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日報7月12日訊 草木蔥蘢,鳥語花香。風景秀麗的錐子山國家森林公園北麓,曾經因玻璃工業的輝煌給蚌埠創造了驕傲。
一度輝煌,幾多沉寂。2003年,安徽盛世光學玻璃有限公司在這片土地上的「橫空出世」,讓曾經的輝煌得以重生!
從2003年自主開發國內首創的超厚、超寬光學玻璃板材連熔生產線,到「超寬幅功能光學玻璃生產技術及其產品」項目填補國內空白,盛世公司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創新篇
細數盛世公司三年來不斷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就不難發現它的發展軌跡:
連續三年被列為蚌埠市重點工程項目和科技計劃項目;
2003年7月,公司被認定為安徽省民營科技企業;
2003年12月,443型超寬幅光學玻璃板材被認定為安徽省高新技術產品,2004年1月被列為安徽省技術創新計劃項目,2004年2月獲蚌埠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4年4月,公司被認定為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
2004年4月,公司獲安徽省科學技術研究成果證書;
2005年5月,「盛世光學玻璃及深加工」項目列入安徽省「861」行動計劃;同時入選國家科技部「國家級火炬計劃」;
2004年9月,被省科技廳確定為玻璃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骨幹企業;
2005年4月,公司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評為全國輕工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
2005年5月,超高幅光學玻璃板材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列入2005年國家新產品項目計劃;……
2003年,公司成立不久,就明確科技創新企業、科技振興企業的思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科技投入。
2003年8月,公司自行研發了集器皿爐、電容爐、平板玻璃成型技術為一體的超厚、超寬光學玻璃板材連熔生產線。該生產線可生產出最大寬幅800mm、最大厚度100mm的光學玻璃板材,並且長度可以連續成型。同年10月,經省科技廳組織專家鑑定,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填補國內空白,技術水平國內領先,結束了國內不能利用自有技術生產超厚、超寬光學玻璃板材的歷史。新華社等國家及省市媒體均發布了這一高新技術產業化消息。
今年3月28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一批專家、學者組成的鑑定委員會對公司自主研發的「超寬幅彩色光學玻璃生產技術及其產品」、公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合作開發的「超寬幅功能光學玻璃生產技術及其產品」項目進行了科學技術成果鑑定。
鑑定委員會認為,兩個項目均填補國內空白,技術水平國內領先。更令盛世人興奮的是———目前在世界範圍內,僅合作夥伴上海光機研究所和以色列某公司能夠生產每天小於20公斤的產品,而公司即將上馬的超寬幅功能光學玻璃生產線,將是世界上第一條規模化生產線!前景篇
公司的技術創新和發展,得到我國材料科學界的關注,國內一流的專家學者紛紛專程來到公司,就「產學研」合作問題進行考察指導,並表示把公司新產品的開發納入研究領域,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在技術創新的同時,盛世公司還爭當推動玻璃行業高技術成果產業化和傳統產業技術升級的「先行者」!不斷進行機制創新,培養光學玻璃複合型的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隊伍,完成科研成果向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成套技術和工藝的轉化,建立產業化發展服務體系,不斷推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
據了解,公司還謀劃從現在開始,與中國玻璃發展中心、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共同組建安徽玻璃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資料統計,我國目前光學玻璃市場可分傳統、特種品質和特種、新興飾品及裝飾材料等三大部分。其中,目前飾品光學玻璃的國內需求量約為20萬噸,預計未來5—10年國內市場需求量每年遞增30%,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盛世公司副總經理謝偉略帶興奮地告訴記者:「本公司板材產品的訂購計劃已排到2007年底,水晶玻璃樓梯立柱已被北京的裝飾材料商代理包銷。」
新技術、新產品創造了市場、帶動了市場,也實實在在地贏得了市場!2005年,公司實現了產品出口機制的轉變,即由過去通過關聯企業間接出口轉變為直接出口。在2005年9月澳大利亞雪梨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展覽會上,公司還與某集團達成170萬美元的成交意向。目前,相關工作正在進行。
「五年內,盛世的目標是完成超厚超寬光學玻璃板材及其深加工產品的一體化建設,充分發揮光學玻璃原板自製優勢,拉長產品加工鏈條,以期形成玻璃深加工產業群,把公司建成以超厚超寬光學玻璃為主導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立足現實,展望未來,公司董事長李剛對迎接企業的「盛世」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