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休息時,翻一翻以前回答過的一些問題。其中,比較有趣的就是關於這個豬腦復活的問題。這是2019年一個科研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論文。
Vrselja, Zvonimir, et al. "Restoration of brain circulation and cellular functions hours post-mortem." Nature 568.7752 (2019): 336-343.
首先來看下這篇論文的題目,翻譯成中文是:死亡數小時後,腦循環和細胞功能恢復。
文章的核心是一套循環系統Brain Ex:這套系統的灌注能夠恢復、維持大腦主要動脈、小血管和毛細血管的循環,同時,當在灌注液中添加一種用於增加人腦血流量的藥物後,豬腦的血管會出現擴張,以便加快灌注液體的流速。這意味著,大腦會響應藥物。
其實這裡的死亡指的是傳統意義上的死亡:在大多數國家,如果一個人或動物表現出不可逆轉的所有腦功能喪失(腦死亡)或不可逆轉地喪失所有循環功能(循環死亡),醫生就可以在法律上宣布死亡。傳統的「腦損傷假設」是大型哺乳動物大腦在氧氣、血液停止循環後的幾分鐘內就會發生不可逆轉地損傷。
這篇論文如果數據可靠,則只是一定程度上推翻了傳統的「腦損傷假設」而已,也就相當於重新定義了死亡而已,所以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復活。
文章的意義在於:研究成果或可以幫助研究人員開發針對因缺氧導致的腦損傷的治療,甚至可以藉此研究完整的人類大腦。而且,提出一個可能——即使在心臟和肺部停止工作後也能更好地挽救一個人的大腦。
綜上所述:這套系統應用於人體確實有可行性,但是千萬不要過度拔高死而復活這件事。這篇文章只是挑戰了傳統的「死亡」定義,如果數據真實,最多只是重新定義了腦死亡而已,並不是真正意義的死而復活,畢竟死亡的前提就是無法復生。
其實讀到這裡,你應該也發現了,死亡其實有個哲學的定義。那就是:死亡是生命(或者事物件)系統所有的本來的維持其存在(存活)屬性的喪失且不可逆轉的永久性的終止。
也不知道隨著科技的進步,死亡的定義又會發生著怎樣的變化。多思無益,還是先學會珍惜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