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業大學:探索高知群體黨員隊伍建設「三雙」模式

2020-11-24 人民網

一、案例背景

四川農業大學作為中國西部地區著名的農學及生物科技類高等學府,是一所特色優勢鮮明,農、理、工、經、管、醫、文、教、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人才濟濟,教職工黨員中高職稱、高學歷群體比重大,每年引進博士生、碩士生近120名,具有高級以上職稱817人,教學科研人員佔員工總數的71%。近年來,針對各種勢力及思潮同高校高知識群體爭奪越來越激烈,但高知群體黨員發展工作方法傳統單一,高知群體入黨積極性不高、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夠,使黨在高知群體中的向心力、吸引力減弱等實際,學校黨委緊扣市委組織部《關於加強在農村、學校和企業生產第一線黨員發展的意見》和《關於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中開展萬名入黨積極分子錘鍊行動的通知》等系列要求,著力黨的人才戰略儲備,突出增加數量與提升質量同向,優化結構與發揮作用同步,積極探索強化高知群體黨員隊伍建設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雙軌同行,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互融並進

規範完善各院(系、室)黨組織,優化高知群體聚集領域組織設置,以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課題組為著力點,最大化拓展對高知群體的組織覆蓋、工作覆蓋和凝聚力覆蓋,形成「有高知群體的地方就有黨組織,有黨組織的地方就有黨的工作」的局面。注重從高知群體中選配基層黨組織書記,特別是讓黨員學科帶頭人、黨員教學科研骨幹、黨員系(室)主任擔任各級黨組織的領頭羊,成為高知群體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導師,定點聯繫指導一個非黨員高學歷高職稱人員,通過交流談心、座談、郵件、網絡等多種形式了解老師的思想動態和要求;通過創新「黨內評優」、「黨員責任區」、「黨員示範崗」、「我心中的優秀共產黨員」等活動載體,讓他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形成比成績、比形象、比奉獻的良好氛圍。截止目前先後有60餘個支部建立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50餘名專家、教授、系室主任擔任支部書記,200名餘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老師申報黨員示範崗。

(二)雙向培養,優化增量與提升質量齊驅並進

突出「把教學、科研、行政管理骨幹、拔尖人才或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等高知群體發展成黨員」,採取個別教育與普通教育相結合、典型教育與系統教育相結合等方式,實施「一加一」結對子培養,由基層黨委選派影響力較大的黨員領導幹部作為培養聯繫人,與高知識群體中的入黨積極分子「結對子」,負責做好思想宣傳教育,並有計劃地安排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一定的黨內活動,提升他們的入黨積極性。近兩年來,黨員領導幹部與高知識群體結對30對,今年共有12名高知識群體分子被吸收為預備黨員,另外有14名入黨申請人被列為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養。突出「把高知群體黨員培養成為教學、科研、行政管理骨幹、拔尖人才或學術和技術帶頭人」,規範建立高知識群體基礎信息工作檯帳,定期進行跟蹤管理,並對他們在申報課題、出國進修和參加學術交流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並通過「學科建設雙支計劃」、「教職工獎勵暫行辦法」、「教師工作業績評分標準」等激勵政策,為他們提供成長的空間和平臺。截止目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黨員有378人,佔具有博士學位人員的76.4%,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黨員445人,佔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的70.5%。

(三)雙邊互動,教學科研與服務地方齊頭並進

在高知群體黨員中廣泛開展「六個一」工程,即一名高知群體黨員聯繫一個班團支部,幫扶一名特困學生,培養一名青年教師,舉辦一場高水平學術講座、指導一項大學生科研興趣活動的方式來充分發揮高知群體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提高服務師生的本領,截止目前,共有360名高知群體黨員與小班結對,先後幫扶特困學生1000餘名。同時,注重把高知群體知識資源和科研成果優勢轉化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優勢,特別是積極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科技諮詢和技術服務,推動現代化農業發展。近三年來,先後組建服務「三農」專家團隊326支,黨員服務團隊20餘支,走訪農戶萬餘戶,發放宣傳資料10萬餘份,組織科技趕場和農業生產技術講座千餘場,培訓群眾2萬餘人次。此外還依託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農業部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省幹部教育培訓基地等平臺,先後舉辦了各類基層農技人員、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大學生村官等培訓班,為新農村建設培養了一大批實用人才,擴大了高知群體對社會的貢獻力。

三、主要啟示

啟示一:高知群體隊伍建設既是高校基礎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又是高校黨的人才戰略建設的重要內容,做好高知識群體的黨建工作,必須始終站在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做好有高知識群體黨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創新工作方法,改進工作作風,增強工作主動性,變「坐等上門」為「主動上門」,主動做好對他們的思想引導,業務關懷,生活關心等工作,增強黨組織對他們的吸引力。

啟示二:在培養方式上要通過多崗鍛鍊、典型教育、交流談心、黨校培訓、先鋒示範等多種途徑,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變「自然成熟」為「培養成熟」,讓他們儘快的認識黨、親近黨、靠近黨,同時也要創造各種有利條件,激勵和鼓勵他們在思想、科研、教學、管理等崗位上儘快成長起來。

啟示三:高知群體在教學科研中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儲備和掌握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要善於結合高知群體的學術和科研優勢服務社會發展,服務身邊師生成長,擴大他們對社會的影響力和貢獻力,傳遞高知群體對師生對社會的正能量,營造全社會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氛圍。

相關焦點

  • 蘇州大學:讓黨內關懷照暖高知群體
    「七一」前夕,一場特別的黨員發展會在蘇州大學舉行。該校放射醫學與防護學院博士生導師王殳凹,這位「80後」海歸學者被正式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其愛人江蘇省「雙創博士」、預備黨員第五娟教授,也在同一天光榮地轉為中共正式黨員。在蘇州大學黨員英烈展覽館前,這對科研伉儷緊握拳頭、莊嚴宣誓,胸前的黨徽熠熠發光、格外耀眼。
  • 呂耀能:「黨員成骨幹 骨幹成黨員」是人才隊伍建設的核心
    9144468呂耀能:「黨員成骨幹 骨幹成黨員」是人才隊伍建設的核心16484城市頻道新聞骨幹成黨員」是人才隊伍建設的核心
  • 肖自力:推行能人黨建模式 建設幸福美麗新村
    近年來,四川省長寧縣把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與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相結合,學習春風精神,大膽探索以「農村致富能人培帶」、「農村黨員代言人評選」和「村級黨組織帶頭人儲備」三大機制為鏈條的「能人黨建」模式,為建設幸福美麗新村奠定了較為堅實的組織基礎和人才基礎。
  • 四川農業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省部協商!
    重點實驗室去「籌」指日可待,這意味著我校在推進重大科研平臺建設上邁出了裡程碑式一步,也是我校「雙一流」建設務實推進的一大標誌性成果。科技部副部長黃衛,四川省副省長李剛,省科技廳廳長劉東,我校黨委書記莊天慧、校長吳德,成都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劉毅、校長餘曙光等出席會議。會議由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司長葉玉江主持。
  • 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來我校調研「雙一流」建設
    他圍繞學校正在統籌推進的「5+1」工程,介紹了學校在提升學科建設新內涵、培養一流領軍人才、產出一流科研成果、構築一流師資隊伍、加強社會服務和示範引領、構建國際化辦學新格局等方面的建設內容。他還從「雙一流」成效評價、「雙一流」建設中的人才流動、農業博士專業學位設立、探索建立農科生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機制等方面對「雙一流」建設提出了建議和思考。
  • 同濟大學「初心工作室」成立,探索新時期高校黨建育人工作模式
    同濟大學「初心工作室」成立,探索新時期高校黨建育人工作模式 來源:藝術與傳媒學院   時間:2020-11-17  瀏覽:
  • 雙一流」建設以來,中國農大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獲獎折合數全國最高!
    根據第三方機構分析,「雙一流」建設以來,我校在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獲獎方面列全國高校第一。眼下正值「雙一流」收官階段,那麼「雙一流」建設以來,有哪些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獲獎方面表現優異?軟科整合了雙一流建設以來的兩批次獲獎數據,對各大高校的表現進行了對比分析。
  • 漳州邊檢站協管員隊伍職業化建設的探索與思考
    (原標題:漳州邊檢站協管員隊伍職業化建設的探索與思考) 漳州地處閩南金三角
  • 日本高知大學藤原拓教授來陝西科技大學進行合作交流
    5月30日至31日,日本高知大學藤原拓教授受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來陝西科技大學就進一步加強學生聯合培養及開展學術交流進行深入溝通。副院長馬宏瑞歡迎藤原拓教授再次來陝西科技大學進行學術合作交流。在回顧以往兩校間合作的基本情況後,馬宏瑞就培養共同研究方向領域及搭建合作平臺,開展國際化辦學表達了學院意願。藤原拓教授也就進一步加強研究生聯合培養和拓寬合作領域和在座老師進行了溝通交流。部分在高知大學學習的研究生,結合自身實際就在外學習情況進行了匯報。
  • 中國農業大學公布2020年強基計劃,生物科學專業招生30人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根據《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等文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中國農業大學近日發布了《中國農業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旨在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
  • 四川大學最好的大學是哪幾所?四川師範大學算四川比較好的大學嗎?
    四川大學最好的大學是哪幾所?相信在四川上大學的同學和準備在四川讀大學的同學特別想知道。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的了四川最好的十所大學。毫無疑問的是四川大學絕對是榮登榜首,也是當之無愧的四川最好的大學。但是剩下的九個名額有些誰呢?四川師範大學可以入選嗎?大家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 三元巖前村:建強為民服務隊伍,激活鄉村治理「神經末梢」
    三元區巖前鎮巖前村緊扣「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目標,在村黨組織領導下,積極發揮村民的主觀能動性,聚焦服務組織、生態、文化、產業等方面振興,打造各類服務隊伍,優化治理體系、提升治理效能。一是創建「紅色護巖人」黨員志願服務隊。
  • 2018年全國金融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優秀調研成果獲獎名單...
    對信貸風險防範化解過程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建議——基於三例風險貸款清收工作的啟示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南通市分行 邱振宇、王順華  13.把好方向 帶好隊伍 打造強有力的戰鬥堡壘——基層網點隊伍建設研究  中國農業銀行廈門翔安支行營業部 陳柯民  31. 銀行業品牌文化建設:現狀、問題及對策  中國農業銀行長春培訓學院思想政治課題研究小組  32.
  • 景天公司企業黨建探索「1+3+N」模式
    雲南網訊(記者 朱海)「『精品工程,黨員先行』,已成為景天公司今年以來不斷塑造的品牌特色,受到了市場認可。」12月3日,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雲南景天市政園林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1月15日黨支部獲批成立以來,積極探索「1+3+N」國企黨建工作模式。
  • 雲南重視思政教師隊伍建設
    多年來,我省始終把建設一支「讓黨放心讓學生滿意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作為工作目標,將思政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推進高校思政理論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結碩果。雲南大學通過主動及時補充師資隊伍,持續改善職稱結構,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從數量擴充和質量優化兩方面推進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培養了一批如王文兵老師一樣受學生喜愛的思政課老師,讓思政課越來越有「聽頭」。「作為傳統的理工類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配有專任教師85名,師資力量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 中國民航「黃埔」2000預算45億,位列四川第四,強力衝刺雙一流!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所高校也入選四川省雙一流建設行列,原因就是這所學校是交通運輸部直屬高校,並非四川省屬高校,所以有的名單上會將中飛院漏掉。在上述12所四川省級雙一流高校建設行列中,一部分都已經入選了國家級的雙一流建設行列,只有西南醫科大學,四川師範大學,西華大學,西華師範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西南科技大學。
  • 河南支持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向研究型大學轉型
    河南省是我國人口大省、經濟大省,農業大省也是高等教育生源大省。教育部2020年9月答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關於支持河南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建議」時曾指出,支持推動河南省高等教育健康發展,對於探索推進新時代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構建形成高等教育區域發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 華南農業大學16個專業入選2020年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近日,廣東省公布了2020年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華南農業大學共有16個專業入選,入選數量居廣東省屬高校第一。來看看都有哪些專業吧!材料化學 所在學院:材料與能源學院本專業堅持以新工科新文化為理念,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科學研究為支撐、以良好的師資隊伍和教學條件為保障,以「三全」育人為本,以課程建設和創新人才培養為核心,構建產教研協同育人的培養模式,深化專業內涵和課程體系改革,凸顯專業特色,優化「兩性一度」教學內容和創新教學方法
  • 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黨委副書記包涵: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
    「希望政府和社會能為年輕人提供更廣闊、更富有包容精神的發展平臺,讓大學生們能抱著引領社會文化的心態踏上社會……」聊起對黨的十八大以及中國未來發展的心願,黨的十八大代表、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黨委副書記包涵如是說。 34歲的包涵稱得上是「年輕的老代表」。
  • 四川大學召開黨外人士校情通報暨新年座談會
    1月6日,四川大學召開黨外人士校情通報暨新年座談會。校黨委書記王建國、副校長李蓉軍,學校相關單位負責人,學校各民主黨派、統戰團體負責人及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李蓉軍主持。2021年還是第二輪「雙一流」建設的啟動之年,要開啟全面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努力實現從「全國一流」到「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轉變。在今年乃至未來5年,要堅持要更加強調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調科技創新、服務人民生命健康以及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