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常考物質的顏色、狀態和溶解性很多,不太好記。許多同學在記和忘之間來回走了很多趟也很難記清楚。現在我搜集了這些常考物質的圖片,藉助這些圖片,經常抽時間看看,印象就深刻了。看圖總比記文字輕鬆。

01常見沉澱及顏色
白色鹽沉澱:CaCO3碳酸鈣、BaCO3碳酸鋇、CaSO3亞硫酸鈣、BaSO3亞硫酸鋇(溶於酸);
AgCl氯化銀、BaSO4硫酸鋇(不溶於酸);
白色鹼沉澱:Mg(OH)2氫氧化鎂、Al(OH)3氫氧化鋁、Fe(OH)2氫氧化亞鐵
藍色鹼沉澱:Cu(OH)2氫氧化銅;
紅褐色鹼沉澱:Fe(OH)3氫氧化鐵。




如果感覺化學上那些實驗裝置圖和一些物質的性質用途之類的記不清,可以參考一下這本書,裡面的圖片也會大大幫助你的。看圖是人類的本能,文字卻不是,所以善於用圖的同學,總會事半功倍。
02常見固體物質的顏色
白色固體:無水CuSO4 無水硫酸銅、MgO 氧化鎂、P2O5五氧化二磷、CaO 氧化鈣、Ca(OH)2 氫氧化鈣、NaOH 氫氧化鈉、NaCl 氯化鈉、Na2CO3 碳酸鈉
紅色固體:Cu 銅、HgO 氧化汞、Fe2O3氧化鐵、P 紅磷
藍色固體:CuSO4·5H2O 五水合硫酸銅(膽礬、藍礬)
綠色固體:Cu2(OH)2CO3鹼式碳酸銅(銅綠)
紫黑色固體:KMnO4高錳酸鉀
淡黃色固體:S 硫
黑色固體:C 碳粉、CuO 氧化銅、MnO2二氧化錳、Fe3O4四氧化三鐵、Fe鐵粉
白色的物質特別多,隨便看兩張圖意思一下吧。


這幾種紅色其實都不一樣,不能僅根據紅這個字就想像是鮮紅色,所以看圖才重要。當然有實物去看會更好。

硫酸銅的顏色很麻煩,無水硫酸銅是白色的,遇水變成五水合硫酸銅(又名膽礬,藍礬),成為藍色,所以經常用於檢驗氣體中的水分。注意是檢驗不是吸收。而硫酸銅溶液也是藍色的。
銅綠也稱銅鏽,經常銅器的表面看到,但它也是孔雀石這種銅礦石的主要成分。孔雀石也是一種美麗的觀賞石,可以打磨成飾品。順便提醒一下,和一般的寶石不同,孔雀石質軟,易磨花掉。

猜一猜高錳酸鉀溶液是什麼顏色?後面有答案。



在兩套科普書中,有特別多精美的化學圖片,如果你有興趣和空閒可以考慮翻翻。今天先推薦第一套《化學視覺之旅》系列。書中附帶的元素周期表還真是不錯。這套書除了圖片精美,還有個優點就是能看到化學相關的各種逸事,讓你看到實驗室之外的化學。
03
藍色溶液:含Cu2+的溶液,如CuCl2溶液、CuSO4溶液、Cu(NO3)2溶液
黃色溶液:含Fe3+的溶液,如FeCl3溶液、Fe2(SO4)3溶液、Fe(NO3)3溶液
淺綠色溶液:含Fe2+的溶液,如FeCl2溶液、FeSO4溶液、Fe(NO3)2溶液
紫色溶液:KMnO4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分享,讓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