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黨委為了強化"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瀆職"的責任擔當,將黨組織政治引領、組織引領、能力引領和機制引領嵌入到公司治理各環節和生產經營各方面,以黨建促改革、強發展、保穩定,取得明顯成效。
突出政治功能,站穩人民立場
共產黨員是第一身份,為黨工作是第一職責。該集團黨委不斷強化第一職,通過開展黨建工作標準化建設,健全二、三級公司及項目部"四個一"配置(一個支部、一名書記/副書記、一名紀檢委員、一個黨建專員);制定五大工作標準(黨委工作、支部建設、黨員管理、紅色陣地、工作保障);實施"三紅四上"行動(人人紅、處處紅、項項紅和徽章上身、誓詞上口、承諾上肩、示範上崗),全力推動黨的組織強起來、黨員隊伍強起來、黨的工作強起來。
該集團黨委還通過開展"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主題黨課活動,教育引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經常進行思想政治體檢,同黨中央要求"對標",拿黨章黨規"掃描",用人民群眾新期待"透視",同先輩先烈、先進典型"對照",不斷叩問初心、擔當使命。
教育引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經常進行思想政治體檢,該集團黨委在一線講黨課20餘場,開闢最"燃"微黨課、抗疫故事會等創新載體,並組織普通黨員人人講黨課,始終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目前,該集團黨委集團現有職工3680人,其中,共產黨員1390人,佔職工總人數的37%;基層黨組織116個,其中,基層黨委15個、黨總支2個、黨支部99個。
疫情期間,該集團黨委充分發揮各基層黨組織在落實重大任務中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該集團黨委組建了14個戰疫臨時黨支部,22支黨員突擊隊打頭陣、當先鋒,強力保障火神山醫院、22座方艙醫院、醫廢應急處置等68項任務安全高效完成。
同時,該集團黨委成員為醫院搭建床位24857張,佔武漢市總床位數的四分之一,成為參與人數最多、參戰時間最長、參建任務最重的市屬國企之一。
除此之外,該集團黨委下沉社區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與25個社區建立黨建共建機制,建立年度共建項目85個,目前已完成項目31個,全體黨員常態化下沉到所在社區開展服務達1851次。集團下沉社區抗疫工作獲中央及省市督察組充分肯定,收到武漢市洪山區委、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和群眾的感謝信、錦旗80多份。
抗疫期間,該集團實行領導幹部日紀實制度,作為黨員幹部政治素質考察重要依據,火線發展2名黨員、火線提拔5名幹部。其中,該集團推薦的1名黨員被武漢市委火線提拔。
防汛期間,該集團組織18支黨員突擊隊,24小時值守36處江河堤岸,累計完成14處緊急抽排、74處河堤應急加固任務。
除了積極抗疫和防汛,該集團黨委還參與央視頻"國聘行動",提供112個工作崗位;捐贈20萬元,幫助解決武漢市臨空港經濟開發區(東西湖區)困難漁民活魚滯銷問題;投入30萬元扶貧資金,提升對口幫扶村產業抗風險能力。
根據近三年考核情況及抗疫表現,該集團上半年對基層單位黨委和支委班子作出調整,7名黨員被予以提拔重用,5名黨員被予以降職,推薦6名黨員外出掛職錘鍊,讓真幹事、幹成事、不出事的人有機會和舞臺。
突出經營龍頭,激活要素市場
市場是配置資源最有效的形式,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國企市場化改革是必然趨勢。該集團黨委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緊緊圍繞五大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構建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系統。
為加快後備青年骨幹人才成長,該集團黨委開展"百名人才"、"十佳青年"、優秀年輕幹部選拔,建立人才三庫(後備幹部、骨幹人才、先進典型),實施"雛鷹起飛"計劃,開展名師高徒傳幫帶,對在庫人員實施分梯次、滾動式培養起飛計劃。
在此基礎之上,該集團黨委堅持改革創新,上半年完成平臺公司整合重組,提升自身造血功能,航發智慧城產業園順利完成招商工作;優化市政經營布局,明確各子分公司專業化發展方向,有效避免同質化競爭;充分利用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資源,持續開展科技創新,下屬市政集團成功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改革重組成立的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發揮自身優勢,搶抓生態發展機遇,確立了"生態環境、武漢航空城、設計施工、數字建造"四大業務板塊。
該集團持續創新金融工具,並與華科大合作,共同建設建築工程數字智能建造中心,搶抓機遇成功發行武漢市首筆疫情防控債,率先啟動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上半年集團新增貸款平均利率約3.71%,創歷史新低,成功撬動南泥灣大道、武天高速等超大投資建設項目順利落地。
突出項目支撐,幹好施工現場
幹好現場,才能贏得市場。該集團黨委不斷強化黨組織在項目建設中的引領、保障作用,創建一支部一品牌。該集團下屬市政集團黨委創建"六型"黨組織,武陽高速項目公司黨支部創建"五彩黨支部",機施公司湖溪河項目與華科大開展聯建共建活動,不斷凝聚推動項目建設的正能量。
在落實黨建工作過程中,該集團領導帶頭下沉項目一線,加強對各項工作的檢查督導,為基層一線排憂解難,並每月開展黨建項目拉練,評選優勝黨支部流動紅旗,年度黨建考核結果與績效獎勵硬掛鈎。
為把生產經營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生產經營骨幹,該集團組織各基層黨組織在復工復產中廣泛開展黨員攻堅行動,軌道交通11號線三期葛店段全市疫後第一個復工,並按期實現貫通目標;南泥灣大道改造工程提前4個月完成前期工作、提前1個月開工,成為武漢市疫後重振首個開工實施的城建計劃項目。
該集團還開展"大戰110天、競賽創一流、勇奪雙勝利"黨內立功等競賽活動,組織16支黨員突擊隊"比引領力、比創造力、比戰鬥力",為全年目標任務完成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障,並開展"十佳項目經理"評選活動,促進項目經理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升。
突出思想紮根,營造發展氣場
"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該集團黨委爭創國有企業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示範點,及時跟進學習中央重要講話精神及中央、省市重要文件精神,力戒學習形式主義。
該集團黨委還弘揚"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擔當、特別能創新、特別能奉獻"的企業精神,製作《火神的祝福》徵文集、創作抗疫MV《青春遠航》、紀實片《航發戰疫紀》在學習強國、武漢組工及省市媒體等廣泛展播。
此外,該集團黨委加強與中央及省市各類權威媒體互動,集團領導接受鳳凰衛視專訪,講述火神山醫院搶建故事。30餘篇航發戰疫、戰汛、復工復產新聞登上學習強國平臺、央視新聞、新華網等新聞媒體平臺,1名青年黨員戰汛事跡登上《中國青年報》頭版頭條。
2020年上半年,該集團黨委大力挖掘、宣傳先進典型,1名黨員獲全國抗疫先進個人、1名黨員獲全國三八紅旗手、1支青年突擊隊獲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榮獲湖北省委組織部通報表揚,1名黨員作為武漢市城建企業先進個人代表在武漢市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上作報告,營造了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強勁輿論場和正能量。
新徵程,再出發。該集團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集團將持續強化"團結一心,融為一體,爭創一流"的目標導向,不斷提升黨委領導經濟工作能力,以黨建引領"出效益、出人才、出經驗、出典型"的實際成效,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作出武漢國企新貢獻。(記者胡毅、通訊員朱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