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三中心」共融發展,凝聚黨群服務「乘數效應」

2020-11-26 澎湃新聞

黨建引領「三中心」共融發展,凝聚黨群服務「乘數效應」

2020-11-10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徐匯區委組織部 上海基層黨建

徐匯區華涇鎮結合「四史」學習教育,以黨建引領推動黨群服務與文明實踐、文化服務雙向開放互動、雙向融合促進,有效提升「三中心」(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共融發展,打通引領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陣地共用

發揮平臺載體綜合使用的「乘數效應」

結合「四史」學習教育,將各類服務場地資源利用最大化,引導黨建文化與文體活動相融合,聯動社區單位、各類社團,吸引轄區黨員群眾廣泛參與,共同提升「三中心」人氣指數。

重啟黃道婆紀念館,整體改造翻新,在保留觀賞功能的同時融入紡織科普功能,重溫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組織全鎮黨員幹部、群眾以及體育團隊展現「黃道婆紡棉操」,以全民健身成果助力品牌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延伸,弘揚歷史人物的時代精神,引領社會新風尚,提升華涇鎮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下一步,將通過建立「三中心」負責人「交叉任職」制度,從組織架構「核心」融入著手,打破條線分割,把工作崗位的專業化資源、行政資源、黨建共建資源等高效統籌,在基層治理、服務企業、服務群眾中進一步釋放出「1+1+1>3」的效果。

資源共享

輻射「涇彩」品牌創新驅動的「槓桿效應」

優化「四史」學習教育教學模式,華涇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依託文化中心的智能化管理系統,打造全新的「涇彩」匯智智慧黨建平臺,為黨員幹部、居民群眾、青少年提供了學習教育和志願服務等多樣化「菜單式」服務,共同促進「三中心」服務功能。

打破紀念館單一線性參觀模式,結合鄒容紀念館講解,挖掘一批基層青年幹部全新演繹情景黨課,通過智慧黨建平臺以打卡點播的方式面向全鎮黨員幹部、群眾、青少年廣泛推送,用獨特的藝術表演形式代入歷史化身鄒容,呈現出「可學、可聽、可看、可體驗」的「四維立體」趣味學習模式,激活城市紅色文化基因。

各居民區黨群服務站點通過信息化手段分享智慧黨建資源,線上線下相結合動員共建單位、在職黨員、社區黨員、離退休老幹部參與認領「凝聚微力量,點亮微心願」黨建微心願活動,參與單位和個人通過手機實現「下單認領」,完成助學、幫困、醫療服務、健康諮詢、心理疏導、法律援助等多種需求的微心願認領,促進社區治理「智治」模式常態化。

活動共辦

傳遞文明與文化生活融合的「時代效應」

「益」友圈強堡壘,對接國家精準扶貧、徐匯援外支邊戰略,發揮「三中心」黨群聯盟互助作用,舉辦「匯愛迦元、益愛社區、奉獻涇彩」公益羽毛球邀請賽,所得獎金統一由華涇社區基金會定向捐贈給公益項目,在體育運動的激情碰撞中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四史」學習教育的政治認同和情感認同。

「益」生活強信仰,開展萬名黨員「愛心導醫」「家園先鋒」行動,「三中心」黨員社工、集體經濟以及區域單位黨組織黨員,協助做好社區老人體檢服務工作,清理小區綠化帶生活垃圾做好科普宣傳工作等,積極營造「黨員先鋒行動」的濃厚氛圍,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責任擔當,切實凝聚服務保障進博會的強大力量。

下一步,還將通過建立「時間銀行」的激勵機制,把參與公益志願服務從單向付出轉變為雙向循環,服務時間與服務需求可對應從「時間銀行」中存取,再用於文化中心兌換健身鍛鍊、非遺體驗、健康檢查等文化服務,以此來帶動更多居民自發參與社區治理,助推提升華涇城區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

(來源:徐匯區委組織部)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黨建引領「三中心」共融發展,凝聚黨群服務「乘數效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白水縣西固鎮四河村:建強黨群服務中心 激活發展紅色引擎
    今年以來,白水縣西固鎮四河村立足村域資源整合,著眼服務黨員群眾,以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為抓手和著力點,不斷增強農村黨組織的組織力、戰鬥力和凝聚力,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一是搭建多元服務平臺。
  • 黨建引領:凝聚企業發展動力
    如何推進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中國鐵建黨委在探索中前行,不斷開啟企業發展的「活力之源」。以黨建工作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也成為中國鐵建獻給改革開放40年的精彩樣本。改革開放的40年,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的40年,是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40年,也是黨建引領國企改革發展的40年。
  • 數字驅動未來 黨建引領發展 浙江杭州:建強「數字經濟黨建矩陣...
    推動1392個數字經濟企業黨組織和70個集聚區黨群服務中心「上雲上線」,通過黨建大腦駕駛艙「熱力榜」動態曬績亮效,激發數字經濟企業黨組織組織生活、黨員回歸、黨員教育等工作內生活力。在杭州數字經濟的腹地,未來科技城(海創園)黨工委承載著黨建引領助推產業發展的平臺功能。
  • 濰坊市奎文區打造家門口「黨群微家」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中宏網山東11月24日電(記者 孫鑫 通訊員 田恆武) 濰坊市奎文區在推進「黨建引領·紅色物業」過程中,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誌、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的「六有」標準,在小區建立家門口「黨群微家」,將黨建陣地和為民服務延伸到居民身邊
  • 河南康利達投資集團以「五力」黨建工作法引領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凝聚黨的力量 實現跨越發展河南康利達投資集團以「五力」黨建工作法引領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導讀「薛景霞速度」背後的神奇力量1987年,年僅22歲的薛景霞懷揣6000元,在河南省鄭州市上街區鴻泰商場租下兩節櫃檯、兩節貨架
  • 黨建引領,全面聚力促發展——首都航空黨建工作見成效
    過去的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裡,首都航空黨委在海航集團黨委領導下,抓學習、把方向、強思想、建作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為打贏疫情防控戰、推進復工復產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和隊伍保障,以黨建工作引領在航線網絡、安全運行、服務等方面實現全面提升,航空業務取得階段性成果。
  • 橫崗街道「融合式」特色黨建匯聚服務民生「大能量」
    這一年,龍崗區橫崗街道以創建「融合式」黨建服務品牌為抓手,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著力推進單位、行業及各領域黨組織有機融合,讓「融合式」黨建連接到轄區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名黨員,探索出一條「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治」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提升品質,打造全域黨建工作新特色 「環境面貌煥然一新,太贊了!」
  • 濟南杆石橋街道:黨建引領激活社會治理「一池春水」
    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杆石橋街道一直以來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居民為導向,著力建設「紅色社區、韌性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智慧社區」五大社區,不斷夯實社區治理和發展的基礎。紅色引擎激活發展動能要把社區建設好,首先必須把社區黨委建設好,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重大作用。
  • 黨建創新引領村轉社區「穩轉快融」
    為適應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方式的新變化,應對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新挑戰,成都市以村轉社區黨組織建設改革試點為契機,緊緊圍繞強化黨組織政治引領和服務凝聚作用,探索提出「四步建黨、五項引領、六策並舉」的村轉社區黨組織建設新模式。
  • 深圳市龍崗區南灣街道 :「 一經多緯 」 黨建項目引企業點讚
    龍崗區委書記張勇強調,要讓黨建真正成為促進企業發展、引領企業發展的組織,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先鋒模範作用,真真切切為企業服務。2018年,南灣街道黨工委書記宋逸陽多次主持召開街道黨建工作專題研究部署會,並將「一經多緯」雲創黨建項目確定為2018年街道書記項目,以及2019年和2020年街道黨建品牌項目。目前,「一經多緯」雲創黨建項目進展順利,促進了各園區的發展,得到了企業的認可。
  • 凝心聚力 崑山陸家以基層黨建"大磁場」引領基層治理有作為
    2020年以來,崑山陸家鎮按照年初制定的「書記項目」計劃,依託社區「大黨委」制度,積極探索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有效路徑,整合資源力量、強化協同聯動,聚焦基層黨建和治理難題,不斷推進組織網絡與黨建網格「兩網融合」,實現了黨建引領下基層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雙提升」。全體黨員幹部充分發揚艱苦奮鬥優良作風,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先鋒「十帶頭」,勇當高質量發展「熱血尖兵」。
  • 江蘇連雲港:黨建陣地「加磁」 提升城市基層黨組織組織力
    其中重點圍繞陣地建設,出臺《關於加強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規範化建設的實施意見》,緊扣「社區綜合體、百姓會客廳、黨建主陣地」的功能定位,夯實基礎,補齊短板,增強組織力,通過一系列舉措增強黨建陣地「磁力屬性」,使其成為吸引群眾、凝聚人心、助力發展的「強力磁場」。 但對照城市快速發展和群眾多元需求,我市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在具體實踐中仍有薄弱環節,主要表現為「三不」問題。
  • 抓實「五個到位」 全面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基層...
    網格設置到位  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規範有序推進以「小網格」構建基層黨建「大格局」,堅持精準、精細、高效推進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讓城市基層治理提質增效。優化網格設置,突出「實用」。建好用實黨群服務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優化完善黨群服務中心體系,推進場所標準化建設,豐富服務功能,健全管理運行機制,為網格治理提供支撐。包頭市青山區建設了59個「一米陽光」鄰裡屋、書記工作室、老少樂園等網格治理小陣地,把服務延伸到小區和樓棟,有效提升服務精細化水平。
  • 黨群共建互促進 同心協力謀發展 省總工會赴昆明調研黨工共建情況
    中心以「改革開放」為主題,以「服務黨員、服務群眾、服務人才、服務企業」為宗旨,建立區域化黨建資源、陣地資源和服務資源共享機制,為黨員、群眾、人才和企業提供黨群、政務、營商及便民、便企等「一站式」「零距離」服務,旨在將其打造成為全區黨群服務陣地的「核心樞紐」。
  • 黨建引領內增向心力 服務發展外強驅動力
    通過請進來與走出去、集中學與分散學、課堂教學與實地觀摩、正面教育與反面警示教育等舉措,有效提升了村(社區)幹部隊伍履職能力,為全市農村(社區)經濟社會持續向好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重視程度「高」。「黨的十九大為我們在新形勢下不斷夯實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激發黨建引領各項事業的內生動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藍圖指明了方向」。
  • 黨建引領開闢小區治理新路徑,中國車谷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樣板
    疫後重振以來,武漢經開區聚焦黨建引領,把小區作為基層治理的最小單元,全區7個街道、58個社區、286個小區,圍繞自管黨員底數、小區業委會組建、物業服務企業覆蓋、小區(片區)黨組織成立、小區黨群服務驛站配套等方面情況,展開全面摸底,分類建立臺帳,推動黨組織向居民小區(網格)、樓棟進一步延伸,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居民關心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樣板。
  • 下沙黨群服務中心建立「志願積分」機制 營造志願服務新風尚
    近日,下沙街道和杭州市下城區長慶樂助公益發展中心共同推出下沙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志願服務平臺,通過建立黨群志願積分制度和積分兌換制度,撬動更多居民參與志願服務,壯大志願者隊伍。據介紹,志願者積分兌換機以網際網路積分數據為基礎,以「黨建+志願服務」為核心模式。黨建引領下,以志願者積分制度為考核標準,志願者通過參與志願活動,根據服務內容的技術高低、難易程度、勞動強度、貢獻大小、服務時長等,給予志願者不同的服務積分。根據志願者積分兌換機制,志願者可以在兌換機上憑藉積分兌換喜愛的物品。
  • 廈門湖裡創新園推行「四維黨建」模式「四大亮點」引領人才成長
    主營收入從2012年的225.9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536.6億元,在黨建引領下,園區發展步入快車道。接下來,湖裡創新園將進一步推動園區黨建工作向縱深發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為湖裡區全面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的現代化中心城區再添動力。
  • 黨建帶動 因地施策 成風化俗 黎明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
    黨建帶動,提供鄉村建設組織保障黎明村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通過建強用好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推動工作深入開展。2019年以來,黎明村投入資金6萬元改造村部,建成標準化黨群活動中心,黨員有了規範化的學習活動場所,群眾也有了心有所依的方便辦事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