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一區委書記微信群內看到有人反映工程造假,翌日開會處置

2020-11-29 澎湃新聞

現在,有手機的人,幾乎都有個微信「朋友圈」。領導幹部也不例外。

今天,讓我們圍觀一下峰峰礦區區委書記牛穎建的微信「朋友圈」,看看他的「圈」裡有什麼人,平時在「圈」裡說些啥、幹些啥。

「圈」裡人很多——好友上千人,多為普通群眾

「之前了解基層情況,主要是下去調研走訪或者聽同志們匯報,現在大家都用微信朋友圈了,在這裡也能看到許多輿情動態,所以也就把『陣地』逐漸往手機上轉移。」牛穎建說,每天起床後、熄燈前,工作間隙刷一刷朋友圈,已經成為習慣。

也許有人認為,區委書記的朋友圈,應該加的都是領導幹部和同事。其實不然,牛穎建的朋友圈裡,普通百姓為數不少,而且備受他們關注。

「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一席話,牛穎建感同身受。

在一次區內道路工程的現場調研中,牛穎建被拉進了「峰峰『九路一橋』微信群」,本意是想實時了解主要道路工程的進展情況,但

在今年4月份一天夜裡,微信群裡的一條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位名叫李永利的工程項目部人員,在群裡實名反映一處市政工程沒有按技術規範要求施工,偷工減料、工程造假。

「看到這條朋友圈信息後,我立刻與李永利加為好友,詳細了解情況,並迅速於第二天組織召開了現場辦公會處置此問題,並在微觀峰峰上予以公布,對全區的幹部、工程方起到了極大震懾作用。」

牛穎建說,所以今年峰峰籌備旅發大會,雖然一下上馬幾十個大工程,但是所有工程的質量上都是有口皆碑。

牛穎建說,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微信,幾乎每一次走訪調研,他都會添加幾位來自基層的「好友」,「他們的朋友圈更真實,能讓我了解許多的真實資訊。」這不,前幾天峰峰的微友孫志祥就給他發來了信息分享自己的喜悅,說是收到了來自中央電視臺錄製節目的邀請;微友趙立春也在微信群裡@牛穎建,對響堂生態谷的夜間亮化方案提出了個人建議……

據了解,牛穎建微信好友不下千人,幾乎遍布全區各個村、社區,包括幾十個旅發在建工程,從規劃設計、現場技術人員到項目經理,總有不少人在他的「朋友圈」。

據該區網信辦工作人員介紹,在他的倡導下,峰峰礦區已經建立了以「峰峰政務」微信群為中樞的「區、鎮、村、黨員」四級微信群矩陣和以「微觀峰峰」為龍頭集合「政、企、社、商」四類公眾號的微信矩陣,微信政務覆蓋35萬人,佔峰峰總人口的70%,尤其是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覆蓋全區225個社區所有黨員的「黨員之家」微信群。

這樣算來,他的朋友圈,完全可以覆蓋峰峰353平方公裡土地。

「圈」裡說點啥——主要是聯繫群眾、吆喝工作

牛穎建的微信之旅,是2013年開始的。起初,主要是為了方便與親戚朋友間聯絡交流。偶爾,他也會看看別人發在朋友圈裡的各種文章,可漸漸地,這位曾從事過宣傳工作的區委書記發現,朋友圈也是獨一無二的「宣傳陣地」。

而這個發現卻源於一次「意外」——「一次,我隨手分享了一處美麗鄉村的照片,沒想到,朋友圈裡的很多好友都在問這是哪裡,隨後還把這條信息附上三個字『別人村』轉發了出去。」這種直接而即時的互動方式,讓他有了不一樣的感受:這樣的宣傳有用、有效。

此後,他開始有意識地通過朋友圈來推介自己主政的這一方水土。近日,第二屆邯鄲市旅發大會日益臨近,各項工程的建設進入了掃尾階段,當天晚上,他把同事分享在微信群裡的響堂水鎮夜景照片配上文字:9月22日,響堂水鎮,不見不散。「留言和點讚都數不過來,電話也接了十幾個,都是來詢問旅發具體活動安排的,想要第一時間飽覽峰峰的山水人文。」

「該幹的工作幹好,該說還得說,該唱也要唱。」牛穎建這樣分享自己使用微信朋友圈的心得,「區裡有什麼工作亮點、出現了什麼新鮮事物,一本正經地說,也許沒人願意聽,可通過新聞、圖片甚至視頻的形式在朋友圈轉發,形式更輕鬆,而且不僅是峰峰的幹部和市民能看到,天南海北關心我們區的人都能看見,而且他們的關注點在哪裡、希望改善什麼工作,都有直接的反饋,對我工作上的啟發不少。」

上個月,曾在邯鄲任職的邢臺市委書記王會勇,看到朋友圈裡轉發的一條關於峰峰礦區全區上下緊張籌備旅發大會的信息,深受觸動,立即組織帶領邢臺市黨政領導代表團到峰峰考察,「我通過『微觀峰峰』看到峰峰借旅發大會契機,從老工礦區到風景區的變化,很是震撼,特意實地來取取經!」這樣無心插柳的宣傳,也是朋友圈給這位區委書記的意外收穫。

他坦言,朋友圈變成了24小時的全天候「工作圈」,雖然擠佔了個人的生活空間,但卻同時極大拓展了工作上的空間。

「圈」裡幹了啥——通過「鍵對鍵」做到「面對面」

「用了這麼長時間,如果一下子沒有了微信,感覺工作少了個幫手。」說起政務微信群,牛穎建打趣地說。

2013年,他第一次用微信,就感覺這樣通訊聯絡的效率高、效果好、成本低,就馬上開始倡導全區各個部門、鄉鎮的每位工作人員都學會使用微信,凡不涉及機密的工作,都可以嘗試通過微信協調推進。

「網際網路已經走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領導幹部更不能迴避。」牛穎建還分享了一次微信使用經歷:盛夏傍晚,他獨自在礦區散步,看到黑龍洞群泉景區裡存在野泳、盥洗衣物、傾倒生活汙水的問題,馬上拍照發了峰峰政務群,「這些行為必須儘快制止?」並@了相關部門。

短短10個字,引來城管、水利、街道等部門的迅速「圍觀」,很快景區的環境大為改善,髒亂差的城市一角,立即成為了高大上的「城市客廳」。這件事要是擱以前,估計要大會小會開好幾次才能落實,如今,「隨手拍」也成了區裡不少幹部的習慣,大家都願意通過微信這個平臺,監督工作落實情況,並迅速反應,將問題解決於「瞬間」。

牛穎建介紹說,當時組建峰峰第一個政務微信群的時候,他就為微信工作群的構建運轉定了目標:組織架構扁平化、全覆蓋,行政事業單位一個都不落;上傳下達無延時、最快捷,指令從上到下一秒就到達;幹群交流零距離、無偏差,信息傳遞一點不粉飾;與時俱進降成本、提效能,行政時空成本一步降到底。這樣實際應用下來,成功實現了向上工作匯報、同級工作交流、向下工作傳達、聯動解決難題的「四步合一」,行政效率自然倍增。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區委、區政府僅通過「峰峰政務」群發布「微指令」612條,在規定時間內辦結率達95%,辦結時間比往常發文交辦至少要節省一半時間。

牛穎建專門給通過微信、朋友圈完成的工作交接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微平臺大格局、新媒體活全局,「希望大家都能善於在平常工作生活中發現問題,並通過網際網路齊心協力解決問題,以微信為平臺代表的『網際網路+政務』,對打造服務型政府功不可沒。」

在牛穎建看來,書記的朋友圈遠不如普通群眾來的豐富多彩,幾乎24小時、360度方位全是工作,但是縣區書記作為「一線總指揮」,能夠通過這樣的技術平臺可以提升行政效率,更好地聯繫群眾、服務群眾,他還是感覺很幸運。而且,經過這幾年的親身體會,牛穎建已經深刻體會到,「鍵對鍵」一樣可以「面對面」,只要心裡始終裝著群眾,在網上也能走好群眾路線。

(原題為《網上也能走好群眾路線——圍觀一位區委書記的微信「朋友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市委副書記、區委書記……
    據公開資料顯示,邸義此前任辛集市委書記。邸義簡歷邸義,男,1964年12月出生,吉林舒蘭人。中共黨員。省委黨校大學學歷,1985年8月參加工作。2009年,任唐山市古冶區區委副書記、政府區長。2012年,任唐山市古冶區區委書記。2015年8月,任唐山市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 昌平召開月度工作點評會,區委書記當場點評三鎮(街)兩部門
    區委書記於長輝主持會議並講話。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朱光彤、區政協主席張曉蘭出席。>就貫徹落實全市區委書記月度工作點評會議精神,於長輝強調,要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各級黨委黨組充分認識主體責任是政治責任、分內責任、全面責任,從嚴教育、從嚴監督、從嚴管理
  • 河北邯鄲冀南新區黨工委書記張曉波簡歷照片 被帶走調查
    9月5日,澎湃新聞記者從河北邯鄲政界人士處及河北省委有關部門了解到,邯鄲冀南新區黨工委書記兼管委會主任、磁縣縣委書記、漳河生態科技園區黨工委書記張曉波(副廳級)近日已被河北省有關部門帶走。張曉波  一名邯鄲磁縣黨委宣傳部門負責人9月7日對澎湃新聞記者透露,9月4日晚間,邯鄲市委常委、副市長王進江到磁縣召開各單位一把手會議,並宣布縣委書記張曉波被帶走調查的消息。目前,王進江臨時主持磁縣縣委工作。
  • 紀委書記、政法委書記、縣委書記……
    衡水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2017.09—2018.02 衡水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2018年2月任衡水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察委員會主任廊坊陳少軍任廊坊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據澎湃新聞,從廊坊和邢臺官方了解到,邢臺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陳少軍已出任廊坊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一職。
  • 區委書記閆旭調研小南河流域汙染情況
    11月17日,區委書記閆旭帶領區委辦、政府辦、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水利局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深入到小南河流域部分街道,實地調研汙染情況。副區長薛井龍陪同調研。區委書記閆旭一行先後深入到九臺汙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施工現場、九郊街道楊家村13社畜禽散養戶養殖現場、土們嶺街道山咀村生活汙水收集池現場,每到一處閆旭認真聽取各相關部門、街道負責同志情況匯報,實地調研小南河流域汙染情況。
  • 小心,有人偷偷操控你的帳號!大量網友反映:微信反覆被異地登陸...
    當時,該網民的遭遇被大量轉評贊,有人稱自己也遇到了類似情況,就算改密碼、設置登錄保護都不行。在新浪微博,還出現了「新浪微博莫名其妙關注很多不認識的人」這一話題。不僅僅是新浪微博這一社交平臺,部分網購平臺也出現類似異常情況。
  • 河北邯鄲官員文章被指抄襲青島區政府文件
    不同的是,「漯河市政法委書記」換成了「開封市副市長」,在「開封市副市長」的講話中竟出現「構建和諧平安漯河」字眼,被網民戲稱為「開封指導漯河工作」。「開封指導漯河工作」剛結束,「邯鄲學步」接著開始。近日,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也上演了同樣的鬧劇,叢臺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的署名文章,竟然與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的政府文件除了地區名和人名之外,幾乎一字不差。
  • 邯鄲市委書記、市長張維亮到邯鄲職教城調研
    9月25日下午,邯鄲市委書記、市長張維亮帶領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邯鄲職教城調研邯鄲科技職業學院、冀南技師學院開學前各項準備工作,就兩所學院提高辦學水平提出殷切期望。邯鄲市委副書記樊成華,市委常委、秘書長盧健,市政府秘書長劉弘瑛,冀南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楊萬春,新區領導趙振有、王富魁等參加調研活動。來到邯鄲職教城,張維亮一行認真查看了解學校建設、功能布局等情況,並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職教城建設和邯鄲科技職業學院、冀南技師學院開學前各項準備工作匯報,現場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 區委召開鎮街黨(工)委書記月度工作點評會
    區委召開鎮街黨(工)委書記月度工作點評會 2020-12-02 15:3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含縣委書記、區委副書記等職務
    福建三地發布人事消息,含縣委書記、區委副書記等職務  漳州  林曉強任龍文區委副書記,提名為區長候選人  8月6日上午,漳州龍文區召開全區領導幹部大會,宣布省委、市委任職決定:林曉強同志任中共龍文區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提名為龍文區人民政府區長候選人。
  • 邯鄲市委書記高宏志到冀南新區調研檢查
    邯鄲市委書記高宏志到冀南新區調研檢查 2019-06-24 1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媒體聚焦】《南昌日報》:成就催人奮進 藍圖鼓舞人心 |區委書記...
    【媒體聚焦】《南昌日報》:成就催人奮進 藍圖鼓舞人心 |區委書記劉闖接受南昌日報採訪 2020-12-15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趙學峰任馬尾區委書記 王進足任福清市委書記
    原標題:馬尾區委、福清市委選出新一屆常委班子   22日,中共福州市馬尾區第九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選出新一屆常委班子。   馬尾區委常委:趙學峰、陳曾勇、遊昕、倪曉嶸、趙洵、張林、劉宇、鄭是平、蘇建、劉曉東。   馬尾區委書記:趙學峰。
  • 成都市金牛區委書記楊林興調研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月10日,金牛區區委書記楊林興率隊調研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新生命),就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進行現場辦公。區委副書記、區長白國欣,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戴延峰,副區長甘立軍,副區長郭蘭濤,金牛區衛生局、金牛區經科局等有關領導陪同調研。楊林興書記一行首先聽取了四川新生命控股方--鑄信集團曾永江董事長對公司近年來發展情況、當前發展面臨的困難、需要解決的問題、發展規劃等情況匯報。
  • 雲南昭陽通報徵地衝突事件 區委書記稱很寒心
    昨天下午3點,昭陽區委就此進行通報:此起衝突共造成20餘人受傷,其中15人正接受住院治療,18輛汽車不同程度損毀,13輛機關公務用車被燒毀。此外,因為此次衝突的影響,南通道、昭魯快捷通道的建設施工將暫緩。
  • 北京豐臺區長王力軍調任天津薊州區委書記
    北京市豐臺區區長調任天津市薊州區委書記,天津市河北區區長調任北京市石景山區委副書記。12月24日,據《天津日報》消息,天津市委決定:王力軍同志任天津市薊州區委委員、常委、書記。王力軍此前任北京市豐臺區區長。
  • 武隆區委書記調研指導氣象工作
    {"title":"武隆區委書記調研指導氣象工作",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wulong/wulongxinwen/2020-12-02/3357121.html", "image":"",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id":"
  • 石首市委書記處置「6-17」事件不力被免職
    [提要] 25日上午,在石首「6-17」事件中負有領導責任的中共石首市委書記鐘鳴、市委政法委書記唐敦武被免職。而前一天的報導稱石首群體事件中死者塗遠高5名家屬曾被當地警方刑拘,罪名均為「涉嫌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目前僅有2人被放回 ,3人仍被收押。
  • 有人非法搜集倒賣微信群二維碼,不法分子進群後實施詐騙或洗錢
    「史上最便宜甩貨,不買就虧了」「線上兼職,日賺800塊」……近來,一些網民發現,有人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微信群,發出各種誘惑性廣告,引導群內成員購物或通過指定的轉帳操作牟利。記者調查發現,微信群的二維碼在網絡上被倒賣,一些不法分子藉此實施詐騙或洗錢。
  • 中國科學家:藏羚羊照片造假 但反映情況卻真實
    楊奇森看後發現,文章雖然主要報導的是中國攝影師劉為強偽造新聞圖片《青藏鐵路為野生動物開闢生命通道》獲獎一事,但同時也對中國政府在青藏鐵路環保中是否做出努力提出了質疑。  此前的2006年,《大慶晚報》攝影記者劉為強利用圖像處理軟體Photoshop,合成了一張幾十隻藏羚羊在飛馳的火車旁自由奔跑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