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複習重點專題四——物質的除雜(分離)

2020-12-06 初中化學大師

物質的除雜(分離)作為中考化學必考題目之一,多以選擇填空的形式考查,下面小編將物質的除雜(分離)作為一個專題匯總相關知識,以方便大家的學習。

一、除雜原則

1. 不減:被提純的物質不能和加入的試劑反應。

2. 不增:不引入新雜質。

3. 易分:操作簡便易行,雜質易分離除去。

4. 復原:被提純物質易被復原。

二、除雜的常用方法

1. 物理方法

2. 化學方法

三、常見物質的除雜

1. 氣體的除雜

【補充】其它氣體的除雜方法:

(1)N2(O2)——通過灼熱的銅網

(2)CO2(HCl)——通過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3)H2(HCl)——先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再通過濃硫酸或鹼石灰

2. 固體的除雜

(1)固體和雜質均不溶於水

(2)固體(或固體中的雜質)溶於水

①主物質不溶於水、雜質能溶於水

方法:加水溶解、過濾、乾燥

如:MnO2(KCl)——溶解、過濾、乾燥 CaCO3(CaO或CaCl2)——溶解、過濾、乾燥

②主物質溶於水,雜質不溶於水

方法:加水溶解、過濾、蒸髮結晶 如:NaCl(泥沙)——溶解、過濾、蒸髮結晶

③特殊:CaO(CaCO3)——高溫煅燒

3. 液體的除雜(含均能溶於水的固體)

除雜方法(以除去NaCl中的Na2CO3雜質為例)

(1)先確定被提純物質和雜質所含的離子:NaCl(Na+、Cl-),Na2CO3(Na+、碳酸根離子 )。

(2)確定雜質離子,即被提純物質中不含有的離子:碳酸根離子 。

(3)先確定除雜試劑的一種離子,即與 碳酸根離子不能共存的陽離子:H+、Ca2+、Ba2+。

(4)確定除雜試劑的另一種離子(依據不能引入其他離子的原則),則可確定另一種離子為Cl-。

(5)確定除雜試劑:將確定的陰陽離子結合,即HCl、CaCl2、BaCl2,再結合易分離,可以選擇的除雜試劑是HCl。

【特別提醒】(1)首先考慮物理方法,再考慮化學方法。

(2)若有多種方法能除去雜質,要選擇步驟簡單、除雜最徹底的方法。(3)應儘量選擇既能除去雜質又能增加主物質的方法。

例下列除去雜質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

2. 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擬定的實驗方案不可行的是( )

A.NaCl溶液(MgCl2)——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過

濾,濾液中加稀鹽酸至中性

B. 氧氣(水蒸氣)——通過裝有足量無水氯化鈣的幹

燥管

C. CaO固體(CaCO3)——高溫充分煅燒

D. 氫氣(氯化氫氣體)——依次通過足量的NaHCO3溶液

和濃硫酸

【解析】氯化鎂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澱和氯化鈉,過濾可除去氫氧化鎂沉澱,濾液中加稀鹽酸至中性可除去反應剩餘的氫氧化鈉,得到氯化鈉溶液,A方案可行;無水氯化鈣具有吸水性,可除去氧氣中混有的水蒸氣,B方案可行;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採用高溫煅燒的方法可除去氧化鈣中混有的碳酸鈣,C方案可行;氯化氫氣體溶於水得到鹽酸,碳酸氫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經過濃硫酸乾燥後可得到氫氣、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除去了雜質氯化氫,但引入了新雜質二氧化碳,D方案不可行。

3. 除去下列各種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所用的試劑或操作方法不合理的是( )

4.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進行提純:

(1)含有泥沙的粗鹽可通過溶解、_____、蒸發等處理,得到初步提純。其中在蒸發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當蒸發皿中_____________時,停止加熱。

(2)除去銅粉中混有的少量鐵粉,可採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可以加入適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然後過濾。

【解析】(1)過濾可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蒸髮結晶過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攪拌,防止局部過熱導致液滴飛濺;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2)鐵能被磁鐵吸引,採用磁鐵吸引的方法,可除去銅粉中混有的少量鐵粉;碳酸鈉與氫氧化鈣(或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或碳酸鋇)沉澱和氫氧化鈉,因此可採用加入適量氫氧化鈣(或氫氧化鋇)溶液再過濾的方法,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全部內容,謝謝閱覽

相關焦點

  • 2021年中考化學複習知識點:化學物質的除雜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複習知識點:化學物質的除雜,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除雜原則:   (1)不增:不引入新的雜質。(2)不減:提純或分離的物質不能轉變成其他物質,不減少被提純的物質。(3)易分:雜質易分離。(4)復原:被保留的物質應能恢復原狀。
  • 中考化學複習專題——化學物質顏色與物質的檢驗、除雜內容梳理
    化學實驗題、推斷題是每年中考理科綜合試卷中必考的內容,是對大家的化學知識與能力的綜合考查。要想成功突破中考化學實驗題、推斷題,不僅需要大家牢固掌握化學知識點,還需要大家掌握得更熟練,並能做到活學活用。接下來的內容,要針對化學物質的顏色、一些物質和離子的檢驗、物質的除雜、有毒的物質這四大專題進行一下梳理,希望這些內容不僅能夠對大家答推斷題和實驗題有所幫助,還能夠讓大家多掌握一些技巧,並避免因一些相似物質而產生的錯誤判斷。
  • 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除雜,匯總詳細,建議收藏複習,成績飛漲!
    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我們都知道,實驗是化學課程的核心內容,比之記憶公式這些「背多分」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考核同學們對實驗原理的理解,想要掌握好,那我們不光要記住各種實驗的操作順序,反應條件等等,最核心的還是其蘊含的化學反應原理的掌握。這也是考試中對這類實驗題型的考核重點。
  • 初三化學:物質的分離與除雜知識總結
    物質的分離與除雜,一直是初三化學中考的必考題。我們現總結如下:注意:1.物質的分離或提純是以物質的性質為前提的。2.關於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提純,要以溶解度的知識為基礎。除雜的原則:1.不增:不能增加新的雜質。除液體中的雜所選的試劑要儘可能和原物質有相同離子。2.不減:不能減少原物質的質量,但可以增加原物質的質量。3,不繁:有多個方法是優先原則簡單的。例如圖中氫氧化鈉中除去碳酸鈉的例子。
  • 2015年中考化學複習指導:物質的共存問題
    考點:物質除雜或淨化的探究.   專題:物質的分離、除雜、提純與共存問題.   分析:根據除雜質的原則判斷,所選除雜劑只能和雜質反應,不能和原物質反應,除掉雜質的同時,不能引入新的雜質.通常把雜質轉化為可溶物、沉澱或氣體便於和原物質分離,從而達到混合物分離的目的.
  • 中考真題專題彙編——除雜鑑別
    除雜是中考經常光顧的題型,下面給大家匯總一些關於除雜鑑別的中考真題,以供參考1.(2017廣州)下列除雜所選用試劑與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D )2. (2017鄂州)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所選試劑或方法不正確的是( B )
  • 【停課不停學】中考化學網絡教研活動(五十四)【中考專題複習】第三部分物質的變化 第二節 質量守恆定律 化學方程式​
    ▶【停課不停學】中考化學網絡教研活動(五十三)【中考專題複習】第三部分物質的變化 第一節  物質的變化、性質及反應類型>▶【停課不停學】中考化學網絡教研活動(五十一)【中考專題複習】第二部分物質構成的奧秘 第二節  化學元素與物質分類
  • 獨家秘技:中考化學四步KO所有除雜(鑑別),值得收藏!手慢無!
    除雜問題看到就頭大?基礎知識很熟,做題沒方法?注意分清誰是誰,從後往前推!逐步排除效果更好!除雜問題就三個部分,目標物質,雜質,選的試劑或方法教你四步輕鬆幹掉除雜:秘 技 一第一步:選的方法或試劑四個選項讓選對的,其他三個選項第一步就過不去!
  • 中考化學專題複習二——粗鹽中可溶性雜質的去除
    中考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同學們心裡一定既緊張又期待,小Z老師和大家一樣地緊張,希望同學們都能在中考中脫穎而出,考出理想的成績。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粗鹽中可溶性雜質的去除問題,這是近幾年中考中每年必考的一個問題,所以作為專題進行複習,目的是讓同學們把這個問題理解透徹,便於更好地掌握其實質,這樣在中考中才能萬無一失。首先,粗鹽中的可溶性雜質有哪些?粗鹽中一般含有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鈉等雜質,如何除去這些雜質呢?
  • 高中化學,最全『除雜』知識分享,再也不為繁瑣的除雜步驟而頭痛
    高中化學知識複雜零散還有很多的方程式需要背誦,多種原因加在一起就成為了同學們討厭的學科了。但我們仔細想一下,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當初這些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好。今天就給同學們重點講一下令所有高中生都頭痛的除雜問題。
  • 中學化學專練:物質的鑑別、推斷與分離,著重掌握,化學考滿分
    「物質的鑑別、推斷與分離、提純」一直是中考化學會涉及的知識點。它既是化學中的重點,也是考試中的難點。其中,一般分布在選擇題和實驗題。這些題型所佔的分值是比較高的,同學們要想在化學上面考出好成績就需要認真地去複習,把這些習題掌握好,爭取在考試當中不出錯。
  • 高考化學|化學常用除雜方法及有機物除雜分析!
    2、結晶法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不同,可用結晶的方法分離。5、其它法原理:將混合物中的雜質用化學方法轉化成其它物質。如:氧化鈣中含有碳酸鈣,可採用高溫燃燒的方法,使碳酸鈣高溫分解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擴散到空氣中,除去雜質。
  • 初三化學:物質分離鑑別與提純講義+類型題,吃透考試無憂
    物質的分離、鑑別與提純是初三化學的重點內容,其中,物質的鑑別師中考必考題之一,其主要是運用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對物質進行鑑別,最常見的就是加入試劑,觀察現象(有無沉澱物生成、有無顏色變化、是否有產生氣體)等等。
  • 初中化學物質檢驗、鑑別和除雜
    【化學方法】利用物質特殊的化學性質,反應時產生的特徵現象,如:溶液顏色的變化、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通過觀察、分析、得出結論。 (3)藉助產物法:若用以上兩種方法還不能將組內的物質鑑別出來,可借用相關反應產物和酸反應加以鑑別(組內物質一般含有酸)。 ☆ 物質的除雜 ☆ 除雜原則: (1)不增:不引入新的雜質。
  • 初中化學物質的除雜、鑑別知識清單,拿走不謝!
    不減:提純或分離的物質不能轉變成其他物質,不減少被提純的物質。 3.易分:雜質易分離。 4.復原:被保留的物質應能恢復原狀。 二 除雜方法 1.物理方法 (1)過濾:適用於固體與液體混合物的分離,可溶性固體與不溶性固體混合物的分離。如:粗鹽提純。
  • 2019中考化學複習專題:化學口訣(二)
    教育小編為您整理中考化學複習專題:化學口訣(二),希望能給大家中考化學複習帶來幫助! 化學口訣(二) 12、實驗中的規律: ①凡用固體加熱製取氣體的都選用高錳酸鉀制O2裝置(固固加熱型); 凡用固體與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制氣體的都選用雙氧水制O2裝置(固液不加熱型)。
  • 中考化學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方法!附2017中考題型答題技巧!
    物質的分離是通過得當的辦法,把混淆物中的各組成物質相互分開,而且恢復到種種物質的原來形態,分別得到純淨物的;而物質的提純是通過得當的辦法把混入某物質裡的少量雜質去除,以取得相對純淨的物質又稱除雜。1.用物理方法來分離提純。2.用化學方法來分離提純。3 .去除雜質方法的3個優化原則(1)若同時有多種方法除去雜質,要選擇那些簡單易行、除雜徹底的方法。
  • 中考化學三輪複習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使化學總複習進行的有條不紊,抓住重點知識,讓學生考入理想的高中是值得教師總結與反思的問題。複習備考應當明確分為三個關鍵階段,每一階段都有特定的使命。
  • 淺談中考化學除雜題型的解題思路
    從接觸化學到中考參加考試,只有10個月的時間。學生要在這10個月的時間裡,學習化學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學會化學題目的讀題以及解題思路。知識是基礎的,但題目是多變的,除了要讓學生紮實掌握基礎知識外,還要讓學生學會分析題目,以不變的知識應對多變的題目。
  • 2019中考化學第一輪複習方法初探
    因此,我們要把主要精力用於深入理解基本化學概念和實驗現象方面,突破重點,形成有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評價問題的基本能力。在學習中不要專做難題、偏題和怪題,急於求成。鑑此,我認為在初中化學複習中應重視第一輪基礎知識的複習,在複習時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