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主角光環附體的幸福結局,其實現實版是這樣的

2020-12-03 聚光燈娃娃

電視劇《三十而已》播出的時候或許也沒有想過會火成這樣。裡面牽扯出的很多話題都是當下的熱議:拼命的往上爬、儘可能的跨越自己現有的階層、對奢靡生活的仰望與渴盼;女權裡對事業與家庭的兩手抓,還都要硬;永遠的主題出軌小三;當下最大的家庭矛盾「巨嬰」式的成人生活,抗不起責任又死要面子;創業者的艱辛與夫妻共同經營的債務責任,還有法人為公司承擔的連帶擔保責任,讓有限責任公司變成法人的無限承擔責任;破產、離婚、漂泊、沒有安全感和歸宿感,等等這些話題,是時下最熱也最現實的人生話題。難怪網上對於《三十而已》的討論滿天飛,說是一集一個熱搜。

其實無論電視劇裡演得有多現實,但終歸要以主流價值觀去激勵人們奮發向上面對生活的勇氣,不能過度的販賣焦慮,哪怕現實比電視劇殘忍上千倍,但也算給大多數人們的一個思想寄託與念想:生活總是要往好了奔,才能有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

很多人覺得電視劇裡的結局算是爛尾了,或許是因為沒有按人們常理期望的結局來好人好報,惡人得報的後果來定義,人們總是期望在現實裡得不到的公,正能夠在電視劇裡滿足那可憐的「正義心」與「公平感」,這樣的結局未免讓人產生無數的懷疑與虛假的成分,且看現實的結局會如何:

顧佳

1、劇版:能上天入地,隨時替夫收拾爛攤子,公司背後的掌舵人、擺脫小三也要她出面、無所不能的顧佳,以為老公是個潛力股,能挑得起承擔一個公司的大梁,推著老公步步往高處走,卻沒曾想到這只是她心目當中幻想出來的一個人設。

現實版:許幻山根本無法承受如此重擔,所謂「德不配位」便是指的如許幻山這樣的人,明明只適合安心做一個煙花設計師,又哪裡有能力去管理好一整間公司,方方面面都要事無巨細。能力無法配得上位置,還心氣越來越高,只能迷失在高位的邊緣,然後轟然倒塌,方能認識到真正的自我價值與能力。

2、劇版:顧佳雖然身為全職太太,公司裡的人似乎大小事都是顧佳拍板做主,還審查財務報表,做決策,定方案,許幻山作為公司的法人和每天要面對的下屬和管理的公司,卻沒有實權。

現實版:顧佳若不是公司的股東,或根本沒有在公司裡任職,是不可能去插得了手管理公司事務的,下屬們也無法去聽從她的安排而完全不顧許幻山的命令,除非是公認的一直在管理公司,那麼這樣也就不能認定顧佳是全職太太。

3、劇版:顧佳投資的茶廠在前期被李太太設局坑了300萬得來以後只是一個即將破產的公司。後期還會投入大量的資金來盤活,不論是茶山的維護,還是下遊的銷路都沒有打開,即使打開也不是一兩百萬能夠解決的。顧佳後期又追加了多少投入劇中沒有告訴我們答案,用認養茶樹的方式來回籠資金 ,咖啡店和酒店的大力推廣下,空山茶火熱銷售,認養茶樹的人越來越多。

現實版:酒店和咖啡店真正能夠推廣茶葉的銷量是屈指可數的,認養茶樹的方式更是沒有多少人能夠去做。顧佳後期是不可能掏空發展還算成熟的煙花公司來為她這個本身就在倒閉邊緣掙扎的茶廠買單的。現實在顧佳的一意孤行只能拖著煙花公司一起陪葬,掏空家底,茶廠成為一個傳說與嚮往。若真的不顧一切的去救茶廠,那麼最大可能會迎來血本無歸。

4、劇版:顧佳鬥小三的那段,又霸氣又理性,完全顯示出了一個正宮的態度與氣場。多次出面送「瘟神」,還心平氣和地交談。林有有作為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只想通過走捷徑來獲得衣食無憂的生活,對已有家室只圖一時新鮮的已婚男糾纏不休,使盡手段來搶得一段不屬於自己的關係,最後毫髮無損,沒有任何付出,還分得了一些錢財,在上海享受了一段時間後安心回了北京,再去安穩的談下一段戀情。

現實版:現實中顧佳這樣有風度又理性的面對小三的女人,還是比較符文化素養比較高的女人處理家庭關係的方式的,林有有這樣的只圖享樂與走捷徑的女人當然也極有可能沒有一絲損失的全身而退,留下的所有都只能讓「正宮娘娘」去獨自承受與療傷,當然,如許幻山般的渣男雖會在這一段關係裡後悔,但是時間並不能讓一個骨子裡本就懦弱的男人學會承擔,若顧佳離婚了,許幻山的下一段婚姻或者依然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男人,若他們選擇繼續走下去,那麼這根刺會一直扎在顧佳的心裡,對於一位萬事求全的顧佳來說,這樣的背叛與謊言是在未來的信任裡會時刻崩塌的,許幻山的無能也並不能讓他經歷一事之後便長大,這是性格的形成因素,後面再難的路依然得由顧佳來抗。顧佳要維持這段婚姻正常融洽的方式只能是她的大度與容忍,凡事自己抗,偷偷往心裡咽,不能說,無法說。

5、劇版:出事後的許幻山跟沈傑一樣三年,明明有前車之鑑,還一意孤行的許幻山面對這樣的風險無疑是玩火,是拿公司與家庭,甚至是自己的人生在博一美人的歡笑。這樣如此不理智的人又如何去掌管好一家公司。

現實版:公司有許幻山這樣的老闆,不只是設計的煙花漂亮就行的,如此低情商的老闆在商場裡是不可能遊刃有餘,也不可能接到大量訂單的。生意場上的人都被許幻山的性格得罪的差不多了,還哪裡能只圖漂亮與其合作呢。

鍾曉芹

劇版:鍾曉芹這樣的人設,或許是大多數都市裡獨生子女的真實寫照,被寵著長大的孩子,在父母的保護下不曾經歷半生風雨,按部就班的學習、工作、交友,如果不是特別叛逆,幾乎不會做出太出格的事情來。生活平淡,倒也過得踏實,無憂無慮。

在家裡的安排下,嫁的人也不會太差,乖乖女的形象讓她一直生活得平常,沒有亮點,也不會犯錯,婚姻生活沒有激情,冷戰與吵架或是常態。

其實我們大多數都會是鍾曉芹這類不鹹不淡的女人,過著挑剔卻又不敢突破的生活。

婚姻的失落讓她用文字來宣洩,卻意外走紅獲得編輯的青睞,一個生活過得如此普通的人,就經歷了一段平淡的婚姻,嘗試了一段姐弟戀,沒有多少新奇特的小說卻能火遍全網,還獲得156萬的版權費,寫作也太簡單容易,運氣也好到爆棚了吧。

似乎一個一直以來獲得平平無奇的女人,寫了一本平平無奇的小說,人生就開掛了,第一本撞了狗屎運,就如此肯定自己的第二本一定爆紅,便如此膨脹的認為自己的才華果真會受到社會的青睞。第一本的稿費花完了,便自信又輕鬆的說著"再寫一本就是了",這把寫作說得是多麼簡單容易,運氣會一直這麼好下去一樣。

現實版:鍾曉芹這樣的女人根本就是自己都還沒活明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離婚之後迅速跟弟弟開展戀情,又迅速的回到前夫的懷抱,如此的任性是無法過好婚姻生活的。像顧佳這樣尚且優秀全能的人都無法幸福一生,鍾曉芹憑什麼?如果能,只能是運氣。

鍾曉芹可以在失落的時候將心事寄予文字,但99.99%不會出眾,因為她的經歷太單調,閱歷太少,是無法駕馭好一部受到廣泛關注與好評的小說的,影視公司更不會去賭這樣一部電視劇。

所有的文字皆為自己生活閱歷的體悟,沒有足夠的經歷又哪裡來的感悟所寫。

在網上寫了好些年小說的人大多作品都是撲街的,又何況只是乖乖女鍾曉芹,除了主角光環附體,看不到真實。

和陳嶼的婚姻,如果她真的在立馬離婚後便陷入了一段姐弟戀,我相信陳嶼是不可能去追回她的,這本身就說明了鍾曉芹的婚姻觀和面對他們這一段婚姻的思想問題。她的確是抱著"試和玩"的心態在看待一段婚姻關係。

像陳嶼這樣的混內"渣男",怎麼可能因為一段關係的結束便反省得如此透徹,跟先前完全是兩個人。人會改變,但要想改變本色卻多是不可能的。

陳嶼的弟弟陳旭,一個經常跑去家裡蹭吃蹭喝的小混混,還經常問他們要錢,又怎麼可能和曉芹的關係處好,沒有矛盾就算不錯了,現實裡的這種關係會給他們夫妻關係帶來很大的矛盾,會為了陳旭夫妻吵好多架的。

思想上沒長大的孩子,終究會自己在生活的殘酷裡去碰撞著長大,然後慢慢活明白,活真實,活得更接地氣。

王漫妮

劇版:對於身為奢侈品專櫃銷售的王漫妮,整日面對有錢人揮金如土的誘惑,又哪裡可以不迷茫,拜金,刁金龜婿是她的人生目標,然而,王漫妮卻是一個矛盾體,又想對方捨得給自己很多金錢,又想擁有對方的足夠愛,兩樣都要完全佔有,三十歲,高不成低不就,漂蕩在異鄉的街角。

回老家不甘心,找公務員過平凡日子看不上,打入上流社會沒資格,於是就這麼矛盾而複雜地漂著。

她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在完成任務以後卻又選擇主動放棄到手的職位與金錢,選擇出國留學。

現實版:如王漫妮這樣的大齡未婚女,其實在現實的都市裡是有兩種結局的,第一,她們很清楚自己要什麼,要麼錢,要麼愛。正如亦舒的小說《喜寶》一樣,要麼選擇很多很多錢,那就不能去奢望獨寵;要麼選擇很多愛,便不能要求多金無憂。第二,大齡剩女的困惑一直圍繞著他們,要麼等,或許會等來Mr RIght,或許一生也遇不到真愛,要麼單身一輩子,要麼將就著找一個人過日子。沒有哪一種對與不對,只有是否適合自己,因為結婚的未必幸福,單身的也未必孤單。

放棄到手的職位出國留學,現實裡卻是,你就算留學回來也未必能得到這樣的職位,年齡混大了,青春不再了,沒有職場裡混得閱歷,簡單的留學生活又哪裡可以滿足職場裡的廝殺與閱歷的沉澱。

留學歸國之後的現實,要麼過氣,一切又從頭開始,發現兩年前能有的職位自己卻還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爭取相同的職位和待遇。

在M店裡後面空降的那位副店長,不一樣是有著留學經歷吧,回來也只能做一個副店,何況王漫妮放棄的是如此難得的店長職位。現實終需要為自己的理想情懷買單。所有的彎路一樣要在現實裡去發現。自己不經歷,旁人的說教又怎麼能讓其明白現實的真與冷呢。

現實的王漫妮,要麼安心被包養,過著之圖錢的安逸日子;要麼就這樣單身一輩子,也能過得挺好。最怕的是,沒那個命,卻心比天高。

很多人評價此劇裡的小三林有有不真實,只是因為她禍害了顧佳的家庭,而她卻可以全身而退,其實,現實裡這樣的小姑娘傍大款的結局又多少何嘗不是這樣,她們憑著年輕一點的優勢在愛情裡任性的活著,還美其名曰,這就真愛,愛就要轟轟烈烈,其實什麼是愛他們都沒有搞懂拼的是青春,在一段關係裡得不到,搞亂了別人的家庭與生活以後,她們毫髮無損地轉身離去,又去尋找她們的下一段所謂的真愛了。

只是多年後,她們為人妻為人母后,在自己的家庭與角色裡又經歷著同樣的事情,她們才會明白當初對別人造成的傷害,自己的所有行為都是會得到相應的報應的。

如許幻山這樣的巨嬰男,現實裡不在少數,自以為的體面感,讓其膨脹的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結果栽了跟頭才明白以前的幸福生活有多珍貴。

人生如戲,《三十而已》裡演的雖然還是美化了結局,但是人生若沒有念想,又拿什麼去支撐本就艱難的生活呢。

固然有些地方理想化了,但是不得不說,顧佳的人設的確很勵志,也鼓舞了千萬全職太太們去做一名思想獨立的女性,不畏將來,不念過去,當下便是希望與美好,自己就是自己的港灣與歸宿。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大結局:我們不是王漫妮,不會自帶主角光環
    《三十而已》迎來了大結局。這部熱播劇中的三位女主性格各異,其中性格擰巴的王漫妮最受爭議。這個出生於小鎮獨身一人來上海打拼的小姑娘,貧窮但貌美,為了紮根大城市,這一漂就是八年。王漫妮這個角色,真實地展現了滬漂奮鬥的孤獨與艱辛。
  • 《三十而已》三個女人三個結局,其中王漫妮成為最大贏家
    騰訊視頻已更新至28集,從29至34集的預告可大致得出三位女主的結局。這部劇主要講述了三個年滿三十的都市女性在這個中國人認為人生中很重要的年齡節點中,遭遇的社會壓力,感情挫折的故事。2020年在這個從滿意外和災禍夏天,一部《三十而已》讓三十歲的都市女性再次爆紅網絡。其中飾演王漫妮的江疏影更是一夜爆紅。
  • 三十而已片尾的小攤是什麼意思 小攤有那些特殊的含義嗎
    《三十而已》中三位女主角的日常生活雖然和觀眾們也有一定的相似度,但是她們的複雜和忙碌雖然與上海的快節奏生活完全吻合,可有些脫離現實了。這種說法雖然有失偏頗,但確實說明了一些問題。顧佳代表的是上層社會,經常混跡上流社會太太圈。像她這樣優秀的人還是比較少的,那種光鮮的生活對大部分人來說可望而不可及,顧佳、鍾曉芹或是王漫妮,她們都沒法真正代表底層人民。
  • 《三十而已》《白色月光》同為出軌劇,後者女主做法映射社會現象
    《三十而已》的大結局是女主跟出軌渣男離婚,擁有自己無限美好的事業,帶著家人暫時歸隱山林去了。該結局一播出,引得無數觀眾點讚,大家都誇女主活得通透。一、同為渣男出軌,一個活得通透,一個重蹈覆轍《三十而已》播完沒多久,與其同為渣男出軌劇的《白色月光》來了。
  • 《三十而已》童瑤是本色出演?其實她只是為角色注入了靈魂
    》劇情的推進,三位主角都遭遇了不同程度上的危機。儘管現實中的童瑤並沒有做母親的經歷,但她的表演卻十分傳神。尤其是在演繹得知兒子許子言被同學家長關在房間裡後,顧佳前去安慰孩子的時候,童瑤眼神中傳遞出來的心疼與憤怒瞬間將觀眾帶入劇情當中。此外,顧佳在毛曉彤飾演的鐘曉芹和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遇到棘手的問題時也總是會伸出援手。
  • 數碼寶貝:亞古獸的主角光環是他給的,世界樹被他封印,他是誰
    在官方設定中世界樹是數碼世界的主機,換言之世界樹是數碼世界的「神」,數碼世界所有的秩序、運行都掌控在世界樹的手中,凡是違反世界樹的數碼獸都沒有好的結局。那麼數碼世界就沒有抗衡世界樹的存在嗎?你還別說,還真有這樣的存在,他就是恆常性,一個出場時間還早於世界樹的角色。
  • 在職場,自帶主角光環是怎樣一種體驗?
    職場從不缺能人,但是真的自帶主角光環的卻並不多。自帶主角光環就像是一種從自身散發出來的魅力,讓人移不開目光。尤其是在特性的場景下,那個光圈會變得更大。其實出差,更多的時候是換個地方工作,或者一天之內換好幾個地方工作,然後你對於一個城市的感受,大概就是——A城市和B城市的星爸爸到底有什麼區別?
  • 5本主角能讓神話成為現實的小說,主角化虛為實,把超凡拉入現實
    大家好,我是鵬哥,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主角能讓神話成為現實的小說,主角化虛為實,把超凡拉入現實!第二本:《神話附體》 作者:最廢材書評:靈氣復甦文,主角或是在命運驅使或是在他人暗示下開啟了靈氣復甦的時代,全世界因為體內帶有的古族靈魂殘片而逐漸獲得不同的能力,主角作為先驅亦是先行者走向不斷變強的路,未來所指的是對抗封印的古族還是天外之敵?
  • 《三十而已》王曼妮結局洩露!離開渣男梁正賢,王自健成最後歸宿
    要說最近大火的電視劇,非《三十而已》莫屬了。劇中三位女主的感情問題,也是深受觀眾的注意。在目前的劇情發展中,江疏影飾演的王曼妮遇到了渣男梁正賢,看來這段感情也不會有好的結果。其實,在很早之前,就有網友曝光了的最後歸屬,就是王自健飾演的張志。
  • 海賊王:如果刨去路飛的主角光環,路飛可能已經領了三次便當了
    如果刨去路飛的主角光環,路飛可能已經領了三次便當了。漫畫裡主角以弱勝強是常事,如果以打贏為標準,可以拖出一排BOSS,沙鱷魚、艾尼路、莫利亞、明哥、卡塔庫慄,或多或少都受累於主角光環,倉促落敗,這樣多沒趣。
  • 《三十而已》:三十歲女性面臨的集體現實困境
    該劇總製片人陳菲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表示,這三位女性身上映射著三十歲女性的一體三面,分別代表著「不願面對的自己」「理想中的自己」和「現實中的自己」。《三十而已》的創作方法論是做有情感共鳴的「特殊人設」,陳菲將其概括為「離地半尺的傳奇」。「從創作角度來講,我們不想代表或定義當下的三十歲女性群體,而是希望截取她們身上的多個側面,在個體故事中尋找情感共鳴。」
  • 姑娘們,《三十而已》沒告訴你的事,讓我來說說吧
    雖然還沒追完整部劇,但我已能完美串聯接下來的結局:顧佳打了林有有一巴掌,然後回家離婚,帶著兒子和父親回到茶園,專心地經營茶山,與自我和解了。鍾曉芹,看到陳養魚的轉變,然後復婚,並且日常更新的「小日記」被發現,一下子成了作家,變成小富婆。最後我們的主角,大城市的小平庸王漫妮,遇到貴人回到上海,努力奮鬥一舉成功,找回自我出國深造。
  • 金庸設定最偏愛的主角,被刪2門神功仍天下第一,卻死於劇情漏洞
    武俠的故事中最耀眼的角色永遠是「主角」,其實多數人都誤解了「主角光環」這件事,其實並非有了主角光環才能夠成為主角,而是角色被定義為主角才能以「主角光環」來推動劇情,否則武俠的世界江湖險惡,總不能讓段譽登場就墜崖而亡,郭靖登場就被陳玄風弄死,對吧?
  • 「三十」只是數字,「而已」才是劇眼|專訪《三十而已》導演
    劇集熱播之際,「深響」專訪到《三十而已》導演張曉波,在他看來,「三十」只是數字,「而已」才是劇眼。而在這樣一部現實題材的作品中,不刻意製造焦慮、也沒有雞湯漫灌,只有用心展現現實,才是豐滿人物角色、觸動觀眾引發共情與思考的唯一路徑。
  • 《三十而已》王漫妮重啟人生,忠於本心的選擇,才是通往幸福的路
    開篇語:《三十而已》因為抓住了社會脈搏,而引起了廣泛關注。可能很多人都跟我一樣,一直都是因為自己喜歡的明星而追劇,《三十而已》這部劇是個例外,這裡沒有超級流量大明星,而這部劇的糾結人設,也無法推出一個圈粉無數的大咖。
  • 《三十而已》熱播,王漫妮重回上海,安穩和拼搏你會如何選擇?
    最近一直在看三十而已,三位女主三種人生卻幾乎涵蓋了當下幾乎30+女生生活的常態!一種像王漫妮,畢業後漂泊在外獨自打拼;一種像鍾曉芹,在父母身邊結婚工作,生活平淡如水;一種像顧佳,外能替老公打拼事業內能相夫教子。很多人在看這部劇時,似乎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 《親愛的自己》仿如《三十而已》「下半場」
    《親愛的自己》接檔親情劇《以家人之名》,除了男女主角之外,第二男主角是在《三十而已》飾演「渣男許幻山」的李澤峰,同樣話題十足。不過,有別於之前在《三十而已》播出時被罵上熱搜,李澤峰在《親愛的自己》變身大暖男雷浩文,表面看似花心,實際上經常被女生呼來喚去,愛慕的對象是被封「女神」的顧曉菱(陳米麒飾);而顧曉菱愛好名牌,想嫁個有錢人,與《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江疏影飾)有相似之處。
  • 《心宅獵人》原著結局是什麼?心宅獵人結局如何?
    《心宅獵人》劇情中,圍繞著當年江爍經歷過的一些事情展開,但因為江爍已經遺忘了這段記憶,而這段記憶又牽扯出了很多別人的事情,被稱為是民國版的《盜夢空間》。那麼《心宅獵人》原著的結局又是什麼呢?原著中的故事相比改編的故事有什麼不同,最終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 陰謀論者:他其實早就被AI附體了
    但是,一直以來,不管是洋蔥新聞還是坊間傳說,關於霍金是不是真的去世了的陰謀論一直甚囂塵上,更有甚者表示,其實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他就被AI附體了。關於名人的陰謀論一直以來都有市場,比如有說法稱貓王Elvis Presley和「流行音樂之王「麥可·傑克遜其實都沒有真的去世,只是將這種「假」消息傳播給媒體、公眾,好讓他們自己從被束縛的名氣、光環中解脫出來。
  • 移動迷宮3劇情解析,結局是什麼?
    要說好萊塢誰最能跑,當數《移動迷宮》的主角團們,電影中被迫逃亡的跑酷組合。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移動迷宮》第三部,也是這個系列的終章《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在2018年上映,這部基本上把前兩部埋下的伏筆和未知的真相一一揭露給觀眾們,算是圓滿的填完了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