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7日,中國共產黨廣漢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隆重召開。這是在中央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省委深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德陽市委奮力實現「五個走在前列」的關鍵時期,廣漢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大會全面總結廣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的主要工作,研究確定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和主要工作,進一步明確建設成德綿試驗區經濟文化強市和成都大都市區特色衛星縣城「兩個定位」,勇擔爭當成德同城示範區和轉型發展排頭兵「兩大使命」,保持定力、克難攻堅,加快建設產業富美、環境優美、人文秀美、社會和美的美麗幸福新廣漢!
夯實基礎篇
廣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廣漢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環境優先、開放融合、四化聯動、統籌發展五大戰略,著力建設實力、生態、開放、文明、平安「五個廣漢」,順利完成了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夯實了建設美麗幸福新廣漢的堅實基礎。
——經濟穩中有進實現新跨越。把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有機結合,綜合經濟實力不斷提升,被評為全省縣域經濟平原地區先進縣第一名。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12.4%,經濟總量連續跨越兩個百億關口;公共財政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等主要指標,均比2010年翻了近一番;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達到9.5:62.6:27.9。新型工業化步伐加快,形成油氣裝備製造、醫藥、食品和通用航空、新材料、新能源「3+3」產業體系,成為全省首批工業強縣示範市。成功創建國家高新區,成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小漢園區工業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農業「三帶四基地」檔次不斷提升,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省現代農業示範縣。現代服務業健康發展,三星堆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鄉村、節慶旅遊有聲有色,旅遊總收148億元,年均增長31.3%。
——城鄉生態環境呈現新面貌。著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業水木田園城市,新建健康綠道14.7公裡、景觀棧道7.6公裡,公園廣場6個,城鎮化率突破50%,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高到45%,林地面積、森林蓄積量實現「雙增」,被評為國家森林城市;向陽成為全國重點鎮,小漢、三水成為全省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建成新農村聚居點247個、幸福美麗新村15個、省級環境優美示範鎮村49個。實施大氣、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秸稈禁燒暨綜合利用實現兩個100%,鄉鎮汙水處理廠覆蓋70%以上集鎮,生活垃圾分類處理「3+1」廣漢模式全國推廣。城鄉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被評為全省環境優美示範縣和省級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範區。
——全面深化改革掀開新篇章。啟動全省農村改革綜合試驗區建設,探索農村戶籍、集體資產、土地產權等綜合改革,成為全國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全省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改革、全省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等試點縣;全面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縣級公立醫院、國庫集中支付、基層社會治理等改革,人大代表小組工作室制度得到全國人大肯定,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加快。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2.8%,建成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4家、院士專家工作站6個,高新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成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城市。
——民生持續改善取得新成就。民生投入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保持在65%以上,一批民生難題得到有效解決。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年均分別增長12.5%、15.3%。切實抓好就業創業工作,被評為全省就業促進工作先進單位。城鄉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農村五保供養被評為全國先進。實施公共服務均衡化,建成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全國疾病預防控制先進單位、全國計生優質服務先進市、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縣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成功創建省第三屆文明城市,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單位、全國體育先進單位。城鄉交通更加便捷,「四縱四橫」交通主骨架基本形成,成為全省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市。「平安廣漢」、依法治市工作取得紮實成效,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好轉,獲「全省依法行政先進市」稱號。
——黨的建設得到新提升。持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專題教育,全面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大力夯實基層基礎。進一步改進黨委的領導方式,創新「三述五評」綜合考評體系,選人用人公信度明顯提高。積極支持人大、政協履行職責,內和外順、富有活力的人大、政協工作格局進一步形成。切實重視統戰工作,不斷加強黨管武裝,充分發揮工青婦等群團組織作用。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注重警示在前、教育在前、預防在前,嚴格遵守「八項規定」、堅決反對「四風」,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廉政建設社會滿意度評價排名逐年上升,黨風政風持續好轉。
產業升級篇
廣漢要在成德綿試驗區快速崛起,首要任務是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要緊扣轉變發展方式主線,實施三大戰略,推動經濟轉型平穩發展,開創「實力廣漢」建設新局面。
做大做強工業。堅定不移地發展園區工業,努力把德陽高新區建成千億產業園區,成為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的先行區、四川內陸經濟開放的先導區;把小漢園區建成500億元的省級經開區。以「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O25四川行動計劃」為契機,走高新高端高效、集中集群集約的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不斷提升「3+3」產業體系。
做精做特農業。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重點,提檔升級「三帶四基地」,沿成德大道和旌江幹線兩條軸線,建設生態農業創新創業示範走廊和現代糧食產業化示範走廊,加快形成以現代科技為支撐、現代經營為基礎、現代農民為主體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
做實做優服務業。圍繞三星堆這個核心,按照文旅融合、農旅互動的方式,連片打造松林-連山,西外-南興鄉村休閒旅遊帶,景區化打造三星堆遺址核心區,著力建設世界文化旅遊目的地。積極發展會展經濟、第三方物流、電子商務、科技服務、航空職業培訓等新興先導型服務業,推進康養業快速發展。
實施創新驅動。抓住四川建設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成德綿先行先試的契機,充分發揮德陽高新區的示範帶動作用,著力打造「雒創匯」等全民創新創業平臺,全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依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創新優勢,深入實施科技強市戰略和創新驅動助力工程,著力建設中西部知名的科技創新型城市。
社會建設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社會建設、擴大公共服務,形成平安富足、和諧穩定的社會局面。而推進廣漢各項事業,關鍵要把全市黨組織和黨員幹部隊伍建設好,為建設美麗幸福新廣漢提供堅強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盤活農村資產為重點,大力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努力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著力建設全省農村改革綜合試驗區。加快推進以「三去一降一補」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推進商事制度、財稅體制、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教育、文化、衛生等公共服務改革,抓好司法體制、城市管理體制等社會管理改革,統籌推動統計、價格等改革,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提升城市品位。堅持「全域德陽」的理念,加快全域城鎮化進程,構建「一城三區六組團」城市架構,著力打造德陽城市新功能區。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加快「生態廣漢」建設步伐,實施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大力推進「美化、綠化、亮化、淨化」行動,完成「四河八岸」綜合整治,提升城市形象。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以建設成德同城示範區為目標,統籌規劃、適度超前,構建結構合理、動能完善的現代城鎮基礎設施體系,促進城市提檔升級。
發展民生事業。高標準推進「3689」扶貧開發攻堅工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硬仗。加快實施一批民生工程,為老百姓解決一批急事、難事,讓群眾獲得感更強。突出社會治理,積極發展民主政治,深入推進依法治理,著力促進社會穩定,不斷完善應急處理機制,確保社會穩定有序。繁榮文化事業,挖掘和整理三星堆文化、改革文化、三國文化等一批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地域文化資源,塑造特色文化品牌,努力把廣漢打造成為西部文化高地。
提高黨建水平。全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廉政、制度等建設,引導全市黨員幹部進一步增強宗旨意識、紀律意識,始終保持思想上的純潔性、政治上的堅定性、工作上的先進性。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集中力量抓好支部,突出抓好帶頭人,努力把基層黨組織建成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堅強戰鬥堡壘。堅持從嚴治黨,人才興黨,打造務實進取幹部隊伍,營造風清氣正幹事氛圍。堅持制度管黨,提升科學執政能力水平
謀劃未來篇
關鍵詞一:四美廣漢
今後五年,廣漢要在德陽地區率先推進改革創新、率先實現轉型發展、率先融入成德同城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美麗同行、與幸福相伴,加快建成「四美廣漢」。
——產業富美。促進三次產業轉型發展,著力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增強產業實力,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高於德陽平均水平,力爭達到9%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8:59:33,發展的協調性、均衡性、普惠性顯著提高,努力實現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的「雙目標」。
——環境優美。以建設美麗廣漢為目標,把綠色低碳、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始終,萬元GDP能耗逐年降低,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空氣環境質量持續好轉,森林覆蓋率達到17.4%,城鄉生態和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建成天更藍、樹更綠、水更清、地更淨的國家級衛生城市。
——人文秀美。把三星堆文明和廣漢改革實踐升華為「廣聞明察、慎言篤行,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全市人民文化素質、文明素質、科學素質和健康素質得到顯著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建成國家級文明城市。
——社會和美。城鄉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年均增速分別達到8%、10%;脫貧攻堅全面完成,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的主要指標基本達到現代化水平,全民共享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不斷提升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關鍵詞二:五個「堅定不移」
在新的歷史階段確定的立足全面、面向未來,聚焦關鍵、帶動整體的基本遵循和奮鬥目標,與「十三五」規劃的要求一致,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致,符合廣漢市情,符合群眾期盼。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始終堅持既順應時代潮流、又立足廣漢實際的科學發展道路。
——堅定不移地走產業振興之路。大力實施產業興市戰略,夯實產業根基、挺起經濟脊梁,著力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壯大優勢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以產業振興帶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永續發展,這是建設美麗幸福新廣漢的基本支撐。
——堅定不移地走成德同城之路。按照區域規劃、交通建設、產業布局、城市品質、政策機制「五個協同」的思路,加快啟動標誌性、關鍵性工程建設,大力推進成德同城化;加快全域城鎮化進程,穩步穩妥推進撤市建區,著力建設德陽城市新區,成為成都北部新城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建設美麗幸福新廣漢的基本取向。
——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在新一輪發展中,要把改革和開放統籌起來,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發揚改革精神、鼓足改革勇氣、運用改革智慧,敢於擔當、敢於碰硬,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惠民生,這是建設美麗幸福新廣漢的基本動力。
——堅定不移地走全面小康之路。著力改善民生,決勝脫貧攻堅,更好地保障廣大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權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和諧發展,率先建成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全面小康社會,讓全市人民更加幸福自豪,這是建設美麗幸福新廣漢的基本目標。
——堅定不移地走黨建引領之路。奮力推進廣漢新一輪發展,核心在黨、關鍵靠人。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努力造就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黨員幹部隊伍,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是建設美麗幸福新廣漢的基本保障。(記者 唐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