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很多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原油就是其中之一。對於很多國家來講,原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加速工業的發展,所以成了很多國家爭奪的戰略資源。原油價格的每一次變動都會掀起軒然大波,對國家政治和經濟影響非常大。原本老百姓對原油這種「遙遠」的事物並不感興趣,但是自從中國推出原油期貨之後,即使是平民老百姓也開始增加了關注度了。
原油到底是什麼?實際上,通過原油這種資源,咱們可以提煉成汽油,加油站裡面的汽油都是由原油提煉出來的,而中國現在是汽車大國,燃油車數量高達3億左右,對於汽油的需求量自然是非常大了。國際原油價格出現了波動,國內汽油的價格也會隨之變動了。
很多人產生疑問了,原油是一種液體,一般來說咱們給液體設置的計量單位一般都是用毫升或者升,為什麼石油用「桶」做單位呢?
在我們的印象中,用「桶」計算不僅麻煩,而且肯定是會出現誤差的。實際上,之所以用「桶」作為石油的計量單位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大家都知道歐洲國家很喜歡使用桶這種物件,不管是裝水還是裝啤酒都習慣性用桶,特別是大航海時代,船上也出現了各種桶狀物,後來歐洲國家在進行海外殖民的時候,就逐漸將「桶」這個計量單位帶到了世界各地了。
那麼用「桶」作為石油的計量單位會不會出現很大的誤差呢?在交易的時候換成小容積的桶,是不是就可以節省成本了?實際上,現實中的石油交易並沒有咱們想像的這麼誇張,畢竟涉及到國際石油生意,雙方都是恪守規矩的,畢竟可能代表的就是國家或者是很大的企業,如果打破了規矩,在這個行業內可能就混不下去了。最重要的是,石油用「桶」來計算,已經沿用了上百年,並不是我們所說的,能換桶的大小就能換。
用「桶」作為石油的計量單位,在全世界的覆蓋率其實就和美元一樣,已經成為了行業內的一種默認的習慣了。而石油這種資源原本就是大宗商品,按照上億美元來計價的,而且美國現在制定了石油工業的標準,每年對石油的消耗量非常多,其他的國家不得不按照美國的「習慣」來了。
石油和「桶」其實有不解之緣,當時美國在無意間發現了石油這種資源,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儲存,畢竟是液體,需要考慮到密封性,所以當時將石油從油井裡取出後就直接拿了很多啤酒桶來存放,然後密封好之後送往周邊的提煉廠。隨著時代的發展,裝載石油的桶從木桶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運輸車上的大圓桶,不管是材料還是技術都更加先進了,可以有效地防止石油的洩露、揮發。
實際上,一桶石油也是有標準的,做石油生意的時候也會進行相應的稱量,自然不會出現作假的情況。大家現在知道為什麼是有要用「桶」做單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