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專題複習二——粗鹽中可溶性雜質的去除

2020-12-06 小Z老師扎馬尾

中考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同學們心裡一定既緊張又期待,小Z老師和大家一樣地緊張,希望同學們都能在中考中脫穎而出,考出理想的成績。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粗鹽中可溶性雜質的去除問題,這是近幾年中考中每年必考的一個問題,所以作為專題進行複習,目的是讓同學們把這個問題理解透徹,便於更好地掌握其實質,這樣在中考中才能萬無一失。

首先,粗鹽中的可溶性雜質有哪些?粗鹽中一般含有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鈉等雜質,如何除去這些雜質呢?按照除雜的基本原則——「不增不減」,通常除去氯化鎂用氫氧化鈉,除去氯化鈣用碳酸鈉,除去硫酸鈉用氯化鋇。雜質除去之後,過濾,再在濾液中加入稀鹽酸除去過量的碳酸鈉和氫氧化鈉。

那麼,這三種除雜試劑加入的順序有沒有要求呢?是隨便加還是有一定的順序呢?因為除雜試劑要過量才能把雜質除盡,所以每次加入的除雜試劑都是過量的。這就對試劑加入的順序有了要求:碳酸鈉必須放在氯化鋇後面,氫氧化鈉隨意,先加、後加、中間加都可以,但是必須是氯化鋇在前,碳酸鈉在後。

為什麼要這樣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因為加入的除雜試劑都是過量的,除完雜質還得除去前面加入的過量的除雜試劑。過量的氫氧化鈉後面要用稀鹽酸除去,而如果先加氯化鋇,除去硫酸鈉,再加碳酸鈉除去氯化鈣時,同時也可以除去過量的氯化鋇。過量的碳酸鈉和氫氧化鈉一起,被最後一步所加的稀鹽酸除去了,這樣就除掉了粗鹽中的雜質。而如果氯化鋇和碳酸鈉顛倒順序,先加碳酸鈉,後加氯化鋇,氯化鋇在除去硫酸鈉的同時也可以除去過量的碳酸鈉,但是過量的氯化鋇後面無法被除去。

正是這個原因,必須先加過量的氯化鋇,再加過量的碳酸鈉,最後過濾,加入足量的稀鹽酸,除去過量的碳酸鈉和氫氧化鈉。三種除雜試劑加入順序可以有:第一種方案:①氫氧化鈉②氯化鋇③碳酸鈉;第二種方案:①氯化鋇②氫氧化鈉③碳酸鈉;第三種方案:①氯化鋇②碳酸鈉③氫氧化鈉。也就是說,氫氧化鈉隨意站,氯化鋇和碳酸鈉順序不能換,必須氯化鋇在前,碳酸鈉在後。具體流程圖如下:

注意:加入碳酸鈉的作用是除去雜質氯化鈣,同時除去過量的氯化鋇。加入稀鹽酸的作用是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相關焦點

  • 中考化學滿分之路:一招帶你搞定壓軸題-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氯化鈉與粗鹽提純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分析、解答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當然,有時還會根據所給的有關的表達,或評價表達的正誤,或實驗注意事項等.特別是,對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氯化鈉用作調味品(或防腐劑、融雪劑、農業選種的試劑、配製生理鹽水的原料)、氯化鈉與硝酸銀溶液的反應及其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 2021年中考化學複習知識點:化學物質的除雜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複習知識點:化學物質的除雜,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除雜原則:   (1)不增:不引入新的雜質。(2)不減:提純或分離的物質不能轉變成其他物質,不減少被提純的物質。(3)易分:雜質易分離。(4)復原:被保留的物質應能恢復原狀。
  • 2019中考化學複習專題:化學口訣(二)
    教育小編為您整理中考化學複習專題:化學口訣(二),希望能給大家中考化學複習帶來幫助! 化學口訣(二) 12、實驗中的規律: ①凡用固體加熱製取氣體的都選用高錳酸鉀制O2裝置(固固加熱型); 凡用固體與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制氣體的都選用雙氧水制O2裝置(固液不加熱型)。
  • 中考化學物質的俗稱與成分複習知識
    中考化學《物質的俗稱與成分》複習知識梳理   12、物質的俗名或主要成分、化學式:   氫氯酸(俗名為鹽酸)HCl氯酸HClO3氫硫酸H2S硫酸H2SO4硝酸HNO3磷酸H3PO4   氧化鈣CaO(生石灰)氫氧化鈣Ca(OH)2(熟石灰消石灰)   Ca(OH)2水溶液俗名石灰水
  • 中考化學複習重點專題四——物質的除雜(分離)
    物質的除雜(分離)作為中考化學必考題目之一,多以選擇填空的形式考查,下面小編將物質的除雜(分離)作為一個專題匯總相關知識,以方便大家的學習。一、除雜原則1. 不減:被提純的物質不能和加入的試劑反應。2. 不增:不引入新雜質。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去除雜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去除雜質,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雜質轉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氫氧化鈉,使苯酚轉化為酚鈉,利用酚鈉易溶於水,使之與苯分開。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熱的方法。
  • 【停課不停學】中考化學網絡教研活動(五十四)【中考專題複習】第三部分物質的變化 第二節 質量守恆定律 化學方程式​
    ▶【停課不停學】中考化學網絡教研活動(四十九)【中考專題複習】第一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  第一節  我們周圍的空氣>▶【停課不停學】中考化學網絡教研活動(四十七)【中考專題複習】第一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  第三節溶液
  • 初三化學:物質的分離與除雜知識總結
    物質的分離與除雜,一直是初三化學中考的必考題。我們現總結如下:注意:1.物質的分離或提純是以物質的性質為前提的。2.關於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提純,要以溶解度的知識為基礎。除雜的原則:1.不增:不能增加新的雜質。除液體中的雜所選的試劑要儘可能和原物質有相同離子。2.不減:不能減少原物質的質量,但可以增加原物質的質量。3,不繁:有多個方法是優先原則簡單的。例如圖中氫氧化鈉中除去碳酸鈉的例子。
  • 2021初中化學實驗知識點:常用去除雜質的方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化學實驗知識點:常用去除雜質的方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常用的去除雜質的方法10種   1.雜質轉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氫氧化鈉,使苯酚轉化為酚鈉,利用酚鈉易溶於水,使之與苯分開。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熱的方法。
  • 「化學」梳理主幹知識形成網絡,認真對待錯題
    如果最後一個月在《說明與檢測》和歷年中考真題上下足功夫,中招你也一樣能取得不錯的成績。把每次的練習都要作為考試來對待,限時訓練,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有時一個字或符號足以影響一道題的答案。審題要細要全面,看清題目所設計的情境,抓住關鍵詞,比如要看清是用滅火的原理還是從性質的角度解釋,是從宏觀角度還是微觀角度作答。微觀包括分子原子等,宏觀指元素物質等。
  • 中考化學三輪複習
    ,教師在上課時應分「羅列、強調、練習、講解、總結」五步走,根據最近幾年的中考化學試題及時對上課進度做出調整。與此同時,家長也應當關注孩子的複習進度,對課堂中老師所講的知識進行加強記憶,做到「爛熟於心」,為下一階段的二輪複習打下牢固的基礎。 此處值得注意的是,一輪複習的進行時間不應當太晚,在其他科目沒有正式進入總複習階段時,化學的大量識記就已經開展起來,不僅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減輕了負擔,同時也將學生的化學複習率先放在超越中考的起跑線上。
  • 氧化鋁微粉中的雜質有哪些?應該如何去除?
    在高純氧化鋁中,雜質元素大多以K2O、Na2O、CaO、SiO2、MgO、Fe2O3、CuO等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由於高純氧化鋁的物理化學性質會因雜質元素的存在受到嚴重影響,如:三氧化二鐵會導致發光材料的發光性能降低,二氧化矽會導致氧化鋁燒結性能的變差等,從而使高純氧化鋁在應用領域中大大受限。所以製備高純氧化鋁的工藝研究越來越受各國家科研工作者的重視。
  • 中考總複習:混合物的去雜分離提純物質製備解題技巧
    蒸餾可以把沸點不同的物質從混合物中分離出來,也可以把揮發性液體與溶解在液體中的不揮發性雜質分離開來,達到分離和提純的目的。蒸餾水就是用蒸餾的方法得到的。過濾的操作要點是「一貼,二低,三靠」:一貼:製作過濾器時,濾紙要緊貼漏鬥內壁(中間不要留有氣泡,否則會影響過濾速度)。 二低:(1)濾紙邊緣低於漏鬥邊緣;(2)過濾器中液面低於濾紙邊緣(否則,液體就會從濾紙和漏鬥壁之間流下,達不到過濾的目的)。
  • 2021年中考專題複習,二次函數線段、周長最值問題,四種處理思路
    前節提要: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幾何最值之將軍飲馬、胡不歸、隱形圓2020年中考專題複習,旋轉之半角模型、手拉手模型、一線三角模型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二次函數與三角形面積最值問題,鉛錘法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平行四邊形存在性問題
  • 初中化學:實驗操作步驟+專題訓練,細緻全面,中考複習必備1份
    -11-28 13:10:44 來源: 青蒿 舉報   進入初中階段,我們開始學習和接觸化學學科
  • 2019中考化學第一輪複習方法初探
    化學這門學科理論部分比較抽象難記,實驗也很多。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反映只是對其中的某個部分掌握得比較好,而對整個知識體系的掌握卻總是不理想。那麼,這門課程的第一階段複習應該怎樣進行呢?我認為應重在知識點的回顧和知識體系的形成。 從近年的 試題來看, 中考重在考查學生的能力。而形成能力的來源是基礎知識。
  • 2019中考化學:地球周圍的空氣(一)
    教育小編為您整理中考化學複習專題:地球周圍的空氣(一),希望能給大家化學複習帶來幫助! 地球周圍的空氣(一) ★考點1空氣的主要成分(B) 1、空氣的主要成分(體積分數) 氮氣佔78%,氧氣佔21%,稀有氣體(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氣、氡氣等)佔0.94%,二氧化碳佔0.03%,其他氣體和雜質佔0.03%。
  • 中考化學模試卷1
    中考化學模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滴加液體乾燥氫氣製取氧氣5.(2分)關於水的淨化過程描述錯誤的是(  )A.加入明礬使小顆粒凝聚B.通入氯氣殺菌消毒C.通過沙濾裝置除去可溶性雜質
  • 2015年中考化學複習指導:物質的共存問題
    1.除去下列物質中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的方法中,不能達到目的是()   A.CO2氣體(HCl)將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後乾燥   B.Fe粉(Fe2O3)通入足量一氧化碳氣體加熱後冷卻   C.CaO(CaCO3)將固體高溫加熱至質量恆定後冷卻   D.KNO3溶液(K2SO4)加入適量硝酸鋇溶液後過濾
  • 一道化學中考試題所引發的思考與實踐
    二、分析客觀地說,這道題目是符合課程標準的,化學課程標準明確要求認識常見酸、鹼的主要性質和用途,而南京市中考化學指導書中也明確要求探究鹼式碳酸銅加熱分解的產物,並且這也是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一單元課題3 中的一個演示實驗。具體實驗內容如下:用10 mL量筒量取2 mL氫氧化鈉溶液,倒入試管中,然後用滴管向該試管中滴加硫酸銅溶液,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