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完成30億元左右,建成井下5G智能巡檢、主運輸系統無人值守等41個智能化項目,8.8米超大採高智能綜採工作面創造了月產150.6萬噸和年產1606萬噸的新紀錄……這是神東煤炭集團上灣煤礦在2020年交出的一份時代答卷。
回首過去的一年,上灣煤礦之所以取得諸多驕人的成績,正是由於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和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出黨建引領作用,推動黨建工作和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科技創新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切實將黨建工作的「軟實力」轉化為礦井發展的「硬支撐」,引領礦井跑出了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嚴把方向強引領
上灣煤礦按照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總要求,從優化管理制度入手,修訂完善了《上灣煤礦業務授權體系》、《上灣煤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上灣煤礦黨委決策議事規則》等多項制度,使黨的領導有效融入礦井治理各環節,落實到安全生產、運營管理各領域,充分發揮出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
同時,上灣煤礦堅決貫徹「兩個一以貫之」,嚴格黨委會決策前置程序,黨組織發揮作用實現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其中在2020年上半年,嚴格召開黨委會20餘次,研究「三重一大」事項18項,真正讓黨建成為引領發展的「紅色引擎」。
融入中心促發展
過去一年中,上灣煤礦堅持「抓黨建從安全生產出發、抓安全生產從黨建入手」的理念,積極搭建黨建引領安全生產平臺,將安全生產考核項目納入《上灣煤礦黨委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考核辦法》中的關鍵考核指標,規定若黨員、與黨員結對子成員發生不安全行為、傷害事故及由黨員、與黨員結對子成員引發的設備故障、安全隱患或環保事故等情形,則相應在黨建考核中予以扣分,若黨員發現重大安全隱患、未遂事故等,則相應在黨建考核中予以加分,進而壓實了黨員安全生產責任,構建起黨建引領安全生產管理機制,推動黨建制度和安全生產制度有效銜接,形成了落實安全生產工作黨政同責、同步問責體系。
夯實基礎聚合力
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上灣煤礦牢固樹立「大抓基層、夯實基礎」的鮮明導向,大力實施以加強「三基」建設為抓手的黨建「強基」工程,打造出礦黨委「務實+陽光黨建」品牌,形成了12個具有自身特色的黨支部工作模式,其中兩個黨支部工作模式分別榮獲公司一等獎和二等獎,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水平全面提升,成功創建示範黨支部2個,截至2020年底,已成功創建標杆黨支部1個、示範黨支部4個。
同時,上灣煤礦不斷創新信息化考評手段,採用線上無記名打分方式,對黨委「滿意度」、黨支部「堡壘指數」和黨員個人「模範形象」分別進行測評考核。並按照努力打造出讓員工群眾滿意的黨委、信得過的黨支部和靠得住的黨員思路,將員工群眾作為測評主體,其中黨委「滿意度」、黨支部「堡壘指數」每個季度分別由全礦員工群眾、相應黨支部員工群眾進行測評;在黨員個人「模範形象」測評過程中,員工群眾打分佔比為50%,真正做到了員工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在此基礎上,著力強化測評結果運用,其中黨委測評結果暴露出的問題作為下一步黨建工作持續改進方向;黨支部測評結果納入「一領三創」組織績效考核,與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和隊長工資係數掛鈎;黨員個人測評結果作為評選優秀黨員的重要依據,從而進一步壓實了主體責任。
精準幫扶暖人心
民生安則民心穩,民生樂則民心悅。過去的一年中,上灣煤礦認真履行「奉獻社會、惠澤地方、造福員工」的央企責任與擔當,積極響應伊金霍洛旗「百企幫百村」號召,出資27餘萬元幫助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鎮哈希拉嘎村購買農機具,為該村建設現代化農業基地奠定了基礎。同時,在借鑑「水滴籌」模式的基礎上,成立了「1+1」愛心助學項目,長久認領幫扶李軍、呼延恆兩位貧困學生,在去年9月份為其送去了價值4000元左右的生活學習用品,用溫情和愛心點燃了貧困學生的希望。並在9月底聯合新聞中心在《圖說神東》發起愛心助農倡議,幫助伊金霍洛旗哈希拉嘎村貧困戶牛寶成一家銷售1.3萬斤滯銷土豆,使其走出困境。此外,不斷強化職工權益保護,定期發放各類救助金,做到及時解決員工群眾難點問題,其中在去年累計發放各類救助金8.9萬元,幫扶困難職工23人次,有效提升了員工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當地供稿 張振聲 劉勇強 曹博文)
(責編:任志慧、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