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是什麼意思?

2020-11-29 梧桐樹邊羽

什麼叫初心?

這句話的由來,有一些朋友認為來自於國家領導人為政報告中的使用,再往前一些的是來自臺灣作家的一本散文集,使用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幾個字作為書名。因為這本書我沒看過,所以不好說什麼,不過遠觀有些雞湯的味道。

再往前追尋的話,很多人說這八個字出自佛教的《華嚴經》。

實際上《華嚴經》中是沒有這麼說過,但是經書中有相關說法,可能後世高僧在講解這些佛法之時,使用了一些帶有韻文味道的語句——我們又稱之為「偈子」,讓信眾們朗朗上口而便於記憶,最終形成了這麼幾句關於初心的佛偈。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七:三世一切諸如來,靡不護念初發心。《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如菩薩初心,不與後心俱。

大家可能不熟悉的是前後共有四句,只不過相對於前面兩句對人鼓勵、讚賞、正能量而言,後兩句就顯得有些無奈,所以並不被世俗中人喜歡引用。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這後兩句確實有些讓人掃興。前兩句給人以希望,後兩句馬上就告訴你很難做到。而這才是佛家思想要講的道理。中國人聰明又愛聽好話,所以一般就忽略了後兩句,只用前面兩句來誇讚別人。

搞清楚了詞的出處,那麼到底什麼是「初心」呢?

既然是佛教源流,咱們自然先聽法師怎麼解釋。慧月法師曾經做出解讀:

何謂初發心?它是我們踏入佛門之始,心中秉持的那顆當仁不讓的成佛利生之心,那份最真誠質樸的求法向道之願。在佛門中,最看重的就是這份初心。在紛擾變化的世界中,發心最真實;一切發心中,菩提心最穩固;相續的菩提心中,初發之心最珍貴。只要有了它,我們就能開始成佛之路,也只有懷著這份初心,我們才能成為真正同心同願的人,一起穿越生死。

在法師的解讀中,初心就是初發心,是大眾成佛利生之心,求法向道之願。

其實這說得挺含糊的,成佛——開悟之人,利生——普度眾生,求法——學習探索,向道——追求真理。那麼我們為什麼進入佛門,學習探索,追求真理,到底是為了個人開悟,還是為了普渡眾生?

個人開悟——成佛,普度眾生——成菩薩,這也是佛教對開悟之人的區分。也就是說,我們要進入佛門的理想,其實應該是學習追求真理,用來自渡或者渡人。理清楚這其中的邏輯關係,我們學佛的初心是什麼?

就是不斷學習真理(佛教教義)直到開悟,並且傳播給其他不懂的人。

事實上是這樣嗎?

百分之八十是為了佛祖保佑,死後進入極樂世界,百分之十五是為了清心寡欲,用佛教理論知識來淨化自己,真正對佛教知識的哲學思考感興趣的人,不會超過百分之五。到了今天,可能連百分之一都不到了。

那麼這些佛教信眾,是不是就違背了初心呢?

當然不是。

因為人家本來就不懂,被佛教的各種許諾帶入法門。求保佑的人本來就是在不確定的事件上尋求一個心理安慰,死後想進入極樂世界的人本來就是因為怕死,聽說佛教可以跳出輪迴才信的,而那些需要淨化自己的,無法是在情感或者某些方面受到了傷害,需要藉助一種思想來對自己療傷排毒而已。

他們的初心,本來就不是研究佛教知識,也更加沒有傳播的想法。他們對佛教的宣揚,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福報和功德。收穫這些福報和功德,就是他們的初心,他們得到保佑了(概率問題),自然認為這是福報對他們初心的回饋,更加相信佛教,這難道不是「方得始終」嗎?

如果沒有靈驗(同樣是概率問題),很多人就不信了,而佛教的說法是「心不誠則不靈」,這就類似於死後的極樂世界一樣,從來沒辦法驗證,也就沒辦法去反駁。這是一種延緩信念崩塌的方法,甚至可以延續到你去世,這還不叫「方得始終」?

有一個很著名的例子,梁武帝奉佛教為國教,大肆修建寺廟,「南朝四百八十寺」。他覺得自己功德很高,而高僧(達摩?忘了)對他說:「你沒有功德。因為你的發心不對,你是為了功德而修建寺廟,信佛教,而不是為了蒼生。」梁武帝最後被侯景餓死在宮裡,屬於沒有善終。

這就是很扯淡的一個故事,讓佛教的人傳得神乎其神。其實這完全就是從結果倒推,強行解釋為什麼一個這麼行善積德的人最終沒有好報。如果梁武帝得到了善終,那必然是佛教教化,讓他作了功德的結果。絕對就不會有發心不純之說。

四大法王中間好像就一個是殺了很多人,最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這不是笑話麼?在教派求生存的時候,只要王不殺你了,他就成了佛了,可以善終了。而在教派地位高的時候,梁武帝捐了那麼多錢,修了那麼多寺廟,卻沒有得到善終,那就是人家發心不好。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那放下屠刀的法王不也是因為良心受到譴責,才被感化的嗎?他的初心又是什麼?不過是怕死後變成豬狗罷了。這種入佛的初心,難道不比梁武帝大權在握時入佛更加讓人鄙視嗎?

所以,官家兩張口,宗教就是一張口。口舌之利而已。

當然,宗教的東西,多說無益,說來說去只會把自己繞暈。

我們還是回到問題,什麼是初心?

落到現實中來說,每個人的「初心」都是不同的。而「初心」必然是在不斷改變的,所謂「不忘初心」,說句老實話,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

有朋友就會反駁了,我喜歡一個人,我就喜歡一輩子,那是不是「不忘初心」?

當然是,但是在遇到這個人之前呢?而且說句不好聽的,你喜歡一輩子,就能換來「方得始終」嗎?只怕結果還是那句無奈的「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吧。

這個世界是動態的,我們個人也是成長的,我們的眼界是不斷拓寬的,我們的認識是不斷增長的。哪裡有什麼「初心」?都是在當下環境中,最適合我們的路而已。

而我們對「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話的頷首默許,實際上都是在得到了始終之後的回顧。

也就是說,只有成功者才配說這句話。

領導能說這句話,因為他代表著執政機構,他的思想領導著我們前進。即便如此,每個時期的「初心」也是在不斷調整、變化的。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只有在獲得一定的成績的基礎上,才能笑著說我的初心就是如今的始終。

對於被社會毒打教訓的人來說,生存下來已經是不易,談什麼「初心」,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人都是動物,最基本的「初心」不過是生存下去,活下去。

這個你當然不會忘的。至於別的附加的理想和心願——你看,我都用上附加兩個字了——這根本就算不上「初心」,不過是家庭、學校、社會給你灌輸的理論附加值罷了。

相關焦點

  • 關于堅持初心的名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隨著時間的消逝,人們做某件事的初心也漸漸逝去,也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由來。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下面關于堅持初心的名言吧!關于堅持初心的名言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自己想做的,奮鬥自己想要的,勿忘初心,方得始終。二、世界上唯一不用努力就能得到的只有年齡。感謝在我生命裡的每一個相遇,只待歲月靜好!
  •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這句話怎麼來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話並不是某文章的一句原話,而是從《華嚴經》的部分經文簡單衍化來的,通過解讀,加上自己的理解寫出來的富有韻味的觀後感。大方廣佛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贊品第二十:如菩薩初心,不與後心俱。本想飽含深情的默讀,卻發現有一個不太眼熟的字,也不知道它的意思,特地查閱了一番靡 mí〈名〉通「湄」。
  •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又有誰真正知道它的下一句是什麼呢
    我們每個人似乎都聽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卻少有人知道下一句「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做任何事情,難在堅持,貴在堅持······不愛一個人「卻已嫁給他」,這是「現實」。愛一個人「卻不能嫁給他」,這是「無奈」。
  • 「以文化人」鑄思想之基 「不忘初心」守報國之志
    通過《初心》的深入學習,使我自己對個人、組織的初心又有了新的認識,對於黨持續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的意義也有了新的體會。《初心》以個人視角和體驗,感受個人、社會和政黨的初心建立、成長、成熟。這是一部大散文,也可以說是哲思大隨筆。什麼是初心  按照書中的描述,初心即自然、自儉、自致、自由、自重、自強,自厲。
  • 廊坊鄉土女作家耕耘文字30餘載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原標題:廊坊鄉土女作家始終沒停止心靈的歌唱導讀:高考結束後,劉向梅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來了方格稿紙、鋼筆、墨水,收拾好一張桌子專用來寫作,並且把羅曼·羅蘭、曹雪芹的名言貼在牆上。高中畢業後,劉向梅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中篇小說《樹林裡的姑娘墳》。劉向梅向記者講述道:「那個時候心中滿滿的都是鬥志。
  • 大名鼎鼎的女科學家顏寧,13年前毅然棄美回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大名鼎鼎的女科學家顏寧,13年前毅然棄美回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大名鼎鼎的女科學家顏寧,13年前毅然棄美回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當代社會,人口、糧食、環境、能源等問題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小科普:什麼是原來當初顏寧去美國也是為了學習先進的AR技術,眾所周知,美國一直是一個技術強國,許多科技資源自然是比國內要多的多,顏寧知道「落後就要挨打,因此在最初一聲不響去了美國
  • 翻譯談:「不忘初心」的英譯及其它
    在眾多熱詞熱語中,「不忘初心」由於與大會主題直接相關,尤其引人關注。在這裡,我首先要說的是:既然翻譯,那就會有多種可能的翻譯選擇,那麼為什麼偏偏選此而非彼呢?讓我們首先看看「不忘初心」在十九大報告中出現的具體語境,大會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 習近平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摘編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全國廣大共產黨員要始終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心繫人民、情系人民,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鬥。
  •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記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測量隊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是總書記信中的話。回顧初心,他們把脈祖國大地的雄心仍然跳動著,展望未來,「熱愛祖國、忠誠事業、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測繪精神正在代代流傳。 在地圖上繪出新中國 「走在龍頭,位在龍尾」,如果將國家建設比作一條龍,這就是測繪隊員對自己的定位。
  • 守得住初心的人,才能看得到未來
    作為熱衷編織夢想的夢想家和肆意追逐美好的生活家,我們總是熱切地想要做出點什麼事,達到某個既定的目標,或者說想要賺到某些必需品—這也是我們年輕人體現存在感、提高獲得感的正常表現。但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時刻準備著,卻總錯過一次次似乎近在眼前的機會。為什麼自己夢想中的絢麗突圍遲遲沒有出現?
  • 不忘初心 彰顯時代精神
    我們黨作為百年大黨,要始終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書寫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始終牢記初心和使命,堅決清除一切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的因素,堅決割除一切滋生在黨的肌體上的毒瘤,堅決防範一切違背初心和使命、動搖黨的根基的危險。」
  • 習近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一輩子的事
    (來源:中央黨校官網)從去年5月底開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全黨自上而下分兩批進行,目前已基本結束,這也是新的起點。正如習近平1月8日在會上所說,一個忘記來路的民族必定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一個忘記初心的政黨必定是沒有未來的政黨。要不斷叩問初心、守護初心,不斷堅守使命、擔當使命,始終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理論意義和實踐要求
    原標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理論意義和實踐要求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作出的重大部署,對我們黨不斷進行自我革命,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兩個一百年
  • 不忘初心 不負韶華
    中新網新疆新聞3月14日電(葉詩妤 焦旭)「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是古代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面對險惡的形勢、激烈的戰鬥,他們沒有一絲膽怯,守護著祖國的安全,這一份守護,承載著歷史,成為了祖國富強的基石。這一份職責,乘著光影,卻始終沒有消散。
  • 成為世界首富後,馬斯克將2018年的一條推文置頂,網友: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成為世界首富後,馬斯克將2018年的一條推文置頂馬斯克對於當上世界首富也是相當的意外,特斯拉的消費也是表示,我們買的是世界首富的車,這一場狂歡盛宴,是特斯拉因為銷量大增而迎來的股價猛增,馬斯克成為世界首富,來得太突然。
  • 圖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金句100句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金句關於牢記歷史使命01-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鮮明地向世人宣示了我們黨在新時代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麼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麼樣的奮鬥目標的重大問題,
  • 架構中國共產黨「初心」的五大要素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寫入了新時代偉大鬥爭的政治宣言,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
    記者 趙晨光)為認真落實領導班子成員為所在支部黨員講黨課要求,根據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部署安排,11月7日,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副書記、局長李建剛以「講政治、顧大局、守初心、擔使命,奮力譜寫自然資源和規劃事業改革發展新篇章」為題,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尹茂林以「堅守初心和使命,不斷開創菏澤鄉村振興新局面」為題,分別講授專題黨課。
  • 解析|初心,為何伴著家鄉的美食升華?
    04 那麼,我的初心到底是什麼呢?百度百科上初心的含義是:做某件事最初的初衷和原因,最終要達成什麼樣的願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回顧我的人生中,如果有人問我最重要的主題是什麼?我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做正直的人。
  • 習近平談初心--新聞報導-人民網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這個初心是什麼? 在2016年7月1日舉行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首提初心,並就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提出8個方面要求。在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提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