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福海縣進一步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力度,改進培訓方式,打造培訓平臺,提高培訓質量,推進黨員教育工作向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發展,為推動福海縣跨越式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科學規劃,注重黨員教育的前瞻性。根據《2019-2023年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要求,結合福海縣實際,制定《福海縣黨員經常性教育五年規劃》,細化黨員教育培訓的目標任務,明確了教育培訓內容,確定了黨員教育的重點、方法途徑和相關制度,落實了黨員教育的職責和任務,堅持把黨員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福海縣黨員教育管理領導機構,負責黨員幹部教育政策措施的制定和組織實施,督促檢查基層黨員幹部的教育培訓工作。加大對黨員教育的投入力度,按照自治區黨員教育培訓站點「應建盡建」「應接盡接」要求,在原來遠程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上,將1個新拆分村(喀拉布依拉村)和1個非建制社區(安源社區)納入到遠程教育站點建設範圍,配備成套設備,新增集視頻、演播、專用頻道為一體的多功能遠程教育站點2個,成功接入黨員教育管理服務系統,確保全縣67村(社區)黨員(遠程)教育站點建設全覆蓋,為開展黨員教育培訓提供了堅強保障。
分類施教,注重黨員教育的針對性。建立福海縣黨員教育培訓師資庫,按照「缺什麼、補什麼、需什麼、學什麼」原則,邀請師資庫專家學者講學,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開展業務技能培訓,將本地「土專家」、「田秀才」等21人納入到福海縣培訓師資庫,通過「周末大講堂」開展庭院經濟、牛羊育肥、水產養殖、食葵的病蟲害防治等專題講課,加強農牧民黨員群眾實用技能培訓,為鄉村振興提供技術支撐;依託新媒體和5G大數據時代,積極組織全縣黨員幹部圍繞時事政治、消費扶貧、疫情防控、民法典解讀等有關內容開展5G「網絡直播」培訓,開闊基層廣大黨員幹部眼界和工作能力。在全縣各村(社區)站點範圍之內開展「黨員教育之星」評選活動,進一步調動基層農牧民黨員群眾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將黨員經常性教育與農牧民群眾脫貧致富緊密結合。同時,為各類特殊群體的黨員幹部開設 「點播課堂」「互動課堂」「流動課堂」「實踐課堂」「簡訊課堂」等「五種」特殊課堂,確保黨員學習教育全覆蓋。
打造平臺,注重黨員教育的靈活性。充分利用黨校教育培訓主陣地作用,以領導幹部、普通黨員幹部為重點培訓對象,以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為主要培訓內容,採取研討式、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加大培訓力度,全面提升黨員幹部理論修養。依託縣黨建圖書館,福海縣黨群服務中心、村史館等26個黨性教育基地平臺,明確功能定位、規範運行分工、突出紅色主題等方面,發揮紅色黨性教育主體作用,打造黨性教育實體平臺。依託「學習強國」、「雪都先鋒」等APP開展「線上黨建」活動,通過福海縣黨建網、鄉親鄉情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參與黨章專題學習、手機讀書等活動,讓黨員隨時隨地參加黨內生活。充分利用QQ、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在線群聊、在線傳輸等功能,組織黨員在線開展「微討論」,交流分享工作感悟、學習心得等,提升黨員幹部學習教育的參與度,進一步增強黨員教育的靈活性。今年以來,已開展幹部理論精品培訓班31期,培訓學員2400人次,實現黨員實體教育培訓率達90%,開展網絡在線培訓班2期,培訓黨員幹部3000餘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