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人民網福建頻道聯合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開展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系列筆談,邀請專家學者對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適應時代發展新要求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述,進行深度解讀和闡釋,幫助廣大網友更進一步深入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攜手同心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黨的十九大報告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寫入了新時代偉大鬥爭的政治宣言,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初心」的豐富內涵,凝聚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以及為什麼必須全面從嚴治黨、怎樣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課題的全方位、深層次的思考。透徹理解這顆「初心」,是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現實需要。
那麼,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到底是什麼?它有哪些豐富內涵?
一、高擎旗幟: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恆心」
信仰和旗幟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首要內涵。理想信念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每一位共產黨員都要「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馬克思主義信仰是政治之魂、精神之鈣。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革命理想高於天。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只有理想信念堅定的人,才能始終不渝、百折不撓。馬克思主義信仰解決了我們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旗幟問題。但信仰不會一勞永逸,中國共產黨96年的歷史告訴我們,「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所以,我們黨反覆強調「要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鑄牢堅守信仰的銅牆鐵壁」。
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團結之本、動力之源。馬克思主義信仰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形成了「旗手」——中國共產黨。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在近代以後中國社會的劇烈運動中,在中國人民反抗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的激烈鬥爭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鬥爭就有了主心骨,中國人民就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九十多年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馬克主義真理,時刻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特點和特性,這是黨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根本。
二、牢記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雄心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九十六年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奮鬥目標。雄心壯志是完成艱巨使命的動力保障。當然,這一雄心是科學的而非盲目的,「是實事求是、合乎實際、留有餘地的雄心壯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這樣的雄心壯志。我們要有創造民族偉大復興「史詩」的雄心壯志,讓中國人民不但站起來、富起來,還要強起來、美麗起來。
不忘初心,就是要有奮鬥精神。共產黨人的哲學就是奮鬥哲學,堅持奮鬥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任重而道遠,「奮鬥」一詞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出現30餘次,可見,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奮鬥依然是我們黨的主旋律。
三、不忘初衷:堅持黨領導一切的忠心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初心的第一要義就是堅定對黨的忠誠。不忘初心,就要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
不忘初心,就是要堅定不移跟黨走,始終以黨為主心骨和堅強領導核心。96年的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用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和飛躍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沒有這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就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不忘初心,就要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不忘初心,就是要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是時代的需要、人民的共識,更是對馬克思主義領導思想的堅持和繼承。
不忘初心,就是要毫不保留忠誠於黨。「對黨忠誠」,是每一位黨員舉起右手向黨宣誓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時的錚錚誓言,也是黨章規定的黨員基本義務之一。忠心於黨始終是黨的好幹部的基本標準。
四、勿忘本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
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核心要義是對人民的赤膽忠誠。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並首次提出要「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出身本來,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對於中國共產黨的出身,黨章中有明確的界定,「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十九大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載入新修訂的黨章,成為全體黨員的根本遵循。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公僕本色,時刻牢記服務之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人民」,一個是「服務」。一方面,執政黨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擺正黨與人民的位置。另一方面,「領導就是服務」,必須樹立公僕意識。如何維護人民的中心地位?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五、前進定力:走科學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道路問題是關係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中國共產黨96年的輝煌歷史證明,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黨的正確選擇。不忘初心,還不能忘記建黨之日就樹立的對科學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心,不忘來時的路。
信心來源於歷史比較,科學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歷史用事實給了我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黨的十九大報告突出強調,「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堅持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堅決反對一切削弱、歪曲、否定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
信心來源於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新時代的新發展。實踐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發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號召;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保持對科學社會主義的信心,在新時代體現在「四個自信」上,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幹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作者:趙秀華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黨建教研部副教授、博士)
相關新聞:
急民需解民憂 新時代解決新矛盾的基本立足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不我待
踐行新發展理念 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新宣示
十九大報告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方向性和實踐性
解決好新社會主要矛盾的關鍵在法治
(責編:吳舟、張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