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中牟縣:創新組織架構 建立「332」黨建模式 推動新型社區...

2020-11-28 人民網

一、實施背景

自2012年中牟縣啟動新型城鎮化建設以來,新建新型社區61個,其中實現回遷社區21個,回遷居民7萬餘人。入住社區後,居民居住重新被打亂、組合,過去村與村之間,組與組之間的界限不再明顯,且群眾思想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起了很大的變化,呈現出居住形態「集中化」、 社區居民生計方式「非農化」、 社區居民生活方式「城鎮化」、社區結構「複雜化」 和社區利益訴求「多元化」的特點。但較城市社區而言,其血緣、地緣關係仍較密切,並留有豐富的集體資源,無論傳統村的治理模式,還是城市社區的治理模式,都不適用於新型社區。在這種背景下,中牟縣結合新型社區建設實際,推行「332」(三委三區兩覆蓋)黨建模式,有效促進了新型社區治理。

二、主要內容

(一)成立「三委」,健全領導及管理服務機構。每個新型社區分別成立社區黨委(總支)、社區事務管理委員會、社區事務監督委員會,明確「三委」職責。①社區黨委(總支)隸屬鄉(鎮、街道)黨(工)委,是社區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②社區事務管理委員會是社區黨委(總支)領導下的社區群眾自治組織,由社區事務管理小組(村委會)及黨群服務中心、集體資產管理中心等公共管理服務機構組成,統籌社區社會組織等公共管理服務力量開展工作。③社區事務監督委員會由社區事務監督小組(村監委會)組成,對社區事務實施監督。

(二)劃定「三區」,完善領導及管理服務層級。根據每個新型社區實際情況,以社區、片區、街區(樓棟)為單位,完善三級領導及管理服務體系。①社區。建立以社區黨委(總支)為核心,社區事務管理委員會、社區事務監督委員會、社區社會組織及社區群團組織等多元參與、協同共治的「一核多元」治理架構。②片區。建立以片區黨支部為核心,社區事務管理小組參與協同共治的治理架構。③街區(樓棟)。建立以街區(樓棟)黨小組為核心,以街區(樓棟)長為主體,作用正向疊加、齊抓共管的治理架構。

(三)推進「兩覆蓋」,強化新治理模式下黨的領導。著眼於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創新黨組織設置,構建「三位一體」的新型社區黨組織體系,充分發揮其在社區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①社區黨組織。成立社區黨委(總支),由片區(行政村)黨支部、黨群服務中心黨支部、集體資產管理中心黨支部、各非公經濟組織黨支部等組成,領導社區各類組織,支持和指導社區內各片區(行政村)依法開展自治活動。②片區(行政村)黨組織。社區黨委(總支)下設若干個片區(行政村)黨支部,貫徹執行上級黨組織及本片區黨員大會的決議,將片區內居住的所有黨員納入管理,帶領群眾做好片區各項工作。③街區(樓棟)黨組織。每個片區黨支部下設若干個街區(樓棟)黨小組,負責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積極完成上級黨組織布置的任務。鼓勵街區(樓棟)黨小組長兼任街區(樓棟)長。

三、推進措施

抓黨建引領發展,是加強新型社區黨建的直接目的,重點是在責任落實、深化服務、資源保障上下功夫。

(一)建立協調推進機制。新型社區黨委(總支)全面領導社區規劃區域內的各類組織,堅持推行「一徵三議兩公開」工作法,建立健全新型社區民主科學決策制度、黨務政務公開制度和民主監督制度。新型社區黨委(總支)每月至少組織召開1次社區各相關組織負責人參加的會議,交流工作、溝通情況,對社區黨建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二)探索服務共享機制。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發展各具特色的新型社區文化,豐富社區群眾文化生活,增強社區群眾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探索建立「1+6」公共服務體系,依託黨組織活動陣地,把便民服務、技能培訓、文化體育、衛生計生、綜治調解、網絡購物等基本公共服務延伸到社區,不斷提升社區管理服務水平。

(三)健全運轉保障機制。按照「三有三帶」標準,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以發揮黨群服務中心作用為重點,採取公開選拔(招聘)、競爭上崗等方式將優秀人才選進社區服務隊伍之中。提倡政府購買社會服務,促進公共服務水平提升。以財政投入為主,以社區集體經濟補充為輔,落實社區人員工作報酬。在按原行政村建制撥付相關經費的基礎上,增加10萬元社區服務群眾經費和5—10萬元社區黨建工作經費,由社區統一安排使用,推動人財物向社區集中,為社區正常、健康、高效運轉提供保障。

四、經驗啟示

中牟縣堅持試點先行、穩中求進、逐步拓展,打造社區議事平臺、服務平臺、孵化平臺,為新型社區治理積累了初步經驗。

(一)必須強化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通過建立新型社區「332」模式,進一步強化了新型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社區黨委組建社區黨建聯席會,定期開展黨建工作研究,形成了以社區黨委為基礎,社區黨員為主體,社區服務中心、各黨支部共同參與的區域化黨建工作格局,充分發揮了社區黨組織的組織協調作用,徹底消除了支部各自為政、一盤散沙的混亂現象。如,大孟鎮鎮區新型社區黨委先後組織召開聯席會議11次,解決社區商業用房租賃等重大管理服務事項20餘項,贏得了居民的信賴和支持。推進新型社區治理,離不開黨組織的核心領導和組織協調,黨組織的作用只能強化,不能削弱。

(二)優化轄區內各種資源、優勢互補。新型社區非常的多元化,就需要多方組織一起行動起來,同頻共振。這就要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加強黨組織的社會整合能力。大孟鎮鎮區新型社區建立了黨群服務中心,把原屬鄉鎮的服務職能下沉到新型社區,實行敞開式辦公、一站式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民政、勞動保障、計劃生育、衛生、安全保衛等10大類40多種服務項目。組建了一支50多人的社區黨員志願者隊伍,提供家政、水電維修等多項服務。引入馨家苑社會組織,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豐富了服務內容,提升了服務水平。通過各種資源的優化整合,打造了「資源共享、成果共用、優勢互補」的服務格局,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高效的服務,改變了過去服務單一、效率低下、來回折騰等弊端。推進新型社區治理,只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優化整合後,才能使各個要素合理配置、綜合利用、發揮出最好的功效。

(三)要充分發揮社區居民的主體性。新型社區的主體是社區居民,而社區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於人的發展。在從農民向市民轉變的過程中,作為參與主體的社區居民的主體性應該獲得充分尊重,創造條件讓他們參與到社區公共事務中,從而促進社區自治。但是長期的行政化路徑,社區居民已經習慣了被動地接受政府提供的服務,不願意同時也沒有能力參與到社區治理中。因此首先需要提升社區居民的參與意願,要以社區居民為本,以居民的真正需求為本,充分尊重居民意願,滿足居民的現實需要,激發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熱情外,逐步提升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和解決社區問題的能力,不讓新型社區建設淪為政府的獨角戲。通過「332」模式,黨組織覆蓋到了社區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單元、每一個樓棟;服務事項深入到每個家庭之中、每名居民身邊,使居民在潛移默化中意識到「居民社區居民建,建好社區為居民」的道理,社區街道變得更整潔了,車輛停得更整齊了、文娛活動變得更豐富了,社區治理水平得到了質的飛躍。推進新型社區治理,只有轉變居民的思想觀念,發揮社區居民的主體性,才能實現社區治理的良性互動。

(四)大力培育社區社會組織。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比居民個體參與社區治理更加有效率,更加有效果。社區社會組織的壯大和作用的有效發揮是新型社區治理創新的重要標誌,它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激發社會的內生力量,為社會管理創新提供不竭的動力源泉;另一方面可以成為公共服務供給和矛盾糾紛化解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抓手。因此,在加強和創新新型社區治理的過程中,要大力發展和規範公益性、社會服務型等社會組織,並完善其參與社區管理的體制機制。要進一步支持和培育各社團的領袖,通過他們帶動一批社區居民組成社區社會組織,促進社區組織化程度提升,提高社區公共事務協調解決能力。

相關焦點

  • 河南平頂山衛東區:基層黨建有力度 社區治理有溫度
    是做好新時代基層黨建的必答題。近年來,河南省平頂山市衛東區全面加強以黨的建設為核心的基層工作,聚焦強化基層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探索建立以城市社區為依託、以「紅色引擎」為抓手的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機制,打造具有衛東特色的社區治理模式。
  • 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第三輯)
    河南登封 「服務能力強、發展能力強」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探索河南新密 創新農村新型社區黨建 保障新型城鎮化建設雲南彌渡 以三個「1+X」為抓手 全力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河南鄭州惠濟區 以>「四個先鋒」為載體 打造基層服務型黨組織河北臨漳 以「五步工作法」推動組織工作科學化遼寧葫蘆島 推進「全天候」管理 推進「在職黨員進社區
  • 河南:把黨建貫穿城市發展全過程 讓城市更有「溫度」
    在責任聯動方面,明確縣(市、區)委書記、街道黨工委書記、社區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責任,把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納入述職評議考核範圍。在組織聯動方面,指導各地全部建立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機制,健全完善以街道社區為主導的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橫到邊、縱到底」的立體工作格局。
  • UFO.WORK國際創新社區 鄭州開啟「新辦公」模式
    當共享辦公這種新型模式開始興起,辦公空間多元化更加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喜愛。UFO.WORK國際創業社區賦能創業者「新辦公」模式 產品全線升級01國際創業社區首亮相UFO.WORK國際創業社區位於高鐵商務區的龍宇國際大廈,由500強企業河南國龍置業有限公司持有。
  • 創新推動「黨建+社區警務」模式 黃岡片警躍上基層治理前臺
    社區民警,俗稱片警,是公安機關最基層的力量。片警人少、權小、事雜,以往無論在公安業務環節,還是在社區工作中,都居於「配角」。今年,針對抗疫中暴露的基層治理短板,黃岡市加快警力下沉,探索「黨建+社區警務」模式,片警正成為推動基層治理升級的重要力量。
  • 「研究」新型研發機構常見組織架構及運行模式研究
    新型研發機構的這些多元化特徵要求組織架構和運營模式必須與之匹配才能最大的發揮全局創新優勢。院所長全面負責科研業務和日常管理工作,推動內控管理和監督,執行理事會決議,對理事會負責。建立諮詢委員會,就機構發展戰略、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科研誠信和科研倫理等開展諮詢。
  • 黨建引領社區治理 激活基層組織細胞
    九真社區的路燈亮起來了,車站社區的困難「黑戶」有戶口了,漢光社區的300多個「攔路虎」拆除了,曬書臺社區的「一核多元」組織體系建起來了……市直單位下沉主城區社區開展「雙報到、雙報告」工作兩月有餘,下沉工作隊活躍在組織建設、入戶走訪、志願服務、矛盾調處、興辦實事的第一線,為基層組織添活力,讓居民群眾得實惠,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成效初顯。
  • 閔行區委打造三級黨建服務架構:民心在基層聚集 服務在基層拓展
    記者近日從閔行區黨建服務中心獲悉,從2015年開始,閔行區委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全力構建區、街鎮(委局)、村居(園區、樓宇)三級黨建服務架構,取得顯著成效。閔行區的三級黨建服務架構模式可以用「1+14+2+X」表述——1個區級黨建服務中心、14個街鎮社區黨建服務中心、2個行業黨建服務中心(律師行業黨建服務中心、社會組織行業黨建服務中心)和618個村居(園區、樓宇)黨建服務站。
  • 知民所需 精準服務 深入推動社區治理改革創新
    近年來,芝罘區緊緊圍繞「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建設,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體制改革為抓手,以治理創新為載體,深入構建滿足居民多元需求的長效機制,在社區建立起「精深打撈—精細分流—精心設計—精準實施—精確評估」民需項目服務體系,推動社區治理和服務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不斷邁進。
  • 黨建創新引領村轉社區「穩轉快融」
    改革試點工作啟動以來,成都通過村轉社區黨建探索有效激發了村轉社區黨組織活力,有力促進了黨員主體作用的發揮,切實保障了多元主體的廣泛參與,對於鞏固和強化黨在村轉社區的執政基礎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村轉社區居民歸屬感明顯提高,融合度顯著提升,對黨員幹部的認同感有力增強,村轉社區黨組織已成為社區發展的「主心骨」,黨員幹部成為群眾信賴的「貼心人」。
  • 中牟敲定5年建設文旅強縣目標,將建這四大標誌性項目
    建設彰顯中原文化厚度的黃河文化旅遊帶,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民族品格和時代價值,依託重要文化資源,打造重點區域、重要節點黃河文化標識項目,推動黃河文化活態傳承;高標準建設沿黃慢行系統,推動黃河溼地公園、中牟鳥類溼地公園等項目加快建設,營造黃河南岸慢生活、微度假理想生活方式,加快黃河中牟段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 河南康利達投資集團以「五力」黨建工作法引領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2017年,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片區綜合服務中心項目正式啟動,項目承建單位——河南康利達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康利達集團)從設計施工到建成交付,僅用時35天。當時的河南省分管副省長舒慶在項目竣工驗收會議上曾讚嘆:河南自貿區速度是鄭州速度,鄭州速度就是薛景霞速度!
  • 西藏拉薩市城關區:區域共建共治理 推動城市基層黨建高效聯動
    全區累計建立500餘項區域議事協調製度,常態化組織開展座談協調、雙向服務,推動形成「整體、聯動」的區域組織體系。二是推行「大工委」、「大支委」制,在保持「大工委」、「大支委」班子主體框架不受影響的基礎上,對21名作用發揮不明顯的兼職委員進行調整;堅持每季度組織召開聯席會議,共同研究討論區域內黨的建設、社會管理等方面的重大事項,動員轄區各單位共同參與社區社會事務。
  • 董亞煒:不斷創新基層黨建的結構和功能
    改革開放以來,針對流動黨員增加、基層黨組織建設軟弱渙散等問題,黨中央加強了基層黨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關於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的推動下,基層黨建得到進一步加強,同時中央確立了通過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來引領和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的戰略,現代社會治理為基層黨建開闢了新空間。
  • 廈門湖裡創新園推行「四維黨建」模式「四大亮點」引領人才成長
    接下來,湖裡創新園將進一步推動園區黨建工作向縱深發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為湖裡區全面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的現代化中心城區再添動力。在日復一日抓好黨建工作中,園區黨工委善於總結、勇於創新,探索完善了組織保障、方法創新、人文關懷、共創共享「四維黨建」工作模式,把黨的工作做到各個階層。組織保障,重在創新制度。
  • 河南推動乳腺癌診療均質化
    新華社鄭州8月2日電(記者王爍)河南省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成立儀式暨乳腺癌診療質控建設啟動會日前在鄭州舉行。旨在進一步保障河南省內各區域乳腺癌的診療質量管理,強化基層診療能力,切實保障河南省內乳腺癌患者獲得更加規範、有效的診療。
  • 黨建推動力激發社區治理原動力
    9月20日,社區發起清理草坪的志願活動,張守志又報名了。上午修剪麥冬,下午清除雜草,張守志和一群平均年齡68歲的志願者忙了一天。老人說:「志願活動不僅自娛自樂,還能互幫互助,社區是大傢伙兒的家,我身體還行,能為守護家園出力,很開心、很充實!」 舜華路街道轄區面積大、社區多。每個社區居委會一般有5-6名工作人員,管理居民3000-8000戶,社區治理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勢在必行。
  • 河南鄭州:「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
    2020年12月14日至17日,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記者一行四人來到河南鄭州,記錄當地法院為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所作出的探索和努力。讓「護河」意識深入人心黃河中遊與下遊的分界線位於鄭州黃河文化公園的桃花峪,這裡既是黃土高原的終點,也是黃淮扇形衝積平原的頂點和黃河地上「懸河」的起點。
  • 中國特色食品河南-鄭州
    4、雁鳴湖大閘蟹雁鳴湖大閘蟹養殖採用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模式,依託雁鳴湖優良的水質,生產的大閘蟹肉質肥沃,蟹黃鮮美營養。5、滎陽柿子滎陽生產的柿子土壤和水分豐富,柿子肉肥、霜厚、味甘、質優,故名「柿霜餅唯滎陽獨有」。
  • 臨洮縣瑞新社區:打造「六心」社區構建溫馨家園
    工作一體謀劃,社區黨總支依託社區黨建聯席會,深入推進「四抓兩整治」工作,不斷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從嚴規範黨內生活,聯合在職黨員志願者一起重溫入黨誓詞、開展主題黨日、講黨課等活動,實現社區黨建工作向網格單位黨組織的拓展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