究並沒有改變這一點。」
英國劍橋大學教授戴維梅農則認為,對腦死亡的界定涉及整個腦全都死亡還是腦作為一個整體死亡的問題。科學家和醫生們對相關研究應該持更加開放的態度。
最新研究雖然不能用來「復活」人腦,但為認識大腦提供了一項新工具,對未來的神經學、藥物實驗、疾病發展研究等有著重要意義。
研究人員認為,如果技術發展成熟,BrainEx系統可用於輔助研究大型哺乳動物腦部的構造和功能,找到大腦在某些情況下受損的原因,以及測試新藥對腦部構造的影響等。
報告作者之一、耶魯大學學者斯特凡諾達尼埃爾說,此前研究人員只能在靜止或二維的狀態下分析大型哺乳動物腦部的細胞,主要利用已經離開原生環境的較小組織樣本開展實驗和研究。「這項新研究首次讓我們能從三維角度去分析大腦,提高我們研究複雜細胞之間如何相互連接和作用的能力。」
英國愛丁堡大學教授塔拉斯皮爾斯-瓊斯持類似觀點:「更深入分析大腦功能對於了解人類為什麼有別於其他動物以及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等腦部疾病具有重要意義,這項研究朝這個方向邁進了一步。」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生理學教授戴維阿特韋爾指出,該實驗實現了部分血管甚至是毛細血管內的血液重新流動,為治療中風造成的血管堵塞以及腦細胞損傷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