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裡區工業園區黨工委組織開展湖裡創新園黨員政治生日會。(通訊員鄭潔雯提供)
臺海網7月6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在鮮紅的黨旗前高舉右拳,道出最堅定的承諾——剛剛過去的「七一」,湖裡區工業園區黨工委組織湖裡創新園黨員政治生日會,黨員們重溫入黨誓詞、曬出「學習強國」積分、觀看紅色電影《古田軍號》,擦亮黨員身份、牢記入黨初心。
作為聚集了6000多家各類創新企業的園區,湖裡創新園有6.2萬從業人員、平均年齡30.2歲。在湖裡區工業園區黨工委領導下,園區黨建工作不斷創新、自我超越,從最初的4個支部、185名黨員,到如今的105個黨組織、1300多名黨員,以黨建工作的實效,進一步促進園區整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通過充分發揮園區管理服務「四大亮點」優勢,湖裡創新園緊扣「大園區、園中園、微型創客平臺」錯落交織、創客「年輕、分散、流動性大」的特點,創新推行「四維黨建」工作模式。
主營收入從2012年的225.9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536.6億元,在黨建引領下,園區發展步入快車道。接下來,湖裡創新園將進一步推動園區黨建工作向縱深發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為湖裡區全面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的現代化中心城區再添動力。
服務貼心
「四大亮點」引領人才成長
每日值班小組督導21個疫情網格小組落實防控情況,確保園區67個樓盤和在建項目有人抓、有人管;落實「服務企業特派員」制度,園區22名黨員幹部深入440家企業面對面問計問需,對接企業了解困難近4000家次;推出多鏈條網上政企服務,加強政銀企對接、企業產品連結服務,為企業提供復工復產「綠色通道」……
紮根基層、建強陣地、活動豐富、暖身暖心,是湖裡創新園開展管理服務工作的「四大亮點」。園區營商氛圍得以「由冬入春」,與紮根園區、沉在基層的黨建組織體系密不可分。園區黨工委採取網格管理、分片共建、連點成片的方式,在點、線、片、面上逐層建組織、抓覆蓋、促落實。至今,園區已建成6個黨建網格片、76個樓宇黨員聯絡站、420個企業黨員聯絡點,配備12名非公黨建工作指導員、420名兼職黨建聯絡員。
近年來,園區打造了黨群中心、創新驛站、創享天地、天地雅園四大平臺,實施「大物業」管理,構成園區「4+1」服務模式。這其中,黨群中心按照「六有七室兩統一」的標準進行規範化建設,設有黨建成果展示室、黨員談心室、黨代表服務站等空間,為園區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提供陣地。
陣地是基礎、活動為載體。近年來,園區結合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開展主題黨日活動289場、覆蓋黨員15800多人次。創辦樓宇黨建「解書幫」,設置「談習語、講國學、誦經典、讀原著、學傳承、辨是非」六個模塊,促進好書精讀;舉辦政治生日會、紅歌賽等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悟初心、守初心、踐初心……都成為讓園區黨員深受啟發、銘記於心的「紅色瞬間」。
豐富生活更需溫暖身心,園區黨工委堅持黨員「有問題必談心、有困難必幫助、有病痛必探望」,積極開展各類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共舉辦黨員群眾創業就業培訓452個班次,成功推薦2萬人次創業就業。
理念暖心
「四維黨建」助力園區建設
「我們的高層、骨幹層、研發層,半數以上都是黨員。」江平生物是園區的一家「三高」企業,企業以黨建引領推動人才隊伍建設。
在日復一日抓好黨建工作中,園區黨工委善於總結、勇於創新,探索完善了組織保障、方法創新、人文關懷、共創共享「四維黨建」工作模式,把黨的工作做到各個階層。
組織保障,重在創新制度。在組織下沉、硬體完善的基礎上,園區黨工委提出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實體化的工作要求,印發黨建制度、定崗定責、考核評估等制度措施,做到時間、任務、責任人員、工作效果「四個明晰」,進一步激發非公黨建工作指導員隊伍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的精氣神。他們用園區身邊的榜樣和身邊的典型編撰的《讓黨建之花在樓宇盛開綻放》一書,已被廈門大學圖書館收藏,得到更多人認可。
方法創新,重在工作實效。園區堅持以方法創新為突破點,探索黨組織、網際網路、書記隊伍「3+」模式,增強園區黨建工作的創新力和有效性。「老帶新、強帶弱」,「1+X」聯建模式讓「1」家黨建基礎好的黨組織牽頭,帶動「X」家相對薄弱的黨組織共同提升;成立「湖裡創新園網際網路行業聯合黨委」,以網際網路技術推動園區黨建創新,以大數據助力企業黨員管理服務;創新「書記+」模式,培育「領頭羊」以激活黨建隊伍——不同群體、不同方法,讓園區開展黨建工作事半功倍。
人文關懷,重在以人為本。園區堅持以人文關懷為切入點,最大程度給予非公企業黨員政治上的關懷、精神上的鼓勵、生活上的幫助,增強園區黨建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通過推行「黨代表在一線服務、黨組織書記在一線接待、意見建議在一線收集」機制,園區黨工委依託76個樓宇黨員聯絡站廣泛收集企業和黨員意見,每年確定至少6個為基層黨建辦實事項目,為黨員排憂解難。
共創共享,重在提振活力。通過成立園區大黨委,園區吸納81家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天地和誠物業、海關、廈航等8家駐園單位黨組織,2個社區黨組織等各類主體,共建交流平臺、共議重大事務、共促園區發展,形成了「資源集聚、區域聯動、共建共享」的非公黨建新格局。
發展舒心
「四大引擎」推動經濟騰飛
揭開紅布、掌聲響起——不久前,湖裡創新園舉行了省級人才驛站示範站揭牌儀式。揭牌儀式上,福建省人社廳引進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趙永莉表示:「園區創新驛站發揮了良好的示範帶頭作用,希望能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學習的一個榜樣。」除了滿足人才的基本需求,園區創新驛站主動策劃人才經驗交流、培訓學習等精準服務項目,盡力創造適合人才成長的環境。
園區做好黨建工作,歸根結底是服務人才、服務企業,為園區經濟發展創造一流營商環境。隨著黨建創新工作的風生水起,園區形成了創新發展「四大支撐」,向著「園區大提升」目標大步邁進。
在黨建引領下,園區打造全國首個共享職工之家,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範園、公共法律服務站、新階聯實踐創新基地、青年之家、公益發展中心等陣地,形成了創新創業「硬體支撐」。園區今年先後獲評省級勞動和諧單位、省級人才驛站示範站、省級示範性「青年之家」等榮譽,輻射帶動各類工作同步提升。
園區6.2萬名從業人員中本科以上學歷佔78%,包含「雙百人才」15人、區重點產業人才26人、區拔尖人才12人、區臺灣專業人才5人——硬體支撐催生「人才支撐」,湖裡創新園已成為湖裡區重點打造的人才創業和產業發展集中區。人才支撐又帶來「黨員支撐」,園區黨的組織和隊伍不斷壯大,整體建設發展啟動了「加速度」。
主營收入從2012年的225.9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536.6億元,黨建工作最終帶動形成「經濟支撐」,成為園區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有力保障。硬實力又不斷反哺園區黨建——園區每年劃撥不低於200萬元黨建經費,以高要求高標準培育典型、建設場所、提供保障,形成了「經濟——黨建」良性循環。(廈門日報記者 葉舒揚 通訊員 鄭潔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