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複習專題——化學物質顏色與物質的檢驗、除雜內容梳理

2021-01-09 四海興家教

化學實驗題、推斷題是每年中考理科綜合試卷中必考的內容,是對大家的化學知識與能力的綜合考查。要想成功突破中考化學實驗題、推斷題,不僅需要大家牢固掌握化學知識點,還需要大家掌握得更熟練,並能做到活學活用。

接下來的內容,要針對化學物質的顏色、一些物質和離子的檢驗、物質的除雜、有毒的物質這四大專題進行一下梳理,希望這些內容不僅能夠對大家答推斷題和實驗題有所幫助,還能夠讓大家多掌握一些技巧,並避免因一些相似物質而產生的錯誤判斷。

一、化學物質的顏色

銅元素:銅單質是紅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五水硫酸銅CuSO4·5H2O)是藍色固體,而沒與水分子結合的硫酸銅粉末(CuSO4)是白色固體,鹼式碳酸銅是綠色固體,氧化銅是黑色固體,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都是藍色溶液(含二價銅離子Cu2+)。

鐵元素:氧化鐵是紅色固體,鐵金屬單質為銀白色固體,鐵粉、四氧化三鐵為黑色固體,氫氧化鐵是紅褐色固體,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都是淺綠色溶液(含亞鐵離子Fe2+),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都是黃色溶液(含三價鐵離子Fe3+)。

碳元素:金剛石是無色固體, 木炭、活性炭是黑色固體。

錳元素:高錳酸鉀是紫黑色固體,二氧化錳是黑色固體,而高錳酸鉀溶液是紫紅色溶液。

硫磺是淡黃色固體。

其他的無色固體還有冰(固態水)和乾冰(固態CO2)。

其他的銀白色固體還有銀、鎂、鋁、汞等金屬單質。其他的白色固體還有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水、雙氧水都是無色液體。

石蕊溶液是紫色溶液,用於檢驗溶液的酸鹼性。

至於氣體的顏色,比較容易記憶,只需記住二氧化氮是紅棕色氣體、氯氣是黃綠色氣體,其餘的(初中階段接觸過的)基本上都是無色氣體。

二、一些物質和離子的檢驗

檢驗氨氣,需要通過溼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含氨氣。

檢驗混合氣體中含水蒸氣,需要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檢驗氫離子,需要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或者加入鋅粒,產生氣泡。

檢驗氫氧根離子,需要酚酞試液或者加入硫酸銅溶液。

檢驗碳酸根離子,需要加入稀鹽酸或者澄清的石灰水。

檢驗氯離子,需要加入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產生白色沉澱則含氯離子。

檢驗銨根離子,需要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並加熱,把溼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若試紙變藍則含銨根離子。

檢驗銅離子,需要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藍色沉澱則含銅離子。

檢驗鐵離子,需要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紅褐色沉澱則含鐵離子。

檢驗NaOH是否變質,需要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變質。

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需要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含有石灰石。

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Cl,需要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含有NaCl。

檢驗三瓶試液分別是稀HNO3、稀HCl、稀H2SO4的方法如下:

向三隻試管中分別滴加Ba(NO3)2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稀H2SO4;再分別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檢驗澱粉,需要加入碘溶液,若變藍則含澱粉;檢驗葡萄糖,需要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若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就含葡萄糖。

三、物質的除雜

CO2中除掉少量CO, 需要把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CO中除掉少量CO2, 需要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H2中除掉少量水蒸氣,需要通過濃硫酸或者通過氫氧化鈉固體;CO2中除掉少量水蒸氣,通過濃硫酸,但注意不能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CuO中除掉少量Cu,需要在空氣中(在氧氣流中)灼燒混合物;Cu中除掉少量Fe,需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Cu中除掉少量CuO,需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FeSO4中除掉少量CuS04,需要加入足量的鐵粉;NaCl中除掉少量Na2CO3,需要加入足量的鹽酸;NaCl中除掉少量Na2SO4,需要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生成BaSO4沉澱;NaCl中除掉少量NaOH,需要加入足量的鹽酸溶液;NaCl中除掉少量CuS04,需要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生成Cu(OH)2和BaSO4兩種沉澱;NaNO3中除掉少量NaCl,需要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生成AgCl沉澱;NaCl中除掉少量KNO3,需要蒸發溶劑來析出一些KNO3固體(考慮兩者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KNO3中除掉少量NaCI,需要冷卻熱飽和溶液來析出一些NaCl固體(考慮兩者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

關於物質的檢驗與除雜內容的記憶和掌握,需要大家熟練掌握書後的《常用酸鹼鹽溶解性表》中一些常見的不溶性物質和揮發性氣體(如下圖),這些往往作為檢驗與除雜相關問題的關鍵。

常用酸鹼鹽溶解性表

四、有毒的物質總結

有毒的物質主要有亞硝酸鈉(NaNO2) 、醋酸鉛、汞(水銀)、甲醇。

含Ba2+的溶液(BaSO4除外)、硫酸銅溶液(以及其他的含銅離子溶液)等重金屬鹽也都是有毒溶液。

有毒的氣體主要有 CO、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

總而言之,學化學時,在知識中進行總結,在總結中回顧知識,就一定能學好化學,甚至順利突破中考化學。

關注教育,我們一起提高,四海興家教永遠在這裡等你!

相關焦點

  • 2021年中考化學複習知識點:化學物質的除雜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複習知識點:化學物質的除雜,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除雜原則:   (1)不增:不引入新的雜質。(2)不減:提純或分離的物質不能轉變成其他物質,不減少被提純的物質。(3)易分:雜質易分離。(4)復原:被保留的物質應能恢復原狀。
  • 中考化學複習重點專題四——物質的除雜(分離)
    物質的除雜(分離)作為中考化學必考題目之一,多以選擇填空的形式考查,下面小編將物質的除雜(分離)作為一個專題匯總相關知識,以方便大家的學習。一、除雜原則1. 不減:被提純的物質不能和加入的試劑反應。2. 不增:不引入新雜質。
  • 初中化學物質檢驗、鑑別和除雜
    ☆ 物質的檢驗 ☆ 原理:根據物質特有的性質及反應現象對該物質(或離子)進行確認,其對象常是一種物質或一種離子。 檢驗方法 【物理方法】依據特殊的物理性質(如顏色、氣味、溶解性、溶解時的吸放熱現象等)進行觀察、分析、判斷、得出結論。
  • 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除雜,匯總詳細,建議收藏複習,成績飛漲!
    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我們都知道,實驗是化學課程的核心內容,比之記憶公式這些「背多分」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考核同學們對實驗原理的理解,想要掌握好,那我們不光要記住各種實驗的操作順序,反應條件等等,最核心的還是其蘊含的化學反應原理的掌握。這也是考試中對這類實驗題型的考核重點。
  • 2015年中考化學複習指導:物質的共存問題
    考點:物質除雜或淨化的探究.   專題:物質的分離、除雜、提純與共存問題.   分析:根據除雜質的原則判斷,所選除雜劑只能和雜質反應,不能和原物質反應,除掉雜質的同時,不能引入新的雜質.通常把雜質轉化為可溶物、沉澱或氣體便於和原物質分離,從而達到混合物分離的目的.
  • 【停課不停學】中考化學網絡教研活動(五十四)【中考專題複習】第三部分物質的變化 第二節 質量守恆定律 化學方程式​
    ▶【停課不停學】中考化學網絡教研活動(五十三)【中考專題複習】第三部分物質的變化 第一節  物質的變化、性質及反應類型>▶【停課不停學】中考化學網絡教研活動(五十一)【中考專題複習】第二部分物質構成的奧秘 第二節  化學元素與物質分類
  • 中考化學物質的俗稱與成分複習知識
    中考化學《物質的俗稱與成分》複習知識梳理   12、物質的俗名或主要成分、化學式:   氫氯酸(俗名為鹽酸)HCl氯酸HClO3氫硫酸H2S硫酸H2SO4硝酸HNO3磷酸H3PO4   氧化鈣CaO(生石灰)氫氧化鈣Ca(OH)2(熟石灰消石灰)   Ca(OH)2水溶液俗名石灰水
  • 初三化學:物質的分離與除雜知識總結
    物質的分離與除雜,一直是初三化學中考的必考題。我們現總結如下:注意:1.物質的分離或提純是以物質的性質為前提的。2.關於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提純,要以溶解度的知識為基礎。除雜的原則:1.不增:不能增加新的雜質。除液體中的雜所選的試劑要儘可能和原物質有相同離子。2.不減:不能減少原物質的質量,但可以增加原物質的質量。3,不繁:有多個方法是優先原則簡單的。例如圖中氫氧化鈉中除去碳酸鈉的例子。
  • 2018中考化學複習物質的溶解性
    下面 網小編給初三同學們整理了 化學複習物質的溶解性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2018 複習物質的溶解性 1、鹽的溶解性 含有K+、Na+、NO3+、NH4+的物質都溶於水; 氯化合物中只有AgCl不溶於水,其他都溶於水;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於水,其他都溶於水;含CO32-的物質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於水,其他都不溶於水 2、鹼的溶解性 溶於水的鹼有:
  • 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物質的組成的表示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物質的組成的表示》,僅供參考!
  • 中考化學複習資料:基本理論第二部分
    中考化學複習資料:基本理論第二部分   15、物質的結構:   解題技巧和說明:   一、推斷題解題技巧:看其顏色,觀其狀態,察其變化,初代驗之,驗而得之。   1、常見物質的顏色:多數氣體為無色,多數固體化合物為白色,多數溶液為無色。
  • 初中化學物質的除雜、鑑別知識清單,拿走不謝!
    不減:提純或分離的物質不能轉變成其他物質,不減少被提純的物質。 3.易分:雜質易分離。 4.復原:被保留的物質應能恢復原狀。 2.化學方法 (1)轉化法:將固、液、氣體中的雜質轉化為被提純物質。 (2)沉澱法:將雜質轉變為沉澱而除去。 (3)氣化法:將固、液體中的雜質轉變為氣體而除去。
  • 2017年中考化學複習: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固體的顏色   1. 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 綠色固體:鹼式碳酸銅   3. 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 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 淡黃色固體:硫磺   6.
  • 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固體物質溶解度的計算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固體物質溶解度的計算》,僅供參考!
  • 中考語文、數學、化學後期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指導意見來了
    複習教學建議1.加強考試研究 做好複習規劃要加強對近年來重慶中考數學試題的研究,明晰考點、題型、難度及變化,認真體會近年試題變化中對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性考查的目的性。要統籌安排複習計劃,對數學知識要有效地進行整合。
  • 2019中考化學複習專題:化學口訣(二)
    教育小編為您整理中考化學複習專題:化學口訣(二),希望能給大家中考化學複習帶來幫助! 化學口訣(二) 12、實驗中的規律: ①凡用固體加熱製取氣體的都選用高錳酸鉀制O2裝置(固固加熱型); 凡用固體與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制氣體的都選用雙氧水制O2裝置(固液不加熱型)。
  • 中考真題專題彙編——除雜鑑別
    除雜是中考經常光顧的題型,下面給大家匯總一些關於除雜鑑別的中考真題,以供參考1.(2017廣州)下列除雜所選用試劑與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D )2. (2017鄂州)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所選試劑或方法不正確的是( B )
  • 中考化學三輪複習
    ,教師在上課時應分「羅列、強調、練習、講解、總結」五步走,根據最近幾年的中考化學試題及時對上課進度做出調整。與此同時,家長也應當關注孩子的複習進度,對課堂中老師所講的知識進行加強記憶,做到「爛熟於心」,為下一階段的二輪複習打下牢固的基礎。 此處值得注意的是,一輪複習的進行時間不應當太晚,在其他科目沒有正式進入總複習階段時,化學的大量識記就已經開展起來,不僅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減輕了負擔,同時也將學生的化學複習率先放在超越中考的起跑線上。
  • 2019中考化學知識點:影響物質著火點的因素
    新一輪 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 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 化學知識點:影響物質著火點的因素》,僅供參考! 影響物質著火點的因素: 著火點不是同定不變的。
  • 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初中化學實驗口訣總結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初中化學實驗口訣總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