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徐匯區委組織部 上海基層黨建
徐匯區華涇鎮結合「四史」學習教育,以黨建引領推動黨群服務與文明實踐、文化服務雙向開放互動、雙向融合促進,有效提升「三中心」(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共融發展,打通引領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陣地共用
發揮平臺載體綜合使用的「乘數效應」
結合「四史」學習教育,將各類服務場地資源利用最大化,引導黨建文化與文體活動相融合,聯動社區單位、各類社團,吸引轄區黨員群眾廣泛參與,共同提升「三中心」人氣指數。
重啟黃道婆紀念館,整體改造翻新,在保留觀賞功能的同時融入紡織科普功能,重溫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組織全鎮黨員幹部、群眾以及體育團隊展現「黃道婆紡棉操」,以全民健身成果助力品牌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延伸,弘揚歷史人物的時代精神,引領社會新風尚,提升華涇鎮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下一步,將通過建立「三中心」負責人「交叉任職」制度,從組織架構「核心」融入著手,打破條線分割,把工作崗位的專業化資源、行政資源、黨建共建資源等高效統籌,在基層治理、服務企業、服務群眾中進一步釋放出「1+1+1>3」的效果。
資源共享
輻射「涇彩」品牌創新驅動的「槓桿效應」
優化「四史」學習教育教學模式,華涇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依託文化中心的智能化管理系統,打造全新的「涇彩」匯智智慧黨建平臺,為黨員幹部、居民群眾、青少年提供了學習教育和志願服務等多樣化「菜單式」服務,共同促進「三中心」服務功能。
打破紀念館單一線性參觀模式,結合鄒容紀念館講解,挖掘一批基層青年幹部全新演繹情景黨課,通過智慧黨建平臺以打卡點播的方式面向全鎮黨員幹部、群眾、青少年廣泛推送,用獨特的藝術表演形式代入歷史化身鄒容,呈現出「可學、可聽、可看、可體驗」的「四維立體」趣味學習模式,激活城市紅色文化基因。
各居民區黨群服務站點通過信息化手段分享智慧黨建資源,線上線下相結合動員共建單位、在職黨員、社區黨員、離退休老幹部參與認領「凝聚微力量,點亮微心願」黨建微心願活動,參與單位和個人通過手機實現「下單認領」,完成助學、幫困、醫療服務、健康諮詢、心理疏導、法律援助等多種需求的微心願認領,促進社區治理「智治」模式常態化。
活動共辦
傳遞文明與文化生活融合的「時代效應」
「益」友圈強堡壘,對接國家精準扶貧、徐匯援外支邊戰略,發揮「三中心」黨群聯盟互助作用,舉辦「匯愛迦元、益愛社區、奉獻涇彩」公益羽毛球邀請賽,所得獎金統一由華涇社區基金會定向捐贈給公益項目,在體育運動的激情碰撞中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四史」學習教育的政治認同和情感認同。
「益」生活強信仰,開展萬名黨員「愛心導醫」「家園先鋒」行動,「三中心」黨員社工、集體經濟以及區域單位黨組織黨員,協助做好社區老人體檢服務工作,清理小區綠化帶生活垃圾做好科普宣傳工作等,積極營造「黨員先鋒行動」的濃厚氛圍,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責任擔當,切實凝聚服務保障進博會的強大力量。
下一步,還將通過建立「時間銀行」的激勵機制,把參與公益志願服務從單向付出轉變為雙向循環,服務時間與服務需求可對應從「時間銀行」中存取,再用於文化中心兌換健身鍛鍊、非遺體驗、健康檢查等文化服務,以此來帶動更多居民自發參與社區治理,助推提升華涇城區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
●
●
(來源:徐匯區委組織部)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黨建引領「三中心」共融發展,凝聚黨群服務「乘數效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