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四川農業大學作為中國西部地區著名的農學及生物科技類高等學府,是一所特色優勢鮮明,農、理、工、經、管、醫、文、教、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人才濟濟,教職工黨員中高職稱、高學歷群體比重大,每年引進博士生、碩士生近120名,具有高級以上職稱817人,教學科研人員佔員工總數的71%。近年來,針對各種勢力及思潮同高校高知識群體爭奪越來越激烈,但高知群體黨員發展工作方法傳統單一,高知群體入黨積極性不高、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夠,使黨在高知群體中的向心力、吸引力減弱等實際,學校黨委緊扣市委組織部《關於加強在農村、學校和企業生產第一線黨員發展的意見》和《關於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中開展萬名入黨積極分子錘鍊行動的通知》等系列要求,著力黨的人才戰略儲備,突出增加數量與提升質量同向,優化結構與發揮作用同步,積極探索強化高知群體黨員隊伍建設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雙軌同行,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互融並進
規範完善各院(系、室)黨組織,優化高知群體聚集領域組織設置,以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課題組為著力點,最大化拓展對高知群體的組織覆蓋、工作覆蓋和凝聚力覆蓋,形成「有高知群體的地方就有黨組織,有黨組織的地方就有黨的工作」的局面。注重從高知群體中選配基層黨組織書記,特別是讓黨員學科帶頭人、黨員教學科研骨幹、黨員系(室)主任擔任各級黨組織的領頭羊,成為高知群體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導師,定點聯繫指導一個非黨員高學歷高職稱人員,通過交流談心、座談、郵件、網絡等多種形式了解老師的思想動態和要求;通過創新「黨內評優」、「黨員責任區」、「黨員示範崗」、「我心中的優秀共產黨員」等活動載體,讓他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形成比成績、比形象、比奉獻的良好氛圍。截止目前先後有60餘個支部建立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50餘名專家、教授、系室主任擔任支部書記,200名餘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老師申報黨員示範崗。
(二)雙向培養,優化增量與提升質量齊驅並進
突出「把教學、科研、行政管理骨幹、拔尖人才或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等高知群體發展成黨員」,採取個別教育與普通教育相結合、典型教育與系統教育相結合等方式,實施「一加一」結對子培養,由基層黨委選派影響力較大的黨員領導幹部作為培養聯繫人,與高知識群體中的入黨積極分子「結對子」,負責做好思想宣傳教育,並有計劃地安排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一定的黨內活動,提升他們的入黨積極性。近兩年來,黨員領導幹部與高知識群體結對30對,今年共有12名高知識群體分子被吸收為預備黨員,另外有14名入黨申請人被列為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養。突出「把高知群體黨員培養成為教學、科研、行政管理骨幹、拔尖人才或學術和技術帶頭人」,規範建立高知識群體基礎信息工作檯帳,定期進行跟蹤管理,並對他們在申報課題、出國進修和參加學術交流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並通過「學科建設雙支計劃」、「教職工獎勵暫行辦法」、「教師工作業績評分標準」等激勵政策,為他們提供成長的空間和平臺。截止目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黨員有378人,佔具有博士學位人員的76.4%,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黨員445人,佔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的70.5%。
(三)雙邊互動,教學科研與服務地方齊頭並進
在高知群體黨員中廣泛開展「六個一」工程,即一名高知群體黨員聯繫一個班團支部,幫扶一名特困學生,培養一名青年教師,舉辦一場高水平學術講座、指導一項大學生科研興趣活動的方式來充分發揮高知群體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提高服務師生的本領,截止目前,共有360名高知群體黨員與小班結對,先後幫扶特困學生1000餘名。同時,注重把高知群體知識資源和科研成果優勢轉化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優勢,特別是積極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科技諮詢和技術服務,推動現代化農業發展。近三年來,先後組建服務「三農」專家團隊326支,黨員服務團隊20餘支,走訪農戶萬餘戶,發放宣傳資料10萬餘份,組織科技趕場和農業生產技術講座千餘場,培訓群眾2萬餘人次。此外還依託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農業部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省幹部教育培訓基地等平臺,先後舉辦了各類基層農技人員、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大學生村官等培訓班,為新農村建設培養了一大批實用人才,擴大了高知群體對社會的貢獻力。
三、主要啟示
啟示一:高知群體隊伍建設既是高校基礎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又是高校黨的人才戰略建設的重要內容,做好高知識群體的黨建工作,必須始終站在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做好有高知識群體黨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創新工作方法,改進工作作風,增強工作主動性,變「坐等上門」為「主動上門」,主動做好對他們的思想引導,業務關懷,生活關心等工作,增強黨組織對他們的吸引力。
啟示二:在培養方式上要通過多崗鍛鍊、典型教育、交流談心、黨校培訓、先鋒示範等多種途徑,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變「自然成熟」為「培養成熟」,讓他們儘快的認識黨、親近黨、靠近黨,同時也要創造各種有利條件,激勵和鼓勵他們在思想、科研、教學、管理等崗位上儘快成長起來。
啟示三:高知群體在教學科研中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儲備和掌握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要善於結合高知群體的學術和科研優勢服務社會發展,服務身邊師生成長,擴大他們對社會的影響力和貢獻力,傳遞高知群體對師生對社會的正能量,營造全社會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