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國《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耶魯大學神經科學家內納德·塞斯坦團隊成功復活了從屠宰場回收的死豬的大腦,使得豬大腦回到具備「生命」特徵狀態長達36小時。該實驗有望挑戰「腦死亡是最終結局」這一醫學觀點。
在醫學上,一個人的死亡有兩種判定方式,一種是心臟停止跳動,另一種就是「腦死亡」,心臟停止跳動還有可能通過醫學手段重新起搏,但腦死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通常被認為是不可逆的。不過很明顯豬腦實驗打破了這一說法,如果未來有人能在死亡後重新恢復大腦的部分功能,並恢復心智,那將重新改寫「死亡」的定義。
但是很明顯在現在包括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腦死亡」依然是判定一個人是否活著的重要依據,豬腦實驗只能說是在「挑戰」,而不是完全否定。雖然實驗團隊發現,豬腦的神經元和其他腦細胞已經重新啟動了正常的代謝功能,比如消耗糖分和產生二氧化碳,而大腦的免疫系統似乎正在工作。但他們從未在整個大腦中看到協調的電子模式,這意味著豬腦很可能沒有完全恢復意識。
這一實驗讓不少網友想起了著名的「缸中大腦」,重新復活的「豬大腦」在繼續存活的36小時像極了「缸中大腦」。我們確信豬腦的的確確在缸中活了36小時,但豬腦並不知道,它是不是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感到困惑,疑惑自己並沒有死?或者豬腦無法處理「死亡——復活」這一複雜的流程,故而「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