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物質的除雜、鑑別知識清單,拿走不謝!

2021-01-08 騰訊網

除雜原則

1.不增不引入新的雜質。

2.不減:提純或分離的物質不能轉變成其他物質,不減少被提純的物質。

3.易分:雜質易分離。

4.復原:被保留的物質應能恢復原狀。

除雜方法

1.物理方法

(1)過濾:適用於固體與液體混合物的分離,可溶性固體與不溶性固體混合物的分離。如:粗鹽提純。

(2)結晶:

蒸發:適用分離溶質與溶劑,除去可揮發的雜質,從含有HCl的NaCl 溶液中分離出固體NaCl。

降溫:可溶性固體溶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小不同,從含NaCl雜質的KNO3中提純KNO3。

2.化學方法

(1)轉化法:將固、液、氣體中的雜質轉化為被提純物質。

(2)沉澱法:將雜質轉變為沉澱而除去。

(3)氣化法:將固、液體中的雜質轉變為氣體而除去。

(4)加熱法:雜質受熱易分解,通過加熱將雜質除去。

(5)溶解法:將固體中的雜質轉變為可溶物而除去。

(6)置換法:類似於轉化法,選用合適的試劑將雜質置換出來而除去。

3.除雜示例

(1)除去CuO中的C:在氧氣流中灼燒。

(2)除去CO中的CO2:使混合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2NaOH+CO2=Na2CO3+H2O

(3)除去CO2中的CO:使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4)除去CaO中的CaCO3:高溫煅燒。【注意】不能加稀鹽酸, 因為CaO能與稀鹽酸中的水反應生成Ca(OH)2。

(5)除去Cu中少量的Fe:物理方法——用磁鐵反覆吸引。化學方法——滴加稀鹽酸或稀硫酸,然後過濾。【注意】不能加硫酸銅溶液,否則容易導致除雜不徹底。

(6)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入鐵粉(鐵絲); 過濾。

總結:

(1)除去可溶物中的不溶物: 溶解; 過濾; 蒸髮結晶。

(2)除去不溶物中的可溶物: 溶解; 過濾。

(3)將兩種可溶物分離:見「溶液」單元的冷卻熱飽和溶液法和蒸發溶劑結晶法。

(4)在溶液中,雜質有鹽的時候,可以考慮把鹽變成水、氣體、沉澱。

除雜清單

1.氣體的除雜

2.固體的除雜

3.液體的除雜

鑑定的常見方法

1. 氧氣的鑑定方法:

把一根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如果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2. 氫氣:

點燃,氣體會發出淡藍色火焰。如果氣體較純,氣體將會安靜地燃燒,並發出「噗」聲;如果氣體不純,會發出尖銳爆鳴聲。

3. 二氧化碳:

把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就證明收集的氣體是CO2。

4. 三大可燃性氣體的鑑定:

點燃,通過無水硫酸銅CuSO4,再通過澄清的石灰水(順序不能顛倒!)

H2:生成物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但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O:生成物不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但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H4:生成物既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又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注意】不可以根據氣體燃燒時的火焰顏色來鑑別氣體。

5.水的鑑定:如果液體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說明液體中含有水。

6. 碳酸根的鑑定:加鹽酸,然後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碳酸根離子。

7.鑑定CaO是否含CaCO3加鹽酸。

8. 鑑定Cl-:先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如果有沉澱生成,說明含有Cl-。

9.鑑定SO42-: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如果有沉澱生成,說明含有SO42-。

10.鑑定CO32-:加入稀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含有CO32-。

11. 鑑定HCO3-:同上。

12. 鑑定Cu2+: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藍色沉澱,說明含有Cu2+。

13. 鑑定Fe3+: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紅褐色沉澱,說明含有Fe3+。

14. 鑑定H+

藉助石蕊或pH試紙。如果石蕊變紅或用pH試紙測出的pH值小於7,說明含有H+。

加入碳酸鹽(如CaCO3),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含有H+。

加入活潑金屬,如果金屬表面產生氣泡,並且產生一種可燃性氣體(點燃之後安靜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如果氣體不純,會發出尖銳的爆鳴聲),說明含有H+。

加入Fe2O3(鐵鏽),如果鐵鏽逐漸溶解消失,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說明含有H+。

加入難溶鹼,如果逐漸溶解消失(如果加入Fe(OH)2、Fe(OH)3、Cu(OH)2,溶液的顏色還會發生變化),說明含有H+。

15.鑑定OH-

藉助石蕊、酚酞或pH試紙。如果石蕊變藍、酚酞變紅或用pH試紙測出的pH值大於7,說明含有OH-。

加入CuSO4,如果出現藍色沉澱,說明含有OH-。

加入Fe2(SO4)3,如果出現紅褐色沉澱,說明含有OH-。

可以參考「鹼的通性」中的第四條,使溶液中有氣體或沉澱生成。

16.鑑定水:通過白色的硫酸銅,如果硫酸銅變藍,說明有水(CuSO4+ 5H2O = CuSO4·5H2O)如果要鑑定多種物質,必須把鑑定水放在第一步。如果除水,必須放在最後一步。

17.鑑定一氧化碳: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如果黑色粉末逐漸變成紅色,並且產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氣體是CO。

18. 鑑定NH4+:以氯化銨(NH4Cl)為例, 把NH4Cl和Ca(OH)2混在一起研磨。如果聞到刺激性的氨味,或者能使紅色的石蕊試紙變藍,說明是銨態氮肥。

19. 蛋白質的鑑定:點燃,如果有燒焦羽毛的氣味,就說明有蛋白質。

20. 鑑別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膠袋有毒,不能裝食品):點燃後聞氣味,有刺激性氣味的為聚氯烯塑料。

21. 鑑別羊毛線和合成纖維線: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斷的為羊毛線,不易斷的為合成纖維線;化學方法:點燃,產生焦羽毛氣味,不易結球的為羊毛線;無氣味,易結球的為合成纖維線。

相關焦點

  • 初中化學物質檢驗、鑑別和除雜
    【化學方法】利用物質特殊的化學性質,反應時產生的特徵現象,如:溶液顏色的變化、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通過觀察、分析、得出結論。 【化學方法】 (1)特徵現象法:利用物質間物理性質(如顏色等)的不同,通過感觀找到突破口,然後利用已鑑別出來的物質作為試劑將剩餘物質鑑別出 。
  • 初三化學:物質的分離與除雜知識總結
    物質的分離與除雜,一直是初三化學中考的必考題。我們現總結如下:注意:1.物質的分離或提純是以物質的性質為前提的。2.關於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提純,要以溶解度的知識為基礎。除雜的原則:1.不增:不能增加新的雜質。除液體中的雜所選的試劑要儘可能和原物質有相同離子。2.不減:不能減少原物質的質量,但可以增加原物質的質量。3,不繁:有多個方法是優先原則簡單的。例如圖中氫氧化鈉中除去碳酸鈉的例子。
  • 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除雜,匯總詳細,建議收藏複習,成績飛漲!
    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我們都知道,實驗是化學課程的核心內容,比之記憶公式這些「背多分」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考核同學們對實驗原理的理解,想要掌握好,那我們不光要記住各種實驗的操作順序,反應條件等等,最核心的還是其蘊含的化學反應原理的掌握。這也是考試中對這類實驗題型的考核重點。
  • 初中化學常見的混合物除雜方法匯總
    在初中的化學學習過程中,除雜問題是一個重點題型。我們知道,化學除雜問題的基本原則是不增不減原則,也就是說,不能引入新的雜質,同時不能減少被提純物質的量。我們常用的方法也有很多,包括了許多物理方法(如過濾、結晶、蒸餾等)和化學方法(酸溶解法、氣體法、沉澱法等),下面為大家總結一下初中階段常見的物質除雜方案。溶液中的除雜NaCl(KNO3):蒸發溶劑。KNO3(NaCl):冷卻熱飽和溶液。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鐵粉,過濾。
  • 中考真題專題彙編——除雜鑑別
    除雜是中考經常光顧的題型,下面給大家匯總一些關於除雜鑑別的中考真題,以供參考1.(2017廣州)下列除雜所選用試劑與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D )2. (2017鄂州)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所選試劑或方法不正確的是( B )
  • 中考化學複習專題——化學物質顏色與物質的檢驗、除雜內容梳理
    化學實驗題、推斷題是每年中考理科綜合試卷中必考的內容,是對大家的化學知識與能力的綜合考查。要想成功突破中考化學實驗題、推斷題,不僅需要大家牢固掌握化學知識點,還需要大家掌握得更熟練,並能做到活學活用。接下來的內容,要針對化學物質的顏色、一些物質和離子的檢驗、物質的除雜、有毒的物質這四大專題進行一下梳理,希望這些內容不僅能夠對大家答推斷題和實驗題有所幫助,還能夠讓大家多掌握一些技巧,並避免因一些相似物質而產生的錯誤判斷。
  • 高中化學,最全『除雜』知識分享,再也不為繁瑣的除雜步驟而頭痛
    高中化學知識複雜零散還有很多的方程式需要背誦,多種原因加在一起就成為了同學們討厭的學科了。但我們仔細想一下,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當初這些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好。今天就給同學們重點講一下令所有高中生都頭痛的除雜問題。
  • 淺談中考化學除雜題型的解題思路
    從接觸化學到中考參加考試,只有10個月的時間。學生要在這10個月的時間裡,學習化學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學會化學題目的讀題以及解題思路。知識是基礎的,但題目是多變的,除了要讓學生紮實掌握基礎知識外,還要讓學生學會分析題目,以不變的知識應對多變的題目。
  • 中考化學複習重點專題四——物質的除雜(分離)
    物質的除雜(分離)作為中考化學必考題目之一,多以選擇填空的形式考查,下面小編將物質的除雜(分離)作為一個專題匯總相關知識,以方便大家的學習。一、除雜原則1. 不減:被提純的物質不能和加入的試劑反應。2. 不增:不引入新雜質。
  • 初中化學除雜題不丟分,原來這麼簡單!
    將物質中混有的雜質用適當的方法分離除去而獲得純淨物質的實驗方法叫除雜。除雜是初中化學的常見題,綜合考察學生的解題能力。文末附有初中化學常用方程式,歡迎收藏。一、除雜的原則(不增不減易分)1.不增:除雜過程中不增加新的雜質例1:KNO3中混有少量的Ca(NO3)2如何除去?
  • 2021年中考化學複習知識點:化學物質的除雜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複習知識點:化學物質的除雜,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除雜原則:   (1)不增:不引入新的雜質。(2)不減:提純或分離的物質不能轉變成其他物質,不減少被提純的物質。(3)易分:雜質易分離。(4)復原:被保留的物質應能恢復原狀。
  • 高考化學|化學常用除雜方法及有機物除雜分析!
    2、結晶法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不同,可用結晶的方法分離。5、其它法原理:將混合物中的雜質用化學方法轉化成其它物質。如:氧化鈣中含有碳酸鈣,可採用高溫燃燒的方法,使碳酸鈣高溫分解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擴散到空氣中,除去雜質。
  • 獨家秘技:中考化學四步KO所有除雜(鑑別),值得收藏!手慢無!
    除雜問題看到就頭大?基礎知識很熟,做題沒方法?注意分清誰是誰,從後往前推!逐步排除效果更好!除雜問題就三個部分,目標物質,雜質,選的試劑或方法教你四步輕鬆幹掉除雜:秘 技 一第一步:選的方法或試劑不能和目標物質反應,有化學反應的方法一定錯!
  • 逢考必有:初中化學物質鑑別+分離+提純專題概念+習題,中考必備
    初中化學的學習中,有一個重點,也是同學們比較容易忽略的一個知識點——物質的鑑別、分離和提純。通常在初中化學的期末、期中、甚至中考裡面,都會有1-3道與之相關的題目,通常以填空選擇題的方式出現。在實驗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過加入試劑,然後觀察現象最後再定結論,所以,要學好化學還有一點就是同學們的基礎知識一定要掌握牢固,化學是一門很多基礎知識都需要同學們去記憶的學科。
  • Na2CO3和NaHCO3的鑑別、除雜與轉化
    高中知識搜索小程序【要點解讀】1、鑑別
  • 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檢驗與鑑別方法匯總
    物質的檢驗與鑑別向來是化學考試中的必考點,下面是為大家總結的一些關於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檢驗與鑑別方法。01離子的檢驗氫離子的檢驗:1,利用酸鹼指示劑,紫色石蕊(變紅)。2,利用pH試紙測pH值(pH值<7)。
  • 常見化學氣體除雜方法和規律小結
    在化學理論學習和實驗操作中,經常會碰到氣體除雜的相關知識,然而對除雜試劑的選擇往往令學習者感到棘手,如此多的氣體淨化方法,難道都需要記下來嗎?其實不然,只要我們仔細分析,我們選擇的合理的除雜方法。我們是能夠找出一定的規律來幫助我們學習的。  首先,我們必須掌握選擇的氣體除雜試劑的依據和原則。
  • 初中化學實驗除雜質的方法
    第一,要知道除雜質的原則,除掉雜質的同時,不能生成新的雜質。第二,要背得物質的溶解性表,這樣才能很好、很快的找到形成沉澱的離子  例如氫氧化鈉忠混有碳酸鈉,陰離子不同,而碳酸根與很多的陽離子都能形成沉澱,常用的可以是氫氧化鈣。這樣,反應後就將碳酸鈉除掉,生成了氫氧化鈉,也不生成新的雜質。
  • 初中化學常見實驗題型解題技法總結
    初中化學常見實驗題型解題技法總結 (除雜、分離、鑑別、鑑定、推斷)   除雜題   解答除雜質一類的題目時,要注意三原則;三要領;五種常用的方法。    三原則:①不引入新雜質;②不減少被提純物質的質量;③雜質便於分離。
  • 理科生不看後悔系列:高中化學除雜知識點匯總,尖子生人手一份
    高中化學試題是化學中一個常見的題型,這樣的題目類型也比較多,考察的是元素化合物和化學實驗(包括物理方法分離和化學方法除雜)的中和知識,所以沒有什麼統一的解題方法。除雜也叫分離提純,分離提純是指將混合物中的雜質分離出來,以此來提高其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