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自力:推行能人黨建模式 建設幸福美麗新村

2020-12-05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四川省長寧縣把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與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相結合,學習春風精神,大膽探索以「農村致富能人培帶」、「農村黨員代言人評選」和「村級黨組織帶頭人儲備」三大機制為鏈條的「能人黨建」模式,為建設幸福美麗新村奠定了較為堅實的組織基礎和人才基礎。

存在的問題

一、個別農村黨組織負責人的素質與建設幸福美麗新村要求不相適應

一是從思想素質看,部分農村黨組織負責人傳統的思想觀念與建設美麗鄉村的新形勢不相適應。建設「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美麗鄉村的觀念還很滯後,點子和辦法不多,還停留在老套的管理辦法上。 二是從政治素質看,部分存在著輕黨建的不良傾向,落實「一崗雙責」意識較差。以為抓農村黨建工作較虛,還不如抓經濟工作。三是從能力素質看,有的工作水平和能力與幸福美麗新村發展不相適應,比如思維狹窄,發展特色產業不明顯。或者發展某個項目,資金短缺,技術落後,後勁不足。四是從作風素質看,有的村黨支部書記作風飄浮,出現走讀現象,脫離了本村群眾。有的要麼晚上住鄉鎮社區,有的甚至住在縣城社區。

二、部分能人的自我期盼與組織期望不相一致

一是外出能人黨員數量呈上升趨勢。隨著城鎮化速度的加快,大量農村青年湧入城市創業,導致農村外出經商黨員數量劇增,並呈增長趨勢。流動黨員以中青年黨員為主,文化水平相對較高,部分黨員具有一定的經濟頭腦和一技之長。外出黨員的流動範圍已從市內流動轉向省內、全國範圍內流動。主要集中流往經濟發達的北京、廣州、深圳、成都等地。僅以老翁鎮為例,全鎮農村流動黨員數量從2010年的82人增加到2013年底的144人,淨增加了62人。長寧鎮農村流出黨員約佔40%,其中,45歲以下的能人黨員85%以上外出。二是有脫離組織生活的傾向。由於市場經濟的複雜多變、家鄉難以發揮才能、黨組織負責人主動溝通少等原因,導致外出流動黨員與黨組織「失聯」。 外出黨員能參加正常的組織生活少之又少,有的甚至一年半載都未與黨支部取得聯繫,導致去向難掌握、活動難開展、管理難落實、黨費難收繳、作用難發揮的「五難」現象。三是有一技之長的年輕能人不願入黨。在走訪了銅鼓鄉、硐底鎮等10個鄉鎮、60餘個村,村黨支部書記普遍反映,有土建、經營銷售等特長的年輕能人對於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願望不強,覺得黨組織沒有吸引力,他們首選的願望就是外出打工掙錢。四是優秀的鄉土文化傳承乏力。經濟發展了,文化也要跟上,精神世界不能荒蕪。建設美麗幸福鄉村離不開文化的滋養,更需要弘揚和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本土文化。2013年村黨支部換屆期間,村民反映,梅白鄉一個村黨支部書記還信「陰陽」學「風水」,這是背離共產黨員信仰的表現。其次,具有鄉土文化原創的能人較少,走訪調查10個鄉鎮發現,具有鄉土文化原創特長的能人總共有13人,每個鄉鎮平均僅1.3人,嚴重不適應美麗幸福鄉村建設的需求。

三、村級集體經濟較為薄弱導致部分黨組織威信受到挑戰

一是資源貧乏,底子薄弱。長寧縣有269個農村村,很多村地處偏僻,交通不便,資源缺乏,難以發展企業和工廠,72%的村為集體經濟空白村。有集體經濟收入的74個村中,47個村年收入不足萬元,24個村收入在1—5萬元之間,2個村的收入在5—10萬之間,超過10萬元的只有開佛鄉的馬村(18.8萬)。二是意識不強,點子不多。有的村幹部「等、靠、要」的思想嚴重,對發展集體經濟不熱心,不主動去想點子,找路子;有的村幹部要顧及自家的生產和生活,很少把時間和精力用於發展集體經濟上;有的村幹部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利益,容易滿足於出租房屋、土地、林地等微小的租金收入,對發展集體經濟缺乏長遠的規劃和思路。三是管理不善,威信不強。有些村幹部責任心不強,對僅有的微薄集體經濟經營管理不善,且缺少為群眾服務的手段,降低了村級黨組織的威信,削弱了黨組織的影響力,致使有的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受到了挑戰。

四、基層陣地現狀與黨員群眾的願望有差距

一是部分村級場所不達標。由於年久失修、管理不善、資金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仍有部分村級陣地不達標,出現屋頂漏水、缺會議桌椅、門前雜草叢生等現象,個別黨員群眾認為黨組織負責人未履行好義務,進而影響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二是黨員教育較為枯燥。部分黨支部在學習方式上,停留在念文件、讀報紙的傳統方式上,假大空的內容和填鴨式的教育顯得單調枯燥,黨員們比較反感。學習內容與實際需求脫鉤,缺乏實用性與吸引力,黨員參與主動性不強。三是組織生活略顯單一。有的黨支部組織生活形式單一、刻板老舊,套用老樣式、按部就班地開展,議題民主性不強,且很少組織能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的參觀考察等活動,沒有找到當下黨員過組織生活的「興奮點」。有的甚至「三會一課」制度也未堅持。

建議和對策

一、推行農村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把黨組織負責人培養為主力軍

首先要注重層級培訓。發揮縣委黨校主渠道,每年對農村黨支部書記培訓1-2期,尤其是加強黨性教育、群眾路線、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精準扶貧等內容的學習,特別優秀的村黨支部書記分期分批地選送到市級、省級黨校培訓,努力把村級黨組織負責人培養成「一好雙強」的領頭羊、主力軍。其次要充實後進黨組織力量。下派機關的能人幹部到軟弱渙散的農村黨組織任第一書記或者支部副書記,發揮人才優勢、資源優勢、項目優勢,實現一年小變樣、兩年大發展、三年爭先進。再其次要健全激勵機制。認真落實四川省委《關於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有計劃地從優秀村幹部、大學生村官人員中選拔鄉鎮領導幹部,激發能人潛力,為建設幸福美麗新村發揮更大的才和智。

二、建設幸福美麗新村,必須抓住能人型後備幹部隊伍建設

一要大力發現能人。以黨建帶團建,與各級團組織一道積極尋找「鄉村好青年」,挖掘在鄉村一線誠信創業、共同致富、奉獻社會、尊老愛幼、熱心公益的年輕能人,引導他們帶頭踐行核心價值觀,共建幸福美麗新村。二要廣泛吸納能人。黨員隊伍的年齡結構、學歷層次、素質高低,是決定黨建工作能否開展得好的重要因素。大力實施「能人」戰略,把責任心較強、帶動群眾致富能力較強的「能人」吸收到黨組織中來,充實為村級後備幹部隊伍,鼓勵能人幹事創業,幫助能人幹成事業。三要主動聯絡外出能人黨員。完善「縣—鄉—村」黨支部流動黨員服務的三級聯動管理體系,通過電話、手機簡訊、微博、組工微信等多種形式向外出能人型流動黨員加強聯繫,告之其家鄉的黨建、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激發能人型黨員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

三、推動農村和諧發展,必須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其一,加大扶持力度。發展村集體經濟,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幫扶。由上級財政每年安排一定專項資金,對經濟薄弱村給予啟動資金。在財政資金、土地使用、銀行貸款、稅收優惠等各個方面給予優惠,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資源向農村流動,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和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其二,拓寬增收渠道。創新合作發展模式,鼓勵村集體與致富能人、種養植大戶聯合,與當地民營企業聯合,開發村域資源,以現有資產入股或通過提供優質服務、智力支持等,增加集體收入。把強村富民統一起來,村集體出思路,吸引群眾資本參與經營,通過組建行業協會和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等有償服務組織,發展特色產業,引導農民闖市場。其三,推進科學民主管理。強化民主監督、民主理財,定期公開帳目,接受黨員群眾監督,解決帳目不清、貪佔挪用、濫支亂花等問題。同時,對集體經濟發展好的村幹部制定獎勵政策,使村幹部的報酬增長與集體經濟發展、集體積累增加掛鈎,引導村幹部解放思想、促進發展。

四、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必須強化村級綜合陣地建設

一是投入資金建陣地。對村級組織活動陣地還未達標的,要全額保障資金投入建設,整合文化、體育、衛生等惠農項目,確保基層黨組織有會議、有議事、有辦公、有活動的場所,打造成為集「培訓、教育、便民、維穩、農家購物」等為一體的黨群活動服務中心,提升農村服務型黨組織的服務水平。二是豐富形式抓教育。組織能人黨員、村組幹部、種養殖大戶等到高效農業、農村新社區等發展建設較好的地區現場觀摩學習。遴選一批黨性好、致富能力強、文化素質較高的黨員,組建「民間講師團」培訓新型農民,把課堂搬到基地裡,把致富能手土專家請進課堂,把政策法規送到田間地頭,增強黨員教育的吸引力和實用性。建立黨建論壇QQ群、博客、微信等,激發青年黨員的學習熱情。依託現代遠程教育、《長寧組工網》等平臺,製作一些本地特色的節目或欄目。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對走讀式的村幹部加強監督檢查和談心談話,防止「能人腐敗」。三是拓寬思維抓活動。以村黨支部為引領,傳承和弘揚車車燈、快板、鏈槍等傳統文化,組織本土文化能人,創作出更多正能量的作品,寓教於樂,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其次,挖掘先進典型、道德模範,評選「最美長寧人」,通過巡迴報告、文藝晚會等形式,讓身邊的典型「現身說法」,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同時要按照「三嚴三實」要求,以從嚴治黨的魄力,認真開好組織生活會,杜絕空乏化、庸俗化現象的發生。

(作者為四川省長寧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相關焦點

  • 廈門湖裡創新園推行「四維黨建」模式「四大亮點」引領人才成長
    在湖裡區工業園區黨工委領導下,園區黨建工作不斷創新、自我超越,從最初的4個支部、185名黨員,到如今的105個黨組織、1300多名黨員,以黨建工作的實效,進一步促進園區整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通過充分發揮園區管理服務「四大亮點」優勢,湖裡創新園緊扣「大園區、園中園、微型創客平臺」錯落交織、創客「年輕、分散、流動性大」的特點,創新推行「四維黨建」工作模式。
  • 黨建帶動 因地施策 成風化俗 黎明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
    黨建帶動 因地施策 成風化俗 黎明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 2020-11-30 0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漢改革創新 務實重行 為建設美麗幸福新廣漢而努力奮鬥
    大會全面總結廣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的主要工作,研究確定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和主要工作,進一步明確建設成德綿試驗區經濟文化強市和成都大都市區特色衛星縣城「兩個定位」,勇擔爭當成德同城示範區和轉型發展排頭兵「兩大使命」,保持定力、克難攻堅,加快建設產業富美、環境優美、人文秀美、社會和美的美麗幸福新廣漢!
  • 記者探訪脫貧路丨湘陰文誼新村:小辣椒釋放脫貧致富「大能量」
    紅網時刻記者 李兵 陳珉穎 實習生 郭倩 通訊員 羅佩 嶽陽報導幸福是什麼?或許是一頓豐盛的晚餐、一個屋簷;或許是一句暖心的話語、一個笑臉。家住湘陰縣樟樹鎮文誼新村的蔣月蘭定義的幸福很簡單,吃飽穿暖,一家人和和睦睦。
  • 萊西水集街道:打造美麗幸福「新產芝」
    劉超超 李建德萊西市水集街道產芝湖新村轄7個自然村,近年來,新村黨委根據全市鄉村人才振興試點工作要求,採取「平臺+合伙人」運營方式,吸收各類社會組織加盟,為鄉村人才多維賦能,加速人才價值轉換,推動打造美麗幸福新產芝。鄉土人才帶頭創業致富。
  • 宜州激活農村黨員能人連帶培育效應
    打造產業大航母,聚引用能人。一是提質主導產業,聚能人。以推進桑蠶繭絲綢循環經濟、生物質化工循環經濟、甘蔗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等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為契機,大力發展甘蔗、桑蠶兩大支柱產業,努力把農村黨員能人聚在產業鏈上。全市建成石別永定、慶遠山灣等24個連片千畝甘蔗、桑蠶示範基地。二是培植特色產業,引能人。
  • 德化:打造城鄉美景 共建幸福家園
    這些不僅僅是李先生這位離鄉遊子的真切感慨,也是近年來每個德化人言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熱詞」,折射出德化城鄉建設帶來的巨變。漫步在德化大地,記者感受到城鄉建設的滾滾熱浪。「城市升級、環境改善、配套完善、愛心聯動」如四個車輪,驅動「美麗德化」的「馬達」開啟飛速旋轉。
  • 汾陽市三泉鎮:黨建引領 打造幸福三泉_黃河新聞網
    東趙村入口乾淨整潔黃河新聞網呂梁訊三泉鎮以鄉村振興為目標,強化問題導向,突出改革創新,推動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為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的新三泉提供堅強保證和有力支撐。東趙村黨員活動室一角東趙村街頭巷道東趙村:黨建花開,鄉村蝶變。東趙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以黨建引領,開展「美麗東趙,清潔田園」活動。積極圍繞民生補短板,改廁治汙、清理垃圾、安裝路燈等,為村民開展精細化服務。定期開展黨員志願活動和「主題黨日」活動,提高黨員隊伍素質。
  • 「邊界黨建聯建」共築區域「幸福圈」
    石角鎮以山底紅色革命基地為基礎,牽頭搭建粵桂邊五鎮交流互動平臺,用山底革命精神凝聚各方共識,共同籤訂五鎮「邊界黨建聯建」引領區域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建立了長效工作機制,切實用思想聯通兩地五鎮,用交流凝聚共識,用智慧助力發展,推進邊界區域黨建聯建深入開展,將相鄰區域建成「紅色黨建聯建示範帶」。    在工作機制上凝聚共識,以「組織聯抓」促共建。
  • 「黨建+」疊加效應顯現 雲南祿勸縣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突破5萬元
    2020年以來,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堅持「紅色領航」,充分釋放「黨建+」聚合、輻射、引領的疊加效應,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路徑,全縣197個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突破5萬元。築牢基層「主陣地」,夯實發展根基堅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找準基層黨建與集體經濟的結合點,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優勢。
  • 湖南衡陽:推行遠教站點「四加六代」模式 提升基層黨組織教育服務...
    為加強對農村黨員的教育管理,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教育服務水平,從2015年開始,湖南省衡陽市探索推行遠教站點「四加六代」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背景 衡陽市是湖南省的第二大城市。 四、成效 進一步規範黨建工作,提升了黨建智能化水平。遠教站點「四加六代」模式推行後,村幹部管理和村部管理更規範了,黨建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了,村黨組織落實黨建工作任務更到位了。
  • 福建惠安:近鄰黨建提升社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_中國經濟網——國家...
    通過「近鄰社區自治和互助平臺」幫助居民解決煩心事揪心事,是惠安縣推進近鄰黨建工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傳統社會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利益主體趨於多元,物業糾紛頻發,對社區治理提出了不小挑戰。對此,惠安縣將「遠親不如近鄰」重要理念融入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積極探索近鄰黨建工作模式,有效化解了社區治理難題,居民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 威海精緻模範機關創建黨建訪談錄⑦:威海市海洋發展局
    今年以來,威海市委市直機關工委改革創新思路、結合威海實際,全力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威海要向精緻城市方向發展」的重要指示和市委「精緻城市幸福威海」的建設要求,在市直機關開展「精緻模範機關」創建活動。聚焦基層基礎,加強組織建設。出臺《局黨組抓黨建工作責任制》,制定《局黨組、機關黨委、支部(總支)全面從嚴治黨黨建工作責任清單》,黨建工作責任制有效壓緊壓實。開展黨支部建設提升「百日攻堅」行動,組織黨支部對標自查、深入整改,定期組織開展黨建專題檢查考核,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水平持續提升。
  • 堅持黨建引領、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寫好精緻模範機關創建...
    今年以來,威海市委市直機關工委改革創新思路、結合威海實際,全力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威海要向精緻城市方向發展」的重要指示和市委「精緻城市·幸福威海」的建設要求,在市直機關開展「精緻模範機關」創建活動。  聚焦基層基礎,加強組織建設 出臺《局黨組抓黨建工作責任制》,制定《局黨組、機關黨委、支部(總支)全面從嚴治黨黨建工作責任清單》,黨建工作責任制有效壓緊壓實。開展黨支部建設提升「百日攻堅」行動,組織黨支部對標自查、深入整改,定期組織開展黨建專題檢查考核,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水平持續提升。
  • 抓黨建促脫貧「紅河模式」釋放「+」效應
    紅河州委主要負責人表示,「為此,我們推動基層黨建同脫貧攻堅共進,以抓實農村黨員群眾教育為突破口,以培養一批『明白人、帶頭人』隊伍為重點,依託鄉鎮黨校建設黨建脫貧『雙推進』教育實訓基地,走出一條補齊『智』短板、激發『志』動能的脫貧路子。」
  • 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第三輯)
    「六化」工程的有益探索內蒙古林西 推行「1+3」黨組織設置模式 促動基層黨組織建設 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共進>內蒙古牙克石 推進為民服務「365」黨建模式廣東汕頭潮陽區 建設一支帶頭抓黨建「一本通」 規範發展黨員工作黑龍江漠河 推行黨建創新項目 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甘肅隴西 實施鄉鎮幹部
  • 葉紅專:堅定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 加快建設美麗開放幸福新湘西
    湘西州以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堅定沿著總書記指引的前進方向,認真落實省委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的部署要求,圍繞創建國內外知名生態文化公園和旅遊目的地的美好願景,幹好當下、謀好長遠,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奮力開啟建設美麗開放幸福新湘西的新徵程,努力在武陵山區率先振興、率先崛起,以實幹實績回報總書記的厚望和關懷。
  • 同濟大學「初心工作室」成立,探索新時期高校黨建育人工作模式
    同濟大學「初心工作室」成立,探索新時期高校黨建育人工作模式 來源:藝術與傳媒學院   時間:2020-11-17  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