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一場特別的黨員發展會在蘇州大學舉行。該校放射醫學與防護學院博士生導師王殳凹,這位「80後」海歸學者被正式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其愛人江蘇省「雙創博士」、預備黨員第五娟教授,也在同一天光榮地轉為中共正式黨員。在蘇州大學黨員英烈展覽館前,這對科研伉儷緊握拳頭、莊嚴宣誓,胸前的黨徽熠熠發光、格外耀眼。
「自從有了加入黨組織的理想信念,教書育人、幹事創業的精氣神更足了!」2018年底,在多次參加黨支部組織生活,接受黨性鍛鍊後,王殳凹堅定了入黨信念,主動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此之前,他剛剛獲批成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申請項目的最年輕入選者。
處於事業上升期,王殳凹一邊從事繁忙的教學科研工作,一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他的這一決心得到蘇州大學黨委書記江湧的肯定和支持。「江書記主動擔任起我的『政治導師』,還時常叮囑我要以柴之芳院士等老一輩黨員科學家為榜樣,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不僅在科學研究方面,更要在思想品德、為人處事上全面向他們學習靠攏。」
事實上,王殳凹的「學術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州大學放射醫學與防護學院學院院長柴之芳教授從他入職起,就從團隊建設、實驗室建設、項目申報、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指導。正是在「雙導師」的培養下,王殳凹得到了思想和學術上的雙重關懷。目前,他和團隊正圍繞我國核燃料循環及核安全中的一系列瓶頸問題開展創新性基礎研究,致力為提高我國放射化學學科在國際中的影響力做出帶有蘇大標籤的貢獻。
作為高知識群體中的一分子,王殳凹的入黨過程是蘇州大學重視發展高知識群體黨員的一個縮影。短短半年來,王殳凹所在學院新申請入黨的師生達到了46名,特別是高知群體教師中包括傑青、優青、特聘教授在內的9名高層次人才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廣大黨員骨幹和入黨積極分子帶動下,學院黨的建設與事業發展實現了有機融合同頻共振,國家級重大項目立項和省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獲獎中黨員比例接近80%。
為了著力增強對高知識群體的教育培養和引領吸納,蘇州大學近年來探索建立高知識群體發展黨員「雙軌」機制,堅持學術發展與政治進步「雙規劃」,為青年教師配備學術和思想「雙導師」,加強組織和工作「雙覆蓋」,實現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雙培養」。5年來,共發展教職工黨員241人,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教改課題等立項中,黨員負責人比例超過85%。一大批青年學者和優秀人才團結凝聚到黨的周圍,日益彰顯了黨員在改革發展、社會服務中的模範帶頭作用。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該校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物理及分析化學教工支部通過提出「萃取」工作法,積極從教師、研究生黨員中萃取先進典型、先進事跡,不斷發揮本支部黨員的示範引領作用,從廣大師生群眾中萃取先進分子吸收入黨,極大地激發了廣大黨員創先爭優的熱情。目前學院「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全部由3年以上黨齡的優秀骨幹教師擔任。
6月30日,在蘇州大學舉行的慶祝建黨99周年表彰暨「對標爭先」建設評審會上,校黨委組織部部長周玉玲詳細介紹了學校將人工智慧、大數據管理等高新科技融入日常黨建工作,精心策劃推出的「AI潤心」項目,這也是校黨委關心關愛黨員師生、基層幹部身心健康的一個計劃。
「我們希望把黨組織與黨員之間、黨員個體之間的幫扶關懷舉措落到實處,促進黨建工作更走心,服務師生更暖心,推動事業發展更強心。」蘇州大學黨委書記江湧說。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蘇雁 通訊員 姚臻)
[ 責編:張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